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大纲解读
本章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货币形成的过程、职能、特征及其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商品的基本属性,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2.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货币产生的过程,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
3.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考点精讲
第一节 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考点一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作为商品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也可以比较,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称其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仅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
(2)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了价值,消费者支付了商品价值而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例2-1】 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 )。(2016年单选题)
A.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
C.平均价值
D.社会价值
【解析】A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例2-2】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 )。(2015年多选题)
A.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B.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
C.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
E.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必然没有价值
【解析】BDE 本题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因而在量上也难以比较,因而A项错误;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因而C项错误。
考点二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其差别与矛盾表现在以下几点。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
(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
(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相互联系。只有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让出去,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才能为社会所承认,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才能被还原,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例2-3】 下列关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6年多选题)
A.抽象劳动是劳动具体形式的体现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完全对立
C.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D.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付出了抽象劳动
E.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抽象劳动在本质上相同,在量上有差别
【解析】CDE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①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②具体劳动在本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③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④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例2-4】 抽象劳动是( )。(2014年多选题)
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形成商品的价值
C.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D.劳动的自然属性
E.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解析】ABCE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例2-5】 下列关于商品流通形式和资本流通形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4年多选题)
A.二者买与卖的顺序是不同的
B.二者在流通中的媒介是不同的
C.二者流通的起点和终点是不同的
D.商品流通形式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
E.资本流通形式的媒介是商品
【解析】ABC 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货币。这两者的区别在于:①买和卖的顺序不同。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②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是商品,后者都是货币;③流通中的媒介不同。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
考点三 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是质和量的统一。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二节 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考点四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都具有特殊的、各不相同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这样,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一切商品,只有换成货币,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会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会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考点五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商品流通一方面打破了物物交换所受到的限制,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范围,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买卖脱节,产生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而保存起来的职能。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赊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一方面,暂时解决了由于缺乏现金而不能及时购买商品的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增大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购买外国商品;二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例2-6】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2015年多选题)
A.贮藏手段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
E.世界货币
【解析】CD 本题考查货币的基本职能,即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其他三项都属于货币的职能,但不是基本职能。
【例2-7】 关于货币本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3年单选题)
A.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C.货币可以表现商品价值,但本身已经没有使用价值
D.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解析】C 本题考查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第一,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发展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二,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商品,货币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①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②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第三,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考点六 货币流通的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按照这个规律,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因此,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反之,如果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货币价值含量上升,物价普遍下降,这就是通货紧缩。
商品价格总额是指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为:
第三节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考点七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支配着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价格的确定是以商品价值为基础,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一次具体的商品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尽管存在着商品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但并不违背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原因包含以下两点。
(1)从同一商品交换的总体和较长时期来看,其价格上涨时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下落时低于价值的部分往往可以相互抵消,因而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从总体上讲,一定时期内市场上商品的总价格和总价值应是大体相等的。
(2)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的市场价格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各种商品之间总会存在相应的价格差距,或保持一定的比价关系。
【例2-8】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2015年单选题)
A.价值规律
B.供求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竞争规律
【解析】A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支配着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支配着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
考点八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同步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自然属性是( )。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社会价值
2.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只要具有使用价值就能成为商品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价值
3.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
A.商品销售数量
B.产品生产数量
C.商品价格运动
D.货币流通速度
4.个别企业生产商品劳动时间的缩短意味着( )。
A.商品价值量的减少
B.商品价值量的增多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5.货币的职能是由( )决定的。
A.货币的本质
B.货币的形式
C.货币的性质
D.货币的价值
6.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签,这个价签表明货币是在( )。
A.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充当价格手段的职能
C.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7.在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价值形式是( )。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的价值形式
8.商品经济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等价交换
B.不等价交换
C.物美价廉
D.质量第一
二、多项选择题
1.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是( )。
A.国家政策
B.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
C.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D.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
E.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2.下列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
A.商品房标价80万元
B.按购房合同首付款10万元
C.缴纳房屋契税5000元
D.每月还银行贷款利息2万元
E.支付工人工资每月40万元
3.影响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包括( )。
A.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流通速度
D.国家的货币政策
E.货币流通范围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包括( )。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
D.现实中商品交换实行不等价交换
E.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5.商品是( )。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
C.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6.抽象劳动是( )。
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形成商品的价值
C.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D.劳动的自然属性
E.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7.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
B.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
C.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E.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必然有价值
8.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有( )。
A.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B.调节供求关系
C.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解决市场需求与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
E.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同步自测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
2.【解析】A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选项B错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选项C错误;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使用价值,选项D错误。
3.【解析】C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商品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在商品交换中,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的上下波动受到其价值制约。
4.【解析】D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企业缩短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不会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会改变商品的价值量,而只是表明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解析】A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一般,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6.【解析】A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价签表明了商品包含价值的大小,所以货币是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7.【解析】B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扩大了价值的表现范围。
8.【解析】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支配着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二、多项选择题
1.【解析】BCDE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等。
2.【解析】BCDE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赊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
3.【解析】ABC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因而,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
4.【解析】BCDE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但价格还要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而现实中商品实行不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一种理论状态。
5.【解析】AE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了价值,消费者支付了商品价值而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交换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6.【解析】ABCE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7.【解析】AB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称其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用途,使用价值是无法比较大小的。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未必有价值,如我们平时呼吸的空气等,有使用价值,但是没有价值。
8.【解析】ACE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