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
——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它所涉足的领域十分广泛,在教育与学校秩序,艺术与艺术欣赏,婚姻、家庭与共同体,社会与文化变迁,沟通与权力以及身体与其社会形成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资本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弄清文化在社会结构(各种支配关系、不平等关系及等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它又发挥了哪些作用等问题。
与以往任何一种社会学思想不同,布迪厄的文化理论借用了大量的经济学术语和概念。也就是说,他的理论主要是利用经济学隐喻来揭示现实社会中各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布迪厄将其理论称为总体性实践经济学。在《资本的形式》一文中,他对总体性实践经济学作了具体说明。他认为传统经济学与总体性实践经济学至少存在以下两大区别。第一,传统经济学通常习惯于将能够直接转化为金钱的商品交换视为经济行为,而将其余部分视为非经济行为。而总体性实践经济学则将象征活动(文化活动、社会活动等)这一非经济行为同样视为一种利益交换行为。第二,传统经济学企图掩盖象征活动的利益倾向,而实践经济学则认为象征活动也同样属于一种交换形式,只不过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换而已。总体性实践经济学正是将那些被传统经济学所忽略的、非经济的实践形式(主要是文化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这无疑是一种非经济学的解读方式。用布迪厄自己的话说,总体性实践经济学与经济学正统观念之间的共同之处仅在于一些用词之上。
尽管如此,总体性实践经济学仍然将把握各种形式的资本,即把握社会物理学的能量作为其首要课题。“文化资本”是布迪厄将经济学概念成功地运用于文化研究的典型例子。它是布迪厄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进行非经济学解读之后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为了避免陷入经济至上主义的化约论陷阱,布迪厄把资本划分成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或社会关系资本)和文化资本三种形式。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社会资本(或社会关系资本)以社会声望、社会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而“文化资本”则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式。在这三种类型的资本概念中,尤以“文化资本”概念最为重要。它与“惯习”和“场域”共同构筑了布迪厄文化社会学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