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年第4辑 总第25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二十一世纪的《共产党宣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大理论创新

王东王东,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内容提要】 十九大精神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六个重大理论创新:新时代、新使命、新矛盾、新目标、新方略和新外交。

【关键词】 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创新


17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写作了《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到翌年初),开头的第一句就写道:“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1页。

150年前,马克思呕心沥血写作的《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9月2日前后),在德国汉堡第一次正式出版,印数1000册,但遭到了资产阶级学术界以沉默来扼杀其思想生命的困境。

100年前,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举行了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俄国历史新纪元,也开创了世界历史新纪元。然而,1991年苏联解体后,不少新自由主义者宣布,这是“历史的终结”,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宣告彻底的“大失败”。而1994年法国学者德里达的著作,题目就叫《马克思的幽灵》。

2017年10月,在中华大地、中国首都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的题目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已经不再是在欧洲游荡的一个幽灵,而是在东方世界、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的参天大树,成为89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13亿中国人民在21世纪新时代的政治宣言、行动纲领。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新世纪宣言,是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

这是当代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走出低谷,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这是中华复兴、引领东方“文艺复兴”的新世纪宣言。

十九大精神的灵魂,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重大理论创新。

一 新时代——作为理论总前提的时代观重大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提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第1页。

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全新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10页。

报告用“三个意味着”“五个是”,对这个“新时代”概念的科学内涵,做出了明确规定。

报告第二部分题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则进一步扩展了“新时代”概念的理论外延。

报告尾声的第十二部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从世界历史高度,直接探讨了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新时代,时代主题是什么,时代特点是什么,时代精神是什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分突出地强调了时代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总体结构上有了重大创新,从“三总结构”上升到了“四总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国情论,作为总依据;“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作为总布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观,作为总前提。

把时代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总前提,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时代观的继承与发展。当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花了40年的精力,精心写作《资本论》,主题正是时代观。而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前夕,首先写出的第一部创新性的理论专著,题目就是《帝国主义论》,依然紧紧抓住时代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总前提。

列宁阐明了时代观与国情观的辩证关系,并把时代观作为国情观乃至整个理论创新的理论前提和理论基石:无可争辩,我们是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界点;因此,只有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这里谈的是大的历史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而且总会有个别的、局部的、有时前进、有时后退的运动,都有而且总会有各种偏离运动的一般型式和一般速度的情形。我们无法知道,一个时代的各个历史运动的发展会有多快,有多少成就。但是我们能够知道,而且确实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第142、143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主要指的是改革开放、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在此基础上,也涉及从世界历史高度考察这个“新时代”的理论创意;而深入研究、系统解决这个基本理论上的时代课题,则是十九大报告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当代中国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

耐人寻味、值得深思的是,十九大报告第二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把“伟大斗争”作为“四个伟大”之首,从中可以映现出1962年毛泽东时代观重大判断的智慧之光,从而也映现与透露出“新时代”判断背后的世界历史哲学底蕴:300多年建设了强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我国,50年内外到100年内外,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那又有什么不好呢?从现在起,50年内外到100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为了这个事业,我们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并且同今后世界革命的具体实际,尽可能地好一些结合起来,从实践中一步一步地认识斗争的客观规律。《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302页。

“新时代观”——这是一个需要我们继续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时代课题。

二 新使命——新时代“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

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把“基本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前无古人、崭新特点的伟大斗争——消除腐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四个伟大”,作为新世纪的四大使命,并阐明党的建设在其中的首要关键作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理论创新。

十九大报告开门见山的历史定位与大会主题,就突出了“使命”问题的特殊重要性:这是“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不仅如此,十九大报告第二大部分,题目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更把新时代、新使命,作为一个统摄全局、命运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

十九大报告的这一部分,不仅历史地、具体地、逻辑地阐明了上述“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阐明了这四大使命的内在本质联系,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和党在新时代历史命运的紧密联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17页。

毛泽东1962年提出的上述闪光思想,在改革开放历史起点上邓小平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三个历史任务,在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了继承发展,并且结合新时代、新特点,做出了富于新意的理论阐发。

三 新矛盾——当代中国主要矛盾变化的新判断

十九大报告做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对于1956年党的八大决议、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来说,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

确定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此确定工作重心,是党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中的一个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问题。

1956年党的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首要之点就是讲的主要矛盾新变化问题,可称之为“八大提法”: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我们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正确的政策,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来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人民出版社,1957,第810页。

后来,“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否定了八大提法,发生了“左”的逆转,走向“以阶级斗争为纲”。

1979年3月30日,在改革起点上,邓小平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首次重申了“八大提法”的基本思想:“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182页。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八大提法”与邓小平表述为基础,作了更精确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坚定不移地实现这个战略转移。今后,除了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那时仍然必须进行的战争所需要和容许的经济建设),决不能再离开这个重点。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党干部特别是经济部门的干部要努力学习经济理论、经济工作和科学技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第54页。

