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寻求中立保证的尝试
北京政府于8月6日宣布中立。此时,北京政府一直努力希望获得的中立保证,大为缩水。美国只是建议各国保证租界和租借地保持中立,而非整个中国及远东地区。由于英国已经对德宣战,因此,原先期待日本中立已经几不可能。如果日本因此进攻青岛,将使得中国的中立很难真正维持。
1.与日美两国的交涉
中国政府清楚,在日本即将参战的情形下,要真正维持中国的中立,需要联合美国一起行动。宣布中立的同日,外交部致电日本和美国,希望两国共同出面“限制战区,保全东方。劝交战各国,勿及远东”。
8月7日,蓝辛向美国政府建议:“关于太平洋任何口岸中立化的提议均可能被某一交战国拒绝,因此,目前情形下,以不提出为宜。”美国目前可以做的,一是从交战双方获得一项声明,即尊重中国领土和沿海的中立,但不包括已经租借的地域及沿海;二是所有在华有利益的列强达成一项协议,维持外国在华的特权和利益现状,直至欧洲实现和平。蓝辛在其备忘录中指出,“我深信,维持现状最符合美国的利益”。这里的维持现状,仍然是美国所坚持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延伸。
但远东局势变化很快,英国对德宣战后,日本必将以英日同盟为借口加入战团,美国对此有清楚的认识。8月7日,马克谟在与德国驻华代办会谈后向美国政府报告,“英、日、俄相约在将来的欧战发生后,日本将与英俄一道在太平洋对德作战,以获得德国在胶州的权利作为补偿”,再次提出日本参战问题。出于对日本即将采取参战行动的预判,蓝辛改变了其已经向政府提出的建议,认为暂时应不主动提出中国的中立问题。一方面,“在日本正式对德宣战前,如果我们致力于使条约口岸中立化,并保证中国的中立和现状,则需要与日本政府协商,以符合两国1908年的备忘录”;另一方面,如果美国持观望态度,不主动提议中国中立和维持现状,则“在日本对德宣战前,美国不一定成为第一个向日本政府提出这一问题的国家”。蓝辛坚持认为,“如果我们一直坚持到日本对德采取决定性行动前,我们会获得外交利益”。
8月8日,日本报纸将中国有意联合美国、日本限制战区的提议登诸报端。日本报纸披露消息,被陆宗舆视为中国外交机密的泄漏,大为不妥。他致电外交部,要求改变电报代码。同日,美国国务卿白莱安将中国的调停建议汇报给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中国的建议是调停欧洲战事,以防止其波及远东。白莱安认为,美国可以在蓝辛提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由交战双方达成协议,不将战事波及远东;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上述协议,鉴于中国的中立现状,应该达成一个关于条约口岸中立化的协定。
对于中国联合美国限制战区一事,日本不以为然。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告诉陆宗舆,“宣言限制战区,如他国不听,须以兵力干涉,美总统仅以空言宣告,有何效力”。虽然大隈一再向陆宗舆表示日本“必力保东亚和平,且深与中国友好,决无野心”,但同时又表示“德虽与日不表敌意,青岛舰队难免与英法冲突。日以英国同盟关系,如东方有战,日本不能中立”。大隈此番谈话,进一步验证了中国此前的担心,即日本必将随英国参战,夺取青岛。大隈谈话后,日本驻华代理公使责难中国政府联合美国调停之举,“此等关系东方重大事件,中国何径先向美邦提议”。陆宗舆认为,在日本不愿保证不参与欧战的情况下,仅凭“以联美出面宣言,借兵力则势有为难,空言则徒招嫌而无实效”。
日本为了稳住北京政府,掩饰其侵占山东之意图,有意通过第三国向中国传达信息。10日,瑞典驻华公使访问外交部,称“日政府对华,纯抱和平宗旨”。此时距日本对德发出最后通牒仅剩五天。
在建议美国出面调停一事上,中国并非首倡,更非孤立。拉美各国亦曾向美国提出类似建议,虽然其出发点与中国的建议有区别,但共同之处甚多。蓝辛甚至认为:“关于调停可能性的建议实际上来源于欧洲,拉美代表是受到了欧洲某些国家的影响。”蓝辛建议美国政府此时不应讨论调停问题,“除非有公开调停的要求,现在讨论该议题实属不宜”,即使美国准备调停,亦应采取“单独调停”,而不是与他国联合调停。但同时蓝辛亦承认,“很难拒绝他国联合美国调停的善意,我坚信,他们愿意跟随美国一起调停”。蓝辛向威尔逊总统正式提出三个建议,供其提前考虑:一旦有调停可能,美国是否单独调停;如果邀请他国参加,是否应该限于南美的三大共和国,使其成为美洲的调停;是否将欧洲国家列入邀请调停名单。
无论如何,美国总统调停战事之举并未取得效果。由于日本反对与美国联合在远东限制战区,北京政府不得不改变策略,“原拟联合日、美,日不赞同,出头无益,美国方面,已电令夏使婉词取消六日电意”。
2.日本关于参战的游说
英日同盟是日本一战决策的重要出发点之一。1914年8月1日,葛雷在致英驻日大使格林(C. Greene)的电文中说:“我们还未决定自身应采取何种行动,但在一定情形下,如果需要,我们可能会加入战争。一旦我们决定参战,我们将与法、俄站在一起。我不认为英国参战需要以英日同盟的名义,或者出于维护同盟共同利益的原因要求日本参与进来,我看不到这种可能性”,且要求将此告诉日本外相。
