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东盟合作
一 东盟共同体的提出和发展
东盟共同体,即东盟国家在共同利益和地区认同的基础上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国际交流中,以维护盟国的权利和利益的实体组织,它由东盟安全共同体、东盟经济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三部分组成。
早在1992年举行的第四次首脑会议上,东盟就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力争通过推进贸易自由化提高区域合作水平和经济一体化建设,增强东盟的整体实力。随着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经历了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东盟国家普遍认识到,只有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与文化等领域加强合作,建立自觉应对外部冲击的多种机制,才能保证区域的安全、稳定与发展。这样,建立一个类似于欧盟的“东盟共同体”的设想便应运而生,意图使较为松散的、以进行经济合作为主体的地区联盟转变为关系更加密切的、一体化的区域性组织。
2003年10月,第九届东盟首脑会议发表的《东盟和睦宣言二》,正式宣布将于2020年建成东盟共同体。2004年11月,第十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为期6年的《万象行动纲领》,以及《东盟安全共同体行动纲领》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行动纲领》,并正式将制定《东盟宪章》列为东盟的一个目标,为东盟共同体建设寻求法律保障。2007年1月,第12届东盟首脑会议在菲律宾宿务举行,签署了《宿务宣言》,决定提前于2015年实现三个共同体。2007年11月,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东盟宪章》,明确将建立东盟共同体的战略目标写入宪章。与此同时,会议还通过了《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重申在2015年之前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2009年3月,第14届东盟首脑会议发表了《东盟共同体2009—2015年路线图宣言》,签署《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就如期在2015年实现东盟共同体提出了战略构想、具体目标和行动计划。2012年11月18日,在第21届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10国领导人同意将在2015年底建立东盟共同体。
二 东盟安全共同体
(一)东盟安全共同体的构想
在2003年召开的第九届东盟首脑会议上通过的《东盟和睦宣言二》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东盟安全共同体”,将“东盟的政治与安全合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以确保该地区国家在公正、民主和和谐融洽的环境中与其他国家和世界和平共处”作为东盟安全共同体的构想。东盟安全共同体赞成实施全面安全的原则,承认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因而,把政治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公平发展看作东盟共同体的坚实基础。就外部关系而言,东盟安全共同体将对进一步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加强东盟作为东盟地区论坛推动力的作用,以及继续增强东盟与对话伙伴和朋友的合作作出贡献。
(二)东盟安全共同体的战略要点
为实现上述构想,2004年11月,第十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为期6年的《万象行动纲领》和《东盟安全共同体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东盟安全共同体的五大战略,即政治发展、形成和共享规范、冲突预防、冲突解决和冲突后的和平建设。
1.关于政治发展
东盟安全共同体所需要的政治环境是:东盟成员国在其中坚决坚持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地区内部的分歧,并把自己的个体安全看作是地理位置、共同看法和共同价值观的根本联系和约束。为保持这种政治环境,东盟的政治发展战略是:通过增加人员交往和双向活动,促进对成员国政治制度、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和欣赏;保障人的权利和义务;为建立促进东盟成员国信息自由流动的制度框架奠定基础;在成员国之间建立相互支持和协助的项目,进行战略开发,以加强法治、司法体系和法律基础设施;加强公民社会的效力和效率;加强对公、私部门的优质管理;在推进东盟政治发展的活动中增加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例如东盟议会交流组织(AIPO)、东盟人民会议(APA)、东盟工商顾问委员会(ABAC)、东盟战略与国际研究学会(ISIS)和学术界,特别是东盟大学网络(AUN),并加强东盟基金会的作用;防止并打击腐败。
2.关于规范的形成和共同遵守
为了有助于在一个民主、宽容、参与和开放的社会中建设集体责任和形成良好的行为标准或共同遵守的规范,使之成为巩固和加强东盟团结、凝聚力与和谐的手段,形成并共同遵守规范,其战略包括:启动开发《东盟宪章》的准备工作;鼓励非东盟国家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确保全面实施《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并为通过《南中国海地区行为准则》努力;努力解决突出的问题,确保核武器国家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SEANWFZ)条约议定书》;为缔结《东盟相互法律援助协议》、召开东盟反恐会议和按1976年《东盟和睦宣言》的构想制定《东盟引渡条约》而努力。
3.关于冲突预防
