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我们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在英国读知识产权法

◎ 文/白雪格

一年前,我来到英国学习知识产权法。不得不说这一门法律在国内的位置一直颇为尴尬。国内的人们对于互联网上的无授权转载文章、免费的电影和音乐盗版资源习以为常,对于文章和设计抄袭也司空见惯,甚至把这些当成生活便利的证据。虽然我在国内读本科时也选修过知识产权法,但是却没有对我的生活与观念产生任何影响,我依旧享受免费的盗版电影与CD。还有一次,我的文章没有经过授权就被杂志署上别人的名字刊载,我打电话理论不成,也只能无奈地放弃追究。

知识产权在中国似乎极少被当做一项实际存在的权利,即使是法律学习者,也在相关法律意识淡薄的社会环境下自动地选择忽略这一权利。除非是专利或商标这样有据可查且损失重大的侵权能受到追究,创意产业中的其他知识产权往往得不到任何有效的保护。

当我来到英国并真正接触到知识产权课程时,我却发现知识产权的概念在这里早已扎根。整个知识产权体系虽说尚有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其完备与细致的程度、颇为广泛的涵盖范围和深入人心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着实让我感到震惊。下面就来谈谈我在英国学习知识产权法的情况吧。

课堂内的精彩

在英国就读研究生阶段,学校要求我们主修三门课程。由于我对创意产业很感兴趣,并打算今后在相关行业找工作,因此在一一试听完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之后,我选择了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主修课程。课程名称分别为:知识产权与创意产业(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reative Industries)、媒体法(Media Law)、知识产权与时尚设计(Intellectual Property, Fashion and Design)。这三门课几乎涵盖了创意产业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各个方面,内容有所交叉但侧重点不同,能够相辅相成。我们上课的形式主要包含讲座(lecture)和辅导课(tutorial)两种。

讲座的主要形式是教授或从政府机关和企业请来的知识产权相关事务负责人进行讲授。教授主要负责梳理和讲授法律的基本框架与原理,为学生研究相关课题提供一个基本的方向。而请来的各位讲师则会侧重于实务分析,基于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真实案例来反向琢磨法律中的不完备之处,从而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思考。

讲座作为学习的第一步至关重要。首先,由于研究生阶段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分析能力,教授在学生的学习中能起到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经过教授的点拨,我们可以在课题研究的开始阶段就弄明白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些已有的研究成果,这会让我们之后做研究更具有效率。

其次,从政府机关和企业请来的讲师们的讲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譬如在知识产权与创意产业这门课上,法学院就曾经请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的官员为我们讲授该组织在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WIPO作为一个协调各国知识产权立法和合作的组织,在世界知识产权发展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能够听到来自其内部官员分析WIPO的作用和世界知识产权的现状分析,我感到获益匪浅。而来自企业的讲师则更多地提出了知识产权法律的不足之处,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与思考。遗憾的是,这些实际案例中不乏让中国学生听来惭愧的情况。在知识产权与时尚设计这门课上,教授曾请来伦敦百年老店Liberty的市场总监,一位韩国同学向他询问:“Liberty是否曾经试图进入亚洲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的问题?”那位总监很显然把她当成了中国人,于是聊起了中国的问题。他提到Liberty公司曾经尝试在上海开设分店,最早一批进入市场的自然是该店的经典之作——印着其独享版权的各式花纹的丝巾、手提包及配饰。可是没想到仅仅一周的时间,这些他们珍藏多年并从中独享利润已一百多年的花纹和图案即被盗版了。盗版产品的严重泛滥影响了销售,而管理者对于中国法律系统不甚了解,他们最后只好撤店。这个故事在我们中国学生听起来颇为寻常,但是在外国同学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讲到这里时,我和另一名在场的中国同学只好无奈地对视了一眼,但同时也坚定了为改变现状尽一份力的决心。

辅导课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每次讲座过后,教授总会设定一个主题并列出参考书目和问题,要求我们在一周甚至是一两天的时间内阅读四五百页的案例、文献、法条,从中理清脉络,找出问题的答案。辅导课便是围绕所布置的参考书目和问题来展开讨论。因此辅导课前进行预习等准备工作显得异常重要。辅导课的讨论是我最喜欢的环节。通过讨论,同学们的思想发生碰撞,激发出思考问题的新思路,每每这时,我总能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在讨论过程中,自己阅读时产生的种种疑问也能找到答案,而那些不成体系的知识点也都能逐渐串成一条线,脉络变得清晰起来。与我一同上课的研究生有许多来自欧盟国家,他们几乎都有5~10年的工作经验,因此他们的思路更加贴近实务。跟他们讨论问题总能听到不一样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这一点应该是在国外留学的一个强大优势,因为在国内读研究生的学生中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寥寥无几。

