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名丘,字仲尼。孔并不是孔子的姓。那时,实行姓氏双轨宗法制度,姓是血统和宗族的标志,氏则是宗族世系的标志。在血统上,孔子的先世可追溯到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同父异母哥哥微子,商朝的王族是子姓,所以孔子本来姓子;商是殷人建立的政权,所以他又自称殷人。周朝灭商后,为团结殷人,周王把一个叫作宋的地方封给微子,命他在此立国,是为宋国。微子的后代中有一位叫孔父嘉,按世系划分属于支脉,这一支便以孔为族号,孔子就是他的子孙,所以孔应该是孔子的氏。
孔父嘉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被政敌杀掉了。他的儿子逃亡鲁国,鲁国不仅收留了他,还承认孔氏的贵族身份,而且还给了他一份像样的工作。绝路逢生,感激不尽的孔氏从此便把鲁国当成了自己的故乡。
孔子命不好,3岁时死了父亲,贵族之家一下子变成贫困家庭。为了谋生,年轻的孔子干了许多不符合贵族身份的工作,甚至为安葬死人当吹鼓手。这不仅使他很早就得到社会历练,而且还接触到各阶层特别是底层的生活。贫困并没有击垮胸怀大志、聪明好学的孔子,他利用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终于掌握了当时最高深的学问,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他先是办学育人,宣传自己的主张,随着名声日隆,终于被当权者起用,由地方行政长官做起,两年时间就做到了鲁国的司寇,主管整个国家的司法工作,相当于今天的国务委员。这是孔子一生中做过的最大的官,在任时间不长,两年多一点。其后便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的生涯。回到鲁国后,孔子致力于教育学生和整理文献。他遵循“述而不作”的原则,故一生没有留下著作。《论语》是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对他言行的记录、整理。
孔子的学说是围绕如何做一个受人尊重的君子而展开的,他也谈论政治,但治国不过是做人的延伸,所以仍然是一个道德问题。为人有德、为政以德,这大概就是孔子的学说为什么能够深入人心的根本原因。如果用一句话来浓缩孔子的学说,可以这样概括:道德意识是核心,而仁爱观念则是道德意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