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无锡实践与特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两型社会”的内涵、外延及影响因素

一 “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系统、环境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等在内的复合系统,需要各个系统进行自我组织和调控,从思想文化上、制度规范上、科学技术上、社会秩序上同步推进,从而全面实现经济领域、自然环境领域以及社会民生领域的“两型”化。因此,本书将在综合剖析资源节约型社会(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和环境友好型社会(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概念的基础上,清晰阐释“两型社会”的内涵。

1.资源节约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

从其生成机理、生成条件和蕴藏量来看,自然资源可以分成有限资源与无限资源两大类,其中有限资源又可以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种。对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关系而言,尤为重要的是要认识有限资源特别是其中能被人类用尽的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及其枯竭的可能性。资源节约是指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把一切进入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高限度,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尽量使其再资源化。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和替代,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具体包括三个层面:①确立节约资源的重要战略地位,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②尽快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③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以资源节约型的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2.环境友好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因素

“环境”(environment)的本来含义是“围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类活动主体而存在的、在亿万年间由多种自然力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和由多种生命体及非生命体组成的生态空间客体。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首次创造了包含环境友好含义的“无害环境”概念,实质上是“环境友好”概念的雏形,是指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进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和谐发展理念。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势必会相应地增加资源消耗,对原本紧缺的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必须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变革和战略上的突破,寻找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对资源进行合理和公平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极大地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资源与环境的相互依存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

资源与环境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带性和孪生性,是引发资源与环境、二者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连锁反应的决定性因素。“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种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资源最大限度节约利用和环境最大限度给予的有效保障的社会运行体系,从中找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资源与环境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协调统一。

二 “两型社会”的外延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两型社会”的主要内涵和重要内容,而“两型社会”的外延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领域,需要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1.生产领域

马克思认为,生产是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及其过程,是其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就建立在生产上面,建立在这种或那种社会生产上面。增加资源消耗、破坏自然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必然结果,人类采取不同的生产方式,将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以“高耗能、高排放”为主要特征,必然导致能源资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品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而“两型社会”倡导的生产方式以“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改善生态环境系统。

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消耗自然资源、追求数量扩张来实现增长。这种生产方式不考虑环境因素,一味强调对环境的征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和非循环的经济过程。人们高强度地任意开采各种能源资源,又将生产加工和消费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因此,随着传统生产方式创造财富的增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也就随之增多,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越严重。例如,长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令山西背负巨大的生态环境欠账。有公开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太原市的雾霾天气年均达到142.8天,也就是说全年约40%的时间为雾霾天。进入21世纪,太原市的雾霾程度有所减轻,但年均仍有46.7天左右的雾霾天气,个别年份的雾霾天气超过80天。2013年,太原市空气质量虽然明显改善,但重污染天数仍达38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10.4%。

“两型社会”倡导的生产方式则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持续循环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资源消耗减量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再生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发展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例如,青海省通过推行“两型社会”倡导的生产方式,统筹工业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最终实现50家重点用能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实现了以最小的资源能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青海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以上,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2.流通领域

流通是将商品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商品流通和生产一样,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流通、生产方式割裂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而“两型社会”倡导的流通方式以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为目的,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构建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传统的流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存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首先,车辆的燃油消耗、燃油污染、噪声污染和光污染是运输环节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次,包装材料对环境也会造成破坏,如“白色污染”就是由于在商品流动过程中采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而形成的;最后,流动加工中由于流通加工中心过于分散,不能有效地对加工产生的废物等进行集中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例如,由于保鲜技术和配送的不合理,我国果蔬类农产品在流通环节损耗率达30%,如果将损耗率降低到5%,每年可减损1000多亿元。如果换算成土地可节省约1亿亩耕地,而1亿亩耕地可以为1.8亿人提供一年的口粮。

“两型社会”倡导的流通方式不同于传统商品流通,既要追求经济利益,更要兼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一社会发展目标,其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使物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并使废旧物资能回流到正常的物流过程中来,同时又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的健康发展。例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近期表示,公司正在推行“绿色物流”计划,“绿色物流”具体包括环保快递箱、环保快递袋、环保快递车等产品。其中,可降解快递箱和环保袋会在一段时间内在土壤中自然分解,避免污染;环保快递车是用新能源车逐步取代传统货车,降低运输环节的碳排放量。

3.消费领域

马克思认为,消费是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环节,其不仅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生产的起点;消费不但会实现生产,而且反过来会促进生产,同时也会影响交换和分配。消费过程是以资源的消耗为前提的,不同的消费对象、方式、水平和结构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传统的消费方式以高消费为特征,很少关心社会生活环境利益,随着消费规模日益扩大,造成了资源的耗减和环境的恶化;而“两型社会”倡导的消费方式把节约文化、环境道德纳入社会运行的公序良俗,鼓励绿色消费,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节约环保、低碳排放的消费模式。

传统的消费方式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的,不管这种需求是否合理、适度,也不管这种需求对生态环境是否造成破坏。例如,早在2010年,《中国环境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对我国许多城市的奢侈型水消费提出了警告。《报告》对北京的洗浴业进行调查后发现,一些浴场规模动辄数万乃至十几万平方米,而北京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

“两型社会”倡导的消费方式提倡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利于自身和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倡导资源的节约和重复利用,树立可持续消费观等。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技术部等十部门出台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奢侈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

三 “两型社会”的影响因素

“两型社会”的复杂性特征既体现在区域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上,也体现在区域内部发展条件与基础的差异性和竞争性上,而且影响区域内部与外部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要保证“两型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必须全面了解不同因素影响“两型社会”建设的机理:参与主体的决定性作用、宏观制度的保障性作用、微观政策的激励性作用和先进技术的支持性作用。

1.参与主体的决定性作用

事实上,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行为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体行为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参与主体多元,包括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及其他组织机构。因此,“两型社会”建设也必须由个人、社会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不同的参与主体应该共同改变改造和征服自然、无限地向自然索取的行为方式,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为文化。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政府的行政管理、社会组织的协调和个人自我约束与参与相结合,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2.宏观制度的保障性作用

传统体制在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制度桎梏,突破这一制度桎梏必须要求制度创新。宏观制度是一种权威性、强制性的力量,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来规范和引导各种参与主体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因此,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设计资源有效利用、严控污染源排放、设置环保指标等配套制度,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例如近几年,我国相继制定了排污收费制、环保目标责任制、限期治理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察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许可证制等多种法律法规,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性作用。

3.微观政策的激励性作用

适当的政策激励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助推器,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政府可以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收费、保险等微观政策,从责任追究、利益诱导和能力保障三方面入手,调节或影响参与主体的行为,使之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例如财政部、环保部在2015年联合发文《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部署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提出逐步将水污染防治领域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

4.先进技术的支持性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技术因素的确在减少生产的资源消耗,发现新的替代能源、替代材料,寻找更便宜的减少污染的途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技术的研发、引进和扩散,将同时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推动环保科技方面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调控政策和实际可行的操作举措,环保科技进展明显,许多国家还制定了环保科技发展战略路线图。因此,加快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决定我国“两型社会”推进速度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