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的哲学反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个倡导”:构筑“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杨晓英

一 “三个倡导”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涵盖了三个层面。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

这一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和追求,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这个梦想从价值追求的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经济上追求富裕,政治上追求民主,文化上追求文明,社会上追求和谐。“民富国强”“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等目标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和谐”“善政”“仁爱”等思想精华,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思想内容,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景,也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理想。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

这一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的人类共同价值准则,更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的价值追求,在核心价值观中起支柱作用。自由是人的最高追求,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社会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平等则要求自由是每个人的自由,而不能只是少数人的自由。今天的平等,已经不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原始社会那种平均,而是社会生产极大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道德境界极大提高基础上的平等,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平等,这样的平等离不开公正和法治。有了公正,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有了法治,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不能保证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无法保障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普通大众的价值诉求。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

这一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个人的价值追求,这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在核心价值观中起基础作用。爱国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格,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孙中山的“救国图存,振兴中华”,爱国主义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民族意识、民族性格之中,成为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每一个人,不论在哪个行业,不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精益求精。诚信是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建立的基石。在传统道德观念中,“诚”和“信”具有同等的意义,孔子讲,“民无信不立”,诚实无欺,讲信用、守承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友善是立身之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和睦友善的大家庭,始终倡导和平友善的社会氛围。友善不仅包括为人谦恭庄重、待人宽厚和气、处事诚实刚正、行事勤快敏捷等人与人之间的友善,还包括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善和奉献社会的人与社会之间的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及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

二 “中国梦”的价值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并系统阐释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中国梦”从价值目标上看,主要有三个层面。

(一)国家层面的富强之梦

国家富强是“中国梦”在国家层面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只有成为强国,才有实力和底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综合国力的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建党100年即202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即2049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展示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列出了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二)民族层面的振兴之梦

民族振兴是“中国梦”在民族层面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向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民族振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革命战争年代,民族振兴主要体现为通过全体中华儿女的不懈抗争,反对帝国主义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振兴主要体现为中华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在综合实力上达到强盛并实现腾飞。今天,我们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要恢复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版图,也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繁华荣光,而是要让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尽快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从而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行列,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个人层面的幸福之梦

人民幸福是“中国梦”在个人层面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追求。“中国梦”既是国家梦,也是个人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强调实施“民生工程”,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强调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底线公平,消除贫困家庭,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使全体社会成员更高程度地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使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三 “三个倡导”支撑“中国梦”

“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不会凭空变为现实,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一定主体——国家、社会和个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发挥,也必须借助于国家、社会和个人这三重主体,最终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表明了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中国梦”的国家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属性,确立了“中国梦”的社会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规定了实现“中国梦”的最终主体——公民的德行和品格,确立了“中国梦”的个人价值目标。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8个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美好理想,是100多年来有识之士历经千辛万苦所要追求的社会目标。历史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创新,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向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和必然道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实现的道路,又凝练了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和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而达到了与“中国梦”在内涵上的高度一致,成为凝聚全国人民的价值共识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

从社会层面来看,“中国梦”在社会制度属性方面的规定,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具有鲜明的社会制度属性规定,即“中国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果离开这一点,则不成其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它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任何社会不仅要有基本的利益诉求,还要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概括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质、社会形态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追求,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也不同于以往僵化的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模式,而是把市场经济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美结合。因此,我们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以往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扬弃,它继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又对其有所发展和创新,坚定了价值领域的社会制度属性,达到了与“中国梦”在社会制度形态目标上的高度一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又以价值观的认同性和引导性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从个体层面来看,“中国梦”追求的社会成员的良好道德修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但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每个公民的真抓实干,需要每个公民具备良好的德行和高尚的品格——具体地说,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古今中外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国和家一样,都是人的归属地,爱国与爱家是每个公民必须践行的道德义务和责无旁贷的道德责任。敬业,是公民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专心致志,吃苦耐劳,珍惜和热爱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地履行好岗位职责,是每个普通公民的天职;社会成员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既是个人幸福生活的保障,也是社会发展的保障。诚信,是人的基本德性。诚信之德的要义是真实无欺,信守约定,践行承诺,讲究信誉;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前市场经济必须呼唤和践行的基本道德规范。友善,是人的善良与宽容凝聚而成的一种宽厚德性;对人友善,既是公民的一种文明素养,也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实现“中国梦”要求每个公民必须践行这8字要求,在实干中成就梦想。

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也需要在社会转型期的多样文化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整合,形成社会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动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人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伟大战略的根本要求。


(本文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