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洛邑摭说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被后世道家学派和道教信众尊为开山鼻祖。他的思想学说,对我国哲学的发展曾产生了重大影响,不管是后世的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关于老子其人,古来争论甚多。但老子籍贯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则为多数研究者所认同。这里的周指东周,“平王立,东迁于洛邑”,洛邑,“即王城也,平王以前号东都”。东周都城洛邑,即今洛阳。东周洛邑王城遗址已经考古发掘,位于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除了不少古籍所记载和洛阳有关的部分外,在洛阳一带还流传着许多有关的传说故事,保存下来了许多有关的遗迹遗物。这些记载、传说及遗迹遗物,虽然其中一部分为历史史实,或接近历史史实,而其他部分则不少属于传说或附会,但总的来说,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老子其人、其事在洛阳一带影响的深远和广泛。
一 关于老子先祖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等载: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其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理)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李得全,遂改理为李氏。(李)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子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老子李耳乃李利贞之第十一世裔孙。
这里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据文献记载并经考古发掘证明,夏、商均曾长期建都洛阳(参见《洛阳市志·文物志》中《夏都斟寻阝》、《商都西亳》),故“世为大理”的老子先祖应该长期任职、生活于洛阳;其二,李姓得姓于“伊侯之墟”,地在伊水一带。伊水源于栾川县熊耳山南麓,在偃师市杨村注入洛水,全长265公里左右,全在洛阳市境内。换言之,即李姓得姓于洛阳。
二 关于老子生平
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史记·老子传》记载说: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也,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关于老子其人的存在和他的年代,学术界曾有过争论。例如郭沫若认为:“老子确是孔子之师老聃,《老子》书也确是老聃的语录,就和《论语》是孔子的语录,《墨子》是墨翟的语录一样。”(《老聃·关尹·环渊》)此外还有人认为老子就是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太史儋,另有人虽认为老子是老聃,但年代当在杨朱(战国初)、宋钘(和孟子大体同时)之后,还有人认为老聃和李耳并非一人,等等。一般认为,老子就是老聃,曾任周守藏室史,孔子曾向他请教有关古礼的问题。因此老子和洛阳实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有研究者指出,《史记·老子传》所说“苦县”,本属陈国,公元前478年楚灭陈国,陈国才并入楚国版图。按史书记载推算,楚国占领陈国时,老子已经93岁了。老子文化是陈文化,而不是楚文化。《老子》是陈文化的产物,是中原文化的组成部分。(单远谋《老子非楚文化说》)另据研究,老子先辈做过太史、太卜一类的官,在身份上接近于卿大夫,属于贵族中上层。老子的原籍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但由于周王室的太史一类官职是世袭的,因此,老子很可能出生在洛邑(参见徐金星、余杰、郑贞富《洛阳五千年》)
关于老子生年,据任崇岳先生考察,大致有八种说法:公元前571年;公元前570年:公元前909年至公元前477年;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80年;公元前460年;老子为战国末年人;公元前560年;无法断定年代。关于老子去周时间,任先生考证道:老子“见周之衰”是特指周室的衰乱,也即王子朝之乱而使周朝更为衰落一事。最后王子朝失败,率其追随者奉周之典籍奔楚国,作为“守藏室之史”的老子既无典籍可守,遂弃官而去,时年55岁(《关于老子的生年与去周时间》)。
