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论丛(第14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日本杏雨书屋所藏敦煌佛教写本《入楞伽经疏》(羽726R)研究本文受到了平成二十八年度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辅助金(特别研究员奖励费)的资助,属于其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李子捷

 

提要:北魏时期的印度来华僧菩提流支(? -527年?)在翻译出十卷本《入楞伽经》后不久便撰写了对其做解释的注释书,此后菩提流支的后继者法上(495-580年)也对该经写了注释书。然而遗憾的是,它们均已散佚。而日本杏雨书屋所藏敦煌佛教文献中保存有标记“西魏大统五年”的《入楞伽经》注释书(羽726R),其文风与作为初期地论学派代表人物的菩提流支与法上近似,该文献很可能为菩提流支本人或其周边的初期地论学派之人所作。该文献主张“作为第七识的阿梨耶识、作为第六识的第二意识、作为前五识的意识”的心识说(唯识说)。根据菩提流支所译《深密解脱经》,阿梨耶识和阿陀那识并无本质区别,只是不同称呼方法而已。至于法上,众所周知,其主张作为妄识的第七识阿梨耶识说。由此可见,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的作者很可能是菩提流支或法上。作为现存最早的《入楞伽经》汉文注释书,该文献是研究以菩提流支为中心的中国佛教初期地论学派的唯识思想的重要著作。

关键词:杏雨书屋《入楞伽经疏》(羽726R)菩提流支 法上 真如第七识阿梨耶识

一 序论

众所周知,《楞伽经》是中国佛教唯识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经典,同时也是最早的汉译唯识经论之一,对后来的《大乘起信论》有很大的影响。若仔细分析地论学派与摄论学派的心识说就不难发现,《楞伽经》的影响力巨大。但以目前学界的研究而言,提到唐以前的地论和摄论唯识思想,更多的还是关注于《十地经论》和真谛译《摄大乘论释》等,而对《楞伽经》的重要性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南北朝至唐的《楞伽经》理解,对整个中国佛教思想史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到目前为止,先行研究对此问题的关注明显不足。关于这一点,日本学者伊吹敦曾专门指出过。伊吹敦《菩提達摩の“楞伽経疏”について(上、下)》,《東洋大学文学部纪要·印度哲学科篇》第23、24号,1998年3月,1999年3月。尤其是对于中国初期唯识思想的心识说而言,《楞伽经》的影响力更是其他经论难以比拟的。关于这一点,日本学者境野黄洋和结城令闻指出,地论学派和摄论学派很有可能是受了《楞伽经》的影响而主张第九识的存在。境野黄洋:《支那仏教精史》,境野黄洋博士遺稿刊行会,1935;結城令聞:《支那唯識学史上における楞伽師の地位》,《支那仏教精史》, 1-11, 1937。结城氏更进一步推测,南北朝时期有着楞伽师和地持师这样的研究唯识思想的学派存在。对此,笔者表示认同。

《楞伽经》现存一种梵文本、三种汉译本和两种藏译本。汉译本中,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和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对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影响尤为深远。而据记载,菩提流支译出十卷本《入楞伽经》后不久就撰写了对其内容进行解释的注释书,但遗憾的是该注释书后来散佚。参考石田茂作《写経より見たる奈良朝仏教の研究》,東洋文庫,1930,第171-173页。作为菩提流支的后继者之一的法上,也撰写有《入楞伽经》的注释书,但同样已散佚。而菩提流支关于《入楞伽经》的注释书写成后不久,《大乘起信论》就在中国出现了。因此,若能了解该注释书的内容,对理解菩提流支的心识说及《大乘起信论》的出现等问题都会有所裨益。

而笔者注意到,在刚公开不久的日本武田科学财团杏雨书屋所藏敦煌文献中,保存有标有“西魏大统五年”的唯识文献的注释书。笔者于2013年5月在日本京都大谷大学图书馆注意到该文献的存在,之后在2013年9月1日的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学术大会上报告了此文献的发现。此后,2013年11月于韩国出版的《藏外地論宗文献集成·続集》(韩国金刚大学出版社)中收有韩国学者李相旻对该文献的内容文字的释读翻刻,但此书中并无关于羽726R作者的判定与思想内容的研究部分。其题名虽被拟定为《大乘十地论义记》,但核查其内容,正是《入楞伽经》的注释书。从其年代来看,西魏大统五年(539年)时,菩提流支应尚未去世,因此该著作很有可能为菩提流支所作的《入楞伽经疏》。若果真如此,该著作应该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关于《入楞伽经》的汉文注释书。因此,对该著作的研究,或许可以对目前尚不明朗的菩提流支与初期地论学派的唯识思想的研究予以很大的帮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中国初期唯识思想史研究的一块空白。由此看来,此文献是非常重要的新材料。

