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创新
摘要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不仅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以新载体新素材新形式推进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化。习近平引经史子集充实话语载体,援经典故事丰实话语素材,用民俗谚语夯实话语根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话语传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系列讲话打造出了一套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激发和光复了中国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系列讲话 话语创新
孟子云,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习近平讲话常常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融经史子集、故事经典、民俗谚语于其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表述中,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许多话语成为普通百姓“耳熟能详,张口即出”的语句,既有很强的亲切感,又有很强的时代感,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同,拉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的距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述形式。
一、引经史子集充实话语载体
语言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围绕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常常引用经史子集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来提纲挈领,形成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掷地有声的新话语。习近平引用的文化经典的名言警句中,既有出自儒家的四书五经,也包含道家、法家、墨家著作经典,还囊括《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作,也有《二程集》《苏轼文集》《王安石文集》等名家文集。
“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尤其“四书五经”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它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尤其对为官从政、为人处世、治学之道着重阐述。因此,“四书五经”被作为历代科举选士的命题书籍和教科书。今天,“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人仍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习近平常在公开讲话中引经据典阐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如“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字面讲的是百姓与国家的关系,被延伸为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凝聚中国力量,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想的问题;“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指古代官员的作风与政令的落实关系问题,引申为党员干部的纪律问题,作风问题,党员干部只有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有可能令行无阻,上下一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乃孟子的经典名句,在孟子看来,能够侵蚀一个人信念的有三样东西:财富地位、贫穷困苦、权势武力。能够在三者面前而不改初衷,不忘初心的必是心怀理想,秉承信念的人,才是真正“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君子、大丈夫。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广居”谓何?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利益,“正位”乃共产主义的信仰,“大道”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员干部只有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面对财富不动心,面对利益不伸手,面对诱惑不变色才能成为一个坚定的、纯粹的共产党人。用经的背后是治世,是从历史出发对现代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思考。
“史”指专门记载历史的书籍,包括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史、杂史等。不读古今书,不知天下事,读史使人明智,可知兴替,看成败,鉴得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史书记录了各个朝代的盛衰成败,兴亡得失,是历代君王、仕子为政治世的重要参考。习近平讲话过程中,常以“史”观过去,谈现在,看将来,从历史中借鉴治世的智慧,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在公开讲话中,常常引用《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的名句讲爱民,说用人,谈治理。讲爱民时,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恩格斯曾经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习近平用“治国犹如栽树,根本不摇则枝繁叶茂”这一史书名句来表达,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更加形象和贴近中国百姓的理解逻辑。人民群众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一直被喻为载舟之水,种子的土地,枝叶的根本,为官爱民也一直是中国士子所恪守的为官之道,也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党性体现。习近平用“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强调为官当立德、爱人民,为人民服务,不可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异化为“油水的关系”。讲用人时,引用“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来讲我党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始终把选贤任能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习近平常常借古论今,古为今用,鲜明提出了锻造我们时代“好干部”的这一重大课题。
“子”指诸子百家的学说和书籍。先秦是百家争鸣、学术发展繁荣的黄金时代。各家学派,或著书立说阐述,或聚徒讲学,或质疑辩难,各派交相辉映,众相争鸣,各成一家之言。诸子文集是中国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道家、法家、墨家等关于治世、为学、立德思想。在习近平的公开讲话过程中也常常引用道、法、墨等各家经典。道家素来讲究辩证法,主张“怀素抱朴”,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腐败与奢侈,这对今日中国的社会转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治大国如烹小鲜”讲治理国家如烹饪,要像烧菜一样精心,要掌握火候,要注意配料,不可多也不可少;也像是在烹制小鱼一样,不要在锅中时常搅动,否则小鱼将会被捣烂,有所为,有所不为。习近平还用“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用“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提醒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干干净净做人;用“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等道家思想话语阐述治理国家、处理改革发展坚持辩证的思想方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春风细雨,引人深思。