三门课程的考查形式都是闭卷笔试,需要我们从8~10道不等的论述题或案例题中选出三道作答。虽说只用答三道题,但由于需要陈述的论点、案例、法条很多,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实际上十分紧张。不过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复习,我用心总结和整理了厚厚的复习资料,在考试前练习了好多道题,因此在考场上能够应付自如。答完题后,我的心里涌起了小小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心想自己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课堂外的学习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法学院也组织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我们能在实地考察与参观中感受到知识产权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历史与进程。

在讲到商标相关知识时,我们曾去参观伦敦的商标博物馆。位于诺丁山附近的这个小小博物馆收藏了自维多利亚时期以来的一万两千多个产品包装和商标设计。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各式商标不仅让我们看到商标权保护的悠久历史,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这个国家自政府到商家对于商标权的重视。

而在媒体法这门课程中,为了让我们弄清楚媒体的运作原理及其所遵循的基本规则,老师还组织我们前往BBC电视台内部参观。工作人员带领我们了解了BBC的历史和媒体在战争等重要国际事件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我们亲眼看到繁忙的BBC大厅里各个岗位上的员工处理着各种突发新闻的直播报道,更亲自体验了一次BBC著名的广播剧的制作。工作人员将参观的同学分为两拨:一部分担任广播剧里的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台词,另一部分则负责制造马蹄声、开门声、铃铛声等特殊的音效。配音过后,工作人员将我们共同完成的广播剧回放,效果还真的如同平时听到的广播剧一样绘声绘色呢。

除此之外,知识产权与时尚设计课程的老师还会告诉我们很多难得的时尚类展览信息,比如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曾经举办的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的作品展、在设计博物馆(Design Museum)举办的Women Fashion Power展等。这些展览系统地展现了时尚在艺术、文化、社会发展、女权等方面的地位与贡献。

这些课堂外的活动不仅对我的学习大有裨益,而且也让我对伦敦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更加喜爱伦敦这个城市。

做编辑助理的日子

在英国留学期间,我有幸成为学校法学院知识产权学术期刊Queen Mar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助理编辑之一,与期刊主编和其他几位助理编辑共同制作刊物。

助理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学术的部分,也有非学术的部分。联系有意撰稿的业内人士、参加相关会议并写出会议报道、与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共同商议如何促进期刊的销量、管理期刊的社交媒体账号、为期刊的博客撰写日常文章……这些都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一次经历,就是去参观3D打印工作室,之后给刊物的官方博客撰写有关3D打印技术的最新进展的文章。

作为新兴技术,3D打印在给制造业带来革命的同时,也由于法律更新的迟滞而引发了许多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很多设计师都在焦虑3D打印是不是会毁掉设计与制造业,彻底摧毁本来就处在困境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参观与讨论的主题也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

我们参观的是位于东伦敦的Makers Cafe,这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商业化的3D打印工作室之一。这家工作室为它的客人提供私人定制的3D打印服务及激光雕刻服务。同时它也是一家为东伦敦的科学爱好者与极客们提供聚会场所的咖啡馆。对3D打印技术感兴趣的普通顾客也可以来这里边品尝下午茶边观看3D打印机工作,与创始人探讨相关问题。

参观当天,工作室的创始人首先为我们讲解了3D打印的基本原理,同时工作室内的几台3D打印机也都在工作。头一次见到3D打印的我觉得颇为新奇,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专门的扫描仪生成3D模型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输入到打印机内,打印机将特制的材料融化,然后逐层将材料堆叠后“打印”出一个和原物不差分毫的复制品。这个过程很耗时间,但是打印出的产品却可以完美地复制原件。

我们的讨论也围绕着课上曾探讨过的很多问题展开。3D打印在为医疗器械、建筑模型等需要精确复制的产业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是否会让知识产权侵权变得更加容易,这一点一直都是法律学界所担忧的。同学们向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而一些从事3D打印研究的极客们也都对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比如让技术人员参与到法律制定过程中,增强相关技术和设备的保密性以防范侵权行为等。他们的加入为这次讨论提供了不少新的思路。虽然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讨论里我们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还是收获了许多从前没有想到的观点,明白了在当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法律的及时更新有多么重要。最后我们都获赠了一个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小机器人。

回家后我立刻整理材料,根据当天的见闻写出了一篇关于3D打印技术与专利权之间关系的博文,讨论了3D打印技术可能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问题与隐患,同时整理了现存法律条文中相关的可能对新环境下保护专利权有利的条款。如同当天的讨论一样,在文章中我无法得出一个结论,而只希望它能够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最后,看着自己写出的东西发表在学术期刊的官方博客上,心里还真的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呢。

一年的留学生活很快结束了。这一年之于我不仅仅是获得了一个学位,更多的是收获了新的思维方式,树立了更为系统的法律观念,同时接触到许多之前没有机会接触的事物。去学校上交论文的那一天,我回望自己这一年的努力付出与各种经历,内心十分庆幸自己有机会在英国学习知识产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