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侯竹青博士的学术专著《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江苏人口损失研究》终于出版了,这是她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的修订本。而同题的博士学位论文早于2008年即已通过答辩。
人口损失研究属于人口史的研究。这是跨学科的有着相当学术难度的研究,因为它要求研究者既须具有扎实的历史学的功底,又须具有一定的人口学的素养,两者缺一不可。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先后有三次较大的人口损失:一是1850—1878年的太平天国战争时期,二是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三是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后两次人口损失,现都已有所研究,其中有些还相当深入。唯独第一次,也即太平天国战争时期的人口损失问题,因距今年代久远,加之清代人口统计制度的不完善和有关统计资料的相对缺失,迄今仍缺乏全面深入的探讨。侯竹青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在这里,有必要重申一下有关人口损失的界定问题。人口损失与人口死亡密切相关,但两者并不是等同的概念。
卞修跃博士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问题研究》(华龄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中对于人口损失是这样界定的:
人口损失指社会在演进过程中,因受若干因素影响,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段内人口保有量相对其正常发展所应达水准之减损。在非常状态下,灾害、战争和疾病以及大量人口外迁等因素会造成重大的社会人口的减损,从而扭曲人口发展的正常轨道。这种以非常因素造成的社会人口保有量的减损正是我们所指的人口损失,它并不包括社会常态下人口的自然死亡而导致的人口保有量的减少。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人口损失指的是特定区域内在具体时段中的社会人口的非正常死亡数以及由于非常因素影响导致的人口相对于按常规发展水准而减损的增长量。(见该书《导论》)
这一界定,也为本书所吸纳采用。
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太平军的兵锋曾横扫十数省,其后更有各地各族民众起义或造反的响应。从1850年金田起义的爆发直到1878年最后一支民众造反的平息,前后几达三十年之久。由此可见,研究太平天国战争时期中国的人口损失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其工作量之巨,远非单独的研究者个人短期内所能承担。而从博士论文的角度,选择其中的某一省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则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本书作者选择了江苏省。
为什么是江苏?
首先,江苏从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并将其定为天京直到1864年被湘军攻占,前后十一年间,一直是太平天国与清王朝两军对垒的主战场。战区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南各府州(包括江北沿岸的个别地方),而偏于海隅的上海乃至江北腹地的里下河等地区,却由于种种原因得以幸免。研究江苏地区的人口损失,显然具有典型意义。
其次,江苏人文发达,地方有修志的优良传统。各府州县不仅战前已修有方志,且战后一经恢复,即有续修之举。士子文人也或多或少留下若干有关这场战争的文字记载。这就使得研究江苏地区的人口损失,有了不可多得的可资利用的地方性史料。
再次,江苏特有的江宁、江苏两个布政使司的设置,也即两个并行的省级行政管理系统,又使其人口册报乃至各自所辖地方的方志修纂,分别具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固然增加了人口资料分析的难度,但问题一旦突破,却也使得本书的研究增色不少。
最后,业已出版的各种太平天国的资料,尤其是近年来出版的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也有若干关于江苏战区的史料可资利用。它们可印证或修正方志的记载,多少提供了战争所直接造成的人口损失乃至人口变迁的信息。
作者在充分占有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对本书的篇章结构作了精心的安排。本书正文计六章,除第一章为战前江苏人口概况,第六章为总结性的战时江苏人口之推计外,其余的四章,是将江苏全省各地区概分出四个具有不同类型的案例而分别予以研究,即:战时南京城市人口之变动、战时江宁布政使司(不含南京城)人口损失、战时江苏布政使司(不含上海城)人口损失、战时上海人口状况。这种概分,是切合战时江苏人口变动的实际的,也从而保证了研究的系统和深入。
本书作者对方志资料的使用,尤其是分属江宁、江苏两布政使司的不同册报系统的人口或人丁资料的分析处理,可谓得手应心;对涉及人口学的统计数字,如出生率、死亡率,性别与年龄的构成等,处理应用时也相当娴熟;而在对城市人口的变动(比如南京),对作战双方军队人数、作战死亡人数进行估算时,也有着自己独到的分析处理方式。至于具体数据的判断认定乃至分析处理是否完全得当,那是见仁见智的事。而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则在总体上制约了相关的分析研究不致出现大的偏差。
总而言之,侯竹青的工作,于太平天国战争时期的人口损失研究,打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而对这一时期中国人口损失的全面深入的研究,仍有俟于来者。
是为序。
2016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