还有研究者考察王子朝携带周室典籍投奔楚国一事时指出:王子朝携带周室典籍的目的,是为了表示自己是周王室的正统继承人,而王子朝的墓地在今日南阳石桥镇,这可能是王子朝奔楚之后,为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没有定居楚旧都城,而是选择在既安全又靠近周王室所在地的南阳定居,他也不会把周室典籍交给楚国(王红旗:《老子与中国图书馆事业》)。
关于老子任职,《史记》中另有一种说法。《史记·张(苍)丞相传》曰:“苍,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唐司马贞《索隐》曰:“周、秦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聘为周柱下史。今苍在秦代亦居斯职。方书者,方板,谓小事书之于方也,或曰主四方文书也。”
《史记·老子传》《索隐》又说:“藏室史,周藏书室之史也。”一般以为,守藏室史或柱下史,略似今日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档案馆馆长之类职务。
在我国,史官与史官文化由来久矣,相传仓颉就是黄帝的史官。而较为可信的是,自进入文明时代的夏、商开始,就已经有了史官的设置。甲骨文中所见之“贞人”, “即为某事而贞卜之人,亦即当代之史官也”(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周礼》中有大史、小史、外史、内史、御史五种史官,周代的史官制度已经相当完备。老子则为东周时期的史官(御史)之一。
班固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范文澜说:“史官文化的主要凝合体是儒学(其次是道家学说)。”(《中国通史》)而史官与史官文化形成于以洛阳为核心的河洛地区。
“史官文化的发育地在黄河流域”(《中国通史》),而史官必侍于帝王左右,生活在都城,正如班固所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汉书·艺文志》)就是说史官和史官文化必形成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夏、商、周三代都城的所在地,即河洛地区。
“史官文化在哲学上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夏商相传的五行论;一种是周朝新创的阴阳论。五行首见于《尚书·洪范》篇……阴阳论首见于《周易》”(《中国通史》)。而《尚书·洪范》、《周易》则均和“河图洛书”有直接渊源。
《易传·系辞上》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西汉孔安国说:“‘河图’,八卦,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 ‘河图’。”(《尚书·顾命》孔安国传)这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又说:“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引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所以次序。”(《尚书·洪范》孔安国传)。这就是后来《洪范》篇的来源。
由史官文化形成于河洛地区,史官文化和道家学说的渊源关系,从一个方面可以说明,道家学说形成于河洛地区。
三 东周王城遗址
《后汉书·地理志》曰:“河南,故郏鄏地,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王城,至平王居之。”东周自平王迄悼王共13王,251年皆居王城,再有东周最后一王周赧王亦居王城,计59年。作为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老子长期生活在当时的都城内,而周景王之时的都城,即为东周王城。但因年深岁远,沧桑嬗变,当年王城的宫殿太庙、崇堂丰室、藻饰画梁、华丽壮观的胜景,在今日的地面之上早已无从觅其踪迹了。
《尚书·洛诰》说:“我(指周公)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后来的文献《国语·周语》又说:周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斗,将毁王宫”。此处所说谷水即指涧水,说明王城的主要宫室当在涧水、洛水交汇处。又,东汉时的班固、郑玄,北魏时的郦道元等,也都曾指出过成周在雒阳(洛阳),王城在河南。而河南县城便位于隋唐东都洛阳城西墙外、涧河以东一带。《河南志》说“王城西近涧水,南临洛水,平王东迁宅是”。根据这些线索,1954年至1958年,在今洛阳市涧河两岸,主要是涧河以东的王城公园、小屯村一带,通过一系列的勘察和试掘,基本上搞清了东周王城的具体位置和城郭范围等。
东周王城遗址,北依邙山,南傍洛河,平面略作正方形。西北城角在今东干沟村北;东北城角在洛阳火车站东约一公里处;西南城角在兴隆寨西北;东南城角已毁于洛水。城墙大致轮廓是:
