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淮海城市群建设回顾
2000年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战略确立的“三圈五轴”空间战略布局,明确徐州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以徐州为核心,涉及苏鲁豫皖四省6个地级市、2个县(市)组成徐州都市圈,即为淮海城市群的核心部分。多年来,徐州以特大城市建设为主抓手,大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建设,扎实推进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一体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城市群已蔚然成形,方兴未艾。
(一)特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徐州市以建设淮海城市群为目标,集中力量推进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城建和民生实事项目、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为代表的“三重一大”工程建设,坚定不移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和社会转型,特大城市建设取得“四大转变”。一是实现了经济总量由小到大的转变。2013年全市GDP达到4436亿元、增长11.8%,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2.8亿元、增长15.3%,主要经济指标连续8年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以市为单位在苏北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5位、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32位。二是实现了产业层次由低到高的转变。全市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煤盐化工、商贸、现代物流六大产业规模全部过千亿;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总面积及占比均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连续多年增速领先全省,产值规模达3485亿元。全市超百亿元大企业、大集团10余家,4家企业跻身全国500强,徐工集团跃居全球同行业第5位,中能硅业多晶硅产能位列世界第一,徐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新能源中心,荣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称号。三是实现了城市功能由弱到强的转变。市区面积扩大到303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441平方公里,城市化率为58%。每年组织实施数百项城建重点工程,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和高铁站区建设全面展开,形成了衔接有序、组团开发的城市格局,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楚风汉韵、北雄南秀的城市风格全面彰显,对外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四是实现了生态环境由灰到绿的转变。大力实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路更畅、城更靓”五大行动计划,近年来完成荒山绿化11万亩,复垦治理采煤塌陷地4.9万亩,高标准建设和改造了一大批精品园林景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8.6%,森林覆盖率达32%,相继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二)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立足于服务淮海城市群,我市扎实推进产业、交通、商贸物流、教育、医疗、文化、金融、旅游“八大淮海经济区中心”建设,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产业方面,形成了工程机械、食品加工、新能源等多个高层次的产业集群,是淮海经济区内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等高端产业发展平台的城市。科教方面,拥有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代表的13所大学、31家科研院所,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万在校大学生,高校数量和规模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前列;高、中级职业技术院校40余所,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近900家,每年培养30万实用型技能人才,是重要的区域性职业教育基地。交通方面,徐州观音机场提升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和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大型干线机场,开通20多条内地航线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泰国、韩国航线;建设了集物流、仓储、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的京杭运河亿吨大港;开通了京沪高铁、正在建设郑徐客运专线,使徐州到北京、上海仅需2.5小时,至南京、合肥、济南等周边省会城市仅需1小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为区域城市之间互联互通提供重要通道。
(三)核心区城市一体化加速推进
依托淮海经济区这个平台,徐州大力推进淮海城市群核心区八个城市一体化。自2010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第一届市长会议以来,在徐州市的主导下,核心区八市从区域合作、共同发展的大局出发,每年召开一次市长会议,共同推动一体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互惠多赢的产业合作格局已经建立,交通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区域警务协作成效显著,跨界环境污染联合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八市全部实现,无障碍旅游区建设逐步推进,科技人才和文化交流合作切实加强。淮海城市群的空间格局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