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域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容提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角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发展理解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注重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提出并科学解释了五大发展理念;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强调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根据社会形态理论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角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国情、深刻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要矛盾五大发展理念 共产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它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角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国情、深刻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重要作用。
一 把发展理解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注重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在马克思之前,人们对历史过程的描写总体而言是唯心主义的,把历史当成政治史、宗教史、法律史等,就是没有当作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把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视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视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不仅清楚地表明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清楚地表明,对物质生产的考察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位,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科学的判断。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有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两个没有变”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并不是蛋糕做好了再来分,而是一边做大,一边分好。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不同发展水平上,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思想认识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诉求也会不同。我们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多从社会发展水平、从社会大局、从全体人民的角度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的。
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但并不是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是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再也不能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衡量经济发展好坏,不是速度高一点,形势就“好得很”,也不是速度下来一点,形势就“糟得很”,而是要看有没有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才是我们要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常态是在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之后出现的新状态,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出现的新阶段。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新常态不等于任由经济下滑,也不是静等经济自然好转,而是要更加积极地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高层次上以更高质量更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新常态下,我们要更加全面、更加深化地进行新一轮改革开放,在更高层次上、更高水平上更加彻底地改革开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 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提出并科学解释了五大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要超前谋划、超前部署,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强化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实现我国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并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规律。比如,马克思提出,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两大部类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
新形势下,协调发展具有一些新特点。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行业在其特定发展时期既有发展优势,也存在制约因素。在发展思路上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实现高水平发展。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强调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协调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我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做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我们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经济全球化是我们谋划发展所要面对的时代潮流。早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著作中就详细论述了世界贸易、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问题。《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洞见和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逻辑、过程,奠定了我们今天认识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现在搞开放发展,总体上有利因素更多,但也面临更深层次的风险挑战。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但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形成依然任重道远;世界经济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但还没有找到全面复苏的新引擎;我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但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制度性权力依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加均衡的阶段,但支撑高水平开放和大规模走出去的体制和力量仍显薄弱。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投资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这是就共享的覆盖面而言的。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二是全面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内容而言的。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四是渐进共享。这是就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而言的。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它的提出,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出色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同样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党要“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一定要深化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三 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强调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着社会性质和社会基本结构,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的提出,就是“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的结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我国的生产力状况总体而言,发展水平低,并且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建立完善现代产权制度,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这个修改,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要讲辩证法、两点论,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也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问题,而是统筹把握,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要松绑支持,不要去干预;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该管的要坚决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问题。要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
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样一套制度安排,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应该看到,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同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继续加以完善。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只有既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效应。同时,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
四 根据社会形态理论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批评:“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这个论断一语中的,指明了能不能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根本”就在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否牢固。“我们依据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这样整个逻辑才成立。如果前提都不要了,就完全变成了实用主义。”今天共产党领导的一切行动,虽然并不都是在直接建设共产主义,但无一例外地服务于这一最高目的。
共产主义学说是唯物史观的灵魂。唯物史观表明,人类社会是发展进步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只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相联系。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它必将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取代。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和主导力量。判断无产阶级是否成熟,不仅要看它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是否典型,也要看它是否具备深刻的阶级意识。革命可以采取暴力方式,也可以采取非暴力方式。这要根据不同的国情来决定。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要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落后国家可以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但它一定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才能完成,因为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事业。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不少西方学者也在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论》,借以反思资本主义的弊端。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撰写的《21世纪资本论》就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广泛讨论。该书用翔实的数据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认为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加剧了财富不平等现象,而且将继续恶化下去。作者的分析主要是从分配领域进行的,没有过多涉及更根本的所有制问题,但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值得深思。
共产主义是一种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做出区分,而是认为两者是同一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名称。这种制度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只是初步地、原则性地进行了探讨,例如,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的固定分工得以消除,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并且组成自由人的联合体。在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列宁后来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做了区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科学区别,只在于第一个词是指从资本主义生长起来的新社会的第一阶段,第二个词是指它的下一个阶段,更高的阶段”。有时候他又说,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通常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这样,按劳分配仅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相联系,按需分配仅与共产主义分配制度相联系。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必经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共产主义。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并对初级阶段的跨度进行了说明:“我国从19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章程》(1992)对初级阶段的跨度再次进行了确认:“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与十三大报告相比,少了“至少”二字,但是“上百年的时间”表述未变。
十八大报告提到了“两个一百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第二个“一百年”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跨度是吻合的。
十九大报告沿用了“两个一百年”的提法,继续对阶段进行细化,对目标进行完善。报告指出,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更加注重公有制经济成分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力的极大发展,需要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需要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正如《中国共产党章程》(2002)指明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共产主义是一种改造现实的实际运动。共产主义者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今天,我们距离共产主义目标还很遥远。但遥远不等于不可能。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努力。这是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才能建成的。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