“法者,治之端也”,法律是国家治理的开始,遵循私道治国,国家就会动乱,以法度治国,国家才会稳定。法治也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里程碑,中国法治进程进入快车道,法治的精神和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围绕着依法治国、法治中国的建设中,习近平引用古代法家思想阐述了新的思路和观点,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论表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用“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指出国家的强弱与法治的辩证关系;用“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阐述立法与执法的对立统一。习近平在不同场合用法家经典来强调党员干部要重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明党的纪律,狠抓法律的制定和落实,把法治意识、纪律定力内化为道德的自律,外化为行动的自觉,实现内外的统一,如定锤之音,直击心灵。
“集”指诗文集,是收录历代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古代的学者在其文集词句之间流露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追求,成为后世学习和追求的目标,也成为习近平系列讲话引用的高频名句。如“去民之患,如去腹心之疾”讲为官当站在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以群众之心为心,面对民生疾苦要像“腹心之疾”一样,必欲除之而后快;如“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讲的是对待群众利益要认真细心,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不可忽视小事,为民解忧不可略去细微点滴,这样才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实现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再如“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山”借煤炭的气节来表达自己心系国家社稷,甘为民生至死不渝的决心;“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讲的是对百姓而言,柴米油盐的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甚至是急事,难事,解决好这些细小实事,就是在解决国家的民生大事。习近平引用名典一方面勉励党员干部应有心系百姓的责任心、为人民服务不辞辛苦的决心,另一方面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用经典来分析时代问题,阐述马克思主义道理,激发传统文化的时代因素,使之更加契合时代发展。
二、用经典故事丰实话语素材
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通过话语的形式对过去的事情进行回忆和讲述,再现历史的情节,描述某个时间范围的社会的文化形态。人们通过故事,记忆和传播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中国的经典故事丰富多彩,门类也较多,突出的有几类:一是励志故事,它通过语言素材讲述古人刻苦学习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为后人树立学习的标杆;二是历史故事,主要通过阐述历史上名人修身为人、治国为政的事迹为后人提供借鉴参考;三是百姓生活故事,主要通过普通百姓在生活交往中的事实,阐述崇尚和睦、追求和谐的价值理念。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常常以这三类故事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话语素材。
1.用励志故事丰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强调,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和精神需要所作出的贡献来实现,又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获得社会对个人的肯定,从而实现个人价值。
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励志故事,它包含着中国先贤“立志为学,精忠报国”的人生追求。无数读书人更为实现这一人生目标而不懈努力,古有孙敬、苏秦悬梁刺股的刻苦学习,也有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孙康的囊萤映雪等发奋苦读。当然,这些励志故事背后也有着时代的糟粕,因为在封建时代,大多读书人奋发读书的一个最终目标在于“学得屠龙术,卖与帝王家”,实现“升官发财”的梦想,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相悖。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立足于当代中国,在引用这些故事时,摒弃了故事中的历史糟粕,融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内涵,将其上升为新时期激励共产党人思想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话语素材。
2.以历史故事丰实马克思主义政绩观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领导干部中的根本体现。政绩观体现了党员干部对国家、对社会、对群众的一种态度。正确的政绩观,强调心正,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出发点,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正确的政绩观,还强调为民,即站在人民的立场,在工作中坚持群众的观点,在实践中走群众路线,急民之所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调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踏实做人,踏实为民,踏实为政。
在中国历史故事当中,记录了许多清正廉洁、心系天下、踏实为民的官员典范,如春秋时期宋国名臣大夫正考父,身居高位而不自傲,始终谦虚、谨慎、廉洁、自律为后人所熟知,成为古代官员廉洁之代表。他留下的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至今仍广为流传。还有战国时期魏国名臣西门豹,他治邺,以重典惩腐败、大破“河伯娶媳”的巫风,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围挖掘12渠,引水灌溉,保证百姓的农业生产,促进了一方繁荣,有了“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的佳话。也有王安石“治绩大举,民称其德”,为后来的“变法”打下基础。还有郑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千古佳话。在当代,也有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他在任时不追求所谓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带领当地干部群众踏实干事,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沿海防护林,为当地长远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故事都讲述官员清正为民、心系百姓的政绩观。习近平在其系列重要讲话中结合时代语境的需要,恰如其分的引用这些政治故事阐述政绩观的具体要求,使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述在当代中国获得新的素材,契合干部群众的文化水平和话语逻辑,引起广泛的共鸣。
3.以百姓故事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中提出的,是纷繁复杂的经济模式、政治观念和文化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虽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但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等早期政治哲学文本中提出的共同体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丰富的思想素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样蕴含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当中。中华文化历来讲究“和”,讲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这些观念往往又通过百姓的故事体现出来。
