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平等观及其意义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批判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E.杜林的一部论战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对杜林所创造的“体系”,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其中专设一章,以“道德和法。平等”为题,对杜林的平等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恩格斯的批判,首先是对杜林论证平等观的方法论原则进行批判,在指出杜林论证平等的先验主义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揭露了杜林平等观的抽象实质。但恩格斯并没有停止于对杜林的批判,而是在以自己的见解反驳杜林见解的过程中,把“消极的批判”转变成了“积极的批判”,论战转变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平等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一 恩格斯对杜林研究平等问题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方法的批判
为了阐述他的社会主义理论,杜林不但创造了一个涉及自然、人类社会、思维等诸多方面的庞大体系,而且还自称他所创造的体系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等方面作了真正的改革,这一科学体系是永恒的最后的终极真理。
在论述平等问题时,杜林首先构造了一个社会平等模型作为其全部理论的出发点。这一社会平等模型是:社会是由两个意志完全平等的人组成的。所谓意志完全平等,就是其中一个人不能向另一个人提出任何肯定性的要求。按照杜林的思想方法,社会至少应由两个人组成,因为一个人不成其为社会,三个人的社会关系模型有点复杂,而两个人是最简单的社会模型。但两个人的社会模型并不等于社会平等模型,于是杜林给这个简单的社会模型加上一个“平等”的规定性:平等的两个人是“其中一个人不能向另一个人提出任何肯定性的要求”。有了这个“平等”的规定性,杜林就得到一个社会平等模型,他的关于社会平等的讨论就是从这个最简单的社会平等模型出发的。第一步,先把研究对象分解为“最简单的要素”;第二步,再把简单的“公理”应用于这些“要素”;第三步,由此得出杜林自己的结论;第四步,宣布这一结论是“永恒的真理”。杜林正是运用这一方法研究平等问题的。在研究平等问题时,他首先把两个抽象的人作为社会的“简单要素”;然后把两个人的意志“完全平等”当作“公理”运用于“两个人”身上;再据此推出他的人与人“完全平等”的平等观,并宣布这一发现是永恒真理。
恩格斯对杜林平等观的批判,首先就是对其研究平等问题的方法论的批判。方法论不对,研究结论肯定有问题。在《反杜林论》的“道德和法。平等”这一章的一开始,恩格斯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杜林的研究方法就是一种先验主义的方法。杜林的研究,总是“把每一类认识对象分解成它们的所谓最简单的要素,把同样简单的所谓不言而喻的公理应用于这些要素,然后再进一步运用这样得出的结论”。这种方法,不是从“现实本身推论出现实,而是从观念推论出现实”, “不是从对象本身去认识某一对象的特性,而是从对象的概念中逻辑地推论出这些特性。首先,从对象构成对象的概念;然后颠倒过来,用对象的映象即概念去衡量对象”, “这时,不是概念应当和对象相适应,而是对象应当和概念相适应了”, 使用这种先验主义的方法研究平等问题,就只能得出唯心主义的结论。恩格斯对杜林先验主义方法论的批判,并不只是仅仅指出其方法的唯心性,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构成杜林先验主义方法论的材料的性质。恩格斯说这些材料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是在那些被当作基础的抽象中可能存在的现实内容的一点点残余,第二,是我们这位玄想家从他自己的意识中再次带入的内容。”恩格斯在这里进一步揭露:第一,即使杜林关于社会至少是由两个人组成是可以理解的话,这两个人的模型丢掉了现实社会生活最丰富的内容,只是抓住了现实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的一点点残余信息,不能作为说明现实社会的基础;第二,即使作为这种社会生活残余信息的简单模型,也不能说明社会平等问题,所以杜林不得不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关于平等的观念嫁接到这个社会模型中去构成社会平等模型。
二 恩格斯揭露了杜林平等观的抽象实质
杜林从“简单要素”和“公理”出发,认为社会的最简单的要素就是两个人,“两个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彼此完全平等的,而且一方不能一开始就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因此,“道德上的正义的基本形式就被表述出来了”。在恩格斯看来,杜林的平等观就是一种抽象的平等观,这种抽象的平等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无法存在的。
1.揭露了杜林的平等观的“两个人”模型的虚假性
杜林认为,两个人的意志是完全平等的,这是“公理”。恩格斯评价道,“两个人或两个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彼此完全平等的——这不仅不是公理,而且甚至是过度的夸张。”因为从最简单的生活经验看,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根本不可能有彼此完全的平等。首先,两个人可能有男女之别,在性别上不平等;其次,我们可以假定这两个人性别平等,比如是两个男人,但这样的话,由于两个男人无法承担繁衍后代的任务,社会一开始就注定要灭亡;最后,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假设这两个男人是两个家长,但这只能证明家长的平等,并不能证明人的平等,而且因为没有考虑到女性,就意味着男女的不平等。所以,从最简单的生活经验就可以推出杜林平等观存在的问题。
