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话有逻辑,怎样说服有效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模糊语言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素来讲究做人难得糊涂,其实,中国人也喜欢在说话时装糊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模糊语言,这是中国人的逻辑语言习惯。

所谓模糊语言法,就是用模糊语言来应对他人的谈话,这种方法从表面上看是对谈话者有了交待,但在实际上没有任何的信息和价值,从而达到委婉应答的目的。

在中国,模糊的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在一些不必要,或者不可能把话讲得过于清楚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既避免了紧张的气氛,又让自己得以解脱,同时还不会给别人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会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发生,也有很多的问题会让自己感到左右为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沉默或者拒绝,不免会给交际双方带来不好的影响,也会让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大打折扣。这时,我们不妨用模糊的语言来作出回答。

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在韩国首都汉城举行。

当时的中国代表团是第二次参赛,所以备受世界媒体的关注。当中国代表到达汉城的时候,记者纷纷地问中国代表团团长李梦华:“这次奥运会中国能拿几枚金牌?在这次比赛中,中国的奖牌总数能超过韩国吗?”

李梦华这样回答:“过了10月2日,你们就能知道了。”

记者们见到李梦华这样回答,继续追问:“中国的新华社曾经预测说这次奥运会你们能够拿到8~11枚金牌,您认为是这样的吗?”

李梦华又一次作了巧妙的回答:“中国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记者怎么想,就可以怎么写!”

避开实质性的问题,故意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作出具有弹性的回答,既无懈可击,又达到了在重要问题上拒绝作出答复的目的,这种方式比直接说“不”,更显得一个人更有智慧、有风度。

生活中,面对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比如,当别人问你“月薪是多少”的时候,你不妨说“聊以糊口罢了”,如果有人问你是怎样结识一个大人物的,你不妨说:“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等以后有时间了,我再详细地告诉你。”当别人打听到你父亲的朋友就是你所在公司的领导时,故意问你:“你在这家公司应该不错吧?”你可以说:“全托您的福。”这些回答既显示出了你的热情,又能巧妙地躲避掉那些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的人,都懂得“模糊语言”的正确运用。模糊的语言能够用恰当的方式、微妙的语言,对别人的问话或者请求作出有余地的回答,既不会因为生硬的拒绝给对方带来不快,又能够保全双方的面子,从而避免了后顾之忧,又能够避免最终的事与愿违的尴尬和承担后续的责任。

模糊的语言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应变的一种重要方法,常常用于一些不必要、不可能把话说得太死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很巧妙地运用这些模糊的词语,那样会给人一种圆滑的印象,在你不确定的时候,就不要说大话。

模糊的语言可以作为一种缓兵之计,当别人问你一些没办法回答的问题时,如果委婉拒绝不能起效的话,你就应该用一些模糊的语言来搪塞一下,这样既可以让自己从麻烦中摆脱出来,又能够不伤及对方的面子。一个聪明的人,在敏感话题上从来不言之凿凿,也不会生硬拒绝,而是懂得用一些模糊的语言来保全双方的面子,从而既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模糊语言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闪烁其辞、答非所问、避重就轻等,但归根结底就是不要把话说得太死,要给自己的语言留有余地,也在给对方留足颜面的同时令其对以后的交往存在更大的兴趣。

李肇星在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记者招待会”的时候,有一位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李部长,请您谈一下对陈水扁贪污案的看法好吗?”李肇星回答说:“您能不能提问一些我工作上的问题?贪污属于内政问题,我是外交部长,省级干部的贪污问题不归我管。”

这样的回答,有意改变话题,达到了巧妙拒绝的目的,而且语带讥讽:你还是多关心一下本国的事情吧,不要在这里干涉别国的内政了。李肇星轻松的回答令自己很快就转守为攻,赢得了谈话的主动权。

总之,有很多的敏感性话题让我们无法作到开诚布公地回答,但是又因为考虑到双方的颜面而不愿意作出生硬的拒绝,那么就要在说话中讲究一些策略,用模糊的语言回答别人无心或存心的话题,做到既有力度又不伤人,这样的谈话方式就会让你的口才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