命运共同体意识,蕴含于中外的百姓交往故事当中,在古代有大家所熟知的张骞和郑和。两人都是和平的使者,一位两次出使西域,历经艰难险阻,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构建起了丝绸之路的基本框架,“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另一位七下西洋,带着和平交流的使命,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把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贸易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了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同发展。
在近代,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援华与中国人民共同抗敌,血洒长空,最后埋骨中国。加拿大医生白求恩,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在前线拯救抗日战士生命,最后牺牲的壮举。毛岸英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加入反法西斯队伍,转战千里,直至攻克柏林。飞行员唐铎作为苏军空中射击团副团长,鹰击长空,在反法西斯空战中屡建战功等。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国际友人离开亲人,远渡重洋来中国帮助抗日,述说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苏联卫国战争艰苦的时期,中华民族许多热血男儿走出国门投身于抗击法西斯德军的斗争中。在中外无数英雄儿女的故事中,蕴含着一种患难与共、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一种对和平与发展的强烈诉求。
在现代,瓦莲金娜的儿子几十年跨国寻亲;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身怀“熊猫血”,在中国海南大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一些中国病人解除病痛;阿拉伯小伙穆罕奈德在义乌创业,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了中国,并与一位中国姑娘结婚,把自己的人生梦想融入中国的发展中来。
国之交在民相亲,一个个百姓之间的相亲相爱的交往故事成了国家间和平交往、互助互赢、共同发展的最好的阐释。习近平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引用这些故事,把百姓之间相亲互敬和互爱互助的情感上升到国家间的友好交往、共同发展的层面,并以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传递了追求本国利益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借民俗谚语夯实话语根基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基础,语词和句子则规定了思想活动的视角和方向。由此观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话语体系当中。而当代中国的话语体系包括两个层面、两套亚系统:一是在主流意识形态层面,以党的文献、文件、章程,领导人的讲话、文选以及主流政治新闻等体裁表现出来的官方话语系统;二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层面,以民俗谚语、民谣呈现的民间话语系统。在民间话语系统之中,存在大量的概念、词汇、民俗谚语,它们包含着群众对于政治、经济、哲学等官方话语的思考,与官方话语体系的众多核心词汇、语句的意义相近相通,这些民间词汇、句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民间话语系统、扎根人民群众的桥梁。
1.围绕核心词汇打造民间和官方共通的话语系统
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常常结合一些群众所熟悉的民间话语词汇阐述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方略,形成了许多干部、群众“听得进、记得住、说得出、用得上”经典热词,发出了时代新声。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笼子”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用来存放东西或是关动物的工具,如鸟笼、猪笼、鸡笼等,它代表着对某一对象的约束和束缚。习近平将制度比作“笼子”,用制度的“笼子”来制约一切滥用权力的行为,把权力缚于笼子之中,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伸手就挨抓的可能,让官员坚定不敢腐、不能腐的决心。
如“老虎苍蝇一起打”,“老虎”是凶猛的野兽,食物链的顶端,代表着少数权势和地位极高的腐败干部,数量虽少,但性质恶劣,影响深远,危害巨大;“苍蝇”是细小的昆虫,生活中却处处可见且数量巨大,传递着细菌和病毒,人见人恨,比喻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干部,数量巨大,面积宽广,大多数发生在群众身边,直接危害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危害也大。反腐就是要打“老虎”,拍“苍蝇”。
习近平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常常结合群众所熟悉的词汇打造时代话语体系。见下表:
2.结合民俗谚语丰富民间和官方共同的话语系统
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除了结合一些民众所熟悉的话语词汇阐述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方略的同时,还通过人民群众所熟悉的一些民俗谚语进行形象具体的表述。民俗谚语、民谣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积累起来,描述各种经验的简练语言,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表达句式上具有简洁明了、幽默诙谐的特点,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习近平在公开讲话中,常用民俗谚语分析问题,讲述道理,更形成许多雅俗共赏、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如在讲人民群众历史地位时,很少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这样的表达,而是用民间谚语“人心就是力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众人拾柴火焰高”等来表述。如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时,习近平用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来表达改革前途的光明和道路的曲折;用“打铁还需本身硬”来强调新常态中引领新发展必须提高执政水平,加强党自身建设,以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状态;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强调了反腐的决心和态度;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指出加强基层服务和管理的重要性;用“狗熊掰棒子”委婉批评目光短浅的干部;用“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坚守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等。还有“万丈高楼平地起”“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撸起袖子加油干”“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等。这些民俗谚语虽简洁明了,却意义深远,又有很强的韵律和节奏,说起来又朗朗上口,深受人民喜爱。习近平通过这些民俗谚语阐述治国理政的思想,于平实之中蕴含着政治的智慧,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获得更加灵活丰富的表达形式。
列宁也讲“对人民讲话不要故作高深,要通俗易懂。”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从百姓视角,融合人民群众熟悉的诗文经典、寓言故事、民俗谚语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的表述在当代中国获得新载体、新素材、新形式,丰富了共产党人修身为学、为政治国、和平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的话语表述。围绕着新载体、新素材、新形式打造的具有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更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获得新的话语表现形式,实现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