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概念与特点
一 生态环境的概念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指出,“环境”一词一般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中使用的就是狭义的环境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广义的环境则不仅包括自然要素,还包括社会要素,如《韦氏新大学词典》(第9版)就列举了“环境”的a、b两项词义。a项词义是“作用于生物或生物社会并最终决定其形式和生存的物质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如气候、土壤和生命体)”;b项词义是“影响个人或社会生活的社会和文化条件的总和”。即一切影响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外部世界,皆属于广义环境范畴。
环境保护法规通常使用的是狭义的自然环境概念,这是因为作为法律保护对象的环境,其概念和范围必须明确和具体,才能具有可操作性,保证法律的准确实施。而广义环境的范围则过于宽泛,语意比较模糊,难以控制和准确衡量。因此,环境保护法规中通常使用的是狭义的自然环境的概念,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则是包括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在内的广义的环境概念。
(二)生态环境的内涵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在这一定义中,人作为生物群落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生物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人类只有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才能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同样,人类和其他生物也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生物只有与自然建立协调的关系,才能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与环境在内涵上有很大的区别。首先,环境作为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突出了人类的主体性和环境的客体性;而生态环境则不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划分,而是强调人类、生物和自然的一体性和协调性。其次,由于环境是在肯定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概念,因而相应的环境客体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仅包含自然要素,也包含社会要素;而生态环境的概念则更加侧重于自然属性,与自然环境的概念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由于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因此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作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三)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概括地讲,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从产生原因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引起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减少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按对象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如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的许多动物濒临灭绝,等等;另一类是非生物环境的破坏,如盲目占地造成的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等。
环境污染则指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入物理环境后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扰乱和侵害,特别是当由此引起的环境质量的恶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类自己的生活质量时。环境污染不仅包括物质造成的直接污染,如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也包括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和运动性质引起的污染,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由环境污染还会衍生出许多环境效应,如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气污染,除了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外,还会造成酸雨。
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次生环境问题,本书也采用这种用法。应当注意的是,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它们之间常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如人类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和乱垦滥挖就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和干旱的频繁发生。
二 生态环境的特点
(一)系统性
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是指生态环境各构成要素或生态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生态环境的各构成要素在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并通过能量流动、不同的组织方式和组织程度等形成一定的状态和功能。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可能影响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例如,某个区域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必然会减少当地的水源涵养量,降低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能力,破坏鸟类、昆虫、动物的生存空间,导致水土流失、风沙增加、生物量减少、气候恶化等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二)区域性
生态环境的区域性是指在不同区域内,由于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不同、各要素的多少不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作用强度等差异导致生态环境呈现不同的地域性特征。区域性是生态环境的典型特征。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生态环境的区域性差异就十分显著。从水、大气、生化矿物和阳光等构成生态环境的几个主要部分来看,东南沿海水资源丰富,华南沿海年降水量通常在1600~2000毫米,而西北内陆水资源短缺,年降水量一般仅为100~200毫米;东南沿海气温较高,西北内陆气温较低,广州市年平均气温通常为22摄氏度以上,而兰州市2005年平均气温仅为7.2摄氏度;东南沿海森林覆盖率高,西北内陆森林覆盖率低,广东省森林覆盖率为45.81%,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1325.15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为19726.70万立方米,而青海省的森林覆盖率仅为0.43%,活立木和森林总蓄积量分别为3728.46万立方米、3270.36万立方米;东南沿海日照时数较低,西北内陆日照时数普遍较高,广州市2005年日照时数仅为1288.5小时,银川市则为2813.4小时。
(三)动态性
生态环境的动态性是指由于自然力或人类社会的活动导致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即使没有任何外力作用,各生物群落内部个体的规模、状态、结构也在时刻发生变化,如动物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植物随着时间和季节变动而经历萌芽、生长、枯萎等过程;而非生物的自然因素,如大气、水、岩石、土壤等,受地球自身活动的影响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动态性。人类社会的活动则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动态性特征。
(四)承载力的有限性
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系统,它既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和载体,又为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废弃物。对于人类活动来说,环境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活动的需要提供支持。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由于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五)自调性
生态环境的自调性是指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当生态环境在自然力和人类社会活动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控制在一定限度时,生态环境可以凭借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从而使生态环境保持原有的结构和状态。如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在不超过一定数量(环境容量)时,生态环境就可以借助自身调节功能,使其净化。自调性是生态环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性,人类要生存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这一特征强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否则就将改变生态环境原有的结构和状态,使其发生质变。
(六)资源性和价值的不易计量性
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空间和物质及能量,相对于人类的生产过程而言,生态环境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资源,如水、阳光、土地、生物等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这一点毋庸置疑。按照西方经济理论,物品的效用和稀缺性是物品具有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并以此将所有物品分为两类:自由取用物品和经济物品。自由取用物品数量丰富,任何使用者都可以无偿使用;经济物品则具有稀缺性,使用者必须付出一定代价才能使用。生态环境作为资源,随着人类需求数量的增加和破坏程度的加深,很多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等,也具有了稀缺性,无须支付代价、可以自由取用的物品越来越少,绝大部分资源——包括洁净的空气——都已具有了稀缺性,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物品,具有了价值。但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却不易准确衡量,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无形的、难以量化的生态价值。以树木为例,其价值绝不仅仅是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树木涵养水源、调节气温、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的生态价值是无形的,却是不可忽视的,同样也是不易准确计量的。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用替代法计算出全国的树木的生态价值为12兆8亿日元,相当于1972年日本全国的经济预算;印度加尔各答一位教授用类似方法计算了一棵生长50年的杉树的生态价值为2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