中国动画产业化语境下的现实主义创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商业类型化的现实主义动画

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也开始走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在创作上注重市场包装,引进已经流行的一些商业元素,遵循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满足大众文化的消费趋向,并借鉴已经较为成熟的类型化电影的创作手法,在营销上走商业化包装推广之路。商业类型化的现实主义动画作品注重作品的娱乐性,并因其比较贴近观众的生活,所以更容易被大众理解、接受和喜爱。

一、商业类型化的现实主义动画的类型

(一)校园青春片

目前商业动画中的现实题材,尤其是以校园中青少年为受众定位的现实题材并不是十分丰富,能够反映校园青少年生活的主要有《我为歌狂》《梦里人》《云端的日子》等作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媒体的发展,青少年越来越成为主要的受众人群,所以面向青少年市场的现实题材创作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以校园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动画主题主要切合青春的内涵,包括励志的主题,教导青少年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也要坚持努力,顽强拼搏,突破自我;关于青春的另一大主题则是梦想与现实的差距,面对遥远的理想和现实的无奈,迷失自己是对青少年心理最真实的描摹,如何把握未来人生的方向也是这些作品着力描绘的。还有一类作品更多的是符合商业类型的特点,在怀恋校园生活的同时,追求风趣幽默的娱乐效果。

2001年电视动画《我为歌狂》作为中国的第一部电视青春校园题材动画在当时曾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为歌狂》虽然被诟病为有许多模仿日本动画的痕迹,但其现实题材表现摆脱了以往中国动画面向低幼的年龄层次的毛病,扩大了动画的受众群体,其在现实主义创作观的开拓方面对中国动画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为歌狂》以流行音乐为主线,其中9首原创歌曲也成为点睛之笔。动画片通过两个由高中生组成的乐队的成长历程,表现了青少年的青春朝气以及他们的苦恼困惑。丰富而真实的校园生活非常贴近中学生的状态和情感,不仅得到了正在经历着校园生活的少年群体的感情共鸣,也引起许多年轻人的青春回忆。见图3-9。

图3-9

竞技体育类是校园青春片的一个分支。2006年播放的《象棋王》描述一个叫无悔的少年,从根本不会下棋到棋艺不断增长,直至成为象棋王的成长历程,表现了青少年永不言败的心和勤奋向上、勇往直前、克服万难的决心和勇气。在无悔的身上,激发了青少年百折不挠、顽强拼搏、青春无悔的热血与激情。

作为商业类型片,这个类型的动画作品的主人公已不再是强化教育的动画片中常见的聪明懂事早熟的“小大人”形象,而是有许多缺点和毛病的“小捣蛋”的形象。从2012年开始播出的《阿U全集》,其中的阿U不仅聪明机灵,还调皮捣蛋,有着层出不穷的鬼点子。他上课经常迟到,喜欢睡觉,爱调皮捣蛋,爱玩游戏,好胡思乱想,异想天开,制造了一系列搞怪的故事。网络动画《哐哐日记》则以真实而略带夸张的手法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的校园生活,有校园暴力、对老师的捉弄、对“正襟危坐”的正统教育的嘲讽,充斥着大量黑色幽默。作品中有许多20世纪80年代广为流传的儿童歌曲,画面富于怀旧感。这些作品更注重娱乐,展示了幽默搞笑的校园生活,受众对象更倾向于年轻人而不是低幼儿童。

(二)都市言情片

受中国动画片低幼观念的影响,爱情这个主题很少表现在动画片中。国内一些动画人开始针对年轻人这个受众群体,创作出一些以爱情为主题的动画作品,如被称为中国第一部都市言情动画片的《外滩520》系列。整个故事发生在外滩520号,以上海一家广告公司的职员为对象,群像式描绘了都市白领的生活百态。追寻梦想,寻找爱情,实现梦想,这部贴近大都市生活的动画片充满了时尚元素,人物充满个性,画面色彩丰富,配乐以爵士蓝调为主,十分贴近上海年轻人的现实生活,在现实主义动画题材扩展上取得了明显进步。

2011年,中国第一视频网站优酷出品的动画系列短片《泡芙小姐》首播。《泡芙小姐》采用虚实结合的技术,即场景实拍和动画人物相结合的制作手法,演绎了在浪漫而摩登浮夸的时尚都市里,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以泡芙小姐的感情经历为主线,围绕都市生活中的小人物和职场白领的常见遭遇或是社会热点展开,透过当代都市女性的情感故事来反映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泡芙小姐》讲述的故事涉及相亲、网恋、雾霾天气、选秀黑幕、买房租房、世界末日等社会热点。作品兼具时代性、商业性、时尚性等特点,丰富了国产动画的题材,使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见图3-10。