从东干沟村东北的土冢向南,进入东干沟村一带,城墙走向是北偏西14°。沿涧河东岸,(在今王城公园处)跨过涧河向西,在七里河村北转南;在转角处,其外角夯土加宽,向外突出;由此南行,城墙走向为南偏东1°,靠近南端,城墙不作直线,稍向外弧,(在今兴隆寨村的西北)向东直拐。从城墙的总轮廓看,此墙应是西墙。全长3000余米。
从兴隆寨村西北的转角处,向东,由兴隆寨村北跨涧河,经瞿家屯村北东行约860米。这一带地势较高,城墙保存较好。走向为北偏东89°。由此再往东,因地势低下,该墙之东段已淹没不见。考古工作者推测,可能为洛河北滚而冲毁。此墙应是南墙。估计全长应在3400米左右。
从东干沟村东北的土冢,沿干渠东行,直至距隋唐城西墙200米处,这里城墙保存最完整,全长2890米。由钻探得知:在土冢下的城墙转角处,夯土加宽,形制特别,土冢高出今地面4.87米,它本身就是城墙转角处的建筑遗址。从土冢之西侧和北侧看,夯土层很明显。由此往东,城墙走向为北偏东78°30′。此墙即为城的北墙。在北墙之北,有一条干枯了的渠道,方向几乎与北墙平行,一般深5米左右,可能即为原城墙之护城壕。
从北墙东端转弯处直向南行,至今唐宫路以北,长约1000米,应为东墙,全长应在3500米左右。但在东墙和北墙的转角处,夯土已断。
城墙全部为夯筑,墙基宽度不一。西墙约15米左右,残存高度1.5米左右;北墙宽8—10米不等,残存高度0.8—1.65米;东墙宽15米,残高1.5米;南墙宽14米,残存最高处约4米。估计整个王城周长约在15公里左右。晋《元康地道论》中说:“王城去洛城(指汉魏故城)四十里,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三十六步。”其范围与考古勘察结果大体相同。据考古工作者推断,从周到汉,这一带均为人烟稠密之处。城墙大约建于春秋中叶之前,从战国至秦汉之际,曾迭加修补,到了西汉后期以后,就逐渐荒废了,代之而起的则是大城圈里的小城圈,即汉河南县城城圈。但是,考古工作者推测,直至隋唐都城建立的当时,这座古城的夯土墙,至少还有若干部分保存在当时的地面之上。因其地近宫苑区域,遂将这一荒废了的城墙修补利用,特别是北墙及东墙。
《元河南志》说,王城、成周东西相距四十里,“而王城西近涧水,南邻洛水”, “隋炀帝听苏威信,南当伊阙,东去王城五里为宫,大业十三年,遂平毁王城”。此处所谓平毁王城,当不是将整个夯土城墙铲干净,更大的可能是依王城残基修补利用,从而使旧城圈不复可见了。故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有不少的夯土墙是在唐代加以修补利用的。
另从发掘可知,当时重要的宫殿、祖庙、社坛等,应分布在城内的中部或偏南部。作为东周王室的史官,这一带也应是当年老子主要的活动区域。今小屯村东南及瞿家屯一带,发现有很厚的瓦片堆积,包括板瓦、筒瓦以及饕餮纹、卷云纹瓦当,均非一般建筑所可用之建筑材料。城址西南隅有南北毗连的两组大型建筑群遗址,北组呈方形,四周有墙;南组也呈方形。在城址西北部,发掘到大面积烧制陶器的窑场(时代从战国到西汉时期),以及多种制陶工具、陶器残片及废品等,里面不但包括了生活用具,而且有作为明器的鼎、豆、壶,其形制与当时墓葬中出土的器物相同。在窑场的东面,可以找到大量的曾经锉磨的骨料,很可能是当时加工骨料的地方;再向南则有石料场,是制造石质装饰品的地方,有很多未制成的石环、石片,其形状同于在洛阳市中州路东周墓葬中所发现的“玉面饰”。可以看出,这里所制的陶器、骨饰器、石饰品等都是作为商品,可以买卖的。在瞿家屯村北,保存着战国时期的粮仓遗址,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已发现粮窑80余座,并已发掘了其中10余座。粮窑排列规整,口大底小,口径一般10米左右,深10米左右。此外这一带还有青铜器的作坊遗址。
在城址的东北部及城郊,发现有东周时期的大墓多座。近几年更发现了驰名中外的“天子驾六”陪葬坑。
据有关文献记载说,王城“制郊甸方六百里,因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郡有四鄙”。大县立城,方王城三分之一,小县立城,方王城九分之一。郡鄙不过百室,以便舒事。王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共计十二门。如南有圉门,北有乾祭门,东有鼎门等。传说成王定鼎洛邑的“九鼎”使是由鼎门入城的。每座城门均置三条道,道宽二十步,中为车路,男女分行左右;城内有经路、纬路各九条。王宫建在中央大道上,有五门。王宫之左建祖堂宗庙,王宫之右建社稷神坛,前置朝会诸侯群臣的殿庭,后辟商业交易市场。城南三十里有明堂,用以祭文王、祀上帝。这种排列有序、井井有条的“前朝后市、左祖左社”的建筑布局,表现了两三千年前我国古代匠师对城市建筑的设想,但和东周王城考古发掘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参见《洛阳市志·文物志》)。
四 老子故宅
