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基于循环经济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点

本书研究成果在学术价值、实践意义上,具有以下创新:

(一)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规律与趋势

一是定性分析了国内产业转移趋势呈现的四大特点:向有一定配套能力的地区转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省内转移或就近转移较多;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被动转移。二是定量分析了我国东西部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通过对2000—2012年我国东部、西部各省(市)主要工业品产量面板数据研究,揭示东西部地区13年来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并由此得出一些有益结论。研究表明,对东部而言,电子信息产业、无机化工产业、白色家电产业及水泥工业由东部强势转出,能源产业等从东部明显转出;纺织工业、汽车工业及黑色家电产业向东部强势转入,部分有机化工产业等向东部明显转入。对西部而言,能源、化工、建材及电子信息产业向西部强势转入,轿车、电力及部分食品和家电产业向西部明显转入,纺织、钢铁和部分家电和造纸产业从西部微弱转出。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地域规律。

(二)研究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

通过对2000—2011年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揭示国内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从全国看,西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转入的主要是资源和能源类产业,无产业转出。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环境门槛过低,导致发达地区的一些污染产业转移到了西部,使国内“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在上述实证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就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和产业承接态势而言,该地区的产业承接处于初期至中期阶段,12个省(市、自治区)中,有些省份由于人均GDP仍较低,存在明显的生态环境规模负效应,但也有个别省(市、自治区)接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由于西部地区尚处于工业化阶段,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生态环境结构负效应。而由于政策引导、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技术效应基本上是正面的。

(三)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为背景,结合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

结合西部主体功能规划,综合各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状况,从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出发,分别从整体和部分两个方面划分出西部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空间分布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类型空间分布。研究认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必然是资源环境承接能力较强的“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西部各省(市、区)的大中城市尤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城市群成为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具体来看,西部产业转移承接地主要分布在成渝经济圈、关中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南宁经济圈、兰西银经济圈、天山北坡经济圈、贵阳经济圈等。

(四)提出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本书认为,产业转移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供了宝贵契机,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关键在于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的难点是内部企业关系的处理。本书还认为,从承接产业转移角度出发,西部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可尝试四种建设模式:一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改造现有传统工业园区;二是围绕核心企业承接产业转移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园;三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目的规划新型循环经济产业园;四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构建虚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五)提出了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基本逻辑思路

不仅系统提出了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六大原则,而且基于循环经济提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领域、区域、途径与方式。还从国家统筹管理、建设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四大方面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二 研究的不足

本书尽管有一些创新之处,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如笔者的研究水平有限、部分资料获取存在难度以及时间紧迫,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

(1)对国内产业转移规律研究较为宏观,没有按区、行业分类研究。如珠三角、长三角与京津唐地区的产业转移实际上是有一定区别的,分区分类研究可能更有现实意义。

(2)对利用循环经济理念与模式指导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未做深入研究。如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的设计以及推动西部按照循环经济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与保障机制构建等。当然,由于这一研究内容有一定的前沿性,计划在另一专著中专门进行研究。

(3)部分思路与对策还比较宏观,缺乏可操作性。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优势产业是不一样的,每一种产业的承接思路与对策也不尽相同,若能分行业研究则会有较强的指导性,但本书没有针对西部地区某一产业的具体承接对策做深入研究。

(4)对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没有评价研究。西部地区实际已有十年左右的产业转移承接历史,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现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效益做一定量评价研究。

(5)定量研究略显不足。因我国还没有将国内投资纳入统计体系,部分地区、部分年度产业转移相关资料难以获取,加之时间关系,导致定量研究较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