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智慧城市的哲学基础

一 城市

1.城市的定义

在汉语中,“城”指的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有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市”指的是交易场所,市是城市最原始的雏形,是城市的前身。《易经》中“日中为市”中的“市”,最初指的是居住在固定居民点的劳动者交换剩余产品的场所,后来逐渐成为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集中的地方。城市的定义和内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逐渐丰富和复杂化。目前,学术界对于城市定义的界定尚没有统一的意见。不同的学科对于城市的认识不一而足,各具特色。

从表1-1归纳的内容可以看出,对于城市的解释众说纷纭,各有侧重。但从哲学角度来看,目前学术界将城市定义为人能动的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它是一种打上了人类活动痕迹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类意愿和文化理想的人工环境。王蕾、刘瑞:《生态城市的哲学底蕴》,《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第217页。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专家学者依托自身所处的时代,设想出心目中的各种各样的理想城市,并在城市建设的实践中,将这种人文理想融入其中。总之,城市发展有着浓重的时代烙印,城市是时代的产物,城市发展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水平的影响和支配。随着时代的演化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和演进。

表1-1 城市定义对比

注:a)〔美〕W. Z.哈修《经济研究参考资料》,邹焕壬译,1982年第28期,第18页;b)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第32页;c)〔日〕山鹿城次《城市地理学》,朱德泽译,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第2页;d)《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第237页;e)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苏联百科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第232页;f)《大美百科全书》编辑部编《大美百科全书》第6卷,台湾光复书局,1990,第396页。

2.中国城市的演变历程

(1)农业文明时代的城市

农耕时代,受制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只有物质资源,科技水平尚处于对物质的认识阶段,因此,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自然环境基本处于静态平衡状态。传统观念认为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建立,但这种传统认识是错误的。考古学研究表明,发达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往往高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并不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发源地,相反,农业技术的进步始于城市。在农业文明时代,由于当时信息资源匮乏,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很少,人类依托自然地理环境,利用原始的自然动力,艰难地集群栖居。这个时代,数十万人的集聚地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比如,《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繁荣的汴京就可以被称为当时的“世界大城市”。集群居住是最原始的城市生活方式,它为人类智能的演化提供了基础。原始的城市满足了当时人类生存、安全等基本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这个时代,人类的精神生活主要通过宗教的形式反映出来。比如,中国历史上的早期文化到处充盈着宗教和祭祀的烙印。这个时代,桃花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中的居住状态。由于当时人们推崇天人合一、自然为宗的哲学思想,像今天的杭州、桂林、济南、岳阳、扬州、昆明等城市都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2)工业文明时代的城市

城市的发展为工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工业革命的发展又进一步为人口集聚增添了动力。一方面,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机械化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产生;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又催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城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大幅度的增加,这又进一步地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聚集,增加了城市的经济容量,扩大了城市的规模。人们进入了城市,又享受到了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个人生活状态得以改善。可以说,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明肇始于工业革命之后。

工业文明时代,自然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世界尤其是物质的认识已经深入分子-原子级别。能源领域的进步尤其是电力的广泛运用使得城市具有向立体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为人口高密度的聚集提供了能源支撑。工作的分工细化与专业化使得经济快速发展,这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加之人类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日益增多,交流机会不断增加,这使城市的规模日渐扩大。这个时代,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是最为常见的,千万人口规模的城市也不断地涌现出来。在这些城市中,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代表着工业文明时代的辉煌。在工业文明时代,典型的城市形态是资源型城市。

人群的聚集是一把双刃剑。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追求发展至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于是,城市坏的一面也在这一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通过发展低技术、高污染产业,发展中国家的GDP不断增长。但这一时期的城市问题也很多,如城市病,城市犯罪、城乡分离,精神、文化、道德的缺失等。这个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满目疮痍;由于利益的驱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受到腐蚀。

(3)信息时代的城市

20世纪,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社会迈进信息时代。如果说工业革命是对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的体能进行延伸的话,那么基于比特的信息革命就是人类在智慧方面的延伸。比特是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信息社会的基石。信息不仅具有无质量、可共享的性质,而且它的可共享的人数规模与其价值正相关。

信息时代,人类的城市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改变,它从满足基本的物质追求逐渐向舒适、自由、幸福的方向发展。人类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这要求当前城市建设在融入现代化元素,吸收东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做到因地制宜,和而不同。这可以促进文化共生,使城市向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信息时代,典型的城市形态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运用虚拟的信息空间来影响、改造和驱动现实的城市,而这样的城市正是今天的人们所需要和追求的。所以,智慧城市既是当今城市发展的目标,又是城市发展的过程。