日本政府清楚英国的顾虑,因此力图打消英国对日本参战的担心。8月3日,格林致电葛雷,“一旦德国进攻香港或采取其他攻击行动,陛下政府可以信赖日本,一旦召唤,即将全力援助盟邦;援助的理由和性质完全由陛下政府决定”。8月4日,葛雷告诉格林,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并未向英国寻求任何帮助,应避免将日本牵涉进来,“但如果情势发展至我们需要日本帮助的时候,我乐于寻求帮助,并将对此种帮助心存感激”。参战后,英国发现,为了摧毁德国在亚洲的军事力量,日本的合作实有必要。8月7日,英国照会日本,表示仅希望日本舰队消灭德国武装船只,保护远东自由贸易。此时,日本召开临时内阁会议,已经决定参加对德作战。为达参战目的,加藤高明外相将对英日同盟的利用发挥到极致,以“义务”和“情谊”两点解释日本与英日同盟的关系,认为“即使没有发生德国攻击了威海卫或香港这种明确的同盟上的义务,也可以‘情谊’作为对德参战的根据,以确保日本在亚洲的军事行动的自由”。英、日之间总的方针一致,但关于中国中立问题的协商并不顺利,虽然确认中国将接受两国在山东对德的军事行动,但基于各自在华利益,两国之间的分歧一直存在。
在当时,能在远东抗衡日本的唯有美国,非但中国对此有明确的认识,德国亦明了此点。透过开战以来德国的对美外交,已经可以看出德国有意借助美国。8月7日,德国驻华代办与马克谟谈话,意在提醒美国提防日本。10日,德国驻日大使会晤美国驻日大使格恩里,再次提醒美国,日本即将对德作战,并认为德国不可能在青岛坚守得住,“德国被挤出远东及把它的属地转交给日本,是有损于美国利益的”,希望美国牵制住日本。此时美国的考虑是维持中国现状。蓝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太平洋中立化的建议,并以此探听英方的态度。美国从英国得到的消息是,英方认为应防止战事发生在中国或中国的领海内,以免引起骚乱,此点与美方提出的中立化提议是大致相同的。“葛雷爵士对你的声明极为满意,认为它符合该政府欲维持在华现状的愿望。”美、英之间达成一致认识后,美国开始试探德国的态度。11日,美国国务卿致电美国驻德大使杰勒德:“小心打听一下德国政府关于限制远东战区及维持该处现状可能性的目的,注意的是,这必须还不能认为是本政府的正式提出,而是普通的询问。”德国方面的答复如下:德国并不想与日本作战;如果日本请求德国不对英国在东方的殖民地、军舰或商业做任何敌对行动,如果英国愿意,德国也同样愿意;日、英、德三国约定,三国均不攻击其他任何一国在东方的军舰、殖民地、领土或商业。德国的愿望在日本的野心下,已经变得不切实际,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美、英关于维持中国现状的外交斡旋,为日本所关注。在获得日本尊重中国中立及领土完整的保证后,英国同意日本加入对德作战。8月11日,英国方面告诉美国,日本将“不能不与德国作战”,“由于英日同盟的约束,双方均尊重它的领土完整”。12日,美国驻日武官致电国内,指出日本海军正在做战争动员,“可能要对德宣战”,这进一步验证了从英国传来的消息。13日前后,北京政府外交部亦收到消息,即日本随时可能宣战,“探闻日本政府于八月九日议定,按照日英同盟条约,与英国共同从事战斗”,“已传令海军常备之第一、第二、第三舰队准备战斗”。实际上,在8月8日,日本舰队已经出没于青岛附近。
3.中国内部的建议
山东问题是中国中立的核心问题,亦是多方矛盾的焦点。在对外宣布中立的同时,北京政府仍有机会采取外交或武力的手段解决山东问题。对于美、英、德、日等主要相关国,有人建议采取秘密外交,分别接触,以达目的。对美积极联络,“要求各国承认凡中国之租借地均不作交战地”;与美国或英国秘密接触,“予以特别利益,使维持东亚平和”;对德接触,“请其相机将胶州湾交还中国,如美国可以依托,并可密托美国劝其实行”;对日办法,同对英办法,以利益换和平。对德办法并非完全不可行,因此时德国在胶州湾之守兵“不及一团,无论如何精锐,终必不能保守”,届时与其为敌人陷落,“何若以条件交付中国,犹可收原来租借时条约之利益”。上述对策,“恐非大总统亲自裁处难以办到”,建议由袁世凯直接出面。亦有人建议外交与武力行动同时进行,采取武力办法,直接解除德国在华武装,收回胶州湾及德国在华利益。梁士诒曾向袁世凯力倡此议,并劝袁世凯对德宣战。
面对日本即将出兵青岛的危急情形,处于风口浪尖的山东地方提出应急对策,即先解决最为危急的胶济铁路问题。山东将军认为,青岛由德国交还“固难实行”,但“胜负尚有应付余地”,而胶济铁路因有铁路三十里内可以驻兵的规定,一旦落入敌手,“彼节节驻兵,直贯济南,不但(难)为南满东清之续矣”。提出此时与德国交涉,运用外交手段,从德国手中收回胶济铁路,“德人决不拒绝”,“一面立一借款合同,一面立一收路契约,即可宣布实行”,而其中的关键在于获得英法俄公使的同意,“俄英法虽与德失和,谅不愿日本在中国独享利益,似可望通过”。
中国内部的这些建议,并非完全不可实行,但在日本决定参战的背景下,这些举措显得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