如今,党的“八大提法”已经过去了60余年,改革开放起点上的提法也已经过去了近40年,最大的国情变化,就是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经历了近40年的现代化经济起飞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落后的社会生产、生产力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正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后,1993年9月16日同弟弟邓垦谈话中提出,要注重解决发展起来后的新矛盾、新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堪称“邓小平遗嘱”;“国家发展了,我当一个富裕国家的公民就行了。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些年富力强的同志……我看我们的事业有希望,我们国家大有希望,我们民族大有希望。中国人能干,但是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比如刚才讲的分配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第1364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发展了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八大提法”、改革开放起点上的“邓小平表述”,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判断、新表述。这个新提法反映了中国国情新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当代世界时代潮流发展的新趋势。

四 新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在21世纪头半叶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新战略目标,就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再奋斗15年,到205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之际,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新确立,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此前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擘画,先后经历了三部曲。

第一部曲,1956年党的八大是新中国建国后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主要是借鉴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历史经验,突出强调了近代工业化的经济目标,提出“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二部曲,是在1964年12月21、22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根据毛泽东意见,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也叫“四化”,或“四个现代化”目标。

第三部曲,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起点上,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会见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代表,发表《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这篇重要讲话,第一次提出了“两步走”的现代化战略目标。

正是在这“三部曲”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2020年以后“两个十五年”的现代化目标,整体上也可以叫新的“三步走”现代化目标。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思想创新点、闪光点、生长点就是,确立了2035年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双重目标:一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二是跻身新型国家前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50年中国现代目标时,加上了“美丽中国”这个现代新型生态文明的标志性、时代性特征,并且强调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领先于世。或许可以更透底地说,成为21世纪首屈一指的创新型国家,给人类世界开创一种新的可能性。

五 新方略——新时代基本方略十四条

十九大报告的第三大部分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其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与丰富内涵,从理论上集中概括为十四条基本方略,构成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三位一体式的总体结构,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从1987年十三大和1992年十四大开始,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二位一体的总体结构。

1982年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基本概念,也是基本原则、基本方针,这一理论还在原创过程之中。

1987年10月召开的十三大,首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六个必须”的指导方针,同时还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

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基础上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基本问题上的基本理论要点,同时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2,第15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上的一大创新,是在总结十八大以来五年鲜活实践创新基础上,吸纳长期以来的基本经验,锤炼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并且对其重要理论意义、历史地位,做出一锤定音式的总结概括:“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26页。

六 新外交——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旨、纵横交错的全球战略

在对外关系、外交方略、国际关系体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旨、纵横交错、两手并用的全球战略,为人类走出战争威胁、冷战思维、全球危机阴影,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堪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理论创新,也为中国外交、对外开放、国际关系体系建构开创了全新格局。

十九大报告讲到对外关系、对外工作,主要是在两个地方:第一个地方是在第三大部分,基本方略十四条中的第十三条,简明扼要地提出纲要;第二个地方是第十二大部分,题目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得较为集中,较为具体,较为系统。

把这两部分联系起来,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中国全球战略,其中包括十个理论要点,具有世界眼光与哲学高度,富于时代精神与中华智慧。

(1)双重使命观——中国共产党肩负双重使命,既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民族使命,又有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使命。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新时代新使命。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十九大主题的应有之义。

(2)立统一的新世界观——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当今时代、世界大势,出现了对立统一的复杂性:一方面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成为大有希望的时代潮流;而另一方面,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全球性危机的挑战性,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当代人类面临着许多十分严重的共同挑战。

(3)和平外交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的旗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宗旨。

(4)正确义利观——要把义利统一的正确义利观,作为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首先当然是要注重维护中华民族的国家利益、核心利益,为此也须努力寻求各国人民利益共同点、交汇点;同时,还必须坚持大小国家一样平等,坚持国际社会、国际程序的公平正义。

(5)新安全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争取亚太地区及至整个世界各国的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并通过各国对话与合作,解决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6)新型全球化观——对于经济全球化趋势,要作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大势所趋,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上,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因而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同时,解决全球化过程中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问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遍、平衡、共赢的方面发展。

(7)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乃至全球性危机的严重挑战,每个民族国家都不可能走孤立主义道路独善其身;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发展、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一个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人类在整个地球家园范围内,努力建构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命共同体。

(8)大国关系与周边外交格局观——中国要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并要按照亲诚惠容理念,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9)扩大开放的“一带一路观”——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做到“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或许今后还要加上多元文化汇通。

(10)全球治理观——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与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大国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为此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自始至终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纵观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这也是第一次形成名副其实、真实意义上的全球战略。

公元1500年前,古代中国虽然有“天下格局”,立志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后出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式的东方雄主,可是在那个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其实都只是“一只眼睛看世界”,东方世界、西方世界,都只是全球世界、全球历史中的半壁江山。

公元1500年后,尤其是明清时代、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之后,多半向后逆转为闭关锁国的基本国策,就连号称“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都写下如此惧怕对外开放的诗句:“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0余年间,中华民族一度陷入落后挨打、惨遭侵略的民族生存危机、独立危机之中,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全球战略?

全面开展和平外交,第一次形成纵横交错的全球战略。这就像一面镜子,集中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

上述六大理论创新,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也是十九大精神之魂。我们可以当之无愧地说,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新世纪政治宣言,是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是21世纪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要时代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