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类复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词义、语法意义与复句语义关系这里的词义和语法意义是指作为复句构件联结词的“宁可”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复句的语义关系通常与联结复句构件的标记词的语义关联一致。“宁可”类复句归类难题与“宁可”本身的性质有关。“宁可”的词性对这种分类有很大影响。

一 “宁可”的词性与词义

以“宁可”为代表的“宁可”类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将它们归入副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1998)则把它们归入连词。张谊生(2000: 47)认为它们是表意愿态的语气副词。同时,张谊生(2000: 143)看到了其联结功用,指出“因为宁可”的连用系非同类连词的共现。张谊生(2000: 146)把“宁可、不过、果然”等确认为副连兼类词。周刚(2002: 17)把“宁可”确定为连词和副词的兼类词,认为它出现在关联场合时是连词,出现在非关联场合时是副词。齐春红(2005)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把“宁可”归为意志类语气副词。

(一)语气副词说

之所以存在上述分歧,我们认为这既与副词本身的语法复杂有关,又与副词入类标准的不一有关。关于副词尤其是语气副词的入类标准,我们择代表性观点进行列说。王力(1984: 229~230)采用的是意义和句法位置双重标准:语气副词的辨认,自然以缺乏实义、仅表情绪为标准……从中西语言的比较上,也可以看出某一个词是不是语气副词。凡居于副词所常在的位置,而“西洋”语言(如英语)又没有一个副词和它相当者,大概总是语气副词。吕叔湘(1980: 12)认为副词的主要用途是做状语,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整个句子;朱德熙(1982: 192)认为副词是只能充任状语的虚词。邢福义(2002: 181)从组合能力上认为副词以修饰谓词作为必要条件,即不能修饰动词、形容词的一定不是副词。在句法功能上,以纯状语性作为充要条件,即如果能够充当状语,而且只能充当状语,那么这个词一定是副词。下列“宁可”的语料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状语性,如:

 

(5)我们宁可警惕一点儿的好。[《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6)面对着这些领导,如果自己的据理力争能够打动他们,说服他们,或者能够让他们或多或少地有所醒悟,有所警觉,那自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甚至连这份举报材料也宁可不拿出来。(张平《十面埋伏》)

(7)他们不愿被人指责为好出风头,即使才识不为社会承认,也宁可压抑自我。(《长江日报》1989年1月5日)

(8)即使人物和故事很感动人,我也宁可不写。(《人民日报》1985年3月11日)

(9)他自认为自己做了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儿,要是让他知道了还得自费出版,他宁可不出!(王海鸰《新结婚时代》)

(10)他认为大学教的很多东西都没有用处,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宁可不学。(靳颖姝《另类,还是精英?》,载《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第13期,第36页)

 

上述6例表明“宁可”既可出现在动词前,如(5)和(7),也可修饰整个谓词结构,如(6)、(8)、(9)和(10);既可出现在单句中,如(5),也可以出现在复句中。文体既有报纸又有小说,还有词典的用例。单从上述语料看,可将其归为副词,但这些语料并不能完全覆盖“宁可”的分布。

(二)连词说

只有《现代汉语虚词词典》(1998)将其归为“连词”。相对于“副词说”, “连词说”关注的是“宁可”的联结性。董秀芳(2002)指出:主语之后是介宾短语出现的典型位置,而不是句子间连词出现的典型位置。句子间连词出现的典型位置是句首,如:

 

(11)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12)对于秀莲来说,宁愿她自己饿肚子,也不愿让少安吃不饱。(路遥《平凡的世界》)

(13)宁肯我们留下,也要请大人今夜突围。(姚雪垠《李自成》)

(14)因此我昨夜想来想去,宁肯曹操不卖力气,也不能逼他过紧,化友为敌。(同上)

(15)宁可我们自己辛苦点,也要让群众满意。(《长江日报》1983年6月20日)

 

上述5例中,“宁可”出现在复句前小句句首,后面有“也”呼应,联结作用明显,属连词无疑。但据统计,其出现在非典型连词位置上的语料则较此多。据随机抽取的100例“宁可”类语料,“宁可”出现在句首位置的情况仅占15%。我们据此认定它的连词性相对式微(见表2-2)。

表2-2 “宁可”句法位置频次

(三)“宁可”的词义与准连词说

语气副词说和连词说对“宁可”的分布都不能完全覆盖,却又试图得出非此即彼的结论,从语言发展的视角观测,这恐怕是有失偏颇的。我们认为“宁可”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准连词”。“准连词”的提法早有前贤提及。邢福义(2002: 226)在谈到关联副词时,曾指出:关联副词是副词的特殊类型,如果仅看联结作用,关联副词也可以被认为是“准连词”。准连词的提法实际上是注意到了连词和副词纠葛不清的问题。是否非要确定绝对统一的标准,我们认为,针对不同的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若针对教学目的,因其可用于复句联结,具有连词的典型功能,不妨把它确定为连词。若针对研究目的,我们考察清楚其分布情况,承认连词和副词有交叉,造成这种情况是语言本身发展的问题,所以不必做出断言。

