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家庭按摩养生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按摩常用手法

保健按摩的特点

(1)操作简单,易学好懂。本书所介绍的按摩方法突出简易,任何人均能自行操作或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行。

(2)保健作用强。保健按摩对某些常见或慢性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更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良方。

(3)增进家庭和睦。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按摩,除了治病健身外,更能增进彼此的亲近感,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融洽情感关系。

保健按摩常用手法

按摩手法是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按照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进行操作,通过刺激机体表面的感应器,调整大脑皮层的失衡状态,恢复正常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改善新陈代谢,调整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达到治愈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 擦法

擦法是指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触于皮表,循于肌肤,往返推擦或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的方法。擦法与摩法在动作上是有联系的,擦法的操作是直线往返移动,摩法则是环旋移动,所以擦中兼摩,摩中兼擦。擦法可分为:掌擦法、侧擦法、鱼际擦法。

掌擦法

用掌着力于施治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大,产热低且慢,主要用于腰骶、四肢、肩部。

手法要领 擦法动作要稳,不论横擦或直擦均应在一条直线上,不能忽快忽慢。

作用 有调和气血、疏经活络、健脾和胃、祛风散寒的作用。

掌擦法

侧擦法

用手的尺侧着力于施治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小,产热高且快,主要用于腰骶、肩背及四肢。

手法要领 擦时往返距离要拉长,动作要连贯持续。往返距离太短易擦伤皮肤。

作用 有镇静安神、舒展肌筋、温煦皮肤的作用。

侧擦法

鱼际擦法

用鱼际着力于施治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小,产热较快,主要用于上肢及颈肩部。

手法要领 压力要均匀适中,不可忽浮忽沉,以不使皮肤起皱折为宜。施术者肩部要放松,屈时内收,做到发力于臂,蓄劲于腕,动作平稳而有节奏性。

鱼际擦法

作用 可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 抖动法

抖动法指施术者手握受术者肢体远端做摇转导引,使整个肢体呈波浪起伏抖动,或以掌置于施术部位,做左右、前后的旋转抖动及往返操作的一种按摩方法。可分为上肢抖动法和下肢抖动法。

上肢抖动法

受术者坐位,施术者站其体侧前方,以两手拇、食、中指握受术者的肢前臂远端,无名指、小指及鱼际部位握手腕部,掌心向下,向体外前方抬肩60度,然后做连续的上下抖动,使抖动波传达到肩部。再以一手握受术者同侧手,引臂向体外前方抬肩60度,做左右方向的抖动,使抖动波传达到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肩部。

上肢抖动法

手法要领 肢体位置要自然,肌肉放松。

作用 有调和气血、顺理筋脉的作用。

下肢抖动法

下肢抖动法又分为:仰卧位抖动法、俯卧位抖动法、腰部抖动法。

1.仰卧位抖动法

以两手握双踝部,抬离床面30厘米,做上下方向的连续抖动,使腿及腰部放松。或者受术者两腿伸直平卧床上,施术者双手握其前脚掌及足趾,做左右方向的旋转抖动,以带动股四头肌向两侧抖动。也可以是受术者仰卧位,一侧膝关节屈曲90度,足放于床上,施术者以双手扶定膝关节两侧,以左右方向推拉膝部来抖动大腿、小腿后群肌肉,两侧分别进行。

俯卧位抖动法

2.俯卧位抖动法

有两种方法:施术者以一手握踝,屈膝关节90度,另一手掌贴附于大腿或小腿后,做左右方向的摇抖。另一方法即受术者俯卧位,一侧膝关节屈曲90度,施术者一手掌置踝关节及小腿远端的前侧固定不动,另一手虎口对准足跟,以拇指及四指推动足跟向左右方向抖动,带动小腿三头肌抖动,两腿分别进行。

3.腰部抖动法

受术者俯卧位,施术者两手握其双踝,先进行拉伸牵引1分钟左右,摆动两下肢,待肌肉放松后,突然地上下抖颤数次以抖动腰部。

手法要领 抖动频率要快,上肢每分钟300次左右,下肢每分钟150次左右。

作用 有疏经通络、滑利关节、放松肌肉、消除疲劳的作用。

● 拨法

用拇指深按于治疗部位,做如弹拨琴弦样的往返拨动,称为弹拨法。

本法有广泛的适应性,若能掌握得好,可用于肢体一切的痛症。常见适用于四肢、颈项、腰背诸部。

手法要领

(1)拇指深按程度依病变组织而定,一般要深按至所需治疗的肌肉、肌腱或韧带组织,待出现有酸胀、疼痛的指感后,再做与上述组织成垂直方向的往返拨动。若单手拇指指力不足时,可以双手拇指重叠进行弹拨。

