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经济的张力性共存
滕雪梅 车岩鑫 陈敏
北京联合大学
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和城镇原有的传统文化在逐渐淡化和消亡。在城镇化日益深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如何保留,以及如何与现代城镇发展相融合,生发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文化,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从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经济之间张力性并存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或许会反映出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什么是张力性共存?目前能够在现代经济中平稳运行的手工业是否达到了张力性共存的状态?城镇化对张力性共存具有什么作用?这些都是有待探讨的问题。
1 张力性共存的解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手工业曾经是我国重要的产业支柱。1953年人民日报的社论有一篇文章《必须重视手工业》谈到:手工业经济在我们国家的新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即便许多大工业建设起来了,小工业和许多手工业也仍然是需要的;我国的经济建设如果只注重大工业,不根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适当地扶植和发展手工业,会增加城市和乡村的失业人口等[1]。6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城镇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纵观当前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化目标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支柱产业中已经没有手工业的立足之地,绝大多数手工业已经被现代工业所代替,或是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再符合人们的需要走向了消亡。因此,城镇化的发展与传统手工艺的萎缩之间似乎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张力性共存的提出正是针对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的快速消亡现状和发展困境。
[基金项目]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计划人才资助项目,BPHR2012C2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张力性共存的提法是2009年在山东工艺美院召开的“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提出的“手艺创造财富”口号。张士闪、向云驹、李立新、杭间等学者多年来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整理与研究,指出传统手工艺不是“文化遗留物”,而是当下活生生的文化现实,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产业化发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实现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张力性共存。之所以提出这些观点是因为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仍可以为今天所用。很多生产文化产品的手工艺是无法被现代工业所代替,仍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余地。在实际情况中,传统手工艺创造出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玩具、旅游产品市场,另一类主要面向艺术品收藏、高档服饰品和室内装饰用品市场。传统手工艺不仅面向国内市场,已经将全球市场收入囊中。
“张力”的提出来自于物理学科,我们经常会听到液体的表面张力,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在人类社会中,把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极同时作用下产生的相互促进作用称之为“张力”,“张力”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从而达到共存。在原有的农耕时代,城镇是传统手工艺品的集散地和重要的消费区域,在当前城镇化意味着工业化、现代化,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与发展与之似乎很难合拍,呈现背离的状态。但实际情况是,正因为城镇化为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庞大的消费市场,正是城镇化所形成的新的生活方式才会刺激传统手工艺不断创新,彰显出文化宝库的价值,二者呈现出相互吸引又对立的两极关系,正是在上述两极的同时作用下,就产生了二者的“张力”问题。
“共存”则是在城镇化进程被推进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如何进行传承、发展的问题。传统手工艺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被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为了全方位地保护传统手工艺,提出了“遗产性的静态保护”和“生产性的活态发展”两种方式。“遗产性的静态保护”是对濒危的传统手工艺进行静态记录,成为博物馆聚光灯下的展品,使文化传统中的那些优秀元素成为集体记忆。“生产性的活态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七条对此做了具体阐述:“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法规清晰指出了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发展文化产品。客观来看,原来附着于农村的各种传统手工艺文化有消有长,既有随之消亡的,同时也有少数传统手工艺依托城镇化进程进行生产性的活态发展,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传统手工艺品存在两种生产方式:一种是家族小作坊式生产,适合艺术性较强的手工生产,例如玉雕、牙雕、金漆镶嵌等传统手工艺,需要尊重传承人的个性化创作和生产,有利于本真性传承,注重对传统手工艺绝活的传承;另一种是公司化、工厂化的生产,进行群众性的标准化生产,例如草编、木雕、刺绣等工艺。前一种面向艺术品收藏市场;后一种是顺应社会的变化,转而为新的城市化生活方式服务,开发日用产品或高档服饰品,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生产性的活态发展”正是基于张力效应,力图使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文化资本得到开发,转化为经济力量,与现代经济之间实现张力性共存。
2 张力性共存的典型案例分析
2.1 莱州草编手工艺发展案例
我国众多的县级城市是典型的城乡结合体,也是在近20年城镇化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经济实现张力性并存最为突出的地区。莱州市的城市化进程,体现了城乡兼容、城乡统筹、城乡融合的社会文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莱州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社会转变。城镇化带来的社会变化,一是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变,意味着人的城镇化,农村劳动力从务农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这种变化伴随着两种情况的出现,首先是从草编手工艺生产角度看意味着从业人员的衰减,其次是原本学历程度不高的务农人员,尤其是妇女,适合她们的工作机会少。二是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的集中,市场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和多元化。这也会出现两种问题,首先是生活方式的转变使日用草编工艺产品被工业化产品所取代,其次是这会促进对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三是人口在城市中聚集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使边际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
