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荣格曾经受到弗洛伊德的赏识并一度被指定为精神分析学派的“继承人”和“王储”,由于后来与弗洛伊德意见相左而与其分道扬镳,创立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派。他提出心理结构整体论的方法,尤其是引入集体潜意识和原型等概念,对心理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对荣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而对荣格的宗教观的研究则非常少见。
本书主要介绍了荣格的生平和著作,总结了他的分析心理学体系和宗教观,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上帝的形象和对三位一体教义的心理学分析两个方面探讨了他的基督教心理观及其内涵,同时也评价了他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最后,本书论述了荣格的信仰进路对“精神性”概念的阐释,荣格的“精神性”与心理治疗的关系,概括了荣格在宗教心理学领域的贡献,对宗教心理学未来发展趋向以及超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
荣格提出心灵是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组成的。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他基于对自己及病人的宗教经验和梦境的分析而阐释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原型是集体潜意识的组成部分,荣格将原型的阐释分为原型的形式和原型的内容两个部分,也即原型本身和原型形象。自性原型是原型之原型,代表了心灵的整体,也是心灵的中心,是最核心的原型。自性化过程是整合意识与潜意识,重新建立心理秩序,最终实现自性的途径。荣格认为生命的前半部分是自我和自性的逐渐分离,后半部分是两者的重新结合。
荣格认为宗教是对鲁道夫·奥托称为“圣秘”的一种东西的细致观察,是已被“圣秘”体验改变了意识的一种特有态度。他认为宗教是人类心灵最早和最具普遍性的表达方式,任何触及个人心理结构的心理学都会不可避免地注意到宗教的问题,因为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而且对相当多的人来讲也是极受关注的问题。他认为宗教的本质是宗教经验,宗教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宗教在心理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宗教研究应该侧重宗教经验而非信仰本身,宗教观念是集体潜意识原型的显现,宗教教义、仪式和教会是面对宗教经验恐惧的防御手段。他常用的分析宗教问题的方法有综合建构法、类现象学方法和积极想象法。
荣格对基督教的理解是反传统的。他区分了上帝和上帝的形象,从他本人及其病人对上帝形象的经验出发,提出上帝是集体潜意识的原型,上帝的原型形式是一种心理事实,其原型内容是无数的象征,即人们心中的上帝形象。荣格还分析了基督教三位一体的教义,他首先回顾了前基督教时代文明中的相似形象,在原型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原型形象并对此做出了心理学解释,阐释了四位一体的问题,最后通过《答约伯书》探讨了上帝形象的矛盾性及上帝的道成肉身问题。
荣格阐释宗教心理学进路的方式是非常独特的,因而有人说他是反传统的异端。他的宗教观念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不同,但与西方出现的“信而不群”的“精神性”进路相吻合,他的宗教心理观很好地阐释了“精神性”的含义。荣格非常重视宗教与“精神性”对心理治疗的积极意义。从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来说,荣格的宗教心理观启示我们要加强对个体心理的社会和集体层面的关注,尤其是对个体心理的精神维度的关注,要从方法上重视定性的研究。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荣格的宗教心理观突破了传统西方宗教的樊篱,他本人身体力行东方宗教的模式,开辟了一条信仰的“精神性”道路,为拓展宗教的研究领域,弥合东西方宗教差异的鸿沟,进行宗教间对话和交流,做了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荣格 宗教心理观 分析心理学 上帝形象 三位一体教义的心理分析 基督教心理观 精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