东盟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作为调节国与国关系的关键行为准则、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关键外交手段,在其相关原则的指导下,预防冲突的战略是:通过增加军队官员和文职人员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加强信任关系建设措施,并促进军事演习观察员的自愿交流;通过东盟成员国之间出版物、安全观点或国防白皮书的交流,以及地区政治与安全发展情况的自愿通报,促进国防政策和威胁观的透明度,并增进对其的了解;在现有机制的基础上开发东盟早期预警系统,预防冲突的发生与升级;增强东盟地区论坛的机制;通过地区合作行动抗击跨国犯罪和其他跨境问题;建立由东盟秘书处管理的东盟武器注册制度,与东盟地区论坛采取的相似行动保持一致;促进东盟海事安全合作。
4.关于冲突的解决
为支持所有成员国全面解决冲突的集体利益,为建立持久的和平与安全,在继续使用国家、双边和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同时,东盟将解决冲突的战略聚焦于创新形式的探究,主要是:利用一些东盟成员国现有和计划中的维和中心,创立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地区安排;以现有的太平洋争端解决模式为基础,在需要时用附加机制增强这些模式;联合进行冲突处理和解决方面的研究,并在优秀的东盟中心之间进行与和平相关问题的交流。
5.关于冲突后的和平建设
和平建设需要特定类型的多学科专门知识和机构,为可以维持的和平和预防冲突再次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冲突后和平建设的战略是:通过在冲突地区提供安全避难所来加强人道主义援助;正在经历冲突后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正在恢复的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能力建设计划;为建立东盟(人道主义危机处理/援助)中心努力工作;通过教育交流和课程改革舒缓社会之间的紧张;增加调解方面的合作,促进和平文化发展。
三 东盟经济共同体
(一)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目标
《东盟和睦宣言二》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一个稳定、繁荣和高度竞争的东盟经济区,在这一区域中,商品、服务、投资自由流动,资本比较自由地流动,经济发展合理,贫困缓解,社会—经济差别缩小。《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则提前了目标的进程:于2015年建成统一市场和生产基地,在此框架之下实现货物、服务、投资和技术工人的自由流动,以及更自由的资本往来;确保经济平衡发展、消除贫困和社会经济差距的两大目标。
(二)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战略要点
为了实现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目标,《万象行动计划》要求2010年之前在汽车、农业等11个优先领域尽早实现自由化;为缩小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要采取建立“东盟开发基金”等具体措施。
2007年的《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则宣告了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四大经济支柱,即为实现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目标,要把东盟转化为一个统一的市场和生产基地,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经济区,一个经济平衡发展的经济区,以及一个与全球经济接轨的区域。其中建立统一市场和生产基地是当前的重点。
(三)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主要内容
1.一个统一的市场和生产基地
这当中应当包括5个主要内容:(1)商品自由流动;(2)服务自由流动;(3)投资自由流动;(4)资本自由流动;(5)技术工人自由流动。另外,统一市场和生产基地也应该包括首选一体化产业和食品、农业、林业产业两个要素。
2.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经济区
这当中应当包括6个主要内容;(1)要有培养公平竞争的文化的竞争政策;(2)要以人为本,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不能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各种相关的经济措施应当与保护消费者的措施同时发展;(3)要保护知识产权,各种知识产权政策要有助于培养有活力的创造性文化,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公平、平等地从中获利;(4)要加强物流、运输、信息、能源、采矿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合作与建设;(5)要通过双边协议避免双重征税;(6)要实施《电子东盟框架协议》为电子商务提供法律基础,使东盟内网上商品贸易(电子商务)成为可能。
3.一个经济平衡发展的经济区
这当中应当包括两个主要内容:(1)要实施《东盟中小型企业发展政策蓝图》,促使中小型企业的发展;(2)要解决东盟各国发展差异的问题,加速较不发达成员国的经济一体化的融合,使一体化所带来的利益能够被所有的成员国所分享。
4.一个与全球经济接轨的区域
这当中应当包括两个主要内容:(1)要与东盟外经济协调一致,在处理与东盟区域外经济关系的时候,成员国要保持“东盟向心力”;(2)要提高在全球供应链的参与度。
四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
(一)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目标和战略要点
为了实现《东盟和睦宣言二》使东南亚在合作关系中结合成一个人道社会的共同体的构想,《万象行动计划》围绕“为和谐和以人为中心的东盟的持续发展培育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主题,从四个方面进行战略推进:致力于解决贫困、平等和经济增长影响问题的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功能体系;促进环境的可持续能力,促进适应当前和未来需求的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管理;控制经济一体化影响的社会管理方法;以及地区文化遗产和文化同一性的保护和促进。《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则重申了该共同体的共同目标:建立一个以人为本、有社会责任感、以实现东盟各国人民和国家间的团结、稳定和统一,塑造共同的身份,建立一个共同关怀、福祉共享、包容与和谐的社会,以促进相互理解、睦邻友好和共同的责任意识。
