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世居的空间
依据现代传媒的形象塑造,布岱族群是以其舞台表演的天琴艺术而闻名于外界。如果循着天琴舞台化发展的线索回溯至布岱族群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发现布岱其实是一个崇尚族群交流的群体,交流的基础在于他们的精神信仰和诗性智慧。“苦难出诗人”,布岱族群的传统交流方式建构在困境与憧憬交替的自然环境与社会交往之中。
一 从聚居到混居
从单一族群的聚居,到多个族群混居的历史过程,亦即是布岱族群的族群交流变迁史。由于生产力的影响,先民的交流受制于自然环境。而在混居的社会环境,人与人的交流更多体现在族群之间的关系变迁。
(一)布岱族群沿袭的聚居生活
“布岱”为族群自称,世居的区域为现龙州县金龙镇与越南下琅县一带。这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一是溶洞多。对于人类早期的生活生产而言,溶洞可以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的庇护场所。布岱族群所居住的金龙镇地区,历史上长期称为“金龙峒”,其中的“峒”既是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居住地的泛称,也是对此处地貌特征的描述。布岱先祖居住在溶洞中,家族与家族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交往就必须走出洞穴,下山找到平坦开阔的地方,因此,古岱字有“”字,原义即“下去”。
二是洼地与谷地多。洼地是一种近似封闭的平地,洼地四周往往是低矮的石头山或者峰林,虽然雨季可以积水,但积水大多数通过地下溶洞或石头缝隙排走,因而易涝易旱为其特点。谷地是更大面积的近似包围的洼地。洼地与谷地为当地各族群赖以生存的种植区域,也是各族群在历史上长期与外界缺少交流的天然障碍。近十年,由政府大量投资修建的公路,已经解决大部分村屯出行难的问题。
三是泉水与地表径流多。喀斯特地貌虽然藏不住水,但也带来泉水与地表径流,这些水源成为当地族群种植作物的自然依靠。当地传统的农作物为水稻,改革开放后,布岱逐渐改种甘蔗。种植方式的变迁,对水源的利用也发生改变,由原先的灌溉式转变为目前的管道滴灌式,这需要农户投资铺设网状管道系统,加大农户对糖厂企业的贷款依赖。
由于洼地、谷地以及地表径流的特点,布岱祖先从山洞走下平地后,不得不采取聚居的生活生产方式,围绕着有限的土地与水源,构建族群生活的社区。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也促成布岱族群发展一套族群内部的交流方式,例如婚姻的不落夫家、交往的以歌代言等。人与人的交往,族群与族群的交往,都围绕着聚居生活的方式展开。
(二)与其他族群混居的社会环境
由于布岱族群所居住的环境为洼地与谷地,因此,历史上他们还曾在有限的可耕土地上与另一支族群——布侬族群——争夺生存的空间。经过近800年的历史变迁,尤其是在新中国民族政策发挥团结各族人民的作用之后,两个族群基本达成和谐相处的共识,稳定并和平地分布在金龙镇的各村屯。两个族群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布岱与布侬族群分布情况
注:1.1982年以后更改的村名、屯名共计15个村128个自然屯。
2.数据采集时间为2014年1月17日至2月5日。采集人:笔者;核对人:农YX、梁LG。
布岱族群除了和布侬族群共处一个地域之外,还与越南岱依族、侬族相往来,因为在历史上他们都是源于同一族群先祖,语言、习俗相通,族人之间存在婚姻与亲戚关系。前文提到的布岱族群内部的歌坡活动,同时也发展成为族群之间的歌坡活动。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74年,两国邦交恶化,两国的族群才严格坚守各自的疆界,边民中断跨境往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中越两国恢复和平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两国边民重新交往。由于国界线两侧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一,大量越南女性嫁到经济较为发达的我国边境线内,跨境家庭构成了新时期的混居模式。
二 歌坡:族群交流的仪式
歌坡是我国壮族各支系(包括布岱族群)共同拥有的族群交流活动形式。越南岱依族、侬族等民族由于与我国壮族为同源族群,因此也流传有歌坡活动。歌坡,亦即各族群的男男女女在约定时间、地点以对歌方式进行的情感交流。依据当地人的习惯说法,歌坡既指发生对歌活动的空间(如竹林、坡地等),也指对歌活动的行为本身。
