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成年轨迹及其影响
本书研究的是成年轨迹。成年轨迹不仅探究个人是否完成学业、就业、结婚和生育四种行为转变,而且关注这些行为转变的时间、次序及差异性(Hogan & Astone, 1986; Shanahan, 2000)。
生命历程理论认为,个人在生命历程中行为转变不可以孤立来看,而是要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Elder, Johnson & Crosnoe, 2003)。行为转变发生的时间,与其他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时间和次序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将对个人的生命历程产生不同的意义(Amato et al., 2008; MacMillan & Copher, 2005)。例如,同样是结婚这种行为,在18岁结婚和在26岁结婚的意义是不同的,在上学期间结婚和工作后结婚意义也是不同的。同样是26岁在工作后结婚,仅有10%的同伴这样做与有60%的同伴这样做,意义是不同的。因此,本研究定义的成年轨迹,是毕业、就业、结婚和生育这些行为转变的时间、次序和差异性。
不同的成年轨迹会对个体成年之后的生命历程产生不同的影响。Elman和O'Rand(2004)的研究表明,拥有同样高等学历的人薪资水平会有所不同。薪资的差异受高等教育获得时所处的生命历程影响。如果高等教育学历是在工作后重返学校获得的,那么其薪资会低于直接完成高等教育学历再去工作的群体。Harris等发现尽管结婚会对个人健康产生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会因结婚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Harris, Lee & Deleone, 2010)。过早结婚对健康并没有保护作用,反而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成年轨迹是否遵循学业—就业—结婚—生育这一次序,将影响婚姻稳定性、幸福感和心理健康(Hogan, 1978; Mouw, 2005)。
成年轨迹从个人的角度反映了社会变迁。成年轨迹不仅仅受个人和家庭因素影响,更反映了宏观的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正如米尔斯(2005:14)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写道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间的联系”。埃尔德(2002)在其著作《大萧条的孩子们》中分析了在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的成年轨迹及之后的生命历程。该研究将成年轨迹放在一个宏观的历史情境中理解其变化及意义,确立了生命历程研究和成长轨迹的分析框架。沿此分析框架,中国学者着重研究了1967—1978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对城市青年的成长轨迹的影响。上山下乡运动对那一代的青年有着深远的负面影响,他们的学业被中断,结婚和生育时间推迟,且返城之后难以找到相匹配的职业(Zhou & Hou, 1999)。这种负面影响不仅影响其成年时期,而且贯穿他们整个的生命历程,降低了他们的成年期幸福感,并损害了其老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Qian &Hodson, 2011; Fan & Qian,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