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色经济发展研究(全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生态屏障维护国土安全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初,为了揭开青藏高原的奥秘,促进西藏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央人民政府就组织了“政务院西藏工作队”。在此基础之上,1958年,成立“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这些专业性组织认真科学地开展工作,“对西藏的土地、森林、草场、水利和矿产资源进行考察和评价,提出了科学开发利用的意见,从而开启了科学认识、利用和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进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印发《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2003年3月10日。西藏自治区数十年进行的经济工作的实践表明:任何建设活动必须符合青藏高原的自然变化特性,而那些想当然的经济行为,只能产生负面作用,而且恶果十分严重。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是高海拔,空气含氧量低,寒冷干旱,动植物生长缓慢,生态脆弱等。同时,在北半球乃至全球生态循环中,青藏高原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不适当的经济开发,必定破坏高原生态的良性循环。认清这些因果关系,乃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先决条件。

一 认清青藏高原生态地位

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都源自青藏高原腹地,而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就是黄河、长江的源头区。青藏高原还是中国气候变化的启动区,是东亚气候格局的稳定器和调节器,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大量研究表明,地球地质史上距今6500万年至现在的新生代(Cenozoic Era)气候的阶梯状变冷,自2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第四纪(Quaternary Period)气候的阶段性,还有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加强,它们的变化除行星际轨道因素之外,还有别的因素控制气候变化。其中,青藏高原隆升形成的大气的热力适应、局地尺度加热和大陆尺度加热的综合效应、高原地表的摩擦作用等,均深刻地影响了亚洲气候格局的形成。吴国雄、刘屹岷、刘新、段安民、梁潇云:《青藏高原加热如何影响亚洲夏季的气候格局》,《大气科学》2005年第1期。青藏高原抬升还在更多的方面给亚洲东部、中亚地区的自然生态以巨大的影响,高原的动力作用和势力作用改变了周围地区的环境。潘保田、李吉均、陈发虎:《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Ⅰ新生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需要强调的是,人类和现代动物的出现这个历史大事件就发生在第四纪。青藏高原整体的初次隆升发生在距今2300万~1170万年的中新世(Miocene)早—中期。由于隆起后而形成的青藏高原和另一条山脉大兴安岭的阻隔,古近纪的纬向气候带逐渐转变为中亚季候风。青藏高原的末次快速隆升发生在距今90万~80万年的早更新世(Early Pleistocene)晚期。由于印度洋快速扩张,印度板块向中亚大陆南缘俯冲挤压,使得青藏高原被较快的挤压隆升,形成现今的整体的高原形态。这次隆升不仅使青藏高原本身的环境骤变,出现了第四纪以来最大的冰川,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高寒草原,而且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促使北极圈冰盖的形成。葛肖虹、任收麦、马立祥、吴光大、刘永江、袁四化:《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地学前缘》2006年第6期。深入的研究还表明,我国自1980年以来开始的新暖期和1955年以来10年尺度的气温波动,这些变化均是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林芝、波密等气象观测站最先被观测记录,然后,气温波动情况逐渐向东部、向北部传播。相对而言,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现象要比全国其他地方提前4~8年。近600年来,我国曾出现过3次冷期和3次暖期,这些都是在青藏高原呈现出的最早的变化现象。气象观测数据显示,青藏高原百年尺度的冷暖变化均比我国东部要早10~60年。冯松、汤懋苍、王冬梅:《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化启动区的新证据》,《科学通报》1998年第6期。类似的、大量的新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它们揭示了青藏高原多种非常重要的综合功能作用,其中,系统运行的、强烈的相关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相关亚洲中南半岛(Indo-China Peninsula)五国发展的生态屏障功能效应显著。例如,地球行星际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势能强大,受此影响在北纬15°~30°出现了广阔的北半球荒漠带,例如中亚、中东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基本处于这个干旱荒漠的恶劣环境之中。然而,赤道地区形成的低纬环流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在北纬30°附近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北支气流经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沿青藏高原北缘及甘肃省河西走廊吹向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导致那里自古以来成为中华文明经典文化的发源区。同时,造就了青藏高原地区冬暖夏凉、光照充足、干湿分明、温差较大的独特高原气候,为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南与印度洋暖湿气流结合,并且与太平洋形成的高温、湿润、多雨的偏南风交汇,转变为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了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于是,那里出现了雨热同期,降水充沛的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使我国与北半球荒漠带纬度相近的长江以南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简而言之,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季风系统对我国东部、亚洲的气候和植被格局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莫申国、张百平、程维明、谭娅、肖飞、武红智:《青藏高原的主要环境效应》,《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2期。比如,更加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效应还表现为,金沙江、澜沧江—湄公河与怒江—萨尔温江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的“三江并流”地区获得了大量河流岸边的水资源补充,那里的森林、草原就是三条国内国际著名江河的上游水源地。假如失去了西藏土地的涵养,中国最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带,亚洲中南半岛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的繁荣就失去了环境保障。因此,青藏高原隆升不仅与现今我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包括盆-山地貌与盆地构造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青藏高原具有的环境功能也是我国、中南半岛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关系到亿万各族人民的发展。所以,青藏高原拥有极其显著的地形地貌、生态战略地位,保护西藏高原环境,具有造福人类的伟大意义。