老子故宅,是洛阳一处重要的名人遗址,位于今洛阳老城东关瀍河东岸,坐北朝南。门外侧西墙上原镶有石碑,上书“老子故宅”四字。故宅大门为砖砌,今已改为铁门。主体建筑位于宅内中部、北部,均为硬山顶,三开间;左右有厢房各四间,硬山顶。现为洛阳市第二十四中家属院,原建筑多被改建移作他用。今人曾在老子故宅附近建置老子骑青牛石雕及石碑一座,现已不存。
2005年3月,在第二十四中家属院南院一处民宅废旧的墙体内,发现保存有“孔子西向问礼行车地”碑和“老子故宅”砖雕。石碑为圆顶,长约1.46米,宽约0.33米,厚约0.11米。保存较好。
五 老子在洛邑始创道家学说
老子长期任职周王室的守藏室史,在这里,他有机会整理和阅读了大量图书典籍,因此见闻广博,熟悉典章制度,通晓历史。这使他对人世有更深切的认识,形成深奥、玄妙的思想,为创立道家学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司马迁的记述,老子是一位学识渊博、社会经验丰富、精通古代礼制而又对“礼”持严肃批评态度的老者。他生活在周景王、周敬王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社会矛盾重重,民心思变。他综观历史祸福成败,集合各种学问,创造出自己的学说,即道家学说。在老子的思想学说中,“道”是他经常谈论的。他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那么,“道”是什么东西呢?按《老子》中的话讲“道”是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之不得”的“先天地生”、“惚兮恍兮”、“寂兮寥兮”、“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道”创生了万物,“万物”创生以后,还要守住“道”的精神,依“道”而行,应该顺其自然。正如张岱年先生在《老子“道”的观念的独创性及其传衍》中指出的:“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最高范畴,是老子首先指出的。在《文化与哲学》一书中,张岱年先生又指出:老子的“道”既是“万物之母”,又是“万物之宗”,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又是天地万物的依据。所以人们把他的学派称为道家学派。
老子思想中包含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老子》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正言若反”,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对立面可以转化。《老子》还说,“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并用生动的事例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一个杯子,因为中间是空的,才能产生盛物的作用;一间房子,也是因为它的“无”,才能产生居住的作用。由此可知,“有”之所以能给人便利,全依赖“无”发挥它的作用。只有“有”是发挥不了大用处的,唯有“有”与“无”配合才能产生大用。
《老子》又名《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但其中的哲理却博大精深,自然、社会、天道、人事,无所不包。关于《老子》,胡适考证说:“今所传《老子》的书,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这书原来是一种杂记体的书,没有结构组织。今本所分篇章,决非原本所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郭沫若认为《老子》书是老聃的语录,“特集成这部语录的是楚国人环渊。环渊集成这部语录时,没有孔门弟子那样质实,他用自己的文笔润色了先师的遗说,故而饱和着他自己的时代色彩。”(《老聃·关尹·环渊》)。
这里引人思考的是:一方面,老子93岁之前的苦县是属于中原文化区(即今所说的河洛文化圈)内的陈国;老子的父辈可能任职、生活在洛邑,老子可能出生在洛邑,又长期任职、生活在洛邑;另一方面,老子又不曾过关并为关令尹著书(详后),那么说老子思想的形成乃至老子“遗说”的问世,就应当是在洛邑。
道家学说是后世道教的重要渊源。到了东汉,老子的道家学说和古来流传的民间信仰、神仙传说以及佛学、儒学的某些教义相杂糅而形成了道教,成为所谓的中国三大教(儒、道、佛)之一,信众们尊老子为太上老君。
六 孔子入周问礼
