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2006年6月28日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务实推动合作事项的落实,经三市党委、政府协商一致,特制订本框架协议。
一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合力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的崛起
1.加速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已具备良好的基础
“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实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长株潭三市积极配合,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旅游合作、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长株潭作为湖南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功能初步发挥,2005年三市实现GDP 2412.6亿元,占全省的37.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3%,高出全省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产业集群化发展初显雏形,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对接步伐加快,“融城”效应日益显现,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加速崛起和经济一体化的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2.携手打造湖南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增长极
“十一五”期间,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深入推进,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长株潭区域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长株潭三市将深化合作,加强协调,突出产业发展优势互补、基础设施主动对接、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推进三市新型工业化的整体联动,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城市群,促进三市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功能协调和互利共赢,力求在经济一体化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争取到2010年,长株潭三市实现GDP 4400亿元,占全省的44%左右,进一步把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成湖南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和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
二 加快发展长株潭区域优势产业集群
3.共同培育发展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突出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电力机车等领域,推进三市装备制造业分工与合作,积极引导区域产业集聚,加强项目对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上中下游配套、大中小企业协作的产业集群,实现三市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汽车及零配件制造集群,重点建设汽车发动机、大中型客车、越野车、中档轿车、小排量轿车等项目,加快发展汽车零配件产业。工程机械制造集群,重点发展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路面机械、建筑机械等产品。轨道交通设备制造集群,重点建设5英寸半导体器件生产线、电动汽车电传动系统化、客车电气化、直流牵引电机产业化、电机城轨车辆和电机电控及站场成套设备生产等项目。力争到2010年,把长株潭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4.合力建设长株潭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基地
突出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三大领域,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三市新的重大支柱产业。新材料产业,以三市具有一定优势的电池、合金、化工、超硬、轻质等材料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资源和产业为基础,以长沙的先进电池材料、动力电池,湘潭的无汞电解二氧化锰、精细化工材料、高档耐火材料和株洲的微电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为重点,三市共同申报建设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布局的长株潭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以中部地区唯一的长沙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核心,将产业布局和新项目布点向株洲、湘潭辐射延伸,电子信息以显示器件、软件、计算机与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等为重点,生物医药以生殖健康药、肝类药、戒毒药、肿瘤药、中药标准提取物等为重点,充分整合资源,拉伸产业链条。争取到2010年,上述三大基地成为中部地区相应领域中产业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特色产业基地。
5.共同打造长株潭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加速壮大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会展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以文化、旅游、商贸等为重点的消费性服务业,合力提升三市现代服务业的整体优势。积极构筑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不断完善长株潭三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整合、提升区域物流资源,把长株潭建设成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长沙市重点发展以金霞保税物流园为中心的综合性现代物流业;株洲市发挥铁路枢纽优势,重点发展石化、服饰等专业物流;湘潭市重点发展汽车、钢铁等专业物流。大力发展立足长株潭、面向国内外的第三方物流,降低三市产业交融发展成本。共同打造长株潭文化旅游产业知名品牌。弘扬湖湘文化特色,把长株潭打造成为全国极具优势和特色的文化产业中心。突出长株潭黄金旅游经济圈建设,积极完善以韶山、花明楼、乌石为龙头的“红色旅游”,加快发展炎帝陵、马王堆、岳麓书院等历史人文旅游,采取“捆绑资源,联合促销”的方式,每年联合举办大型旅游主题活动,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打造长株潭无障碍旅游区,形成在国内知名的旅游拳头产品。
三 积极促进长株潭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
6.制定长株潭优势产业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规划
三市共同制定长株潭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重大布局和重要举措。成立三市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协调机构,做好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实施中的协调服务。抓住国家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向中部地区延伸的机遇,三市共同制定长株潭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规划纲要,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打捆申报一批重大项目。
7.发展长株潭优势产业专业配套园区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扶持发展一批为龙头企业主动配套协作服务的中小企业,建设专业配套园区,推动三市配套企业与区域产业龙头企业同步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在三市范围内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向各类专业园区集中并参与园区产业化分工,努力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专业特色和集聚效应。
8.合力建设区域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围绕整合利用三市科技人才优势创新资源的需要,合力加快创新政策环境、科技公共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三市统一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条件共享和科技融资平台,建立统一、开放、高效的科技项目资源数据库,联合举办长株潭技术成果和资本对接会。三市共同研究,从财政支持、税费优惠、政府采购、行政执法等方面,加大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的创新力度。
四 协力打造长株潭三市共同发展的新平台
9.共同加快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推进一体化重大项目建设力度,推进三市融城发展,实现三市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交通,突出三市内外通道建设,形成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重点加快长潭西线、长株高速等三市大外环项目建设,推进106国道等中心城区到周边卫星城镇的经济干线建设,加速长株潭公交一体化及三市对接地区道路网络、站场建设,推进长株潭城市群轨道交通建设,力争长沙在“十一五”期间尽早开工建设。加快湘江防洪景观道路等世行贷款一期项目建设,全力争取世行二、三期贷款项目,形成以湘江为纽带的长株潭经济大动脉。能源,重点加快长沙电厂、湘潭电厂二期及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高统一电网的可靠性,建成保障有力的能源供应体系。水利,重点加强三市在城市防洪、水土保持、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协调合作。信息,加快通信同城步伐,推进电子政务等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10.以长株潭核心区城镇建设为重点加快相向融城步伐
坚持高标准高品位,突出加强三市对接部位的重点城镇建设,率先推进新农村建设,把长株潭核心区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
11.联手共创国内外知名的长株潭区域开放品牌
构建高起点的长株潭开放招商平台,共同打造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洼地。三市每年联合筛选、策划、包装一批重大招商项目,统一对外发布。加强对外来投资者信息的交流,推进客户资源共享,共同扩大客户群。三市联合出台招商政策,重点在关联度大、协作效应强的领域,联合开展组团招商,联合举办招商、经贸活动。选择若干协作性强的领域,共同举办大型主题文化活动,逐步在国内外树立统一、合作的区域对外开放形象。
12.共同加强长株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环境同治力度,严格实施《湖南省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建设保护办法》,合力加大湘江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切实保护湘江母亲河。实行严格的污染控制,建立湘江长株潭段横断面控制标准,加强重点污染源的主要入江排污口和工业废气污染的监控。加大环境同治投入,集中部分环境同治专项资金,推进一批重大环境治理项目建设。协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在重点园区、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逐步建立区域性的循环工业体系。
13.构筑长株潭商品和要素统一大市场
进一步清理阻碍三市商品流通的地方规定,推进三市商品市场一体化。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进入,引导发展紧密型地方性商业银行,加大对资金相互融通的合作,加快建设长株潭区域性金融中心。筹建立足三市、面向全省、辐射周边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促进三市技术市场资源的整合互用。推进长株潭统一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14.强化推进经济一体化的三市合作机制
加强衔接合作,建立省市联动机制、三市部门联动机制、社会联动机制,努力清除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障碍。由三市有关部门牵头,共同制定长株潭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纲要、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纲要,以及建设长株潭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共建开放招商平台行动方案。三市积极配合省政府做好长株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申报工作,共同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步伐。抓住中部崛起推进中心城市群发展的契机,三市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实行通力协作,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布局支持。
15.本协议二〇〇六年六月二十八日于长沙签署
协议一式三份,协议三方各执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