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本书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 研究内容
本书共分为九章,沿着上述研究框架的思路展开。
第一章导论部分,从我国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而信息流动是主要特征;和要素流动与区域发展相伴而生,信息流的作用日益凸显,给出本书研究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信息流的研究是有意义的。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其中对本书研究所属分支的讨论明晰了研究内容和对象,也是理论价值的基础,试图对生产要素流动理论进行有益补充。实际意义基于对现状的理解,信息流作用越来越大,对信息流的研究给我们研究当代区域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第二章是信息空间流动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述评。由于信息与信息流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不一致是导致信息空间流动研究欠缺的一个原因,因此本章首先对信息流与信息流量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综述部分包括信息流空间结构的述评和对信息流影响因素与实物流关系的述评两部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信息流静态的、孤立的讨论。本书认为信息不会自动地产生和流动,只有在区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过程中才会产生。任何区域之间的信息流动都摆脱不了其周围的环境,包括地理区位、社会网络、和周围区域的关系等。而同样的信息位于不同的区域联系(如中心城市与腹地之间、中心城市之间等)中时,也会有不同的流动方式、不同的规模和层次。因此本书将信息流看作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希望能够动态地、全面地讨论信息流动的空间结构与形成机制。
第三章是对信息流动情况的现状分析,并据此提出本书的研究框架。区域的信息存量对区域信息创新、吸收和处理效率等都有直接影响,因此本书首先研究了区域信息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信息存量的代替指标用信息化程度和信息载体两种方法,都得出信息存量在空间极化的特征。对信息的需求是信息流动的动力,研究表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不同的人群对信息需求的层次也不同;从地域上看,网络信息需求也产生明显的分层现象。信息流以实物流为载体又对实物流产生导引作用,因此本书截取了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城市间航空客流数据,发现航空客流呈现网络化等级秩序,再加上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可以推测信息的空间流动也应当呈现多中心网络化的特征,等级秩序明显。
第四章与第五章为实证检验部分,分两个阶段。第四章从信息流与实物流关系、信息流的社会性和信息流的地域衰减性几个角度分析得出区域信息化发展具有邻近效应,进而得出信息流具有地域依赖性。因此某区域与周围区域信息化发展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信息流的方向,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出我国现阶段区域间信息流动的总趋势,并以“极化中心”“扩散中心”“局部扩散”和“低洼地”对各区域的信息流动状况进行分类。
前面的实证只给出某区域主要接收信息或主要辐射信息,但具体的信息吸收和辐射的方向以及各方向上的规模还不确定。第五章具体给出各区域间双向上的信息流规模。区域的空间相互作用表现为信息的区际流动,因此本章在对空间相互作用诸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引力模型并进行修正构建区际信息流规模模型,找到31个省、市、自治区间信息流动的规模。结合第四章的实证结论得出我国已经形成三大信息流中心:京津地区、沪苏浙地区和广东省。并对每个中心地区及其腹地以及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信息流进行分析,发现在信息流作用下新的区域等级秩序。
第六章在对前面实证结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信息流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的内在机制。信息流的规模收益递增性(包括信息流的增值性和衰减性)使得不同信道上信息的衰减和增值程度不同,信息流势必集聚于信息化发展成熟的地区以及它们的邻近地区。信息流动构成社会网络,发现不同结构和联系的网络信息流动的规律不同,处于网络不同位置的区域信息吸收或辐射也不同,从而得出信息流动会在某些网络内或网络间集聚,社会网络关系的强弱以及密度的大小促使信息流的多层极化。
第七章研究信息流的经济效应,数字鸿沟是信息社会凸显的较重要的经济现象,因此本书选取数字鸿沟,定性地研究信息流动对数字鸿沟演变的影响。取2001年末到2007年末各省、市、自治区互联网、移动电话、普通电话、彩色电视普及率与北京市相对差距衡量各区域在当年的数字鸿沟,将几年来各区域数字鸿沟的变化与信息流动情况相比较讨论信息流对数字鸿沟的影响。
第八章以就业信息为例分析信息流动的社会和经济效应。农民工群体进入城市,从寻职到就业,再到职业流动、社会和经济地位提升的全过程,体现了信息流动的效应。以职业搜寻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群体的特征,构建农民工的职业搜寻模型。并在数理模型基础上,以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对农民工寻职过程的跟踪数据,分析农民工职业搜寻过程对其职业流动状况的影响。
第九章是结论、政策含义和研究展望,对本书主要研究结论的概括总结,并指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从区域间联系的角度研究信息流,体现了区域间联系的动态性,也反映了信息流动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
第二,理论上的创新。将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加入信息流动研究中,提出我国现阶段信息流动多中心网络化格局形成的结论。
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从基本理论和信息流动规律出发,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引力模型基础上构建信息流动模型,实现了对信息流规模的间接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