二 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的文本与作者

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是日本公益财团法人武田科学振兴财团图书资料馆“杏雨书屋”所藏羽田亨(1882-1955年)旧藏敦煌写本中的一件,被收于其出版的影片册第9册。根据同书所载的目录,原题名为《大乘十地论义记》,但如上所述,根据最近的整理与研究,其正是《入楞伽经》的注释书,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将其直接称为《入楞伽经疏》。关于这一点,日本学者池田将则和韩国学者李相旻则认为还是应当以《大乘十地论义记》命名该文献,并对此与笔者有过探讨。对此,笔者暂时持保留态度。众所周知,李盛铎旧藏的敦煌文献和日本所藏的敦煌文献都有不少伪本,相关研究可参考藤枝晃的一系列先行研究成果。但关于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笔者认为不必过度担心此问题,具体理由将在下文解释。因此,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下文将其略称为杏雨书屋本)是菩提流支所译《入楞伽经》的注释书,同时也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此注释书。

然而遗憾的是,该文献首尾均不全,现存的文本仅为原文中间的一部分。其内容与文风基本统一,基本没有修改过的痕迹。但从写本字体上来看,很可能是由三人连续抄写而成,不过三部分在内容上并无明显断层。

现存的该写本没有出现作者名,但尾题写有“大统五年二月七日交竟”。若从该年代来看,菩提流支极有可能尚未去世,或至少是刚去世不久。而该写本的内容是对菩提流支所译《入楞伽经》的注释,因此基本可以排除其是菩提流支以前的著作的可能性。由此看来,该注释书是了解菩提流支及其身边人物的思想的重要文献。倘若“大统五年”这一年代记载有误,则有必要对其作者进行再探讨。针对此问题,笔者接下来以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分析。

首先,关于“阿梨耶识”,杏雨书屋本第8页有如下所述:

 

法远离心者是阿梨耶识,意是第二意识,意识者是五识。二乘人但离六识,未离第七阿梨耶识、通语故言离心意识。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第8页。原文参照日本武田科学财团杏雨书屋《敦煌秘笈》影片册第9册,武田科学财团,2013。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将阿梨耶识作为第七识这一点。众所周知,菩提流支(? -527年?)的弟子法上(495-580年)将阿梨耶识作为第七识,稍后的净影寺慧远(523-592年)则将阿梨耶识当作第八识。在慧远之后的中国佛教思想史中,阿梨(赖)耶识长期被认为是第八识。从这一点来看,将阿梨耶识作为第七识的该注释书恐怕是菩提流支本人或其身边地论学派之人的著作。

杏雨书屋本中多次出现“真如法身”这一用语,比如:

 

有为之中无真如法身,故言亦而。真如法身中无上三句有法,故言亦而。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第2页。

明大慧先明世间二句不生不灭,是无法非是真如妙有之法,正欲显真如法身出世间寂静真极胜法。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第4页。

《经》,大慧,如来法身非是无物者,明真如法身寂灭常住。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第4页。

 

菩提流支以前,“真如法身”这一用语被昙摩流支和筏提摩多译经时使用过。在那之后,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法上等人也用过该用语。尤其是菩提流支和法上,多次使用“真如法身”。法上在著作中表示:“内正愿力者,证真如智是正因也。见法身佛者,与法仏相应已见真如法身。”法上撰《十地论义疏》,《大正藏》(85),第773页下。菩提流支在所译经论中表示:“是凡夫人不能见真如法身,如经,彼如来妙体即法身诸佛,法体不可见,彼识不能知故。”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大正藏》(25),第795页上。

此外,杏雨书屋本中也有“法身妙有”这一用语。杏雨书屋本第2页中有如下原文:

 

如《经》,大惠,自身为有,他身为无,如似牛马,自身为有,是真法身妙有,无其横计神我,故言他身为无。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第2页。

 