(一)歌坡的时间安排
歌坡的时间约定均以农历为定制依据,是根据当地长久以来形成传统的固定的圩日而定。由于歌坡的日子均与赶圩贸易的日子相同,当地群众既可以赶圩贸易,又能听歌、唱歌,故也称之为“歌圩”(见附录2)。更准确地说,“歌圩”属于当地比较重要的贸易活动与社会活动,而“歌坡”则是发生在歌圩日子与空间里的一项族群交流活动。
历史上,龙州县的每个乡镇都有歌坡,尤其是金龙镇、武德乡、逐卜乡的歌坡名声较大,参与的人数较多。歌坡的日期为约定俗成的,但凡当地人都知晓这些重要的日子。金龙镇规模较大的歌坡有三种日期:一是与正月的侬峝节同时,如正月初八至十四各村屯侬峝节中的歌圩;二是与农历六月各村屯的“昆那节”同时;三是传统的特定日子,如农历三月二十三民建村弄匡屯歌圩、四月十四金龙街歌圩。
(二)歌坡的社会空间
布岱有赶圩的习俗。布岱的赶圩并不仅仅是指到圩市进行买卖贸易,还有是到圩市参与歌坡,亦即参加一项具有交流意义的社会活动。甚至,按照当地商贩的说法:“圩日人多,除了卖米粉的挣钱之外,其他生意冇见得好多少。很多人都是来赶歌坡的,听唱山歌的,不是来买卖的。”
从社会空间而言,歌坡的具体场所相对固定。在白天时间,如果是晴天,歌坡多在圩市村边的树林、竹林,要以树叶、竹叶遮挡阳光为好。如果是阴天,歌坡也可能在圩市村头没有树叶遮阴的田埂上。如果是下雨天,发生歌手无法避雨的情形,歌坡则自动取消。在有些实际案例中,双方歌手进入状态较强,从白天唱到天黑仍舍不得离去,歌坡则会转移到附近人家或者某位歌手的家中,大家匆忙吃过饭后再继续对唱。这样热情的对歌方式,甚至有通宵达旦对唱而令人津津乐道的真实案例。
还有一类属于临时形成的对歌活动,它亦具有歌坡的特点。有的村民遇到喜庆日子,如婚嫁、满月、入新房,可能会出资邀请几位歌手前来助兴。这类对歌除了按风俗唱赞美词之外,大家都会鼓动歌手按歌坡的方式唱情歌,或者唱叙事长歌。
因此,歌坡广泛扎根于布岱日常生活的社会空间。这样的社会空间,既有圩市的公共空间,也有私人家庭的私人社会空间。社会空间的广泛性为歌坡的重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 敬神:族群交流的精神内核
如果说歌坡是族群内部或者是族群与族群之间的交流方式,那么,敬神则完全是族群内部的交流方式。依布岱族群的观念,他们是有着与自己祖先相联系的神灵。布岱认为,神灵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地与他者进行交流,帮助他们适应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一)敬畏
布岱族群的观念存在着三个神灵阶层:人类最高神乜积歌与阿积帝、家神“务”、鬼与鸡鬼。与之相对应,神灵世界里还设置有十三道江阴府。布岱在个人的人生重大礼俗、族群的重要习俗中都要举办严肃的敬神仪式。这类族群的敬神仪式为布岱族群与越南岱依族所共有,原因在于这两支族群都源于同一族群祖先。而混居的布侬族群则没有相同的神灵。法师被视为代表族群向超自然的“他者”沟通的中介。
布岱注重与神灵沟通的仪式。布岱认为,神灵代表着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他者”,他们只有敞开心扉地向“他者”沟通,才有可能获得心灵的解脱,获得“他者”的理解,甚至世俗一点,获得“他者”的回报。在沟通的过程中,敬畏成为打开与“他者”自由交流的钥匙。
(二)向善
神灵不仅是布岱族群的族群文化边界,也是布岱族群在交往与交流当中渴望集体向善的一种祈福方式。在敬神仪式期间,布岱族群带着敬畏与禁忌而相聚、倾诉与狂欢。对于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可解释的自然现象,或者不可解决的人际关系问题,布岱往往想象着求助于神灵的力量,建立想象中的族群交流通道,与超自然的“他者”虔诚地沟通,以期达到心灵的慰藉。例如,求生育的“求花”仪式、求夫妻平安与孩子健康的桥仪式、求村屯平安的“封村”仪式等,无不带着向善的观念,向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他者”进行沟通。
在布岱的思维深处,族群中个体的“我”是借助敬神仪式而融入更大的族群群体,因此“我”也需要以“善”的方式回馈族群(包括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含有“轮回”“报应”的意味,但经历了离散与回归的波折之后,布岱更加明白,只有自己以“善”的观念作为引导,才能更乐观地应对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各种交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