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全书共包括十章,并附研究报告一份。
第一章是本书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是中央和沿海地区写入“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西部广大地区“十一五”期间经济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其次介绍了研究目的与意义。从现实应用角度看,本书的研究对于指导西部地区制定科学的产业承接对策,促进西部经济突破与可持续发展,贯彻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方针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均有重要意义。从理论研究角度看,对于丰富和完善区际产业转移的理论体系以及促进研究方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对区际产业转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述评。最后介绍了本书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旨在对有关产业转移和循环经济的国外经典理论和国内研究进行回顾,并将二者结合,以期提炼出与本书具体研究对象有重叠和可运用的相关理论及规律,探讨其在中国特定区域经济背景下应用的可行性。
在对产业转移经典理论的回顾中,本书选取了刘易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和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五大经典理论作具体回顾,探讨了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可行性和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在对国内产业转移相关研究的回顾中,本书有重点地选择了两次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学术争论进行回顾,一个是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与逆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之争,另一个是梯度理论与反梯度理论之争。比较优势理论对经典产业转移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前者的争论实质上也体现了各派学者对中国作为一个落后国家或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不同态度;后者的争论则直接围绕国内区域产业转移模式和落后地区产业发展路径的取舍问题展开,而这种取舍又和现实国情紧密联系,与本书研究问题有着高度相关性。
在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回顾中,本书主要选取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和生态工业园区理论,前者包括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定义与内涵以及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比较,后者包括生态工业园的定义、形成机理和运营的驱动与阻碍因素等。
第三章从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程出发,研究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动力与模式,揭示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与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经历了四次浪潮,分别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亚地区产业转移;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业向中国转移。而国内产业转移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1年,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1992—2001年,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是我国国内产业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
产业转移存在相应的动力机制,一般认为产业转移存在的基础是产业级差,产业转移发生的必要条件是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竞争,产业转移的动力是产业利益差,产业转移的诱因是成本压力和市场拉力。而国内产业转移的动因多为市场扩张的需要、产业分工的需要、综合利用资源的需要、企业重组的需要以及政策性的产业转移。
总结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主要包括成本导向型转移、追求规模经济型转移、市场开拓型转移、多元化经营型转移、竞争跟进型转移、供应链衔接型转移和政策导向型转移。而产业转移承接的模式主要有以直接投资为主的要素注入式、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和“产业转移园区”模式。
当前,国内产业转移趋势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向有一定配套能力的地区转移;二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三是省内转移或就近转移;四是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被动转移。而国际产业转移也呈现新的趋势,包括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更多、层级更高、规模更大、周期更短,国际产业转移的目标更加满足新兴经济体市场需求,国际产业转移途径更突出获取技术和科研成果,新兴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焦点,项目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主流,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中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地的新重点。
第四章通过对2000—2012年我国东部、西部各省(市)主要工业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揭示东西部地区13年来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并由此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第一部分通过对2000—2012年我国东部11省(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揭示了东部地区工业产业转移的一些基本规律。研究表明,电子信息产业、无机化工产业、白色家电产业及水泥工业由东部强势转出,能源产业等从东部明显转出;纺织工业、汽车工业及黑色家电产业向东部强势转入,部分有机化工产业等向东部明显转入。产业转出的原因在于东部出现原材料约束、节能减排约束和人力因素约束,转入的原因在于东部具有产业集群优势、消费市场优势以及地方政府作用。最后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第二部分通过对2000—2012年我国西部12省(市、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研究,揭示西部地区工业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从行业上看,能源、化工、建材及电子信息产业向西部强势转入,轿车、电力及部分食品和家电产业向西部明显转入,纺织、钢铁和部分家电和造纸产业从西部微弱转出。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地域规律。产业转入的原因在于西部的资源禀赋、政府作用和区外的“污染避难”,转出的原因在于缺少产业集群优势。建议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重视生态环境和产业集群,同时可以考虑反梯度承接产业转移。
第五章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通过对2000—2011年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揭示国内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路径。从全国整体看,西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转入的主要是资源和能源类产业,无产业转出。东北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出区。除水泥外,所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均向区外转移。东部、中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选择性转移区。东部地区一方面转入钢铁等产业,另一方面转出化工等产业;而中部地区一方面转入部分化工产业,另一方面转出能源产业等。建议从国家层面对西部污染产业转移以及东北工业振兴予以高度重视,从承接地的环境承载力、工业区位因素以及污染排放控制技术三方面统筹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
