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与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关系
同庙底沟二期文化一样,客省庄二期文化也是广泛分布在陕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长期以来,大家都很关注这种文化与陕西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关系,有的同志也曾对此发表过看法,存在不同见解。
一种意见认为,客省庄二期文化应是从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而来的,它们之间存在直接的承袭关系。最早提出这种看法的是安志敏先生。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即明确地指出,“陕西龙山文化”(即指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前身是陕西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
另一种意见认为,“自泉护二期文化时期分野以后,约以泾水为界,各自发育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即客省庄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意即客省庄二期文化与庙底沟二期文化是并行发展的。
对照两种意见,我们认为前一种意见是较为符合事实的。随着近年陕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进展,已有越来越多的材料可为这种见解提供具体的说明。
(一)地层关系以及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都证明庙底沟二期文化早于客省庄二期文化。
从地层方面来说,无论关中东部还是关中西部都发现客省庄二期文化层叠压在庙底沟二期文化之上的实例。在关中东部,横阵遗址属于客省庄二期文化的4A层叠压在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4B层以及灰坑(H91)之上,属于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灰坑(H44)又打破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灰坑(H48);在关中西部,赵家来遗址属于客省庄二期文化的Tl01④层,叠压在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Tl01⑤层以及灰坑(H12)之上。
从碳十四年代测定来说,庙底沟二期文化送测标本早于绝大多数客省庄二期文化标本的数据。表二是有关客省庄二期文化的送测标本。
表二 碳十四测定有关客省庄二期文化标本数据
上表所列十二个数据,有五个是赵家来的,有两个是梓里的,有两个是紫荆的,有三个分别是桥村、木咀和双庵的。在属于赵家来的五个标本中,最早的是ZK1025,最晚的是ZK1091。赵家来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存有多层堆积,可有偏早、偏晚地层之分。F1①属于早期地层,H4属于偏晚地层,可是这两个单位的送测标本年代早、晚出现颠倒,其间当有误差。因此,在讨论客省庄二期文化年代时可姑且不论。双庵的标本似乎过于偏轻,也可暂置一旁。其余九个标本,最早是公元前2355年,最晚是公元前2000年。这样,我们可以把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年代,估定在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在上一节里,我们曾把庙底沟二期文化浒西庄类型遗存年代估定在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2450年。如果这一估定合理的话,那么,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也表明庙底沟二期文化早于客省庄二期文化。因此,这两种文化不可能是并行发展的。
(二)从陶器形态方面观察,庙底沟二期文化浒西庄类型晚期遗存陶器中,有多种器类具有向客省庄二期文化陶器演变的明显迹象。
1.案板坪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的鼎(图六,17)器身为侈口圆腹罐形,腹径较大,饰绳纹和附加堆纹。它与客省庄及王家圪塔所出的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圆腹罐形鼎(图六,2)的形态相当接近,区别只在于前者器身较矮,饰绳纹和附加堆纹,而后者器身较高,饰绳纹或方格纹而已。显然,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罐形鼎是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罐形鼎演变而来的。
2.庙底沟二期文化浒西庄类型的折腹罐形斝应是客省庄二期文化筒形斝的祖型。浒西庄类型的折腹罐形斝有的为高领,领腹之间分界明显(图六,22),有的为粗颈,颈腹间无明显分界,器身已趋向筒形(图六,21、26)。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筒形斝器身为筒状罐形,口部微侈,粗颈,颈腹之间无明显分界,罐腹近底部微折(图六,5)。显然,这种筒形斝就是从折腹罐形斝的后一种形式演变而来的,就连折腹这一特点还留有明显痕迹,所不同的只是筒形斝的器身较高,颈际有双耳,折腹程度已经微弱而且越加靠近腹下部。
