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办你的农机合作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农机化发展的现状

一、发展农机化的意义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阶段,迫切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依赖人畜力和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现代农业装备转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农机化生产是运用农机装备进行农业生产的具体过程,是农机化的实现形式,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重要标志。发展农机化生产是农机化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对实现劳动过程机械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快农机化生产,提高农机化水平,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农民的迫切愿望、时代的强烈要求、历史的客观必然。

(1)发展农机化生产是促进先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主要载体。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为前提。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机化最终体现在农机化生产的水平上,农机化生产通过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组织和个人,运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等全过程作业服务,实现现代装备、人员、技术的集成运用。农机化生产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限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技术要求,是先进农业技术运用的重要载体。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播种、高效收获等现代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有通过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借助机械的动力、精准度和速度才能实现。农业生产中的抗旱排涝、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都需要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生产手段依然落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迫切需要发展机械化生产,促进生物、工程、信息、环境等技术的集成化,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步伐。

(2)发展农机化生产是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有力支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由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乃至结构性短缺转变。一些地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一些新生代农民更是不想种地,不会种地,留在农村务农的也需要体面劳动。农民对农机作业服务的旺盛需求从粮食作物全面拓展到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意愿进而影响到大宗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近年农民种植冬闲油菜的积极性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强度大、效益低。河南省在2000多万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下粮食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湖南的一些地方将单季稻恢复为双季稻种植,机械化生产水平快速提高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据专家测算,目前农机化对增加粮食产量的贡献率达到20%。农机化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仅实施深耕深松作业一项就可增产粮食25亿千克。水稻、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可实现每亩增产减损53千克、37千克、72千克。因此,发展农机化是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的现实选择。

(3)发展农机化生产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机化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业富裕劳动力多形式、多层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在北方主要小麦产区,由于联合收获机替代了劳动力,近些年在“三夏”农忙季节,已经看不到农民工“返乡潮”,做到了“人不回,田不荒,粮食安全进粮仓”。推进农机化生产,可以解决特色农业发展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开展只有机械才能进行的分级、贮藏、加工等作业,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质量和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增值增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发展农机化生产,可以有效提高机具利用率,增加农民经营农机的收入,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金路子。“轮子动起来,钞票赚进来”。2009年全国农机经营总收入3800亿元,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53.2万台,每台平均作业820亩,每台平均纯收入9500元。

(4)发展农机化生产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农机化生产的发展,对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干旱地区进行少耕、免耕、秸秆覆盖、直接播种等机械化作业,在不降低产量前提下,可以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每公顷节约用水600立方米,减少风蚀(农田间扬沙)60%,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同的施肥量,用机械深施基肥作业可增产5%~10%,而在保持产量相同的情况下,可节约肥料20%。再如通过开展高效施药机械化作业,减少无效雾滴的数量,提高雾滴的附着率,减少雾滴的漂移,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可比传统施药方法提高20%~30%。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农机化生产作业,可有效达到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的目的。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和农村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也需要机械作业作支撑。

(5)发展农机化生产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必然要求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农机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根据调查,活跃在农村的4000多万农机手,大多是有相对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好身体素质的中青年农民,其中的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负责人懂农艺技术,会操作机械,善于经营,是新型农民的代表。可以说,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以农机手为代表的、以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导的新型职业农民。随着农机化生产的不断推进,将涌现更多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催生更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造就更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二、农机化发展的作用

农机化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农机化加快发展的过程,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1)支持了农业丰产丰收。农机作业可以提高耕作质量,完成人畜力无法完成的作业,争抢农时,进而延长生长期,确保适时有效播种、收获,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农机化生产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加快了农业生产进度,改变了过去丰产而不丰收的难题。现在,一个农户从收到种一般只需二三个小时,小麦主产区县域内的收割时间由半个月缩短为一周左右,赢得了宝贵的农时,奠定了丰产的基础。与人工相比,联合收割机作业可降低粮食损失5%~8%,一年可节约小麦遗撒12.5亿千克左右。2009年小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4.9%,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5.8%,机械化生产在稳粮增收中的作用凸显。