在上述实证基础上,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质量有三方面的影响,即产业转移的规模效应、产业转移的结构效应以及产业转移的技术效应,并且产业转移通过上述三种效应来综合影响产业承接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结合产业转移的三种效应,不难发现产业转移对产业承接地的生态环境效应影响是复杂的,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交织在一起并共同起作用的,最终影响结果将取决于三种效应影响的合力。而就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承接态势而言,该地区的产业承接处于中期阶段,即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凸显为结构效应。
第六章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进行了全面分析。
首先,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行了SWOT分析。分析认为,西部地区具有资源、政策和潜在市场优势,但同时,具有产业配套能力差和物流成本高、认识不到位三大劣势;面临东部沿海地区因环境承载力、企业成本攀升和加速推进本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迫使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向外转移,以及国家实施新的差别化的加工贸易政策,强力推进传统加工制造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三大机遇,但也同时面临沿海的省内产业转移政策和东南亚国家的竞争两大威胁。
其次,将状态空间法和生态足迹法中的供需比较理念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结合,对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认为,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得分顺序分别为西藏、内蒙古、云南、四川、陕西、青海、广西、甘肃、重庆、贵州、新疆、宁夏。综合来看,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薄弱的生态基础和有限的环境保护能力阻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升,资源的短缺使西部部分省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较大影响。
最后,还通过构建以产业吸引力、产业选择力、产业支撑力、产业发展力为一级指标的西部产业转移承接力评价体系,对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力进行评价。研究认为,按照综合得分排序,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产业承接力较强的四川、重庆、陕西、广西;第二层次为产业承接力一般的内蒙古、云南、新疆、甘肃;第三层次为产业承接力较弱的贵州、宁夏、青海、西藏。
第七章结合西部主体功能规划,综合各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状况,从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出发,从整体和部分两个方面划分出西部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空间分布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类型空间分布。研究认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必然是资源环境承接能力较强的“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西部各省(市、区)大中城市尤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城市群成为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具体来看,西部产业转移承接地主要分布在成渝经济圈以及关中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南宁经济圈、未来的兰西银经济圈、天山北坡经济圈、贵阳经济圈等。
综合西部12省(市、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丰度,可以得出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空间分布,即优先承接区为内蒙古、四川、重庆、陕西、广西;一般承接区为新疆、甘肃、云南、宁夏;承接障碍区为青海、贵州、西藏。
从承接产业转移类型看,成渝经济圈在承接面向国内需求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南宁经济区在承接面向国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一般加工贸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也具有比较优势。承接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区域:一是天山北坡经济圈;二是关中城市群;三是内蒙古的呼包鄂城市群;四是成都经济圈。而四川、重庆和陕西构成的“西三角”在一定程度上承接起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构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第八章研究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若干具有循环经济产业链关系的企业或产业形成的经济社区。它具有高集成的循环系统、高效益的生产系统和高效率的支持系统三大特点。产业转移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供了宝贵契机,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因此,一定要抓住当前国内产业转移的大好契机,利用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这一有效平台,改变西部不可持续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关键在于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产业园具有形成企业集群的优越条件,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持续发展也有赖于共生企业集群的形成。但是,当前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培育企业集群中的存在产业定位不清、产业链多而短、产业关联度不高、技术创新严重不足、产业共生配套薄弱等主要问题。产业集群生态化是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产业集群重要方式。具体包括平等型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模式和依托型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模式两种模式。两种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通过内外部生态网链的构建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环境效益。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的难点是内部企业关系的处理。为此,西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企业间关系应该表现为三种模式:一是横向一体化模式。即使用同种原料(如上游企业的产品或废料)的下游企业间的关系以及排放相同废料的上游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具体表现在信息和技术的共享、基础设施的共享。二是纵向一体化合作模式,即企业与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之间的合作。三是网络组织模式,即企业既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又与竞争者和互补者合作。网络组织模式具体分为平等型共生网络、依托型共生网络和嵌套型共生网络三类。