二 时代呼唤智慧城市

伴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人类已经逐步进入信息时代,并悄然步入智慧时代。从前的“数字城市”(Digital City)和“数字地球”正逐步被当前的“智慧城市”和“智慧地球”所取代。这样的改变一方面会直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还会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模式。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不仅可以在具有“智慧”特征的数字化环境中进行工作和学习,而且还可以借助具有“智慧”特征的信息化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决策前的分析,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被赋予智慧的数字城市。智能技术正被应用于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智慧交通、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基础设施等;智慧城市的“智慧”,应该是一种新的基于智慧理念、智慧技术、智慧制度的城市发展形态。

1.中国智慧城市的智慧思想来源

科技决定城市文明,人类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人群聚集的规模。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耕大国。在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的中国,只有19%的人生活在城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年的德国已经有98%的人生活在城市中了。因此,今天在面对着同样的智慧城市的发展要求时,中国的城市发展目标与诉求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早已实现,如今在发展“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如何让城市的活力再次迸发是其研究和实践的关键。但是对于中国这个正在经历着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四重变革的国家而言,从战略的角度考虑,中国正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个机遇促使我们发扬我们的后发优势,在西方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经验基础上,少走弯路快步直达。但是从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要建设“智慧城市”,我们会面对比发达国家更多的挑战。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呈现的城市形态、城市管理理念,一方面,与这个国家在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关,另一方面,又与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思维方式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而这些因素无不受到哲学缓慢而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哲学思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表现为智慧城市的理念。具体来说,现阶段我国的智慧城市理念蕴含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我国就有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理念。孔子的“仁学”思想,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东汉末年仲长统的“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政治思想,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近代孙中山提出的“民权”“民生”,毛泽东提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当前,“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开展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的思想。

智慧城市建设要求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智慧城市不但要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而且要让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民的感觉更好。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从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论的重新理解。人是指人民群众,本是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即在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同时,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关乎自身利益的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来。人类的文明史是人的本性不断升华的过程,顺应人性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城市是由人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只有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参与到城市治理中,都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都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繁荣和幸福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为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因为它能够使每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有机会亲自参与到城市治理的实践中去,以为自己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与美好的智慧家园。其次,以人为本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其要求不仅要保证主体的基本物质需求,而且要使主体更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丹麦未来学家蒙沃尔夫·伦森认为,人类在经历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及情感生活等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转到精神需求方面。诚然,在智慧城市时代,大部分事物主要通过数字来度量,但人并不是数字化的人,因为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类所特有,是人类智慧创造的结果。在当今物质过剩而精神匮乏的时代,智慧城市的建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劳动者用于生产的时间将减少,闲暇时间将相应增加,劳动者得到了新的解放。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读书、看报,强身健体,与家人团聚,从事科学、艺术的创新活动以及参与到其他社会活动中去。无疑,建设智慧城市,满足了主体高层次的需求,为主体持续的社会交流、学习和创新创造了条件,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最后,以人为本强调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智慧城市的建设正是基于人民群众共享技术创新成果的基础之上的。技术创新使得人民不再仅仅是巨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而是智慧城市本身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赋予了人们创造未来的力量。在智慧城市中,由于更多的授权、至高无上的权威的消失,人民可以平等地参与到事物处理中来。这就激发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促进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总之,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以人为本价值目标在实践中的体现,使智慧时代的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彰显。在智慧城市中,人的主体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2)自然为宗

历史的发展和实践证明了崇尚自然、尊重科学的思想是正确的。在我国古代哲学中,自然哲学占据主导地位。老子的《道德经》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描述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历程。其中,老子的“道”就指自然。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而治”并不是说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而是要求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无为”意味着无欲,人们只有对自然无欲,才不会对自然过度的开发利用。“无为”的要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老子“无为而治”的本意就是想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世界。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领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庄子曰:“道通为一。”统摄天地间的“道”是唯一的,万物是唯一的。庄子将自然看作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指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人具有内在的动力去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儒家思想对于中庸的解释,也强调一种和谐状态,其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东晋的陶渊明、明代的陈献章都十分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人应归于自然、融入自然。因此,由于受到当时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近山傍水”是城市选址所遵循的不变法则和存在的传统意识,这也使得山水景观和园林绿化成为一个城市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自古以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总是离不开自然和生态环境,因此,在发展过程中,珍惜自然、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来看,人类有关未来理想城市的探索从乌托邦、太阳城、公社新村一直发展到田园城市、主体城市、卫星城、绿色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等,这些理想城市都强调清洁的、健康的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可持续发展即“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下一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反思的产物,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汇流的产物。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使城市的管理者伤透了脑筋,如何使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其《生存环境议程》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与失败将在城市内见分晓”,而“良好的管理,将是成败的关键所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足见其重要性。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在城镇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时候,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我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这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中,尤为严重的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城市模式,智慧城市在实现了人居环境现代化的同时,使城市更加自然化,这是在我国古代山水城市模式基础上进行的更好的创新。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过程中,通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城市的运作更加易于感知,城市资源更加易于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城市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使得在城市运作和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交通拥堵缓解、安全隐患也进一步被消除。城市病等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城市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能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并能减轻工业化生产的副作用,智慧城市管理的思维方式由征服自然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智慧城市变得低碳生态、绿色宜居、循环共生、天人合一、平衡协调,更加幸福美丽。人们在智慧城市的干净、舒适、便捷的环境里生活和工作,其身心在无形之中得到陶冶,患病率将大大下降,这种生活美也是“智慧”的体现与所在。