孔子非常向往周文化,他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还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有一次,他对鲁国人南宫敬叔说:“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源,以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南宫敬叔将孔子的想法报告了鲁国国君昭公。东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鲁昭公送给孔子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位小童,当年三十四岁的孔子遂和南宫敬叔一道,千里迢迢来到东周都城洛邑,请教学习礼乐。时任周王室“守藏室之史”的老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学者,熟知周礼。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说:“君子生逢其时才能施展抱负,干出事业;不逢其时则只能碌碌无为。我听说,出色的商人都深藏不露,有盛德的君子,容貌却像普通人。去掉你的傲气和各种欲望,不要装腔作势和好高骛远,这些都不利于您的身体,我所要告诉您的,就是这些了。”(参见《史记·老子传》)
孔子向老子辞别时,老子对他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人钱财,仁德的人送人言语。我得不到富贵,却占有了仁人的名义,只好送您几句话:聪明的、观察细致而又将死的人,是爱好议论别人的人;渊博善辩而又危害自身的人,是揭发别人罪恶的人。作为人子,不要张扬自己;作为人臣,不要张扬自己。”老子的观点大约深深地震撼了孔子,他对弟子说:“鸟,我知其会飞;鱼,我知其会游;兽,我知其会跑。会跑的可以准备网,会游的可以准备纶,会飞的可以准备矰。至于龙,我却不知道,它乘风驾云高飞天上。我今日见到老子,就像见到了龙一样啊!”(参见《史记·老子传》)
孔子在周期间,还曾向苌弘学乐。苌弘是东周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律历之数,无所不通”。后因故被杀,传说其血三年化为碧玉。他的墓地在今偃师市山化乡境内。有记载说,孔子离去后,苌弘曾对刘文公说:“吾观仲尼,有圣人之表。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抑亦圣人之兴者乎?”
此外,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 “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孔子徘徊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孔子还瞻仰了周王室先王太庙,见到那里的“金人”, “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孔子家语》又称他曾“历郊祀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而叹曰:“吾今乃知周公之圣与周公之所以王也。”
洛邑是当时政治、经济、文物制度、礼乐文化的中心,孔子入周问礼学乐,以老子为师,二位文化巨人相会洛邑,对弘扬周代文化、对后世的中华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 孔子入周问礼碑
在今洛阳市老城东关大街原县文庙旧址前,有清雍正五年(1727年)刻立的孔子入周问礼碑。碑有碑楼,高5.80米,宽5.40米,厚0.90米。悬山式顶,两侧各有一拱形券门;中间镶嵌巨碑一通,上刻“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个楷书大字。碑身长方形,高2.20米,宽0.90米;碑首高1.15米,宽0.96米,刻弧形二龙戏珠纹饰;碑座为龟形。此碑由清雍正年间河南府尹张汉书丹,洛阳县令郭朝鼎刻立。
前已提及,孔子入周问礼之事,发生在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18年)。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正处于我国社会的大变革阶段,“礼崩乐坏”,东周王室虽已没落,但名义上仍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地位,礼乐制度依然大体保持着昔日旧观。洛邑作为东周王都,是当时礼乐文化的中心,所以孔子从鲁国前来洛邑问礼学乐。这在洛阳历史上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也是我国古代二位伟人生平中的大事,《孔子家语·观周篇》和《史记·孔子世家》等均有记载。
八 紫气东来