山东莱州草编手工业的发展充分展示了原本服务于农村生活的手工艺可以拥有全球市场,逐步走向产业化、规模化,是传统手工艺实现产业化发展的优秀典范。当时莱州是一个县级城镇,草制工工艺品厂成立于1949年,是最早的草编手工艺企业,厂子建立之初只有百八十人,编织技术人员来自于农村,没有什么文化,但都是传统草编手工艺方面的好手,技术全面,大批量生产的业务下派到农村各个生产网点。在八九十年代发展高峰时期,工艺品厂总人数2000人,拥有自己的生产车间和工人,更便于集中管理,质量得到保障,合格率提升,生产更有效率,销售市场急速扩张。目前莱州成为欧美亚等国最重要的草编出口基地,被誉为“世界竹、藤、棕、草制工艺品500强第一名”。莱州草编手工艺由一个地域性的传统手工艺开发出自己的全球市场,实现“蝉蜕龙变”的辉煌。调研分析显示出该工艺与现代经济之间产生张力性发展正是与城镇化急速发展的进程同步。
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城镇化发展为传统草编手工艺拥抱新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先,在农村劳动力从务农向城镇产业的转移中,学历程度不高、没有就业机会的妇女为草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企业也为她们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又有利于自身规模经济的产生,同时避免了因农耕而产生季节性人员短缺,保障了全年生产的稳步开展。其次,城镇化带来企业组织关系的演变,推动草编企业不断改进生产经营方式,实施良性发展,改变了家庭作坊生产经营方式,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发展状态。再次,初期城镇化使本土需求消失,促使企业走出国门,探寻国际市场,在产品研发方面关注现实需要,尊重生活方式,将产品定位在国际化的“生活性、普遍性、日用性”[2],迎合市场变化,消费市场由本土扩展为全球。城镇化的发展对莱州草编手工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正是二者并存充分体现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张力性。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经济之间是相互的,反映在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发展为社会良性发展带来诸多的好处。首先是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莱州草编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以草编手工业为龙头的引领,带动了当地草业种植、皮件加工、纸绳生产、草编工艺品旅游、物流运输等相关行业,呈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产业发展局面。其次是增加了就业机会。手工业历来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草编工艺属于大众型手工艺,适于吸纳大量较低学历的妇女。工艺品厂发展至今不光推动了农村草编传统的发展,还培养了十多万训练有素的草编手工艺人。再次是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工艺品厂在与外商的合作中,磨炼着公司的市场分析能力,公司把欧洲的各个国家作为各个独立的个体,强调国家的差异,在各个市场销售专为其设计的产品。选择为不同国家单独制造的方法意味着传统草编手工艺在编结方法、编结花样上要不断创新,才能保障产品与各个市场更协调,无极限地拓展其用途,既可以做成日用品,也可以制作室内陈设品和服饰品,其“用”的特性被充分开发出来。最为值得肯定的是草编手工业是低损耗无污染的绿色企业,成本低廉,生产过程环保节能。
草编制品不仅是人们的生活用品,更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工艺品,既符合现代绿色环保的时尚理念,又充分体现了手工艺文化独特的价值品味,是集欣赏、实用于一体的产品。莱州草编的案例说明城镇化并不完全排斥传统手工艺,在当今大工业时代,传统手工艺依然具备强劲的活力,呈现良性的活态发展趋势。
2.2 北京京绣手工艺发展案例
莱州草编手工艺的良性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手工艺的全面复苏。有一些传统手工艺由于被机械代替而萎缩。诸如刺绣手工艺,全国的刺绣厂已经大规模使用自动化绣花机来生产日用化的产品,原本的手工刺绣只能面向艺术品收藏、高端服饰品市场。北京京绣手工艺随着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得以延续。北京剧装厂是由新中国成立前17家戏衣庄和绣局组建而成,至今仍沿袭着京剧剧装的传统制作工艺[3]。戏衣的图案装饰全部都是由京绣手工艺完成的,京剧剧装制作和京绣工艺得到传承,使京绣始终处在“活态”传承的状态中。但是仅仅依靠剧装的生产,对京绣的发展是杯水车薪,二十世纪末京绣的生存也亮起了红灯。
北京作为高度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超大城市,市场需求多元化,尤其对文化产品开始呈现出越来越旺盛的需求。城市化的发展意味着京绣手工艺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渐形成,当代富裕的消费者和权贵阶层的财富和文化主要聚集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奢侈品、高端文化产品正在成为城市居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由于古玩市场的兴盛,工艺品收藏备受关注,京绣的发展亦有复苏迹象。面对新环境和新兴的消费群体,京绣手工艺的发展之路将会以高端艺术化的产品形式为主,不能背离追求极致的传统刺绣哲学。
另外一条生存之路是它还受到高级定制服装和高端服饰品市场的青睐,服装设计师郭培将京绣引入服装定制,并建立绣花厂,以手工刺绣彰显高级定制服饰品卓越的工艺价值和华美的审美品位。凭借刺绣手工艺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发展出独有的高端时装系列,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市场价值,京绣可以称得上是“软黄金”,在城市化发展中焕发生机。当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员,京绣在现代服饰装设计师的手中,除了扎根于传统技艺中,还要尝试用现代方式来表达,古老的刺绣工艺要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把传统技艺和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尝试新的针法、新的材料、新的造型等等各种改造方式,这种大胆的创新动力来自于对市场需求的尊重。
京绣手工艺的复苏刚刚开始,基于城市的发展,它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张力关系重新呈现出来。但是大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却不会青睐手工业,手工刺绣需要绣工投入巨大的精力,专注于细节,工作性质辛苦而枯燥,让现在的年轻人望而却步,京绣的发展还要依托周边城镇,目前绣厂设在毗邻北京的河北境内,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的城镇和农村妇女。这类手工艺与城市的共存关系还需稳固发展。
3 总结
正是城镇化的发展造就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张力性共存关系,并对挖掘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共存关系是处在动态变化中的,提示我们要取得双方的平衡,要确立好出发点,其目的不是传统文化本身,而是人的使用和实际需要,努力使传统文化成为服务生活的最好方式,这是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存在的根源。正如张夫也先生谈到“日本的现代设计是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兼蓄外来文化艺术之养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今天这样既有本土文化特色,又富于国际化风貌的艺术和设计特质”[4]。其次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确立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利用市场机制灵活地优化配置生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效力。
参考文献
[1]北京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料.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19.
[2]李立新.日用作为设计的原道——兼谈小道致远论.装饰,2011,(2):24.
[3]孙颖.剧装图案.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3.
[4]张夫也.器以载美——日本日用器具的审美特征.装饰,20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