(3)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的核心在于“时”。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关于“时”的思想。《周易》中有“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老子·八章》中有“事善能,动善时”;《楚辞》中有“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荀子》中有“与时迁徙,与世偃仰”;清朝出现“与时俱进”一词。中国古代哲学中,“时”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事物变化的深刻认识,对事物的变化时机及时把握。把握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认识来指导实践,也就是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区别于盲目的冒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新事物是指那些从旧事物的根本矛盾中解放出来,与旧事物有本质区别且具有光明前途的那些事物,并不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当然,社会某一方面的片面、畸形发展并不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强调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因此,与时俱进应当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遵循的最基本的思想。

首先,从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发展与人的需求演进过程密切相关,可以说,城市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到满足人对发展的需求的逐步演进过程。在不同时代,人类的需求并不相同。人类的需求是与时俱进的,这就要求城市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满足人们的衣食需求。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需求更加丰富,一方面城市要满足人们的衣食需求,另一方面,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逐步得到城市的关注。而在信息时代,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人类从前工作和生活的大楼会变成智能楼,一个城市内所有的智能楼都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这便形成了智慧城市;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智慧城市通过网络连接起来,那么这就形成了智慧地球。中国在未来二三十年内,特大城市问题仍然是困扰各级政府的难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贯彻综合、集约、创新、智慧的思想,能够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系统化,从而大幅度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因此,智慧城市模式将成为解决特大城市管理问题的不二选择。其次,为了推动世界前进,城市发展前进的动力就在于针对问题,解决矛盾,进行创新。我国提出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布局,是政府审时度势,通过抓住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做出的重要决策;是顺应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而做出的战略选择;是对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最后,智慧城市是人们在信息时代对城市发展模式进行创新的产物,是比数字城市更高级的城市,也是信息时代城市的最高表现形式。在智慧城市里,人们能够感受到城市的时尚之美,时尚文化将成为智慧城市的新景观。在智慧城市里,时尚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方式,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购买到最时髦的消费品。这也是智慧城市与时俱进的所在。

(4)和而不同

孔子在《论语》中写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礼记·中庸》提到“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等。晏子提出“和而不同”的朴素辩证思想。西汉时期的贾谊强调要以“中”“和”去调和、缓解事物的矛盾。南宋时期的叶适强调在认识事物时,既要认识事物的共性,又要发现事物的个性。金岳霖在《知识论》中强调,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而不同”中的“和”强调的是和谐兼容。城市建设既要体现出和谐兼容的品质,又要拥有独具特色的特征。城市特色一向是城市的魅力之源。在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上,一些令后人叹为观止的以科技、文化、艺术、音乐、产业、贸易、旅游为特色的历史名城相继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智慧城市的特色。

从本质上讲,城市应该从自身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等特点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然而,在工业文明时代的快速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发展对城市文化的趋同性影响使城市发展的决策者急功近利、标新立异并受到“城市建筑有了高度就有了城市知名度”的心态的影响,因此,他们对于城市文化的关注不够、认识不足,这导致今天的中国城市“千篇一律、百城一面”。城市的特色之美日渐消失。

一方面,在不忽略物质特性、区域公共性的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更加注重发扬城市的个性,这反映了城市之间的同质与差异。智慧城市的建设更加关注每个城市的文化传承、民风民俗等,更加强调城市的特色和独特价值。怀特在他的《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中指出:“城市由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以及各色商品等在内的人工环境所构成的物质文化是城市的外衣,为满足城市居民在交往中合理地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需求而产生的包括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内的城市制度文化是城市的骨架,通过一个城市的民俗民风记忆居民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准表现出来的,以思想观念形式存在的城市精神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比如,沈阳市是我国的重工业制造城市,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沈阳市选择将智慧环保作为该市的特色,将其放在突出位置。深圳市是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深圳市关注智慧产业的建设,并将其作为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南京市则将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贯穿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智慧城市的建设,体现了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在不忽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共性的基础上,从辩证的视角审视、思考城市的发展方针和战略,以重视城市的个性,这使城市文化得以传承。智慧城市以城市特色作为城市品牌,这对打造和而不同、各具特色的魅力城市具有重要作用。

2.技术进步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1)互联网推动城市管理权力结构的变革

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不再只是一个理念,而变为现实。互联网不仅在技术层面“连接”着城市中的各个要素,实现了“物”的智能化,而且还极大地影响、塑造着城市中的人,实现着“人”的智能化。广大市民通过互联网参与城市管理和建设,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