2.揭露了杜林平等观所赖以存在的基础——“两个人”——不过是对18世纪观点的抄袭
杜林的平等观所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杜林“创造”的意志完全平等的“两个人”,但即便是这“两个人”,其实也不是杜林先生的“创造”,他们是18世纪的思想家所共有的。卢梭的政治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都已经出现过这两个人。只不过,按照“公理”,他们得出了和杜林截然相反的结论。卢梭在他的《论人类的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就是从“两个人”出发论述了不平等的起源。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说也是从两个平等的抽象的人——猎人和渔夫——出发的。看似平等的“两个人”,一旦从事不同的行业、一旦相互交换自己的产品的时候就是不平等的。同时,在卢梭、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里,“两个人”不过是充当说明的例子而已,而杜林则把“这种举例说明的方法提升为一切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和一切历史形态的尺度”,他这样做,也许只是想把“关于事物和人的严格科学的观念”变得简单些,但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是做不到的。因为,“这两个人应当是这样的:他们摆脱了一切现实,摆脱了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民族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宗教的关系,摆脱了一切性别的和个人的特性,以致留在这两个人身上的除了人这个光秃秃的概念以外,再没有别的什么了”。杜林所说的“两个人”是没有任何现实内容、无法在现实中生存的抽象的人。
3.揭露了杜林平等观的自相矛盾
杜林只要把他的两个意志“完全平等”的公理运用到现实社会,就会立即陷入困境。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杜林不得不步步退却,指出平等观是有例外的。面对杜林的退却,恩格斯指出,退却的结果就是杜林不得不承认不平等的存在,而这恰恰暴露了杜林平等观内容上的自相矛盾。
杜林也发现他所谓的绝对平等观念是有例外的,对于这些例外,恩格斯认为是杜林从绝对平等观点立场上的退却。这种退却反映了杜林平等观上的自相矛盾。恩格斯揭露了杜林的平等观存在三大退却。退却之一:对缺乏自我规定的意志来说,平等是无效的。杜林以儿童为例,儿童“是一个受压制的意志即一个不足的意志”,由于心智发展受限制的原因,儿童的自我意识和成人相比较明显不足,所以,在成人的世界里,对儿童而言,是无平等可言的;退却之二: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道德上的不平等”,一个人是有人性的人,另一个则带有兽性,平等在此就完结了;退却之三:“如果一个人按照真理和科学行动,而另一个人按照某种迷信或偏见行动”,那么,“照例一定要发生相互争执”,在这种情况下,按科学行动的人就有权采取“暴力行动”, “暴力不仅仅是对付儿童和疯人的最后手段。人的整个自然集团和文明阶级的本性,能够使得对它们的由于本身荒谬而成为敌对性的愿望进行的压服,即促使这种愿望向共同联系手段的还原,成为不可避免的必要”。平等化为乌有。所以,恩格斯指出,“两个意志的完全平等,只是在这两个意志什么愿望也没有的时候才存在;当它们不再是抽象的人的意志而转为现实的个人的意志,转为两个现实的人的意志的时候,平等就完结了”。
三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恩格斯批判了杜林抽象的平等理论,但是并没有否认平等观念的客观存在。平等观念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着的社会意识,而且在近代社会历史中起着积极的进步作用,只是杜林对平等观念作了错误的理解。所以恩格斯说:“虽然我们关于杜林先生对平等观念的浅薄而拙劣的论述已经谈完,但是我们对平等观念本身的论述并没有因此结束。”与杜林的平等观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平等观。
1.平等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平等观从来就是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平等观的内容是不同的。恩格斯追溯历史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古代公社、古罗马奴隶社会时期、基督教中的平等观念以及中世纪封建社会时期中的情况。在古代公社中,最多只谈得上公社成员之间的平等,妇女、奴隶和外地人是被排除在平等之外的;在古希腊,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在政治地位上有着天壤之别;在罗马时期,也存在着自由民和奴隶的不平等;而基督教所谓的平等是承认一切人的原罪的平等和上帝选民的平等。所以,根本就没有抽象的、“一般人的平等”,平等都是有条件的。从原始的朴素平等观念——“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到对国家和社会中的平等权利——“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要经过而且确实也经过了几千年。