(2)本法对深部组织刺激较强,所以在使用本法后局部应加以轻快地揉摩,以缓解疼痛反应。

作用 解痉止痛,松解粘连。主治慢性软组织损伤及痛症,关节屈伸不利等症。

拇指拨法

以拇指的指端或指腹部,深按于施术部位,做与肌纤维、肌腱、韧带、经络成垂直方向拨动的手法。此方法包括轻手法和重手法。

1.轻手法

施术者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分开扶持体表固定,屈伸拇指掌指关节,向左右拨动施术部位的肌肉或肌腱等,此为轻手法。

轻手法

2.重手法

以拇指伸直,其余四指握拳,食指桡侧抵于拇指掌面,用腕或肘部摆动屈伸,带动拇指拨动肌肉肌腱部位,此法为重手法。

手法要领 手指要按住施术部位筋或腱进行拨动,不能与皮肤产生摩擦。

作用 有消炎镇痛、解除粘连的作用。

单指拨法

以食指微屈曲,拇指与中指抵于食指端关节处加强力量,进行指拨穴位,也可以中指伸直,拇指食指捏住中指末节,加强中指拨动力量,进行指拨穴位。

手法要领 要实而不浮,透达深处。

作用 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多指拨法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同时拨动施术部位。

手法要领 用力由轻到重,均匀和缓。

作用 有解痉止痛、疏理肌筋的作用。

多指拨法

弹拨法

肘拨法

弹拨法

施术者多以食指指端着力,拇指、中指捏住食指2~3节间,着力将食指插入肌筋间隙或起止点,由轻到重,由慢而快,轻巧灵活地弹拨,如弹琴弦的一种方法。

手法要领 按拨动作要轻巧、灵活,注意保护皮肤。

作用 有调和气血、健脾和胃的作用。

肘拨法

对于肌肉发达者,施术者指拨力度不够时,可以肘尖置于施术部位,来回左右拨动。

手法要领 由于肘尖力度较大,在操作时要把握好力度,防止误伤。

作用 有疏理肌筋、解痉止痛的作用。

● 推法

用手指、掌或肘部着力于受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移动的方法。分为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等。

指推法

以手指腹着力于受术部位,沿经络方向或肌肉纤维平行方向,保持一定压力的短距离单方向推动。适用于头面部及小儿四肢部位。

指推法

掌推法

全手掌或掌根着力于施术部位,五指微分开,腕部挺直,以单掌、双掌或双掌重叠加力,做单方向推动的手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腰、背、骶、四肢和腹部。

掌推法

肘推法

施术者屈曲肘关节,以肘尖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或肌肉纤维走行方向进行直线单方向推动。此法是推法中刺激性最强的手法,常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如体质壮实之人的腰背脊柱、臀部。

肘推法

手法要领

(1)施术者手指、掌或肘部要紧贴施术部位皮肤,用力着实。

(2)推进速度和力度要均匀、持续,动作要协调。

(3)做单方向直线推法,不可偏斜。

(4)用于胸、背、腹部时,要配合呼吸,间歇有序。

作用 可增强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的作用。

● 拿法

用拇指与食、中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合,呈钳形,持续而有节律地提拿施术部位的肌肉或穴位。

手法要领 腕部要放松灵活,用指面着力。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可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发力。

作用 可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开窍止痛。

拿法

● 捏法

以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用力,将患者皮肤及少量皮下组织捏起,随即放松的一种手法,称为捏法。捏法常用于小儿脊柱两侧的操作,称为捏脊。

拇、食指捏

患者俯卧位,使背部肌肉放松,施术者虚掌,将两手食指屈曲,以食指中节背面紧触脊柱两侧皮肤,拇指前按皮肤并向后捏起,随捏随提并捻动,两手交替循序前移自长强至大椎处反复操作。

拇、食指捏

拇、食、中指捏

拇、食、中指捏

患者俯卧位,医者将两手拇指桡侧偏峰紧触脊柱两侧皮肤,食、中指前按皮肤并向后相对捏起,随捏随提,捻动前行。

手法要领

(1)捏脊过程中,着力均匀,持续连贯,中途不可停顿,也不可斜行。

(2)捏法在头颈部操作时,往往不做捻转移动,仅提捏一些穴位。

作用 可调和气血、疏经活络。

● 按法

以手指、掌的不同部位或肘尖,置于经穴或其他部位,逐渐用力加压的手法。

指按法

以拇指指腹或食、中、无名指指腹,按压体表的施术部位的方法。指力不足,可用另一手拇指重叠按压。适用于全身各部的经络穴位。

指按法

掌按法

施术者腕背屈,以掌根、全掌或鱼际部位着力于施术部位,进行按压的手法。适用于面积较大且平坦的部位。

掌按法

手法要领

(1)垂直按压,固定不移,由轻到重,稳而持续,忌用暴力。

(2)按压后要稍停留片刻,使按压既平稳又有节奏。

(3)按压时可双拇指或双掌重叠,身体前倾,借助体重增加力度。

作用 可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温经散热,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 点法

