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话有逻辑,怎样说服有效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以自己单方面的想法作为论据很难自圆其说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在谈中国人的语言逻辑习惯时提到,中国人常喜欢引用他人之言作为论据。在人际沟通中,这一方法确实能提升我们语言的可信度,但从逻辑学角度看,这犯了“以人为据”的错误。要知道,即便是权威之言,我们也不能一味拿来作为论据,因为真理高于权威,交谈时,我们要从多角度进行推理论证,而不应该笃信权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人在语言沟通中,为了要证明某个观点或想法,甚至自圆其说、一厢情愿——以自己单方面的想法作为论证依据,很明显,这是不可取的。我们来举个例子:

小王是个很有环保意识的姑娘。一天,她和自己的朋友去超市购物,而朋友忘记带环保袋了,于是小王上前训斥:“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我们是要有环保意识的,环保行动,要从自我做起。”

这段话中,小王的话虽然很有道理,但是从逻辑推理角度论证,是无法得出结论的。她犯了用自己的话来作为论据的错误,也就是那句“我不是跟你说过吗。”在逻辑推理中,我们自己说出的话,只能是宿主感情,而不能作为证据。

不过,我们生活中的不少人,都犯过这样的逻辑错误,他们总是试图通过操作别人的感情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人们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惧、嫉妒、怜悯、骄傲等。一个逻辑严谨的论述可能激起别人的情感波动,但是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逻辑论述,那你就犯了诉诸感情的错误。每个心智健康的人都会受感情影响,所以这种谬误很有效,但这种谬误是低级和不诚实的手段。

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某单位开大会,自然少不了某些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的讲话,然而,领导讲话时常常将自己在文件中或者在会议上说过的话作为此次讲话的论据,“我在之前的会议中强调……”“平时的工作中我曾说过很多次……”然后针对同一个内容,反复重复,或不着边际地发挥,啰唆个没完,浪费别人的时间,引起不满与抱怨是必然的。这种毛病也就是犯了逻辑上的“自己”证明“自己”的错误,不仅有损领导形象,也浪费大家的时间。假如领导者能事前多作准备,多寻找专业的材料进行证据支持,是更能提升其说话信服力的,而不是说大话、空话。

与“以人为据”相比,事实论据主要是以真实的、普遍的事情为主要论据的。诚然,我们需要多带着感情说话,但是多数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些事实材料。所以,在沟通中,如果我们多列举事实,会让说出的话更有说服力。

晏殊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14岁那年,年纪轻轻的他就参加了由皇帝做主考官的殿试。宋真宗出了一道考题,让他在一个时辰之内做完。晏殊接过考题一看,就对宋真宗说:“这个题目我在几天之前就已经做过了,草稿还在家里。请陛下还是另外出一个题目吧!”宋真宗皇帝听完之后,十分欣赏他的诚实,就高兴地赐他为“同进士出身”,去国史馆任职。

每到节假日的时候,京城里的官员们总要到外面去吃喝玩乐。但是晏殊从来不参与这些活动,只是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写字。有一次,宋真宗下诏让晏殊担任东宫太子的师傅。按照惯例,太子的老师这一职务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担任,晏殊这样被破格提拔,让很多大臣表示不解。宋真宗对大臣们解释说:“每逢节假日的时候,群臣们都要呼朋唤友去吃喝玩乐,只有晏殊在家闭门读书。这种自重谨慎的人,才是太子师傅的最佳人选。”晏殊听罢,却对皇帝说:“臣并非不喜欢游玩宴饮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家里太穷罢了。如果我有足够的钱,也会和别人一样参与宴游的。”宋真宗听完,不但没有怪罪,反而更加喜欢他的真诚了,对他也就更加信任。

晏殊的回答十分淳朴平淡,没有丝毫花言巧语的修饰,却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倚重。这就是用事实说话的魅力。

可见,无论是我们自己的话,还是名人名言都不可以直接作为论据。我们经常在演讲场合或者辩论场合看到,不少人都会使用名人名言,但这也只是起到增强语言渲染力的效果,其实并不能起到逻辑支撑作用。不过,有一种情况是例外,谈话中,真正可以作为论据的是专家证言,有实验支撑的那种,譬如法律类的题目举法律专家的证言,农业类的题目举农学家的证言,这些比名人名言有效多了。

总之,在语言交谈中,用“自己”证明“自己”,犯的是以为人据的逻辑错误,更多的是为了诉诸自己的情感,是不能作为推理论证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