平等是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在近代历史时期,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相对于封建特权提出的,并且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封建的中世纪的内部产生了市民等级(资产阶级),市民等级是封建社会内部靠手工业生产和产品交换为生的特殊等级,15世纪海上新航路的发现,使市民等级所从事的贸易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疆域甚至开始在洲与洲之间进行,为其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加广阔的活动场所,随着海上贸易不断发展,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最先进的国家的主要工业部门里,手工业为工场手工业代替了”。但是,当时社会政治结构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剧烈变革立即发生相应的改变。“当社会日益成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时候,国家制度仍然是封建的。”在大规模的国际贸易中,平等成为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必须具备的条件,但现实是,在“经济关系要求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地方,政治制度却每一步都以行会束缚和各种特权同它对抗”, “一切安排旨在满足或应该满足某些行业的要求。这些行业享有独家或联合垄断权,他们拼命维护自己的特权……城市当局不能始终控制局势,或早或晚,当局总得听任某些特殊行会确立特殊地位。这些行业财力雄厚或有权势作后援,他们享有的荣誉和占有的明显优势得到一致公认”,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日益突出,平等成为时代最强的呼声。资产阶级的这种要求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的经济进步一旦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这种要求就必定迅速地扩大其范围”。自由和平等也很自然地被宣布为人权。但后来的发展表明,这个表面上的普遍人权实质上只是资产阶级的人权,表面上的人人自由平等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这种平等是不包括无产阶级的。
2.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经济基础
从所谓“公理”出发,杜林认为平等是绝对的好事,不平等是绝对的坏事,不平等的原因在于暴力。“两个意志中一方不能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如果一方竟然这样做了,并以暴力来实现他的要求,那就产生了非正义的状态”。恩格斯批判了杜林不平等起源于暴力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不平等并不是使用暴力的结果,而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出现的。
在《反杜林论》的“政治经济学篇”的“暴力论”中,恩格斯集中批判了杜林的这一观点。在“道德和法。平等”一章中,恩格斯只是简要指出,两个有意志的人,无须暴力就会走向奴役和不平等。因为在现实中人的意志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从政治学说史的角度来看,卢梭在他的《论人间的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就是排除了外来的暴力,仅从两个人出发,就推导出奴役和不平等的。人的生产能力不同,得到的剩余产品及数量也不同,私有制就是在这种差异中产生的。从纯粹的逻辑推理方面来看,假设有A与B两个人流落于一个荒岛之上,两个人的意志在形式上看来是完全平等的。但这两个人的意志在素质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就会形成不平等和奴役。就好比《鲁宾孙漂流记》中的鲁宾孙和星期五,没有暴力,两个人似乎自愿形成一种主仆关系,但形成这种主仆关系的实质是鲁宾孙所占有的现代的生产工具(火枪、生存技能等)。从历史史实的角度来看,在整个中世纪以及普鲁士在1806年和1807年战败之后,刚刚废除农奴制时,都出现过农奴甘受奴役的现象。当时废除了依附农奴制,取消了领主照顾贫病老弱的依附农的义务,当时的农奴向国王请愿甘愿继续处于受奴役的地位,以换取自己在遭遇不测时,可以得到有农奴主的照顾的机会。由此可见,经济地位上的差异,决定了奴役和被奴役的地位,建立在经济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意志平等是不可能的。只有摆脱了一切社会关系、一切性别和个人特征的、完全抽象的意志才是完全平等的,而拥有这样抽象的意志平等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恩格斯说:“两个人的模式既‘适用’于不平等和奴役,也同样‘适用’于平等和互助”。只要存在经济上的不平等,就会产生意识上的从属观念。“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是目的”, “暴力虽然可以改变占有状况,但是不能创造私有财产本身”,私有财产是剩余劳动的结果,“鲁滨逊怎样能够从星期五的劳动中获得好处呢?这只是因为星期五以他的劳动所生产的生活资料,多于鲁滨逊为维持他的劳动能力而不得不给予他的东西。”“暴力本身的‘本原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经济力量”。“不是暴力支配经济状况,而是相反暴力被迫为经济状况服务。”不平等的根源不是暴力,而是经济上的不平等,抹杀不平等产生的经济根源,就掩盖了剥削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奴役的实质。
