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一 智慧城市的起源

智慧城市是在智慧城市技术和智慧增长(Smart Growth)理念的共同推动下逐渐形成的。在这两股力量的作用下,智慧城市通过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来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1.智慧城市技术的推动

沿着信息技术应用的路径,城市经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过程,逐渐演变为智慧城市。

20世纪末兴起的宽带网络为城市的网络化打下了基础。1992年,美国时任参议员阿尔·戈尔提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法案。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计划,这使所有美国人能够便捷地共享海量信息资源。1998年,阿尔·戈尔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通过把城市的地理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虚拟城市空间得以形成。数字城市的出现引发了城市的数字化热潮。

数字城市经过多年发展,开始了智能化进程,智慧城市正式诞生。2008年底,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2009年,IBM公司与美国迪比克市共同宣布建设美国的第一个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概念提出后,一些发达国家又在数字城市基础上制定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2.智慧增长理念的引领

从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来看,智慧城市技术虽然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但它也随着需求发展。除了智慧城市技术之外,智慧增长理念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实际上,智慧城市的理念很早就出现了,只是这些理念与当前智慧城市的理念有所不同。1992年,新加坡就提出了“IT2000——智慧岛计划”;2005年,新加坡提出的信息行业发展规划又试图把新加坡建成智能国家;此后,其与美国有关机构进行了联合研究,这推动了智慧城市相关技术的进步。2004年,韩国提出了U-Korea战略;2009年,韩国启动了U-City计划,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逐渐成为韩国的国家战略。欧洲也是如此,2006年,维也纳理工技术大学就建立了一套针对欧洲中小城市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2007年,它对欧洲70多个中小城市的智慧城市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估。

20世纪末形成的智慧增长理念主张通过紧凑集约型用地、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保护城市开放空间和农业用地、开发多类型混合住宅等措施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和公平发展。这些理念与智慧城市发展的目标一致,也指明了智慧城市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些理念与智慧城市发展的哲学基础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主要发达国家早期的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见表1-2。

表1-2 主要发达国家早期的智慧城市发展战略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二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开端

总体上,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紧跟世界潮流。我国相继开展了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

在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1993年,中国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金桥、金卡、金关工程)。金桥工程是建立国家公用经济信息网,金卡工程则是货币电子化工程,金关工程是对国家外贸企业的信息系统实现联网。同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以全面推进中国信息化工作。1998年,中国成立了信息产业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工作得以有序推进。

受数字地球概念的启发,1998年,有人提出了数字中国的构想,但这一构想在数字城市建设启动后才真正得到发展。2006年,我国正式启动“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基础测绘项目。在此之后的5年里,我国遴选了120个城市(区)来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各地建成了一批城市交通管理、市政服务、地下管网、公安消防、人口管理、旧城改造、土地管理、应急联动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这大大推动了城市信息化建设。

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感知中国”战略,这随后成为推动国家产业升级、建设信息社会的顶层战略。2010年,宁波市出台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它是第一个在政府层面全面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随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株洲、佛山等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湖北、湖南、山东、辽宁、四川、河南、安徽等省还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群”的目标。

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前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290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人文、智慧、绿色的新型现代城市,它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提出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五化”要求。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它系统阐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制度设计等。另外,它指出,“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已经顺利启动。

三 发展智慧城市的意义

人类区别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类创造了能够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璀璨文明,其中,智慧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决定力量。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根据地,智慧城市能够提高社会效率,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它将人们从低价值劳动中解放出来,这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智慧城市的发展,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以更好地应对城市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堪重负,出现严重的城市病,比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资源紧缺、上学难、看病贵、贫富差距扩大、失业率与犯罪率上升等,这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能够加快城市管理和运行效率,突破土地、能源等资源限制,实现城市的现代化与生态化发展。例如,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安防等领域的发展,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提高安全防控能力,缓解城市病。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智慧城市可以提高实时信息处理能力及感应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在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之后,我国提出了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概念,从客观上讲,智慧城市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这对于平稳度过经济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我国,智慧城市将撬动万亿市场,这可以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另外,虽然我国城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源,但多数城市的支柱产业仍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扩大则可以促进各个企业、高校、城市之间的协同和创新,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从社会民生的角度看,智慧城市使居民的生活更便利,这能够增加居民的幸福感,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智慧城市正在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随着智慧购物、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政务的发展,居民可以明显感受到生活的便利,他们的舒适度和幸福感都得到显著提高。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相关产业增收并增加就业机会,这能够提高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将极大地提高社会效率,使每个人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创造更大的价值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