此处出现的“法身妙有”这一用语,在隋代以前的汉译佛教论疏中只出现于菩提流支所译的《金刚仙论》。除《金刚仙论》外,在敦煌本《维摩义记》和《维摩经义记》中也有发现。关于《金刚仙论》,日本学者岛地大等认为其为当时南方的伪作,而大竹晋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是菩提流支本人的讲义录。可参考竹村牧男、大竹晋《新国译大藏经·金刚仙论》,大藏出版社,2003。由此可见,本注释书应当与以菩提流支为中心的初期地论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

杏雨书屋本载:“功用之智等并不及八地以上,无功用智住运明进自然向大菩提”,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第5页。出现了“功用之智”和“无功用智”这一对用语。据笔者所知,菩提流支是最早使用它们的译经僧,之后的勒那摩提和法上也使用过此用语。

同样在第5页,有如下内容:“复明二乘但闻人无我智,未闻因缘真如二种法无我智,故亦非境界。”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第5页。而此处出现的“因缘真如”这一用语,在目前入藏的汉译佛教文献中,唐代以前只在菩提流支译的《金刚仙论》中出现过。《金刚仙论》载:“此二乘之人无我正理及灭结无为,故名为圣。未得因缘真如二种法空,未能尽无明变易生死究竟无为,故不如佛菩萨也。”菩提流支译《金刚仙论》,《大正藏》(25),第823页上中。很明显,其语言表述与上述杏雨书屋本的相关内容非常相近。

杏雨书屋本第6页提到:“而诸凡夫不觉知者外道凡夫二乘圣人,不达真应二身不一不异。”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第6页。也就是说真身与应身“不一不异”。与此对应,菩提流支译《金刚仙论》中的对应内容为:“上广释法报二佛不一不异,亦通应佛不一不异”,菩提流支译《金刚仙论》,《大正藏》(25),第867页中。仍为很相近的内容。

杏雨书屋本第6页提到:“真妙法身非是生灭。”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第6页。此处出现了“真妙法身”这一用语。该用语在唐以前的汉译佛典中只见于圣坚译的《佛说罗摩伽经》和菩提流支译的《金刚仙论》。

此外,杏雨书屋本还提到了真俗二谛的平等问题。杏雨书屋本第8页表示:“正明菩萨具四无等,不着文字,初地证智,知有为无为二谛义平等一相。”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第8页。也就是说,二谛之间并无差别,是平等的,即一相。与此相似的说法可见于菩提流支译的《佛说法集经》。具体内容为:

 

世谛者,所谓有限齐名数为他人说,狭劣不广,是名世谛第一义谛者,所谓甚深空相应法,无有限齐,不断绝处,非他因缘。平等一相、无有高下。不乱不静相,一切法真如相,是名第一义谛菩提流支译《佛说法集经》,《大正藏》(17),第622页上。

 

在菩提流支以前,“真如佛性”这一用语只出现于筏提摩多的译经中,而该用语在杏雨书屋本第8页也可见到:

 

所知不著我,所言离二种心分别之相。为二乘人但说人无我空,不说真如佛性法无我,故言不如说。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第8页。

 

与此相近的表述,仍可见于菩提流支译《金刚仙论》:

 

如来为小乘人说四谛法,此声闻人观四谛理,断三界结,得小乘果证。然虽非究竟之实,当其分有观境除得不谬,故云实语也。如语者,明如来为诸菩萨设真如佛性,是其大乘自说而说,如理不谬,故名如语也。菩提流支译《金刚仙论》,《大正藏》(25),第840页上中。

 

从画线的部分可知,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

通过以上的详细分析可知,从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的内容来看,其文风与菩提流支及法上等初期地论师非常接近。即便“大统五年”这一尾题年代有误,也基本上可以断定是初期地论学派的著作。因此,虽然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只留存了一部分,但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初期唯识思想史仍具有很高的价值。日本学者池田将则和大竹晋向笔者表示过,尽管羽726R的现存部分主要是对《入楞伽经》的注释,但不排除该文献属于当时某教理集成文献的一部分,即其全体并非只针对《入楞伽经》,还有对其他经典的注释。对此,笔者也不否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三 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所见的唯识思想

众所周知,菩提流支是将唯识思想最早译介到中国的印度佛教论师之一,由他传来的唯识思想对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佛教思想史之展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关于菩提流支的著作及思想,可参考大竹晋对地论学派的一系列先行研究成果。下文将对杏雨书屋本的唯识学之心识说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初期唯识学的心识说管中窥豹。

