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阶级概念(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对阶级概念的经济一元论理解

第二种误解,是把近代阶级仅仅视同为经济上的阶级。这种观点在一开始就丧失了将阶级作为政治存在和文化存在的视角,先入为主地认为阶级原本不过是经济上的规定而已。令人意外的是,这种误解在社会科学家中根深蒂固。特别是,如果我们以此一元论的阶级观为前提展开论述,那么很显然,无论是政治上的支配还是文化上的霸权,我们都不可能简单归咎于经济上的阶级。另外,在现代日本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已长期不结合阶级论进行研究。只要这种现状继续维持,人们就会轻易相信,阶级的概念已经过时了。如果认为阶级仅仅是经济上的规定,那么在政治和文化等现实问题中采取阶级的视角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为避免陷入这种误解,有必要对近代阶级的综合特性,换言之,对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特性进行总体性和相互关联的把握。

让我们以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离,以及造成这种分离的社会分工为出发点进行探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对此作了如下论述。

“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产生的分工和社会分裂为单独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也产生了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6页。此外,“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同时,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然而这始终是在每一个家庭或部落集团中现有的骨肉联系、语言联系、较大规模的分工联系以及其他利害关系的现实基础上,特别是在……各阶级利益的基础上发生的。这些阶级既然已经由于分工而分离开来,就在每一个这样的人群中分离开来,其中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7~38页。

阶级是在伴随着“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分工体制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作为经济存在的阶级的起源。不平等的分配是所有制的性质造成的结果之一。本来,分配并不是由所有制决定,即使在分配中出现了不平等的现象(也许只是暂时的),而所有制却把这种不平等常态化,将其稳固和确定下来。因此,阶级作为经济存在,其依据的根本原理是所有制。

在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体制中,利益便发生了分裂。同时,产生了“这些阶级……在每一个这样的人群中分离开来,其中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的基础。对统治阶级来说,如何使自身的阶级私利成为全体利益的代表,这是他们面对的问题。如果不能把阶级私利打造成全体利益,他们就无法鼓吹其统治的正当性。这就是阶级作为政治存在的理论根据。如果说阶级作为经济存在的根本原理是实现以阶级私利为目标的所有制,那么阶级作为政治存在的根本原理则是统治的全体性乃至普遍性。精英政治的作用就是把某一阶级的政治私利鼓吹为普遍的政治利益,给自身在政治上的统治赋予正当性。

那么,阶级作为文化存在是怎样的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如下相关论述。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2页。


在文化上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和处于其影响力之下的阶级之间存在分裂。我们有必要探讨这种分裂产生的原因。

占据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也能够自由支配精神生产资料。不能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也就无法支配精神生产资料。前者的文化和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后者的文化和思想则沦为前者的从属。当然,事情绝非这么简单。占有物质生产手段的阶级为了使自身的文化和思想在文化领域也占据统治地位,不断展开和扩大文化斗争,并必须获取胜利。在这里,文化本身就带上了浓厚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色彩,这同时也表明,文化战略与政治战略、经济战略是不同的。但是,过去英国称霸世界海洋之时,英式英语和英国文化也影响着全球文化,以此类推,如今在世界舞台上领导全球物质生产的是美国,于是美式英语和美国文化正在世界文化中大行其道,这是尽人皆知的现象。由此看来,经济、政治领域的支配者在文化领域也会发挥压倒性的作用,这确实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于是,文化精英们敏锐地感受到这一点,这正是他们的精英之处。“我们……已经说明分工是先前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现在,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出现在统治阶级中间,因为在这个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而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谋生的主要泉源),而另一些人对于这些思想和幻想则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他们准备接受这些思想和幻想,因为实际上该阶级的这些代表才是它的积极成员,所以他们很少有时间来编造关于自身的幻想和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3页。

他们的目的,是把特定阶级的利益鼓吹为社会全体的利益,并运用文化手段赋予其特殊利益普遍性。精英文化的作用就是让某种特殊的文化特征具有普遍性,并以此确定某种特定文化的霸权地位。

如此,在整体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在上述领域都分别争取着其阶级利益。这体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相互联系。经济上的统治阶级不仅是政治上的统治阶级,同时还是文化上的统治阶级。由此,统治阶级分别开展在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