(2)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化生产的不断推进,带动了农机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维修及零配件供应以及农机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机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迅速壮大,逐步形成了一条以农机作业为支柱的产业链,推动了农机化服务业的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涌现出了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作业公司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呈现多样化发展格局。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开展订单服务、租赁服务、承包服务和跨区作业,采取集团承包、“一条龙服务”、代耕代种和“场县共建”等服务方式,为农户提供全过程、系列化服务,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3)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进入非农产业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已达2.1亿人,农机化生产把劳动力从繁忙季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劳动力稳定转移创造了条件,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门路。农机化生产有效地发挥了农村人才作用,吸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通过从事农机服务增加了收入,依靠农机作业服务致富。2009年,农机作业服务总收入3425亿元,是2000年的2.06倍,人均所得达0.71万元,农机作业服务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2000~2009年的10年间,跨区作业共为农民增收节支近1500亿元。

三、农机化发展的经验

近年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紧紧围绕粮食主产区、主要农作物、重要农时季节和关键生产环节,以农机跨区作业、社会化服务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稳定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开辟了我国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机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途径,大幅度地扩大了农机应用范围,提高了农机投资回报率,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1)坚持政策扶持,调动农民积极性。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55亿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热情。出台了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对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维修免征所得税,对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和运送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免收道路通行费等政策,大大降低了农机生产的成本。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秸秆还田、优粮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全国农机化生产发展。2010年,国务院决定开展“土壤有机质和农机深松作业补贴”,进一步调动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加速农机化生产的发展。

(2)坚持市场引导,推动产业化经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提高机具利用率为手段,积极组织、引导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开展以跨区作业为主要形式的服务,满足农民和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机化生产的范围、作业领域不断扩展,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作业环节由机收向机耕、机播、机插、植保、秸秆还田等发展,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拓展;服务范围由产中的作业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延伸,承包经营、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等作业模式不断创新,带动了农机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维修及配件供应等产业的发展,大大推进了农机化生产的市场化、标准化、系列化、专业化、产业化,逐渐形成了以农机化生产为中心的产业链条。

(3)坚持行政推动,强化组织指导。各地始终把农机化生产组织推动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提早筹划,精心准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着力抓指导推动,农业部制定了《全国农业机械化生产月历》和《农业机械化生产信息报送制度》,免费印发《跨区作业证》,及时组织“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等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活动,加强全国农机化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各地通过发布公告、作业指南、致机手的一封信等形式,宣传政策,指导农民和机手有效地开展农机化生产。着力强化部门协调,与公安、交通、发展改革、石油、石化、物价等部门一道共同解决作业中油料供应、机具维修、市场管理等工作,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着力加强信息引导,作业高峰期农业部和河南、安徽、江苏、陕西等省积极利用网络、电话、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及时发布天气、道路通行、作业供需和维修服务等相关信息,引导机具合理、有序、有效流动。着力强化服务,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专门开通了“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部分省农机信息网站开辟了专门的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专栏。各地通过设立接待站、出动流动加油车、派出维修服务分队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作业服务保障工作,为农机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坚持典型带动,培植市场主体。各地结合实际,以扶持、指导和服务典型为抓手,抓重点、重点抓,积极培育各种形式的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认真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及经验,由点带面,推动农机化生产主体的发展壮大,提高了农机化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河南等省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现场会,表彰农机专业合作社典型。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湖北、贵州、宁波等省市出台了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先后组织了“十佳农机合作社”的评比表彰活动,激励并带动了一大批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向农机合作社发展。湖北省对农机大户、合作组织的概念、性质、形式、分类、标准、作用和促进措施进行了梳理规范,根据农机大户的规模及效益分省、地、县三级授牌,树立典型,并总结推广,有效地促进了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

