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的哲学反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和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

段建海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其历史使命是要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文明和信息社会的转变。这场“社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65页。不同于西欧国家的内生型现代化,而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发生的外生型现代化,因而走的是一条跨越式的社会发展之路。这其中充满了诸如传统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效率与公平、超前与滞后、人与自然和灵与肉等诸多矛盾,只有理性地认识到这些矛盾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调整发展关系,更新发展模式,凝聚发展力量,提升发展质量。我们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和谐不仅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动态特质和发展趋势,也是发展主体的应然之理和文化诉求。作为内在的文化诉求,我们认为就是要建构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其基本内容如下。

一 和谐世界观

全球化是在现代高科技力量的推动下,在资本力量的驱动下,人类打破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所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世界整体性联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6页。。由于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生产和消费已经世界化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不断成型,这种客观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能动地反映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就生成了主体的和谐世界观。

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已经不是单方面主导、制约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整体性关系。应该说,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科技不发达,人类征服自然的动力严重不足,因而过分依赖大自然;在现代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提升了人类占有征服自然的能力。但天人对立也给人类造成了生态失衡的文明灾难,因此,系统发展视域下的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就要从双向互动的视角创新自己的天人关系。一方面,人的确是具有能动性和目的性的高级动物,通过创造文化改变自然以发展自身是人的本质,人类必须高扬其主体;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又以认识自然规律为前提,必须认识到人类能力的有限性,必须树立尊重、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理念,在互相生成中实现人的本质。

其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应树立多元一体的理念。全球化使人的社会关系不断生成一种整体性联系,个体不再是狭隘地域性的存在,而是“世界历史性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6页。。人只有在全面深刻体认世界整体性联系中才能寻找到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才能真正实现对自己全面的社会关系的创造占有,仅仅靠内因外因论的封闭性思维是不可能寻找到打开人的社会关系之门的真正钥匙的;相反,只有确立部分——整体的系统论开放思维,才是打开人的社会性奥妙的前提性的根本方法。所以,整体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思维模式,是和谐世界观在方法论层面的具体体现。

二 和谐价值观

东西方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价值观。西方社会崇尚个人本位,把国家看成实现个人价值的文化工具,凸显了个人价值,遮掩了人的群体性价值;东方社会特别是中国传统社会强调家族本位,把个人当作是实现家族目的的有效工具,抬高了群体至上价值,压抑了个人的价值,造成了个性的萎缩。多元一体的当代中国社会既不崇尚个人本位也不强调群体本位,因为这是用一方否定对方的偏执性价值定位。和谐世界观必然要求树立和谐价值观,在这方面,我们认为现代西方的主体间性理论和梁漱溟的“关系本位”伦理学说能给予诸多启示。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认为“我—它”(I—It)关系和“我—你”(I—You)关系是人的两种存在方式,当人们把周围的人看成工具或被征服占有的客体对象时,“我—它”关系就形成了。这样,人就成了世界的统治主宰者,世界就成为被人奴役的客体对象。但是,当人们把人和物等对象看成同样有尊严的主体的时候,“我—你”关系就形成了;“我”与“你”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互通无碍,直接交流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10页。。这种主体间性理论是我们建构以人为本的和谐价值观的重要理论依据。

梁漱溟先生的“关系本位”伦理说认为:“不把重点固定放在任何一方,而从乎其关系,彼此相交换,其重点实在放关系上了,伦理本位者,关系本位也。”参见《梁漱溟文集》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94页。梁先生的“关系本位”伦理说是对东西方“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伦理观的扬弃基础上所形成的新的伦理价值理念,很有创意,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认为,当代中国人和谐价值观与伦理观的建构应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为指导,积极吸收当代西方的主体间性理论的学术精华,立足价值关系双方的平等地位,主张相互尊重,要求彼此间平等互动和平等对话,在交互作用中共同实现双方的价值目的。这是在批判扬弃东西方“群体本位”伦理价值观和“个人本位”伦理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并建立在相互尊重双方基础上的和平等互惠的价值观伦理观,因而和谐价值观是文化创新。

三 和谐思维方式

当代中国人的思维特质是和谐。

首先,从思维模式来看,主体思维的对象是多元互动的有机整体。多元之间有矛盾冲突,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有机联系是更重要的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可以用传统的斗争哲学和矛盾思维,但更重要的是采取调和、协商、对话等和谐思维的方式。

其次,从思途径来看,既可以采用现代工业社会科技理性主导下的逻辑思维和实证思维,也可以通过主体的情感体验和直觉顿悟的前现代思维来把握人在生命根源上与宇宙自然的同一性。但是,只有把逻辑思维、实证思维与情感思维和直觉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激发思维主体的创造性火花,从而生成创新思维。

因而,当代中国人的思维特质是和谐思维。

四 和谐主体精神

培育和谐的主体精神是建构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人的主体性是知性、德性和灵性的有机统一,是创造真、善、美的主体能力。当代中国人的主体精神是认知性、评价性与审美性的和谐一致。可以说,西方科技理生主导下的功利主义文化重视分析性思维与实证性考量,突出了主体思维的客观性、科学性;中国传统思维在伦理中心主义理念主导下重视生活践履,强调情感体验和生命顿性,突出了主体思维的主观性与人文性,对古今中西的综合创新所形成的人的主体性正是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其次,人的价值精神是人的社会性价值与自我性价值的动态统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体价值诉求,既反对西方科技理性主导下的个人本位价值观,也反对中国传统道德理性主导下的群体本位的价值观,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价值理念为指导,实现对两者的扬弃与综合创新,生成个人与社会和谐互动的“关系本位”的主体价值精神。

最后,从主体的心理结构看,人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统一。人类在认知认同的实践活动中,既离不开知识、经验、逻辑等理性因素的主导性认知评价功能,也离不开需要、动机、情感、灵感、顿悟和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辅助性表情达意作用,人类只有将主体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创造价值的对象化活动中动态地统一起来,才能提升主体的创造性。美国研究机构曾经从心理学的视角对苏联空间技术先进于美国的原因进行反思,结论是美国人缺乏苏联人的艺术想象力与灵感,由此美国开始实施了以增强国民人文素质的“零点计划”。可见,当代中国人应该生成一种理性因素与非因素相统一的和谐主体精神。


(本文作者:西北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