二 实施自治区域环境保护规划

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区情,这是关乎西藏经济建设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根本性环节。对此,历史的经验教训十分沉重。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在“填补空白”的政治性理念支配下和“小三线”建设安排下,西藏曾经出现了一个工业化建设高潮,投入一笔又一笔资金,在很多市、县建设了一批国营工矿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数技术落后,掠夺式开采原料,产品质量低、销售难。其结果,一是企业长期亏损,造成国家资金大量浪费。二是乱采滥伐,乱挖矿藏,破坏了自然环境。三是在20世纪80年代,相关主管机构不得不对工业进行长达十年的调整。为一些企业停产或关闭或善后事务处理又耗费资金。例如,20世纪70年代,西藏各地竞相开发水力资源,到80年代初期,建成了近300个小水电生产单位。可是进入80年代后期,这些小水电由于设备简陋、设计缺陷、管理混乱等原因,70%的电厂无法运转,其中多数已基本报废。这些损失尽管都源于一些似乎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实事求是,脱离了青藏高原客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进入21世纪,深刻认识西藏经济与生态循环因果关系,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产建设,成为高原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目标。2005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2号)。这份文件强调指出,“将西藏纳入国家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这份文件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明确与制定了新形势下西藏的发展战略目标,采用全新的宏观发展步骤,保护西藏高原的碧水蓝天。近十年的实践证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及其产生的效益影响巨大,成为西藏民主改革后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新里程碑。2009年3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9]446号)。这项经国务院审查通过的规划确定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支撑保障3大类10项工程。其中,生态保护方面共5项工程,即天然草地保护工程、森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湿地保护工程、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生态建设共包括4项工程,即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在支撑保障方面,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体系1项工程。该规划计划总投资155亿元,实施年限为2008年至2030年。执行“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战略方针,实施具体的保护与建设规划,西藏经济发展获得了新动力。201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建设西藏的7个重要目标。第一位的重要目标是,要使西藏自治区建成“重要的国防安全屏障”,守卫国家领土,这个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建设“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分别为第二位与第三位目标。实际情况是,青藏高原是大江大河源头,也是矿藏资源富集区。

自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以来,截至2013年6月底,西藏进行的10项大工程累计到位投资47.5亿元,项目进展顺利。天然草地保护工程是10项大工程中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具体包括有退牧还草和鼠虫毒草示范治理两个子项目,主要实施范围是14个纯牧业县和24个半农半牧县及13个鼠虫毒草重灾区域。工程实施之后头两年的2009~2010年,对8个实施退牧还草县工程区内外对比发现,安多、康马、类乌齐、浪卡子、错那、改则6县的鲜草产量提高了60%以上,植被高度提高了40%以上,安多、康马、浪卡子、错那4县植被覆盖度提高40%以上,草原生产力明显提高。2011年,继续进行对浪卡子、错那、萨嘎等7个县实施退牧还草县工程区内外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浪卡子、错那、改则等6个县鲜草产量提高70%以上,植被高度提高50%以上,工程成效显著。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实施完成后,将使全区60%的中度退化以上草地得到有效保护与治理,草甸覆盖度平均提高20%~30%,草原覆盖度平均提高10%~20%,荒漠草原覆盖度平均提高5%~10%。晓勇、韩嘉:《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到位投资40多亿元》,中国西藏新闻网,http://www.chinatibetnews.com/news/2013/0909/1301124.shtml,最后登录日期:2015年2月20日。同期,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中央部委机构与东部省、直辖市大规模调动资金和人力,支持西藏保护环境。例如,经过认真筹划和先期试点,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确定了协助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直辖市支援西藏环境保护的工程项目、支援资金等,明确规定支援者与接受援助的序列:“1.北京市、江苏省支援拉萨市;2.上海市、山东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支援日喀则地区”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口援藏工作的通知》(环办[2007]50号), 2007年4月30日。随后,一批东部沿海地带省、直辖市的公司、企业来到西藏,建设了十几个环境保护项目,效果明显。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恩格斯认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第183页。西藏在历史上依靠畜牧业开创了著名的吐蕃王朝,随后也有了流传千古的吐蕃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的佳话,奠定了藏族汉族一家亲的紧密历史联系。迄今为止,畜牧业依然是高原社会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千百年来,畜牧业一直是利用草地生产有形的牛羊。如今,西藏畜牧业除了传统的产品外,还有一个产品是,主动地保护性开发草地,生产无形的生态产品。这类环境产品不仅为藏族农牧民服务,而且还服务于北半球数十亿各国各族人民,具有最高层级的价值量。发展畜牧业,就是开发有形的牛羊和无形的生态两类产品。认识到西藏高原畜牧业产品的全部价值、作用,乃是人类自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标志之一。至此,西藏农牧业经济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