3.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及其本质
恩格斯认为,平等不仅是资产阶级的要求,也是无产阶级的要求。伴随着资产阶级的产生,它的影子无产阶级也相应地产生了,随着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产生,也就有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但这两种平等要求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资产阶级的平等针对的是阶级特权,它要求消灭阶级特权,实现政治平等;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针对的是阶级本身,要求消灭阶级,实现社会的、经济的平等。“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经历过以下两种形式:最初是宗教的形式。如16世纪德国农民起义中的托马斯·闵采尔派提出的平等要求。他借用早期基督教中建立公正、平等的理想社会的信条,要在人间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大同社会。另外一种形式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巴贝夫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平等要求,这种平等要求以资产阶级启蒙学说的平等理论为依据,指出平等不应该仅限于政治、国家领域中的平等,还应当延伸到更深层次的经济领域中,实现经济上的平等。自从法国无产阶级提出了社会的、经济的平等的要求后,平等不仅成为法国无产阶级的特有的战斗口号,而且也影响着后来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平等对无产阶级具有双重的意义,无产阶级的平等观既是“对明显的社会不平等,对富人和穷人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骄奢淫逸者和饥饿者之间的对立的自发反应”,同时也是“发动工人起来反对资本家的鼓动手段”。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中吸取了或多或少正当的、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成了用资本家本身的主张发动工人起来反对资本家的鼓动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和资产阶级平等本身共存亡的”, “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恩格斯于是得出结论:“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说它是什么都行,就不能说是永恒的真理。”平等不是永恒真理,平等是历史的产物,是和每一时代的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历史对立,都可以从人的劳动的这种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中得到说明”。要想实现平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会带来更多的事实上的平等,这同样适用于当代中国。
四 学习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处于交流、交融、交锋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恩格斯对杜林的先验主义研究方法的批判精神,深刻领会恩格斯所阐发的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深刻领会恩格斯在分析平等问题时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研究文化问题、价值问题,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1.任何反映人类价值现象的思想命题都是历史的,不是什么永恒的“绝对真理”。对于某个历史时期的价值观念,不能抽掉它的历史条件,宣布为任何历史时期都成立的永恒真理。
2.任何反映社会文化现象的思想命题都是有条件的。在阶级差别和阶层差异存在的社会里,人们的文化观念都根源于他们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条件,离开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经济基础,把某个特定范围的文化现象说成是所有社会成员的文化规范是缺乏事实基础和逻辑基础的。
3.不能因为东西方社会都存在的一些价值现象就简单地断言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虽然我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现了一些共同认可的价值现象,但是我们也看到东西方在很多基本的价值观念上存在鲜明的差别和对立。所以,“普世价值”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它不能解释复杂的价值现象。它消解了价值现象的社会历史性、条件性、阶级性甚至民族性,抽掉了价值现象借以成立的条件,把东西方民族在有限条件下、在某种共同的交往方式中形成的价值现象,说成是无条件的“普世价值”,这不仅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