图3-10

新媒体语境下的这些动画在内容上大都吸收了现今的各种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元素,具有明显的大众娱乐气息。《泡芙小姐》人物造型时尚新颖,符合都市人群的审美要求;其中的对白、独白,比如“愚人节并不是给愚人过的节,而是给说谎的人一个说真话的机会”“只有无限接近死亡时,你才能深刻体会生的意义”“向死而生,是对生命的一种拯救;向生而生,是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其实,重要的不是地图,而是你的方向。所以,每条路都是一次冒险,每个地点都是一场奇遇”等,既带有调侃性又有一定的寓意和哲理,成为年轻人的流行语。

《泡芙小姐》的制作方式也采用了多媒体的互动方式,边做边播,故事情节会根据观众的反馈来调整创作,从而使受众可以参与其中,能更大程度地引起话题并留住观众。实拍的场景和动画人物的结合也增添了作品的真实感。《泡芙小姐》从策划、制作、传播再到推广,形成了一道完整的产业链,是比较成熟与专业的团队在艺术和商业上运作得较为成功的典型代表。

(三)历史武侠片

在现实主义动画中,历史题材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动画以写实的手法不仅能记录和描写社会现实,也可以对历史性题材进行逼真地演绎,展现其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2009年上映的《三国演义》根据中国名著《三国演义》改编;2010年65集《侠义小青天》的故事发生于北宋年间,讲述的是清官包拯的少年时代;2007年开始上映的《秦时明月》是中国第一部大型武侠电脑三维动画连续剧,改编自温世仁的原著小说。由于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秦时明月》属于中国少有的比较成功的系列,还被改拍成影院动画。《秦时明月》的时代背景从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开始到秦国灭亡,讲述了乱世之中一个热血少年荆天明成长为盖世英雄的历程。虽然有许多奇幻元素,但片中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层出不穷的历史人物,如秦始皇、项羽,豪侠剑客如盖聂、高渐离,神秘隐士如墨家、阴阳家及各门各派的众多高手诠释了诸子百家文化思想的精髓,建长城、度量衡、征匈奴等著名的历史事件也穿插其中,展现了两千年前风起云涌、瑰丽多姿的古中国世界。

二、商业类型的动画片存在的问题

综观中国现有商业类型的现实主义动画片,尽管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原创力不足

在制作中国动画的时候由于技术、创意等方面的不足,没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力,往往导致习惯性地直接搬用美、日、欧经典动画的创作观念、叙事套路、造型建构以及语言风格。《我为歌狂》被认为是对日式青春动画的借鉴以及抄袭;《象棋王》中男主角的外貌和个性都有模仿日本动漫《游戏王》和《棋魂》的痕迹;而央视播出的动画《心灵之窗》,无论是镜头的画面构图色彩还是人物的造型都与日本导演新海诚的作品《秒速五厘米》在视听语言表达上有过多的同质化处理等。

(二)唯技术

在三维动画的大行其道的现今阶段,有的动画盲目相信视觉效果是动画成功的关键,过度依赖于电脑特效和数字技术,过度追求视听奇观,斥入巨资打造的作品却没有真正的情感和思想世界,丧失了灵魂的动画是急功近利和一哄而上的粗制滥造的牺牲品。

(三)文化传播的空泛性

一些国产动画打着伟大历史、崇高道德、英雄楷模等文化符号对观众进行灌输性的说教,这里的文化被垄断、挟持、伪装和盗用,没有真正的生命力,只有一厢情愿的枯燥、呆板、僵化、无趣,反而破坏了真正的文化形象。文化应该是内在的核,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装饰。同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知识的普及性演绎还远没有真正的考查而只是主观臆断进行处理,如许多历史片在服饰和人物造型上完全不考虑真实的历史,清一色的对襟布衣、发髻高挽于头顶,这种同质化的状貌忽略了文化符号所连带的历史事实。

(四)新媒体动画发展缺失

随着新媒体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为动画产业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电视、广告荧屏、电脑、手机上动画无处不在,但却精品寥寥,很少有几部能深入打动人心。目前新媒体动画由于缺乏有效的盈利手段,难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使动画企业获利,这就造成中国动画短片的创作缺少成熟专业的制作公司和团队参与,使得学生成为新媒体动画短片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虽也有许多精品,但由于学生视野有限,社会经历相对单一,人生体验比较薄弱,作为一种局限不可避免地体现在影片中,使创作总体上呈现出内容远离实际生活,艺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缺陷。

所以,中国动画要想发展,还要重视新媒体的传播平台,重视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同时,要创作出更多既有内涵又能符合现代观众口味的动画片,就要往商业类型影片发展,诸如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歌舞片等都有许多成功的元素可以借鉴。所以要打造多元化的类型片,才能创作出成功的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