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善待问者如撞钟
在讲述蒙卦各爻之前,还要作一些补充说明,譬如教育。教育的“教”跟孝顺的“孝”有关,如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当然这部书的真实性至今尚有疑点,大致成书于秦汉之际,而在汉朝开始受到重视。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汉朝强调“孝悌力田”,“力田”即用心于农业生产;“孝悌”则指自天子以至百姓都强调孝,即使像汉武帝这样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天子,也要对祖母窦太后百依百顺。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她在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时就开始干政了,到汉武帝时继续干政,直到她死了之后,汉武帝才敢开展自己的格局。可见这个女人的生命力不得了,连续三代,老太婆不死,连汉武帝都不敢有所作为。这三代皇帝的谥号分别为孝文、孝景、孝武,都强调一个“孝”字。《孝经》是借曾子与孔子的对话阐述其义,开篇就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字与小孩、教育有关,“教之所由生”,教就是弘扬孝道,是生生的源头;所有的教化都以此为开端。
另外,《礼记•学记》讲到教学相长时提到一个撞钟理论。原文是: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善待问者如撞钟”,老师要等待学生发问,若学生没问,就绝不主动教学生;因为学生没有问题意识,老师主动给的答案就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是“童蒙求我”,不是“我求童蒙”。等待学生提问“如撞钟”,老师是钟,学生要懂得撞钟;不撞不响,撞大力就大响,撞小力就小响;精彩的问题就有精彩的回答,笨问题就给你有限的信息。所以像颜回一问,孔子就说“大哉问”。深明教学互动的关系,就不必好为人师。这个道理也包括占卦,不占卦就不会有答案,能提出正确的问题,人生的疑难就解决了一半。如果问得不对,或者根本没有问题,怎么会有成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