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逻辑,别让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我们都知道,在逻辑学中,有一条著名的矛盾律,所谓矛盾律,实际上是禁止矛盾律,或不矛盾律。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或者说,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
矛盾律的公式是:并非(A而且非A)。公式中的“A”表示任一命题,“非A”表示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因此,“并非(A而且非A)”是说:A和非A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即其中必有一个命题是假的。
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无矛盾性,即首尾一贯性。而保持思想的前后一贯性,乃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从矛盾律中,我们也能得出一点,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说话时,一定要注意逻辑,说话前后不一,只会让我们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比如,我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曾经谈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卖矛(长矛)和盾(盾牌)的人,先吹嘘他的盾如何的坚固,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过了一会,他又吹嘘他的矛是如何的锐利,说:“吾矛之利,物无不陷。”这时旁人讥讽地问:“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卖矛与盾的人无言以答了。
因为,当他说“我的盾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时,实际上是断定了“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够刺穿我的盾”这个全称否定命题;而当他说“我的矛可以刺穿任何东西”时,实际上又断定了“有的东西是能够刺穿我的盾的”这一特称肯定命题。由于他同时肯定了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因而也就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为什么这个年轻人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因为他的想法包含了逻辑矛盾。因为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承认“作为存放这种溶液的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
某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在本村我只给而且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这个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
那么,你可能会产生疑问,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呢?只有两种情况:不给自己刮,或者给自己刮。
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我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这就是说,从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出发,必然推出理发师应该给自己刮胡子的结论,这本身就构成逻辑矛盾。
如果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我只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他就应该不给自己刮胡子。这就是说,从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出发,必然推出理发师应该不给自己刮胡子的结论,这本身也是一个逻辑矛盾。
从语言方面看,在遣词造句时,如果把相反的两个词同时赋予同一个主语,就会发生文字上的矛盾,而这一情况被运用到日常的人际沟通中时,就会发生语言上的逻辑矛盾。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下面几个例句:
把反义词同时赋于同一主语,那就会发生文字上的矛盾。这种文字上的矛盾也必然会导致思想上的逻辑矛盾。例如:
(1)有人说:“所谓信念就是一种坚信不移的观念。世界上有没有信念一类的东西?我可以肯定地说是没有的。”
(2)“这里是远离祖国的边疆,却又紧紧联系着祖国的心脏。”
(3)“在海外,我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当时不要说读书,就连日常生活都不能维持。我爸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替资本家做苦工给折磨死了。我爸死以后,我就没有书读了。”
(4)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说:“我们对任何事物所作的肯定或否定都是假的。”
(5)“要写好这个戏,困难确实很大。我们几个人都没有从事过文艺创作,虽然老李写过几篇小说,但写戏还是第一次。不过我们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上面几个例子,很明显都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这里不必一一细说、分析。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少人在说话时也是漏洞百出,前后不一,给他人留下话柄。
我们在说话时,想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逻辑错误,就要在平时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并养成验证语言的习惯,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提升语言的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