(5)坚持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突破薄弱环节,解决主要作物的机械化生产问题;通过平原地区率先发展,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狠抓关键农时的机械化作业服务,带动全年的机械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地在坚持巩固提高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的同时,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因地制宜逐步推动经济作物、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服务农业生产,农机化生产得到了全面发展。

(6)坚持依法管理,规范生产秩序。《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农机化生产的发展和管理奠定了法制基础,明确了有关措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建立健全了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操作、事故处理、监督管理等有关制度,构建了统一完整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农机化生产管理提供了法制保障。农业部先后制定了《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农机维修管理规定》等8个部门规章,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制定了农机化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涉及农机管理、鉴定、推广、监理、维修、培训等方面内容,基本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农机化法规体系。农业部还制定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合同(范本)》和《农机维修合同(范本)》等规范性文件,促进供需有效衔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四、农机化发展的成绩

当前,我国农机化发展已跨入中级发展阶段,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依赖人畜力为主,向依赖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机械化生产方式将占据主导地位,农民对农机作业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机作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持续优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

(1)农机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9.2亿千瓦,比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前的2003年增长52.3%。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机增长迅速,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84万台,是2003年的3.95倍,年均增长21.7%;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分别达33万台、13万台,分别是2003年的5.6倍、31.7倍,年均增长分别达27.7%和63.8%。水稻机械种植水平由2003年的6%提高到2010年的20%以上,水稻机收水平从23%提高到60%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增幅超过3%,而2003年以前只有0.5%。据农业部统计,2010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52%,比上年提高3%。

(2)农机补贴政策连年增加。农机购置补贴是强农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补贴投入不断加大。中央安排的资金,从2004年的7000万元起步,到2008年的40亿元,再到2009年的130亿元,大约占农机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的6.5%。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农牧业县(场),补贴机具种类范围由上年的9大类18小类50个品目扩展到12大类38小类的128个品目,覆盖所有农牧渔业生产急需的关键环节的农机,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9年农机工业总量指标继续增长,主要产品产量保持20%左右的增幅。

(3)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效益稳步增长。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发展农机化非常不经济。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以农机跨区收获小麦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模式,把农机与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把机械化生产和家庭承包经营结合起来,促进了农机的共同利用,提高了农机经营效益。2006年夏季,全国共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39.2万台,完成小麦机收超过3.2亿亩,每天最高收获面积达到1600万亩。目前,农机跨区作业领域正由机械收获小麦向机械收获水稻、油菜、玉米和机械耕地、机械播种、机械插秧等项目拓展。与此同时,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也逐渐提高,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和股份制公司等新型服务组织不断涌现,以跨区作业为品牌和关键农时季节为主战场的农机服务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4)农机化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对农机化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制开发的扶持力度很大,“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直接投入的农机化科技攻关资金超过1.4亿元。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装备和关键技术日趋成熟,油菜、牧草、甘蔗收获机械技术的创新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2006年,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水稻主产区推广面积达3000万亩,比2005年增加1000万亩。此外,玉米、大豆、棉花、马铃薯、油菜、甘蔗、牧草生产等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农机化技术已被农业部确定为重点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

(5)农民和农机户对发展农机化的需求旺盛。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人员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2004年以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年均减少1200多万人,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农民和农业生产对机械化作业的依赖性显著增强。另一方面,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劳动观念的转变,农民要求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愿望强烈,可以预见,我国农机作业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农机热”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持续下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经成为农机投资的主体,2006年,我国农村农机户近3360万户,乡村农机人员达4100多万人,农机销售、作业和维修市场等三类服务的经营收入达到2829亿元,经营农机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6)农机化技术支撑和装备制造体系日渐强大。近年来,农机行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主动顺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和现代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重点加强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装备攻关,支持优势经济作物、畜牧产品和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使农机化技术的部分“瓶颈”环节和系统组装集成问题得到解决。中国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已经跻身世界农机生产大国行列,能够提供适应我国农业生产要求、质量较为可靠的农机产品。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农机制造业的主导力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产品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得到明显改善。2006年,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总产值1316.7亿元,同比增长25%。农机制造企业的壮大,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装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