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价值:中国直接股权投资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的问题反思和建议

一是政策法规不健全不完善,行业存在野蛮生长的问题。在强力刺激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的同时,没有制定准入标准和信息披露等规则,造成市场参与者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且投后管理欠缺。此外,法律对知识产权保护、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相对不足也会增大早期、创新型项目的投资风险,不利于促进早期投资和创新型投资;并购市场不活跃、私募股权投资二级市场缺位,导致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渠道过度依赖IPO。而国内IPO发行市场制度不完善,也加剧了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问题,如定价机制不完善导致发行市盈率波动过大,影响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者收益预期;发行审批制导致申报企业IPO退出时间不可预期,影响私募股权投资者长期投资的资产配置;对私募股权基金采用可转债、对赌协议等金融工具投资未明确,也不利于私募股权投资管理者激励和约束被投资企业的企业家。由于缺乏相关的政策和行业监管,在私募股权市场存在野蛮生长问题,一些地方风险开始显现,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非法集资。一些机构以私募股权基金之名误导投资者,并利用一些投资者贪图收益、风险意识淡薄等弱点,以承诺高额保底收益为幌子,迅速敛财,最终卷款逃跑,为PE市场带来恶劣影响。

二是缺乏成熟的机构投资者,股权投资退出方式单一。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发展时间不长、投资管理双方缺乏信任等因素,造成产业投资基金在资金募集上的困难。“特定机构投资者”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或企业年金委托投资的法人受托机构等。这些特定机构投资者有的发展时间不长,实力不够强大,而有的则在资金的使用用途方面限制较严。同时,由于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项目一般运作期限较长,而有些投资者过分追求短期收益,希望能早收益早退出,造成投资者与基金管理运作之间的矛盾。

通过IPO上市是股权投资退出的最佳途径,但多数被投资企业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上市要求,只能选择海外及国内的产权、股权交易市场。但海外上市存在种种管制,退出很难尽如人意;而产权及股权交易市场虽在近年发展明显加快,但涉及私募股权交易的数额还较少,因而退出的渠道不畅是现阶段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巨大障碍。创业板的开启对退出渠道受阻的私募股权机构来说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大多数基金而言,短期内影响还较小,因为多数企业在较短时间内上市的希望较小。

三是股权投资市场竞争加剧,但还没有形成品牌机构。目前,我国市场的PE主要由一些私营小型资产管理公司和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两类机构组成。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者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政府背景,或是由政府全资创立的公司作为基金的主发起人,或是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实现设立并由政府部分注资。地方政府对产业投资基金寄予较高的期望,希望产业投资基金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可以大力支持当地的产业发展。但真正意义的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应该是市场化的,基金投入基本没有地域限制,产业基金出资人以及项目投资管理应该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特别是,PE的治理文化就是合伙人文化。

作为国内本土PE的主流,地方政府主导PE基金虽然以未上市领域为主要投资方向,但多数资金来自于创办机构,市场化募集的资金有限。从国际经验来看,PE管理机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KKR、黑石等独立的专业PE管理机构(实际上在独立的专业PE管理机构中,投资银行家也是其重要人才来源),另一部分是高盛、美林、野村等投资银行的PE机构。而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大量的创投公司是由地方政府引导成立,少数PE(如鼎晖)由投资银行家创立,绝大多数证券公司、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尚未获准开展PE业务。主流金融机构的缺位严重影响了资金对本土PE的投入,从而制约了本土PE的发展。

四是缺乏私募股权投资人才,机构管理水平尚待提升。私募股权投资是对专业化要求很高的行业,属于高风险、高收益领域,尤其是投资经理在对各种企业的管理、扶持和引导等价值创造、价值增值活动中更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股权投资行业成功的关键是拥有一批优秀的投资人才。只有优秀的投资和管理人才,才能高效地发现具有潜力的企业,才有能力提供系统的增值服务,从而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且,PE基金管理公司是PE基金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优劣直接关系到基金投资者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当市场出现一大批有实力、有信誉、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良好回报的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时候,社保、保险、银行、证券等大型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大规模介入PE业务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具有国际水准的管理团队、基金管理人才是发展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必备条件。但目前我国本土的私募股权基金在人才队伍、经验、基金管理的诚信建设、消除内部人控制诸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也有很多精英,但多数在外资基金中,所以探讨如何培养与吸引人才,是未来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私募股权投资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方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融资格局不够优化、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完善私募股权投资立法,加强私募行业监管。

