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总第7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性和彻底性转向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新探

许斗斗许斗斗,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后期海德格尔极为关注并提出许多质疑之作,国内外学者对其中一些论断也存在普遍的误读。其实,马克思在其中表述了德国哲学在宗教批判结束之后,黑格尔哲学也仅仅达到“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其所代表的德国哲学表现出了不彻底性和非现实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通过实践以“达到人的高度的革命”,由此展示出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性和彻底性转向,并在现实性中实现哲学和无产阶级的人类回归,从而回应了当代学者的各种质疑。

【关键词】 马克思 现实性 彻底性 转向


海德格尔在晚期曾非常关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的几句话:“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情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他认为“全部马克思主义都是以这个论题为依据”,只能把“马克思的这个命题理解为形而上学命题”。〔法〕F.费迪耶等:《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丁耘摘译,《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这些观点?笔者认为,马克思在《导言》中,隐含并贯穿着一条他对哲学现实性与彻底性之探求的思路,这一思路也是回应海德格尔上述质疑的一个有效视角。

一 宗教批判与现实人的关注

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等人认为,对宗教的批判是那个时代的共同特征,也是当时最主要的任务,因为宗教是那个时代和社会的总体表征。在费尔巴哈对宗教本质的批判的影响下,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宗教与人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宗教就是当时的现实,宗教的苦难就是苦难现实的反映,又是这种苦难现实的一种抗议和倾诉。于是,对宗教的批判就必然转变成对现实的批判,即马克思说的:“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页。因此,我们在清楚了宗教的“虚幻”之后,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真正的“现实”?

至于真正的“现实”,马克思指出:“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实的现实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2页。这说明,在马克思那里,宗教是虚幻的存在,是尘世中的非现实性;宗教的非现实性就在于它使人的本质丧失了现实性。因此,马克思的现实性是与人和人的本质相关联,是人的自由和人的本质的现实展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导言》中概括了整个德国哲学的现实性转向,并批判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在这种转向中的不彻底性。他说:“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页。在此段名言中,马克思表达了两层含义:第一,宗教所表征的“彼岸世界”和“神圣形象”的“消逝”和“被揭穿”,这意味着“哲学的迫切任务”是确立现实的“此岸世界的真理”,意味着整个德国哲学开始转向现实性;第二,在“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的哲学现实性转向中,把这种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和“对政治的批判”,这只是现实性转向的一种表现,一个层次,但绝不是全部。换句话说,这还仅仅是黑格尔哲学所达到的那个层次,是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德国国家哲学和当时德国的现状,它不够彻底,不是哲学真正而彻底的现实性转向。必须指出,马克思上述名言中的第二层含义被国内外学界普遍忽略,因为国内外学界普遍以为,它是马克思观点的自我表述,而没有意识到它其实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现实性转向之不彻底性的揭示和批判。

二 “人的最高本质”与“人的解放”

马克思认为,对黑格尔“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绝不会是一个只停留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抗问题,而是“实践才能解决的那些课题”,此处的“实践”就是要超越意识领域的斗争而实现“达到人的高度的革命”。于是,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的彻底性从而其实践能力的明证就是:德国理论是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9页。以上所述表明了马克思的三点思想内涵:第一,超越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途径是实践,实践的归宿是实现现实的人的社会革命,实践是超越意识领域抗争的武器批判,是人的社会革命的物质力量。第二,理论的彻底性在于抓住事物的根本,在于说服群众,并被群众所掌握。德国理论的彻底性是从批判和废除宗教出发的,换言之,以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等为代表的当时德国哲学,虽然展开了宗教批判,但还仅仅是其哲学彻底性的开始,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哲学彻底性。第三,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必然走向人的问题,必然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为目标,真正实现“人的高度的革命”。换言之,宗教批判是起点,人的本质的回归是目标,这就是哲学的现实性和彻底性,真正哲学的实践是实现其现实性和彻底性的过程。

