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与资源共享(上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略论历史文化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想

(北京市崇文区文化委员会,100062)

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它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源泉。整合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文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

一、历史文化资源概述

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载体。这些文化资源,能够流传下来的,一些是有形的,一些是无形的。大致说来,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①为一般公众观览、游历、学习和鉴赏的历史人文景观和人文自然景观,含红色旅游景点和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②历史传承下来的各类文学艺术和民间艺术;③民众长期生活中积淀形成的“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等); ④一定区域内公众所熟知的历史名人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历史文化资源;⑤供公众观览、查阅、流通(或由民间收藏流通)的各类文物、古籍(手稿)、档案等。

历史文化资源的性质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历史价值,历史文化资源内蕴了丰富的历史内涵,是历史画卷的生动记录,传达了丰富的人文信息,如民族的认同感,爱国主义情感等;一是当代价值,在当今时代,历史文化资源也具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第一,历史文化资源是打造城市个性与特色的基础,塑造城市形象的核心。第二,历史文化产业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第三,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弘扬历史传统,提升居民素质,促进城市的文明与进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历史文化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指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对应,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以非营利性为目的,为全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领域,它涵盖了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报刊、互连网、演出、文物、社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诸多文化领域,与整个文化领域可以实行市场化、产业化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一道构成国家文化建设的完整内容。

历史文化资源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性质上,历史文化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深度契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历史文化资源也具有这样的性质。通过历史文化资源的组成可以看出,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都体现了服务社会大众的初衷,传达了社会主导的思想意识,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历史文化资源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性质上高度契合。

2.在组成上,历史文化资源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部分历史文化资源都包含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之中,因此,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挖掘必然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的构建产生巨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文博机关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文博机关要担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监管,另一方面,还要负责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博机关光荣而艰巨的责任决定了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在目标上,历史文化资源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的重要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旨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落实公民文化权力和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促进国际多样化的文化交流等。而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就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传承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在全球化背景下,历史文化资源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总之,历史文化资源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有着3700年的文明史,在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也存在着不足,有待改进。

1.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

(1)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首先,提出了文物保护的战略要求,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其次,加大文物抢险修缮力度,文物抢险修缮及环境整治成绩显著;再次,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文物安全,认真执行《巡视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区。

(2)作为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形象代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社会教育功能得到发挥。

(3)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城市改造建设与文物保护相结合,积极探索新机制、新途径,对城市进行文化性修复,恢复和展示历史风貌。

2.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难点

主要体现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上,一是多数文物建筑由中央、市属单位及部队占用,其中相当部分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且腾退难度大,未能发挥文物应有的作用。二是一些文物建筑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且需要大量资金,而使用单位一时无法解决。有的存在严重的火险隐患。三是对文物资源多是单体保护和利用,缺乏整体保护与开发利用,文物资源与旅游相结合并产生效益还没有形成规模,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还不明显。四是在名人故居的挖掘研究和保护利用上存在难点。

四、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的具体措施

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优化、共享以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是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树立整体的、全面的资源观,采取有效手段,充分有效地整合和利用辖区的经济、社会、人力资源,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结合我国实际,整合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应把握以下实现途径:

首先,历史文化资源要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间的有机整合。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挖掘区域内文物资源的文化内涵,充分调动文物管理与使用单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与相邻区域合作,研究开辟新的精品旅游路线,组织面向各方游客的旅游品牌活动,尽快将资源转化为“产品”,形成相应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其次,历史文化资源要与区域内建设项目相结合,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整合。“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充分调动区域内的建设、使用单位的积极性,支持协调帮助其挖掘展示历史文化内涵,营造历史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位。历史文化资源要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努力打造文化拳头产品。因而要充分利用好这种实物基础,在认识文物自身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赋予其“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化特质。

再次,建立健全运作机制,要在政府主导协调下,引进社会力量实现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在运作机制上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有的可由政府投资操作,如对一些重点文物的修复等;有的可由各方合资或集资,如一些重点区域性项目的开发等;而有的则可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进行开发,如对与市场结合较为紧密的文物资源的开发等。加大宣传的力度,利用媒体、网络、宣传品、出版物、系列文化活动,进行文化的形象宣传,在外界树立良好的口碑。历史文化资源要与重点文物建筑腾退修缮相结合,促成文物的合理利用,有计划、分步骤的推进文物建筑的腾退、修缮和保护利用工作。

历史文化资源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的重要手段。应该结合实际,整合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文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坚持把资源的优化、共享以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作为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唐晋.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4]朱大可,张闳.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特色城市构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6]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2007

[7]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皇甫晓涛.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国家文化资源版权与文化遗产案例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