传统的中国社会的权力结构是自上而下的典型的金字塔式的结构。中央政府高居塔尖,地方政府作为中间媒介,将上级政府的指令下达给底层的民众。这种权力结构容易导致民情难以上达,管理者施策无方,从而出现政策与民意相悖的现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得民间舆论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极大地拓宽了民政互动的渠道,使民意绕开中间决策层直达决策高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民政互动的效率。从政府管理的权力结构来看,原来的金字塔式的结构呈现三足鼎立式的转向,代表社会力量的市民成为除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外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比如,在对贪污腐败官员的监督与揭露中,市民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城市管理中,市民既是城市管理的对象,又是城市管理的监督者和体验者。依托互联网,网民可以把城市管理的效果直接反馈给决策者与执行者,这是对既有的管理方式的修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少了城市管理中的问题,以全面保证各项政策惠及民众。

(2)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效率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城市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在智慧城市阶段,城市治理从经验治理走向科学治理。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挖掘海量数据的潜在价值,以为城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通过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城市发展中的教育、医疗、旅游、交通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例如,在教育领域,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创办大数据教育,这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掘学生的潜质,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常规教育中忽视的重要内容,从而改进教育模式,优化教学方式。大数据教育让个体学习成为可能。在医疗领域,大数据的使用和分析,将有助于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医疗服务质量欠佳和医疗体系效率较低等问题,从而推动医疗创新。在旅游领域,通过大数据计算采集景点的游客数量、了解游客的游览线路及住宿情况等,这对调整酒店位置、测算游客停留时间等具有重要作用,这有利于完善旅游发展方案、设计科学的游览线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其次,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有效应对社会问题导致的城市危机。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和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对特殊人群进行方位侦测,一旦他们触碰警报,我们将把他们的紧急情况通知相关机构和其家庭成员;我们可以利用三维空间信息系统进行各种智能服务,我们通过城市街景可以获得地理信息服务,并通过旅游服务获得虚拟游览的服务;我们利用环境监测模拟系统精确获取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区域受灾情况,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定洪灾响应机制与精准救灾扶贫政策。

最后,大数据在人才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数据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对人才进行全面评估。百度搜索、微博、微信等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获得个人的价值取向、专业素质、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数据,这有利于提高人才的选拔、任用效率。

(3)城市规划研究在大数据时代发生了转变

大数据给城市规划带来新的机遇,城市规划从数据荒漠时期进入数据沃土时期,这为城市规划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使得城市规划更加科学、精细。从大数据本身的特点和其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应用来看,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将在以下方面发生转变。

首先,城市规划研究将从经验研究转向模型研究。由于数据的缺乏、计算能力的有限,传统的研究工作只能从少量的观测数据中得到有限的信息,并根据这些有限的信息来推导出相关的结论。这样的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这是以牺牲应该关注的因素,减少研究中的影响变量为代价的。当出现复杂的城市现象时,这样的研究难以准确描述和发现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难以发现由这些因素构成的城市复杂系统的运作规律。在信息时代,通过运用高性能计算机和丰富的数据,在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研究者可以更加充分地论证和检验城市研究中的假定,同时也可以运用更加复杂的模型来分析城市系统,并对多变量的情况进行模拟。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甚至得出一些新的结论。例如,通过对有关企业的空间位置、商务关系的文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可以研究城市复杂的网络结构特征。其次,城市规划研究向动态研究转变。由于技术发展水平的不足,数据获取设备和能力的有限以及数据收集成本的高昂,传统的城市规划研究大多采用抽样方式获取数据,数据的准确度值得商榷。在大数据时代,城市规划研究者可以得到各个时期各个地点的统计数据,这使得城市规划研究更加灵活、方便与精确。最后,在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为微观层面的城市研究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这使得个体共性和个性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成为可能。

(4)人类将迈向协作、共享的学习型社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类正在进入协作、共享的智慧型社会。例如,互联网可以使人们共享教育、共享知识、共享音乐等。未来,协作与共享将成为社会的主要特征,越来越多的人由纯粹的消费者转变成生产者/消费者。资源所有权逐步让渡给资源使用权,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有向共产主义经济形态转变的苗头。同时,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使人类逐步进入“智能一切”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些传统的岗位将减少甚至消失,比如,商店的售货员、部分领域的专家等将不再被社会所需要。享誉全球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未来预测大师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预言,在未来社会,智能技术在服务行业将大规模取代人类劳动,劳动力大军将转移到医疗保健业、社会工作、娱乐及旅游业等产业和领域,这最终有可能导致很多工作的终结。在未来社会,知识经济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基于知识的稀缺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人类将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活到老学到老。未来社会将成为协作、共享的学习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