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阶级概念(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作者自序

本书直接的主题是关于马克思的阶级概念的理论再构成,但在此背景下存在着笔者试图全方位恢复“阶级论”的问题意识。身处新自由主义掌握霸权的现代社会,在直视差别和不平等蔓延的现实,并且从中需要直面个人的无力与绝望时,用具有深层意义的“阶级”来思考这些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何以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差别和不平等在全球范围的扩大在制造着大量贫困生活者的同时,却让掌握支配权的人积累着庞大的财富。像这样不平等的结构根本不能被简单地认定为个人的问题,而是集团和社会的问题,并且,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的、文化的(思想)问题。进一步说,什么是阶级?阶级就是指身处不平等社会关系中的人类集团。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是以经济的财富、政治的权力、文化的威信、社会的地位(榨取、非榨取的关系,支配、从属的关系,影响力多寡的关系,地位的上下关系)的不平等为基础的。如上所述,如果把在这种不平等状况下产生的结果简单地归结为个人责任的问题,那只能说是完全错误的。

对社会表面现象的反省,对其本质的理解、认识的方法原本是无数的。从差别的角度对社会现象考察,把它作为阶级的现实来理解,对其本质从阶级社会的观点进行探求是本书总体的问题意识。从此意图来看应该采取的方法并不局限于社会科学。如果用文学的或者新闻评论的方法来考察,其可以成为出色的报告文学;利用影像能制成经典的纪录片;用政治运动的方式来进行,揭示政治动员的目标,按照特定的战略可以制成政治纲领。但是在这里,本书完全基于社会科学的立场。那么,什么是社会科学?——按照经验的、历史的、主体的、整体的等特定的方法论程序,在一种观念的世界里,扩展知识构架(智力研究)。其不同于宗教的感悟,不同于来自艺术的直观,不同于哲学的理性,也不同于新闻评论者的观察,更谈不上政治的动机,仅仅是按照学问的方法和程序在被严格要求的世界里,进行知识构架(智力研究)。

当然,虽说本书强调站在社会科学的立场,但并不是说这一立场有言论上的优越性,更谈不上这一立场与宗教的立场、政治的立场、文学的立场、新闻评论者的立场以及其他的立场相对立。笔者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在设想言论构建时,言论的立场所限定的方法论上的制约。即,必须要意识到社会科学所要求的方法论上的制约这一不言自明的事实。对追求社会科学认知的人不能对其推荐宗教的方法、政治的方法和文学的方法。仅此而已。当然,优秀的知识构架(智力研究),必须要超越表面的观察进而洞察其本质。从此意义上看,通过优秀的文学创作、宗教体验和社会观察,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可以说一切社会科学都应该尽可能地认真面对现实中的矛盾,共享一切优秀的知识构架方式及其所设定的方向。但是,即便是最优秀的宗教体验,尽管这一体验中充满了对社会和人类本质的理解,也远远赶不上最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换言之,对于基础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最重要的是研究方法。即,反映现实的社会科学所固有的媒介方式。社会科学是以根本概念的相互关系为范畴组织的体系来发展,并在其发展中,将现实抽象为观念性内容,进而加以再构建。这一点,与其他的知识构架(智力研究)方式有明显的区别。正如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户坂润(戸坂潤)在1935年所言,“概念实际上不仅仅只是观念,而是把握事物最适合的观念”。戸坂潤‘科学論’、“戸坂潤全集”第1巻、勁草書房、1966、132頁。因此,反映现实,将其概念进行范畴展开的过程中,科学才可能发现相异于其他知识构架(智力研究)方式的独特性。

一般情况下方法是由目的规定的。社会科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马克思曾经对社会科学的意义作过以下含蓄的表述。“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25页。或者,如下换一种说法,“我们关于一切表现形式和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基础所说的话,也是适用的。前者是直接地、自发地、作为流行的思维形式再现出来的,而后者只有科学才能揭示出来”。《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21~622页。

如果把日常思考形态的不断再生产定义为常识,对它的批判亦可称为科学。科学是揭露潜藏在事物背后的本质的方法。引导人们获取常识所无法触及的对于本质的认识,这就是社会科学的目的。在常识的世界里安住,并想在那里终老的人,社会科学这一知性活动是基本没有意义的。

另外一个问题,是为现象与本质牵线搭桥的方法。通过什么样的程序才能走完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过程?马克思这样说过,为世人所共知:“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在自然科学中,为暴露被隐藏的自然法则,我们可能会用“显微镜”或“化学试剂”等物质装置,且这种物质装置的应用所占的比重较大。对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其研究手段和自然科学相比微不足道,作为研究手段来说其只能起到一点作用。我们所依赖的是每个人大脑中存在的抽象想象力。将现实加以分析、整理,反映现实的概念装置完全依赖于个人的抽象想象力,只有通过个人的抽象想象力我们才可能寻找出隐藏在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页。这也指导我们发挥抽象想象力去寻找概念。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阶级”正是通过上述程序(方法)而获得(或者应当获得)的概念,本书追求的正是这样的社会科学方面的阶级概念。

笔者一直以来怀着这样的问题意识,即致力于复活阶级概念的研究活动。本书就是在探讨源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而成熟的报告书。

马克思的主张作为古典阶级论的巅峰这一事实不言而喻。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马克思阶级论的整体构架完全处于一种未研究的状态。而且,在连它的框架甚至内容也不清楚的情况下,各种各样恣意的解释到处横行,只凭自己随意的印象,对(马克思的阶级论)思想的误解、批判、曲解、想象都大笔一挥地肆意独行,至少日本是这种状态。现代的阶级说教常常丧失了古典阶级论的丰富内涵,有向机械的、表面的、主观的议论暴走的倾向。或者,那些敢于对阶级概念不问青红皂白地否定和擅自下结论而不知羞愧的说教,也许就是由于这个原因。笔者在本书中最想强调的是,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作为社会科学方法的概念,以蕴含丰富的内容而值得夸赞,缺少了这种认识,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问的发展就会出现危机。使人类共通的世界遗产——马克思的阶级论——在现代复活,这就是我的愿望。

非常感谢将本书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宋丽丹女士和担任本书中文翻译的李晓魁博士,他们在企划阶段就给予笔者极大的帮助。假如没有具有专门知识的二位的帮助,本书不可能出版。还有很多在此没能一一列举姓名的中国同僚和友人,他们在对笔者的研究提供了极大协助的同时,还对笔者的教学活动给予配合,直接或间接地支持本书的出版,在此再一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清华大学教授 一桥大学名誉教授 渡边雅男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