汉语词类的虚实二分,本质上关注的是词意义的虚灵与实在。古人把虚词称为词。《说文解字》: “曰,词也。”徐锴注:“凡称词者虚也,语气之助也。”虚词在语气上有帮助之作用。副词因其词汇意义介于虚实之间,所以其分类也介于虚实之间。词类是连续统。语法化是语言单位的渐进性变化,在变化中,语言单位的功能性增强,实在意义减弱。席嘉(2006)指出:在语言单位虚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去语义化,但由于语法化是过程性的渐变,语义会不同程度的有所滞留。也就是说,相当多的语言单位虚化后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定的源词的语义,如“否则、不然、因此、然后、不仅”等。连词只有连接作用而不能成为句子成分或句子成分中的实质性结构部分,因此处在它所连接的结构前面,不仅是解码过程中最容易辨识的位置,而且在编码过程中的可及性程度也要高一些(指在记忆中存取比较容易一些)。席嘉:《近代汉语连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6。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一些交缘性语言单位是必然的。

基于上述理论背景,我们认为“宁可”属于准连词,与关联副词有细微区别(见表2-3)。

表2-3 “宁可”的词性特征

∗该分类据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商务印书馆(北京), 2002,第90页。

从表2-3可知,准连词可用在单句中,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位置在主语前后皆可区别于关联副词的三个特征。

准连词用在复句中表现出了连词的特征,用在单句中则表现出了副词的特征,如:

 

(16)我宁愿流浪街头,拣香烟盒子当纸,拣火柴棍当笔,也要写诗。(刘心武《钟鼓楼》)

(17)孩儿宁愿跟着三娘去的!(刘斯奋《白门柳》)

 

准连词甚至可以表现出意愿类动词的特征,如:

 

(18)我宁可他好色,总算还有点人气,否则他简直没有人味儿。(钱钟书《围城》)

(19)我宁可你死了,也不愿你做坏事,你明白了么?(金庸《神雕侠侣》)

(20)我宁可他待我更凶些,也别娶新妈妈。(同上)

 

上述画横线的3例皆为主谓短语,句子成分划分只能为S1+宁可+S2P,“宁可”后的主谓结构宜分析为S1的宾语。这样,“宁可”就具有了意愿动词的特点,同时也可与后小句关联。

“宁可”具有[+意愿性]的词汇意义,相当于意愿动词“希望、愿意”等;同时,又具有强语气性,这和语气副词是一致的。史金生(2003: 21)把语气副词的分类加以细化,“宁可”被划为意志意愿类语气副词。下列等式的不成立可为旁证:

 

∗连词+语气副词=关联功能+语气

 

带∗号的连接方式是有问题的,复句中前小句加上关联标记后多为客观表述,这与主观语气是矛盾的。杨彩梅(2007)认为:关系化可作为一种识别主观性语言实现的形式手段,英汉句子主观性的语言实现不能出现在关系从句中。齐沪扬(2002)认为,语气副词具有表述性功能,在句子层面才能起到表述性的作用。语气副词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位于主语的前面,也可以位于主语的后面,动词、形容词的前面。这种灵活性证明了语气副词的主要功能是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宁可”为准连词,“准连词”的说法体现了语言发展的动态性。在与邢福义先生的交谈中,笔者也曾多次提及这个问题。其词汇意义为[+意愿性]+[+强语气]。

二 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影响

复句的语义关系与联结标记的词汇意义有很大关联。联结标记往往是连词,连词的用法也就表现为复句的语义关系。“宁可”的准连词性给其归类带来了困难,当对其词汇意义[+意愿性]+[+强语气]倚重时,往往认为有这种关系的复句是选择关系复句。史金生(2003)认定表意愿的语气副词有“宁可、宁、宁肯、宁愿、偏偏、偏、就、就是、死活、非得、非、毋宁;只好、只得、只有、不得不;索性、率性、爽性”等,它们都体现出了主体对某种行为、状态等的主观选择。那么,内嵌意愿性动词和有这些意愿性副词的句子,若作为复句的构件,是否都可以被绝对认定为选择关系复句呢,虽然这种词汇意义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影响是明显的。与“宁可”类似的情况,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邢福义先生(2001)在《汉语复句研究》序言中言:“我想写点东西,还想早点发表出来。”这里的“还”似表递进。“今天到会的有市长、副市长,有各大工厂的厂长、副厂长,还有几个劳动模范。”这里的“还”似表并列。这表明“还”作为副词确实有表层递的意思,但在现代汉语中,其语法化进程仍在继续,待其意义彻底消失时表并列也未尝不可。若仅依据词汇意义便对某类复句的语义关系进行认定,那么按照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即语言行为说,所有的复句都可以被认定为选择关系。因为行为的发生是要有目的的,即心理学中所讲的动机。时蓉华(1998: 217)认为:动机(或动机作用,即motivation)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个人的一切活动都由一定的动机引起,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动机是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并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体内的平衡。由此可见,动机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为活动性(activity)。一个人怀有某种动机之后,能对其行为发出推动作用,表现为对其行为的发动、加强、维持,直至终止。另一方面为选择性(selectivity)。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人,其行为总是指向目的而忽视其他方面,使其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故分析个人动机的作用时,首先要确定其方向。在正确方向指引下,动机越强烈,则其行为越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否则,方向不符合社会要求,动机越强烈,其行为对社会带来的消极意义也越大。由此可见,联结标记的词汇意义对复句的语义关系有所影响,但不能据此对复句的语义关系做出决定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