(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特点
根据2004年第十次东盟首脑会议上通过的《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行为计划》,该共同体应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1.超越宗教、种族、语言、性别和社会文化背景障碍,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各种发展机会。
2.充分培养人的潜能,使每个人都能参与世界竞争,这对其福利和尊严至关重要。
3.通过处理贫困和平等问题,以及给予那些可能会受到凌辱、忽视和歧视的脆弱群体——儿童、青年、妇女、老人、残疾人以特别关爱,来坚持社会和分配的公正原则。
4.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其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遗产。
5.公民社会为政策选择提供依据。
6.人民身心健康,生活在和谐与安全的环境中。
7.东盟公民通过历史联系和文化遗产的共同体意识相互交往,通过共同的地区认同结合在一起。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归纳了6个特点:(1)人类发展;(2)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3)社会正义和公民权利;(4)确保环境和可持续发展;(5)建立东盟身份认同;(6)缩小发展差距。
(三)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内容
1.《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行为计划》要求加强以下方面合作:
(1)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合作,提高弱势群体和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同时寻求各阶层积极参与其中,特别是妇女、青年和当地社团的参与。
(2)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基础教育、技术培训、科技开发、工作岗位的创造和社会保护,促进人员的地区流动、专业证书和专业技能的相互承认和技术的开发。
(3)进一步加强公共健康领域的合作,包括传染病如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的预防与控制,支持地区性的共同行动以增加可获得医药的渠道。
(4)培育人才,促进东盟学者、作家、艺术家、媒体从业者相互交往,保护和推广东盟多元文化遗产,培养地区认同和东盟意识。
(5)在解决地区的人口增长、失业、环境恶化、跨境污染、自然灾难等问题上加强合作,挖掘各成员国的发展潜能,促进东盟精神。
2.《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对于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设想的具体内容确定为:
(1)在人类发展方面。要提高东盟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准入和发展机会,增加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投资和机会,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和能力建设,鼓励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促进英语、信息通信技术和社会发展活动中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力。
(2)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东盟致力于加强福祉和改善各国人民的生活,通过减轻贫困,确保社会福利和保障,建设一个安全、可靠和无毒品的环境,提高抗灾能力和解决健康及发展问题。
(3)在社会公正和公民权利方面。东盟致力于将促进社会正义和主流人民在生活的所有领域的权利纳入其政策,包括公民权利和处境困难时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易受伤害的群体如妇女、儿童、老年人和边缘化的移民群体的权利。
(4)在确保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东盟将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来保护清洁和绿色的环境,其中包括通过对土壤、水源、矿产、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对森林、海洋及其资源,以及水和空气质量的改善与管理来促进东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东盟还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和臭氧层保护,以及开发和改善发展需要对环境无害的技术,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
(5)在建设东盟的身份认同方面。因东盟的身份是东南亚地区的利益基础和集体人格、规范和信仰以及作为一个东盟共同体的愿望,故东盟将立足于统一的多样性精神,主要促进不同层次社会的共同意识和价值观。要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文化、历史、宗教和文明的更深层次的相互了解;促进东盟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东盟。
(6)在缩小发展差距方面。要加强合作以减少发展差距,特别是老东盟6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之间的差距,坚持在东盟内部一些欠发达地区增加开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