相传2000多年前的某一天,函谷关(在古洛阳辖境)的关令尹喜登关巡视,但见东方的天空有团紫气飘然而来,他心里非常高兴!因为这种吉祥气象是表示有圣人要求了。于是,他便沐浴更衣,恭敬等候。果然,那团紫气越来越近,当他再仔细看时,只见一位白发老者,骑着一头青牛缓缓而来。啊!原来是大学者、东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老子到了!尹喜大喜过望,他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大学者,并苦苦挽留他在函谷关住些日子。老子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了。从此,尹喜便拜老子为师,每天恭恭敬敬地向老子学习。几天以后,老子要出关西行了,尹喜想请老子写点什么留做纪念,老子考虑了一阵子,便把他用毕生心血所撰写的一部书《道德经》赠给了尹喜,然后出关而去,从此杳无音信。至西晋时,著名道士王浮撰《老子化胡经》,称老子西出流沙,至天竺,释迦牟尼就是老子的化身。
尹喜十分思念老子,常常登关西望,希望再看到那位白发老者骑牛而归,然而一次次他都落了空。后来,他便在关前修建了一座高大宏伟的“望气台”,或晨曦初露,或晚霞夕照,他经常登上“望气台”,默默背诵《道德经》,以寄托他对老子的无限思念之情。
此后,人们便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如杜甫就曾写有“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的诗句。
关尹,相传是春秋末年一位道家人物,曾当过函谷关的长官;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姓尹名喜。而汉代刘向《列仙传》记载说:“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至流沙之西,服具胜实,莫知其所终。亦著书九篇,名《关令子》。”
九 函谷关
“函谷”是古代东西二京(洛阳和长安)之间的一条交通要道,“深险如函”,故名函谷。谷中置关称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克,具有重大的军事价值。函谷关有二:古函谷关,又称秦关,位于今灵宝市东北15公里王垛村。原关城依山而建,东、西、南墙遗址仍存,宽约12米,残高1—3米。近些年,当地有关部门对其遗址进行了修复,尤其是东门城楼,为双门、双楼三层建筑,楼顶各塑丹凤一只,昂首向东。
传为老子著经处的太初宫,始建于唐,宋崇宁四年(1105年)改称太初宫,后历代均曾重修。现有山门三间、正殿三间、东岳庙三间等。院内有元代大德四年(1300年)、清代顺治十年(1653年)重修碑各一通。正殿仍保存元代风格,内供老子著经塑像,另有关令尹喜、书童塑像,壁间写有《道德经》全文。太初宫附近的“望气台”,唐时曾建有高大的“瞻紫楼”,民国时期毁于兵火,今已重修。
另在今灵宝市西北约0.5公里,也有“老子故宅”,传为当年关令尹喜请老子著经处。规模最盛时,“高阁连云,灵台隆耸”,为当地一大景观,惜于1929年被当地驻军拆毁。
据载,天宝元年(742年),有人上言:看见玄元皇帝在丹凤门外空中,并说“我藏灵符在尹喜故宅”。唐玄宗派人赴旧函谷关,果在尹喜台旁求得之。于是下令改桃林县为灵宝县。次年,追尊老子之父、周上御大夫为“先天太皇”,追尊皋繇为“德明皇帝”。
新函谷关又称汉关,位于洛阳市西约30公里、新安县城东约1公里处,关楼已毁,关洞大体完好。关洞西口留有楹联:“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祖籍新安的楼船将军杨朴,因耻为“关外”之民,便上书汉武帝,愿以自己私财,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重建新关。武帝性喜广阔,便批准了杨朴的建议,遂在今新安城东建成了新关。近几年的考古勘察表明,汉函谷关,并不只是新安县城东的一座关楼和关洞,而是南北走向的一条很长的防线,而关楼、关洞只是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罢了(《洛阳市志·文物志》)。近期,在“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作为洛阳丝绸之路遗产点之一,已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从时间上看,老子西出的关应是古函谷关。
《庄子·养生主》有这样一段文字:“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里明确记载了老子之死,并非《史记·老子传》所谓“至关……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因此胡适说:“《庄子·养生主》明记老子之死。《庄子》这一段文字决非后人所能假造的,可见古人并无老子 ‘入关仙去’‘莫知所终’的神话。”(《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梁启超也说:老子“死在中国,《庄子·养生主》篇是有明文的,可见后来说什么 ‘西度流沙化胡’咧,‘升仙’咧,都是谣言。”(《老子哲学》)郭沫若说:“这儿所说的 ‘关令尹’就是《庄子·天下篇》和《吕氏·不二》的关尹。关尹即是环渊,关、环、尹、渊均一声之转。……只因环渊或写为关尹,汉人望文生训说为 ‘关令尹’。又因 ‘《上下篇》’本为环渊即关尹所著录,故又诡造出老子过关为关令尹著书的传说。……到了《汉书·艺文志》更说出了关尹名喜的话来,那又是误解了《史记》的 ‘关令尹喜曰’一句话弄出来的玄虚。其实《史记》的 ‘喜’字是动词,是说 ‘关令尹’欢喜,并非关令尹名喜也。故环渊著《上下篇》是史实,而老子为关尹著《上下篇》之说是讹传。”(《老聃·关尹·环渊》)看来,依庄子以及著名学者胡适、梁启超、郭沫若等所说,所谓老子在函谷关撰《道德经》并非史实,而仅仅是传说。