如上所述,杏雨书屋本第8页对“阿梨耶识”有如下论述:

 

如《经》,为远离心者是阿梨耶识意识者,此明为小乘说人无我。法远离心者是阿梨耶识,意是第二意识,意识者是五识。二乘人但离六识,未离第七阿梨耶识,通语故言离心意识。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第8页。

 

菩提流支的心识说存在着很多未解之谜团,因此,杏雨书屋本的相关内容显得很重要。在这段文字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关于“意识”的分析。这里将阿梨耶识看作第七识,将第六识当作第二意识,而前五识被认为是意识。这种独特的心识思想值得关注。关于这一点,菩提流支译的《入楞伽经》载:

 

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大慧,五识身共意识身,善不善法展转差别相续,体无差别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大正藏》(16),第559页中。

 

菩提流支在这里虽然认为阿梨耶识是第八识,但关于“意识”的分析却与杏雨书屋本一致。杏雨书屋本在分析意识时认为,第七识是阿梨耶识,第六识是第二意识,前五识是意识。为何前五识也是意识呢?对此,前面的《入楞伽经》的引文明确表示,前五识与意识共同作用,二者在体上并无差别。如此一来,虽然关于阿梨耶识究竟是第八识还是第七识还存疑,但在“意识”的分析上,杏雨书屋本与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是共通的。

被认为是菩提流支所译的《金刚仙论》中有言:

 

不异而转精胜名习因,能显真性无壅,名通。通者,谓第八佛性识无壅,名之为通也,故偈言智习唯识通者。第八阿梨耶识通明十地菩萨无漏真解佛果智慧,方能通远。菩提流支译《金刚仙论》,《大正藏》(25),第828页上中。

 

此处虽然只出现了一处,却是“第八阿梨耶识”的说法,而且出现了“第八佛性识”。

那么,“阿梨耶识”究竟是第八识还是第七识呢?关于这一问题,日本学僧普寂(1707-1781年)和真兴(925-1004年)等人有相关记述。普寂在其著作《摄大乘论释略疏》中写道:

 

或立六识,如小乘诸部经论及般若部经论。或立七识,谓眼识乃至阿陀那是也,第八梨耶体非心识,是空理故,如菩提流支等。或立八识,如旧地师勒那伏陀等及新译唯识论宗。或立九识,是有二说,一真妄相対,以成九识,即取真如为第九阿摩罗识,如《大乘同性经》《金刚三昧经》《决定藏论》《转识论》等说,真谛法师等建立九识乃由此说也。二因果相対,以成九识,即开如来净第八识为第九识,如慈恩等,如《法苑》《唯识章》明。普寂撰《摄大乘论释略疏》,《大正藏》(68),第121页中下。

 

真兴在其著作《唯识义私记》中表示:

 

《章》云,于大乘中古德或说七识修道,八识修道,皆非正义,不可依据云云。问,此文意何?答,是明大乘有古新两说,中古德计也,此有二类,七识修道师八识修道师也。问,其二类师者谁?答,珠等记中引道基师《摄论章》云,至于后魏流支三藏但说七识,谓眼识乃至阿陀那第七识也,第八梨耶体非心识,是空理故。乃至即其魏世勒那、伏陀二三藏说有八识,谓从眼识至阿梨耶,梨耶识者不虑而知,不动而照。真兴撰《唯识义私记》,《大正藏》(71),第359页下。

 

由此二段文字可知,二者均将中国唯识诸学派的思想分为四家。其中菩提流支的心识说是“眼、耳、鼻、舌、身、意、阿陀那”之七识说,而第八阿梨耶识并非心识,只是空理。这样的解释与杏雨书屋本相似,但杏雨书屋本并无“第七识阿陀那和第八识阿梨耶”的说法。而菩提流支的继承者之一法上在其著作《十地论义疏》中表示:

 

一缘起,二妄相,三真如。缘起者第七阿梨耶识,是生死本也。妄想者六识心,妄生分别邪著六尘。法上撰《十地论义疏》,《大正藏》(85),第764页中。

 

法上的这一思想明显与杏雨书屋本的第七阿梨耶识说一致。但再查菩提流支译的《深密解脱经》,可见如下记载:

 

