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生态文明建设
在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评中,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也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在国内政治层面,一些国家在绿色生态思潮的推动下,生态运动也在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兴起。1972年5月,新西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绿党——价值党。1980年,德国成立了有明确政治纲领的“绿党”,明确提出生态社会主义的口号。此后,绿党在工业化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曾在西方近20个国家的议会中拥有议席,一些绿党还取得过执政地位。199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红色绿党”的新概念,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主张,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
由于环境和可持续关乎人类共同未来,而且环境与发展存在明确关联,可持续发展在国际政治层面成为一项越来越重要的议题。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环境会议,寻求解决人居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良策。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也推进了对工业文明下发展范式的思考和批判。1980年代中期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界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社会公平、经济效率和环境可持续。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签署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际公约,将全球环境保护纳入了国际法制轨道。
2000年,联合国制定千年目标,旨在消除贫困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供给。201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可持续发展峰会,绿色转型成为核心议题,不仅是要与贫困宣战,还明确要求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以及制度保障等纳入目标范围。这些国际进程,应该说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针对的是出于国内发展转型的迫切需要和对全球生态安全的负责任贡献。
中国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尽管工业革命后中国也学习西方,引进了一些技术建立了一些产业,但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华传统文明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的工业化带有很强的被动色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处于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地位,解决温饱问题成为首要挑战,对自然的破坏还是传统的、可逆的。因而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作为重要关注议程。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20世纪末已经实现前两步目标,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80年的5.5倍,超过了“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从收入上看,按世界银行分类标准,2013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超过6000美元,逼近中上等收入水平。但是,第三步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全国人均”概念,更需要社会收入的相对公平。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13倍。城乡差距、贫富悬殊和地区差异客观上呼唤着消除收入鸿沟,实现共同富裕。
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看,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也到了经济社会转型的关口。根据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的数据分析,2010年,北京、上海、天津已经步入后工业化阶段;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的一些省份也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2013年,我国钢材产量达到8.83亿吨,水泥20.9亿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一,超过美国20%,超过欧盟27国总量的50%。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5%,铁矿石进口达6.86亿吨。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原材料工业和制造业的数量扩张,不论是从资源还是从市场角度,空间都十分有限。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必须转型。工业化助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但以利润导向、破坏环境、忽略公平和浪费资源为特征的工业文明显然不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2013年,我国城市人口已达7.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3.73%。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总体上已步入城市社会时代。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仍将继续,可望在2030年达到70%左右,城镇人口超过10亿。如果我们追随发达国家的城市生产和消费格局,资源环境不可能支撑城市发展方面简单的规模扩张。全球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潮流汹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不仅要保障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还要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从当前的工业化阶段、城镇化水平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严峻挑战,严重制约着我们第三步目标的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可能也不应该全盘套用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而是要在充分汲取工业文明的科学合理内容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而,中国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在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工业化弊端开始凸显的时候。进入21世纪,中国明确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将生态建设作为一项目标纳入决策议程,但是,并没有提升到社会文明形态的高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5年,胡锦涛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胡锦涛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胡锦涛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主要目标:“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08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质、肥沃的土地、优美的环境;增强发展协调性、推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强化生态民主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生态文明素质,推动人文全面发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公正,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区域平衡发展。
提高生态效率,增强国家经济技术竞争力。以清洁能源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的产业和科技革命浪潮已经到来,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为核心的生态效率,将是未来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构建结构优化、生态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开拓生态型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以提高生态效率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技术和产业上形成核心竞争力,引领国际技术发展浪潮;建立完善生态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体制机制和市场体系。
加强生态安全,保障国家非传统安全。以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为主要内容的非传统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的主要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有力措施。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资源综合利用,保障水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供给安全;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强化环境治理,保障环境安全。
贯彻生态公正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调整收入分配。保障生态公正,使人民享有生态民主、生态福利和生态义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优化落实生态功能区划,突出区域生态特色,优化产业合理布局,加强区域间生态经济联系;推行生态定价,实施生态补偿,建立能反映生态稀缺性的市场机制,缩小区域间、群体间由于生态功能差异导致的发展差距和贫富不均;实行政府生态采购,利用公共财政,引导生态保护和建设。
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倡导理性消费,增强国家软实力。要倡导生态伦理,普及生态意识,将生态意识上升为民族意识、主流思潮和时尚观念,形成关注生态、保护生态、理性消费的风潮;丰富生态文化建设内涵,挖掘传统生态文化,结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构建系统的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和对外推广,引领国际舆论话语权,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