目前,我国对私募基金的立法和监管总体来说还是无法达到预防风险、规范投资市场的目的。私募股权基金利用高度的财务杠杆实现高额利润,本质上是一种高风险的运作形式,尤其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规范完善的背景下,对私募基金进行有效监管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相比发展较早的证券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有《证券投资基金法》《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侧重投资于成长期企业股权的股权投资基金的制度设立却长期处于空白。我国目前还没有法律法规对私募股权投资进行专门界定,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监管思路和监管方向也不明确,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运作中存在不少不规范的操作。因此,应加快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立法,既要参照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要注重结合我国国情,确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起、运作与退出的完整机制,建立基金资产第三方托管等制度,从法律上明确私募股权资本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保护投融资双方利益,用法律的手段正确规范我国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的发展。

其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确定私募股权投资项目。

私募股权投资的热点总是随着经济热点和市场机会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在后危机时代的今天,私募股权投资要以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作为风向标,寻找有价值的投资项目。比如,在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私募股权投资的热点已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和政策性行业转移。2010年及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医疗健康市场的迅速发展,医疗健康行业将成为市场投资热点。此外,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这一过程中,预计连锁经营行业也将成为私募股权投资持续关注的热点。近期以来,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使得高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的房地产市场资金压力凸显,这使得国内外的私募股权资金有了用武之地,房地产业也可能成为最炙热的投资方向。在私募股权投资前,一定要先做好行业调研,对投资行业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未来形势有较为准确的判断,进而确定那些具有巨大成长潜力和抵抗经济波动能力强的企业作为投资对象,合理评估企业价值,谨慎理性投资,为投资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

企业通过IPO上市是股权投资退出的最佳途径,但毕竟私募股权所投资企业一般很难达到上市要求。在国外,股权基金进行企业并购,大都是在无形市场完成的。而在我国,由于产权市场具有信息透明、程序规范、监管严格的优势,所以大多数企业并购都是在产权市场完成的。而且,产权市场还可以帮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中小企业实现对接,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此外,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以IPO方式为主,尽管创业板已开板,但毕竟IPO要求较高,众多被投资企业还无法在基金存续期内达到上市要求。另外,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境内企业通过海外资本市场IPO退出也面临更多障碍。而产权市场具有的非公开上市的企业股权登记托管、企业并购和股权交易、股权回购、管理层收购、企业清算等方式,都可以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提供通道。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应充分利用产权市场健全的市场交易规则、完善的网络体系、快捷的信息发布手段和优质产权项目资源,降低私募股权投资的搜索成本,凭借产权市场非上市企业并购重组和股权转让平台,使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进退自如,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投资股权基金,更好地打造私募基金交易板块,推动资本流动和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

最后,加快培养一批复合型私募股权投资专业人才。

私募股权投资不同于一般的投资行为,它是一项专业性强、技巧性高的投资活动,为企业提供深度增值服务是其独有的特征。投资者为了取得更好的回报,除了提供货币形态资本外,还要协助被投资企业在营销规划、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大量工作。投资者进入企业,实际就变成了股东,要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管理的人才应该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既要对市场的观察敏锐度高,精通金融市场运作,又要懂实业,能够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而目前对资本市场和行业有深入了解的私募股权投资专业管理人才非常缺乏。现在大部分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管理者都是从投资银行转过来的,熟悉金融市场,但是企业管理能力则相对薄弱。因此,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需要提高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规模不断增长的业务实践和有组织有意识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迅速培养一批精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市场敏锐度高的高级基金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