研究还认为,从承接产业转移角度出发,西部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可尝试四种建设模式。一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改造现有传统工业园区;二是围绕核心企业承接产业转移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园;三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目的规划新型循环经济产业园;四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构建虚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第九章研究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西部地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抓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与互利共赢相结合,坚持产业承接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内生动力相结合,坚持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相结合,以及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就业增长相结合六大原则。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加工贸易等。西部吸纳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的建设包括如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环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三大重点经济区,第二层次是中心城市及其附近区域,第三层次是自然资源富集区,第四层次是沿边发展条件较好的口岸。其承接的方式可以为产业集群式、单一产业链式和循环经济式。主要对策建议如下:
一是国家统筹管理国内产业转移。成立国家产业转移管理专职机构,尽快制定国家产业转移布局规划,尽早制定国内产业转移管理条例,定期出台国内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并且通过考核管理全国产业转移。
二是以建设产业集群为抓手,促进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要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战略,认真规划集群产业;要制定产业集群政策,稳步实施集群创导计划;要认真贯彻产业链招商的思路,引进集群产业链上的企业;要认真规划产业园区,打造有效的产业集群平台;要创新产业转移与集聚思路,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要积极发展中介机构,创造产业集群“生态圈”。
三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承接产业转移。以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第一产业的现代化、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量和质的提升;以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以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和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的提升。
四是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平台承接产业转移,为此,要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加强企业信任合作,突破循环技术“瓶颈”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章对西部地区两个著名的生态产业园区进行了研究。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是我国首个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由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酒精系统、造纸系统、热电联产系统和环境综合处理系统6个系统(或称为单元)优化组成。目前已形成以贵糖集团、贵港电厂为代表的制糖、食糖深加工、酒精、造纸产业链,培育糖纸产业集群和能源、造纸、生物化工等各类产业集群16个。
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工业园区,其对西部地区以循环经济理念承接产业转移具有示范意义。该园区主要特点为横向耦合、区域整合以及区域的柔性结构。其主要经验为:一是做好前期规划是基础;二是政府高度重视支持是保障;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四是推进清洁生产,完善产业链网。
研究报告为《基于循环经济的陕南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研究》。
报告认为,从循环经济角度出发,陕南承接产业转移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项目为载体,以园区为平台,以形成产业链为目的,逐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并从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中央及省级政府层面:一是加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二是给予陕南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政策;三是加大陕南循环经济资金支持;四是支持陕南交通体系建设。地方政府和企业层面,要大力解放思想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前做好生态规划,从源头上杜绝生态污染;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及“成渝经济区”规划,提前布局产业承接;加大生态性招商宣传力度,以生态环境吸引投资;争取成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获得国家优惠招商政策;构建和谐生态产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完善技术承接机制,为产业转移提供生态技术支撑;注重培育生态性产业集群,建设产业配套体系;落实环境责任,强化环境问责;主动邀请沿海地区陕南老乡,回乡访问、投资、引资。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然后在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反复分析、比较、综合,力求找到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特征、内在规律、发展趋势和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效应;其次,通过研究西部地区的内外部环境以及产业转移承接力和生态承载力,结合西部地区的现实基础条件和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几个关键问题,如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产业空间分布等,并从循环经济角度确定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主要领域与区域、主要途径与方式;最后,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并以一些典型的地区和产业园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本书研究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路线
本书采用了跨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方法,具体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及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诸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方法、SWOT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来分析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机理与规律,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条件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地区产业转移应采取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