本文开头海德格尔对马克思两个论断的质疑,即“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在此我们不难看出,1843年《导言》时期的马克思还是受到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其中不乏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的影子与痕迹。但是,费尔巴哈“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及其本质含义是什么?海德格尔质疑马克思的那两个论断是否就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依据”?显然不是。应该说,“这种说法只有在马克思的思想止于费尔巴哈立场的情况下才可能是正确的”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人民出版社,2006,第434页。。即费尔巴哈也只是引导人们唯物主义地关注和强调人的本质问题,仅此而已。他的唯物主义立场还是没有现实而彻底地贯彻下去,没有达到马克思所深入到的现实本质之中。那么,马克思又是如何超越费尔巴哈的?此超越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首先,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关于“现实的人”的本质规定上的超越。在人的本质问题上,费尔巴哈认为:“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84,第27页。显然,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这种规定,只有在他批判宗教本质的抽象性和虚幻性时,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现实性和积极意义,才显示出对人的本质规定的积极指向。而马克思的超越性则体现在,当在陈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时,他就立即接着指出,这一陈述“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它深刻地表明,此处的“人”已经是处于一切社会关系之中,是处在当时现实的“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一切社会关系之中,而不是在主观意志上去规定人的本质。为了实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必须批判和消除这一切异化的社会关系,而实现的前提或表现就是人的解放。

其次,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的超越。“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的实质含义是什么?“它的意思无非是说,第一,现实的人是感性的存在,因为无论人之外的自然还是人之内的自然都首先是感性的存在;第二,现实的人是对象性的存在,并且首先以感性的自然界作为其对象(现实的人有对象,并且也成为对象的对象)。因此,说现实的人以自然为基础,无非就是说现实的人是感性—对象性的存在。”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人民出版社,2006,第455页。当费尔巴哈以“感性”来否弃黑格尔的“超感性世界”,这的确有如马克思所说的“结束和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但若以此来说明人的现实性存在,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它还局限于理论领域内而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还不是人的真正现实性存在。马克思在此的实质性超越是在《巴黎手稿》中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对象性活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第57、105页。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的“感性的人的活动”“人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4、56页。等概念的表述上。但是,在《导言》中,马克思所说的“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只有用一个办法即实践才能解决”,这个“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就是达到“人的高度的革命”以实现“人的解放”,这些都清楚地表明,马克思已经实现了人的现实性指向,实现了哲学的彻底性转向。

三 “哲学”的批判与彻底性哲学的产生

当德国历史走到了“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时,“哲学的迫切任务”就开始呈现出了量的多样性和质的差异性。

所谓量的多样性表现在:如,黑格尔哲学在宗教神学的批判后就转向了对法的批判和对政治的批判。又如,代表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实践政治派就表现为对当时德国哲学的否定。该派的否定采取了“鸵鸟式”的态度,以为只要放弃哲学就能消灭哲学,实践政治派若要消灭黑格尔哲学所代表的德国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就是要使哲学扎根于德国现实,而不是抛弃哲学或者谩骂哲学。再如,以青年黑格尔派组成的理论政治派,一方面过于自信,对敌手采取批判的态度,而对自己则采取非批判的态度;另一方面,又过于陶醉在黑格尔哲学所得出的一些结论中,而不知道哲学本身就属于这个现实世界,且只是这个世界的观念补充,不知道哲学的结论正来自于对哲学的否定,一种现实的否定。概而言之,在哲学与现实的关系上,这两派哲学虽然思路迥异,但殊途同归,都表现出哲学与现实相分离的缺点,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所说的:“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6页。

马克思哲学正是在对现实的批判和体现“物质力量”的摧毁中,展示其哲学的彻底性,从而展示出与思辨哲学为代表的德国哲学之不同的质的差异性,孕育着马克思哲学的质的突破。具体而言:首先,马克思认为,以思辨哲学为核心的德国哲学在批判了宗教神学之后,没有“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即没有达到“人的高度的革命”。因此,理论的彻底性就在于抓住群众,在于抓住事情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其次,马克思所说的“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实践的主体和现实力量,即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是具有“人类”总体性质的,它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却代表着人这个“类”的总体发展方向。再次,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哲学必须回到现实,关注人的解放和人的本质的回归;德国的哲学必须关注德国人的解放,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种解放的实践者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就是哲学现实化的标志。于是,无产阶级的命运与哲学现实化的命运是本质一致的,它突出表明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本质的复归,就是哲学最根本的现实化本身。

总之,《导言》虽然写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转变阶段,但它开启了马克思超越黑格尔思辨哲学并摆脱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影响之门,成为他思想转向现实性和彻底性的真实体现。它为此后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也回应了海德格尔等当代学者对马克思哲学观点的某些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