广慧,彼识名阿陀那识。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识取此身相应身故。广慧,亦名阿梨耶识。何以故?以彼身中住著故,一体相应故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大正藏》(16),第669页上中。

 

这也就是说,菩提流支认为阿梨耶识和阿陀那识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称呼的不同而已。由此分析,将第七识阿陀那和第八识阿梨耶区分似乎并不像是菩提流支的主张。

作为这一观点的补充材料,论及《楞伽经》心识说与菩提流支唯识说之关系的日本三论宗禅那院珍海(1091-1152年)在其著作《八识义章研习抄》中有相关论述。具体如下:

 

问,《入楞伽经》第七云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其生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已上准此经文,以阿梨耶置有生灭七种识中,云何第八名阿梨耶云云?答,上所引文列八识名,于七识外有阿梨耶,又《摄论》等以阿梨耶为第八识。尔彼不在梨耶识文,若依流支,阿梨耶名通七八识,故不相违。又第八中自有真妄,故《中论》观行品疏引摄大乘师释云,八识有二,一妄,二真。有解性义是真,有果报识是妄用。《起信论》云,生灭无生灭合作梨耶体。《楞伽经》亦有二文,一云梨耶是如来藏,二云如来藏非阿梨耶。已上检《入楞伽》佛性品自有二文,一处文云,阿梨耶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俱共。又一文云,如来藏识诚不在阿梨耶识中,故知梨耶虽第八识,真妄别说且言不在。若准此义,应解彼文云,七种识者即是陀那及与六识,此七从彼本识之中染种生故在本识中,本既生灭,其末随尔,如来藏识不在妄中故无生灭,依此义释亦不相违。相法师疏引《起信论》释梨耶识有二种义,准依此释,应如前辨。今案,菩提流支西天论师,亲译自讲,云有二种阿梨耶识。虽不可舍,然以第七名阿梨耶者未见诚文,不可辄依,是故且依摄论师义释经文也。珍海记《八识义章研习抄》,《大正藏》(70),第650页下。

 

这段材料传达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即围绕菩提流支译的《入楞伽经》的“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其生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这一说法,珍海指出,菩提流支所言的阿梨耶识既通第七识,也通第八识,二者并无矛盾。在此基础上,珍海还指出,菩提流支主张第七识阿梨耶识和第八识阿梨耶识并存。虽有说“作为第七识的阿梨耶识并无明确的经论证据,故不应作为依据”,但之所以有这种论述,其背景正是关于菩提流支有第七、第八之二种阿梨耶识的说法存在吧。而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的内容正好可以作为论证这一观点的补充材料。

当然,目前尚不能肯定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的作者一定是菩提流支,而且,作为菩提流支继承者之一的法上也主张“作为妄识的第七阿梨耶识”说,因此,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的作者也有可能是法上。但无论如何,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应是菩提流支和法上等初期地论师的著作,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填补中国初期唯识思想史研究空白的重要作用。

四 小结

在此将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如下总结:

其一,杏雨书屋所藏敦煌文献中有标有“西魏大统五年”之年代的唯识文献的注释书,其题名本为《大乘十地论义记》,根据研究,正是《入楞伽经》的注释书。此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入楞伽经》的汉文注释书。

其二,现存写本的尾题处写有“大统五年二月七日交竟”,从这一年代来看,菩提流支很可能还尚未去世,或至少是刚去世不久。该注释书应为菩提流支本人或周边的关联人物所著。并且,从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的内容来看,其文风与菩提流支和法上等初期地论师非常相近。即便“大统五年”这一尾题年代有误,也可以基本断定该文献是初期地论学派的著作。

其三,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的心识说为“作为第七识的阿梨耶识、作为第六识的第二意识、作为前五识的意识”之构成。根据菩提流支译的《深密解脱经》,阿梨耶识和阿陀那识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称呼不同而已,而且,将意识看作与前五识不同的观点很独特,与《入楞伽经》本身的说法也不完全相同。众所周知,法上主张作为妄识的第七阿梨耶识,由此来看,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的作者很有可能是菩提流支或法上等人。

如果以上考察大致无误的话,笔者可判定,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羽726R)是现存最早的《入楞伽经》汉文注释书,而且是以菩提流支为中心的初期地论学派所著的重要的唯识学著作。通过对该文献的分析,可以对中国初期唯识思想史的研究提供全新的材料。

 

(李子捷:日本东京驹泽大学佛教学博士生,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