用指端或屈曲的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点压在一定部位称为点法。如图所示。点法有三种:

拇指指端点法

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食指中节,用拇指端点压一定部位。

拇指指端点法

屈拇指点法

拇指屈曲,用拇指指间关节桡侧点压一定部位。操作时可用拇指端抵在食指中节外缘以助力。

屈拇指点法

屈食指点法

食指屈曲,其他手指相握,用食指第1指间关节突起部分点压一定部位。操作时可用拇指末节内侧缘紧压食指指甲部以助力。

屈食指点法

手法要领

(1)取穴宜准,用力宜稳。准确取穴后,要由轻而重,平稳持续地施力,使刺激充分达到机疗所特有的“得气”效果。点法结束时要逐渐减力,其总的施力过程为轻—重—轻。

(2)点后宜用揉法,以避免气血积聚及点法所施部位或穴位的局部软组织损伤。

(3)不可施用暴力或蛮力。突然发力或突然收力施用点法,均会给病人造成较大的不适和痛苦。使用蛮力,则患者受术部位或穴位易紧张而无法受力。

(4)对年老体弱、久病虚衰的患者慎用点法。

作用 具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解除痉挛、调整脏腑的功能,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及穴位。

● 揉法

用指、掌或前臂附着于一定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称为揉法。揉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摩法

以手指或掌贴附于体表按摩部位,有节律地做直线或环行摩擦的手法,称摩法。摩法一般分为如下两种。

掌摩法

以掌置于腹部相关部位,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亦称摩腹。在摩腹时,常按如下顺序进行摩腹:胃脘部→上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

掌摩法

指摩法

指摩法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附着在治疗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

手法要领

上肢及腕掌放松,轻放于治疗部位,前臂带动腕及着力部位做环旋活动。动作要缓和协调,用力宜轻不宜重,速度宜缓不宜急。

作用 掌摩法主要用于腹部,能调理胃肠功能,预防术后肠粘连。若顺时针作用于腹部有通腹作用;若逆时针作用于腹部有涩肠作用。指摩法主要用于颜面、眼周及某些穴位,可用于治疗眼部疾病;也可用于美容、保健。指摩法作用不同穴位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如摩膻中穴,可宽胸理气,治疗胸闷、气喘、心悸等症。

● 滚法

滚法是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压在疼痛的部位上,利用腕关节的伸屈连续做内外旋转动作。

滚法

手法要领 操作时用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不能忽快忽慢或时轻时重,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左右。

作用 此手法有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放松肌肉等作用,适用于治疗风湿酸痛、肢体麻木瘫痪、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活动功能障碍等症。

● 掐法

掐法是指用手指甲尖,在患处一上一下重按穴位,或两手指同时用力抠掐,同时又不刺破皮肤的按摩手法。

手法要领 掐法是重刺激手法之一,如临床急救常以指甲掐来代替针,为了避免刺破皮肤,要掌握好指力,或在掐穴处垫块薄布,为增进疗效,缓解疼痛,掐后再轻揉一会儿。

作用 本法具有开窍醒神、镇惊止痛、解除痉挛的作用。常在急救时用于某些穴位,如人中、涌泉等穴位。

掐法

● 捻法

捻法是指用拇指与食指末端捏住施治的部位,着力于对合的左右或上下或前后旋转捻动的按摩手法。

手法要领 腕部要放松,动作要灵活连贯,用力要柔和,不可呆滞。捻动时,拇指、食指的搓揉动作要快,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但移动要慢,即所谓紧捻慢移。

捻法

作用 本法具有畅通气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的作用。常用于手指、手背及足趾僵硬等病症。

● 拍击法

用虚掌拍打患者身体表面的按摩方法称为拍法,用虚拳、掌根、掌侧、小鱼际叩击患者身体表面的方法称为击法。因为两者动作相似,故合称为拍击法。

拍击法

拍击法

手法要领 用力要快速而短暂,垂直叩打体表,在叩打体表时,不能有拖抽动作,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律。

作用 本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肌筋的作用。常用于消除疲劳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