3.胡家底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圆腹罐形斝(图六,16),应是客省庄二期文化罐形斝(图六,1)的祖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器身均为侈口圆腹罐形,三足跟彼此隔离,因而罐底即为斝裆。过去,一般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址只出釜形或折腹罐形斝,而客省庄二期文化则流行圆腹罐形斝,所以有人便以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斝与客省庄二期文化的斝或鬲属于“不同谱系”,不具有承袭的可能。现在胡家底等浒西庄类型遗址出土圆腹罐形斝,这就说明过去的这种看法已有重新考虑的必要。
4.浒西庄类型的单耳或双耳杯形罐应是客省庄二期文化单耳或双耳折腹罐的祖型。这些罐的共同特点是器形较小,用泥质陶制成,腹的下部曲折明显,口颈之间或颈腹之间有单耳或双耳,胎较薄,器表大部抹得光滑。而且,这些罐在庙底沟二期文化浒西庄类型遗存以及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存中都相当多,是最为常见的器物之一。以这两种文化中的这一器类的器物而言,有许多在形态上也是十分近似的。例如,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浒西庄类型的浒西庄单耳罐(H36∶15)、案板坪双耳罐及单耳罐(图六,24、25、29),分别与属于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客省庄双耳罐(H179∶3)、赵家来双耳折腹罐(H2∶12)、客省庄单耳罐(图六,8、9、13)是很接近的。
5.浒西庄类型的喇叭口长颈罐与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短颈折肩罐具有明显相通之处。例如,案板坪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喇叭口长颈罐(简报称为瓶;图六,23)与姜寨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短颈折肩罐(图六,7)均为侈口,细颈,口颈部如喇叭状,器身修长,深斜腹,小平底。区别仅在于前者为圆肩,后者为折肩。可以说,后者就是从前者演变而来的。
6.浒西庄类型的屋顶状器盖应是客省庄二期文化屋顶状器盖的祖型。例如,浒西庄庙底沟二期文化的T17③∶8器盖(图六,28),与客省庄第二期文化遗存的H168器盖(图六,11)形态非常相似,盖把中空,盖顶作圆锥状,就像出檐的屋顶。
7.庙底沟二期文化还有许多器物可与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器物相通。例如,属于浒西庄类型的浒西庄敛口罐(H23∶3)、圆腹罐(采集04)、豆(T9③∶2),赵家来大口深腹罐(H1∶9),案板坪单耳罐、浅腹盆等器物(图六,27、3l、35、32、20、30),分别与属于客省庄二期文化的赵家来的敛口罐(H27∶10),大辛村无耳罐(H3∶1),双庵的豆(H4∶42),赵家来大口深腹两耳罐(H5∶17)、双耳罐(H20∶1),客省庄的盆(H68)等(图六,10、12、15、14、4、3),形态接近,演变沿袭迹象明显。
(三)在居址、灰坑及陶窑等遗迹方面,客省庄二期文化与庙底沟二期文化浒西庄类型也有许多惊人相似之处。
1.居址方面,两种文化都流行长方形半地穴白灰面居室。这种居址的特点是,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地穴周壁即为屋墙的下半部,墙的一面有突出的短窄门道,地面上涂有草泥白灰作居住面,灶面与居住面平齐,灶的范围有划成圆形的刻道。浒西庄、案板坪庙底沟二期文化居址基本上属于此种形式;客省庄二期文化的赵家来F4、康家F2、大辛村F1、双庵Ⅰ区F2等也都属于此种形式。
2.灰坑方面,两种文化都发现有灰坑底部铺砌木板的痕迹,木板之上又常可发现成堆甚至成层的炭化谷物。例如,案板坪庙底沟二期文化灰坑及赵家来客省庄二期文化灰坑(H2)都是这样。
3.陶窑方面,两种文化都流行“8”字形横穴式窑,火膛口部与窑室底部横陈于同一平面,平面均为圆形,从火膛到窑室之间有两条主火道作斜坡状相通,主火道进入窑室之后又分出若干较为短窄的支火道。例如,浒西庄庙底沟二期文化的Y5、8与客省庄遗址的第二期遗存H172内陶窑都属这种形式。
综合上述三方面理由,我们认为,把庙底沟二期文化视为客省庄二期文化之前身这种说法是可信的。而在陕西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几个区域类型中,浒西庄类型与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它向客省庄二期文化发展、演变的迹象是相当明显的。因此,把浒西庄类型看成是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祖源当不成问题。当然,客省庄二期文化也许同陕西庙底沟二期文化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类型一样,也可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而不同类型的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形成,可能与陕西地区不同类型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具有密切联系。但是,不管把客省庄二期文化分为几个类型,至少把关中西部的客省庄二期文化看成是庙底沟二期文化浒西庄类型的直接继承者是可以肯定的。就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浒西庄类型与客省庄二期文化之间还有一些缺环,尚待进一步探索。不过,可以断言,它们之间的距离已经不会很远了。
原载于《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