十 上清宫
洛阳北邙山,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七十福地。上清宫位于洛阳市老城西北约4公里的邙山翠云峰上,初创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由洛州长史许力士奉敕所建,相传是道教始祖李耳炼丹的地方,也是五斗米教创始人张陵、帛家道帛和隐修的地方。
唐代以老子为皇室先祖。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与皇后武则天在登泰山封禅、祭告天地后,返回东都洛阳途中,亲至老子故里亳州(辖今河南鹿邑、安徽亳州、涡阳等)谷阳县,祭拜老君庙,改谷阳县为真源县(今鹿邑县),并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诏令两京诸州置玄元皇帝庙祭祀。天宝二年(743年),唐玄宗追尊玄元皇帝父、周上御大夫为先天太皇,皋繇(即皋陶)为德明皇帝,凉武昭王为兴圣皇帝。追尊玄元皇帝为大圣祖玄元皇帝,改长安玄元皇帝庙为太清宫,洛阳玄元皇帝庙为太微宫。“命画玄元真容,分置诸州开元观。”唐代的玄元皇帝庙,后又为避玄宗讳改称元元皇帝唐庙。老子被后世道教追尊为太上老君,故又俗称“老君庙”。
上清宫在金、元时期已废,明伊王(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四子朱木彝)妃方氏捐资重修。据明代吴三乐《上清宫碑记》载: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道士张玄恭又募钱修建,改梁、柱、椽、瓦为铁铸,配殿覆盖琉璃瓦,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完工,所以明代以后又称上清官为铁瓦琉璃殿。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殿宇被毁,道士马静渊等重修,宫内外栽植松柏杂树千余株。至今仍存铁瓦等少量构件。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巡抚阎兴邦,雍正八年(1730年)知府张汉均曾予以重修,民国又修。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也曾先后两次维修。
上清宫坐落在邙山之巅,海拔250米。古时林木繁茂,苍翠如云,武则天曾在此修避暑宫。每当春秋佳日,洛阳人多至此登高游览。这里又是洛阳北邙的制高点,地势险要,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存有石狮、石马各一对,翠云洞、玉皇阁、东西厢房、明清碑记、建筑遗址、古柏数株等。
上清宫曾留下无数风云人物、文人墨客吟诗题文的佳话,传下来不少歌咏上清宫的诗文。唐大画家吴道子曾在此绘过《五圣图》(五圣指: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壁画;唐诗人杜甫于天宝八年(749年)登上玄元皇帝庙,写出《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留下“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的名句;宋代邵雍于此题《同府尹李给事游上清宫》诗云:“洛阳二月春摇荡,桃李盛开如步帐。高花下花红相连,垂杨更出高花上。闲陪大尹出都门,邙阜真宫共寻访。不见翠华西幸时,临风尽日独惆怅。”宋代文豪苏东坡也曾在此刻石题句。明吴三乐《九日晚登上清宫》诗云:“仙界登时已暮钟,虚步今上最高峰。山中空负黄花约,谷口犹凝紫气重。风来笙声摇晚竹,月移坛影落疏松。他年筋力能常健,欲觅金丹问故踪。”
岁月沧桑,古时建筑虽多已不存,但宫内保存的近40块明清古碑,依然向人们诉说着上清宫昔时的辉煌,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洛阳市志·文物志》)。1982年上清宫被公布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在上清宫东南苗家沟村,原有中清宫,今已不存;在上清宫南邙山坡上有下清宫,今仍存,近些年还进行了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