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2000年农业发展目标的科技对策
到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要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要由“温饱”进入“小康”,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九五”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时期,并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衔接两个世纪的农业发展重任。必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小平同志指出,农业最终还是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决地实施科技、教育兴农的发展战略。振兴我国农村经济,最终取决于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当务之急是抓好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充实科技储备,组织农业科技重大项目攻关,尽快推出一批重大成果。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和任务,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先导和示范作用,根据李鹏总理提出的要求,国家科委就如何抓好农业科技工作,确保2000年5000亿公斤粮食和棉油肉蛋奶稳步增长,以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现提出20世纪后6年的农业科技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力争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多作贡献。
一 2000年农业、农村经济目标
根据《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等要求,2000年“小康”目标主要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1990年不变价),人均每日主要营养素供给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热量2600大卡,蛋白质72克(其中优质蛋白质约占1/3),脂肪72克,农业总产值达到12100亿元(1990年不变价)。根据上述“小康”食物消费目标,2000年我国主要食物生产总量目标为:粮食5000亿公斤以上,肉类4850万吨,水产品2850万吨,分别比1993年增加500亿公斤、1008万吨、1027万吨;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为:粮食390公斤、肉类37.4公斤、水产品22.2公斤,分别比1993年增加5公斤、5公斤、6.8公斤。届时,我国食物消费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人均粮食直接消费量继续下降(其中谷物下降,豆类比重提高);
(2)动物性食物消费全面增加;
(3)优质蛋白质的数量和比重显著增加,食物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4)膳食营养结构将得到逐步改善。
所以,即使达到5000亿公斤粮食,供需仍然相当紧张,要满足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消费的需要,单靠粮食增产500亿公斤还不够,还必须树立大农业的观念,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广辟食物来源,加快棉、油、糖、肉、蛋、奶、鱼、菜、果的全面发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和经济效益。
二 2000年农业发展布局与对科技需求分析
(一)农业发展布局
20世纪90年代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原则是: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和经济技术优势;推进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全国粮食产销要按照以省区为单位的原则调整优化结构;经济作物要扬长避短、适当集中,以重点区域优势支撑产品供给;畜牧业要稳定增产猪肉,同时大力发展食草、草粮型畜禽生产;水产业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积极开发外海和远洋捕捞和加工;林业要以培育森林资源、提高覆盖率和林产品供给能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与乡镇企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增长,同时为农村剩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
按上述原则,从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历史和今后6年发展潜力分析,主要农产品中粮食的增产问题最大。一方面仅人口增加一项就需要增加口粮消费200多亿公斤;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增加动物性食物消费,饲料工业用粮也需要增加,根据1985~1992年各作物区域产量中的比重及今后的增产比重,农业研究机构提出区域增产目标为:
(1)东北区:62.0亿公斤,占11.28%;
(2)华北区:110.4亿公斤,占20.08%;
(3)华东区:113.5亿公斤,占20.64%;
(4)西北区:58.9亿公斤,占10.71%;
(5)西南区:95.0亿公斤,占17.28%;
(6)中南区:110.0亿公斤,占20.01%。
要求几大作物增产目标为(专家意见):
(1)小麦,90亿公斤,占18%;
(2)稻谷,125亿公斤,占25%;
(3)玉米,250亿公斤,占50%;
(4)大豆,10亿公斤,占2%;
(5)薯类,25亿公斤,占5%。
国务院有关领导建议:
(1)依靠现有耕地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产是20世纪末粮食增产的主攻方向。我国现有中低产田8.7亿亩,经改造后要从目前的亩产265公斤提高到400~500公斤,“九五”期间每年改造7000万亩。2000年达到4.2亿亩,每亩增产100公斤,即可增产粮食420亿公斤。
(2)开展垦荒地,即每年开垦500万亩,2000年可达3000万亩,每亩增产250公斤左右,可增粮食75亿公斤,另外开发600万亩荒漠地,每亩增粮400公斤,可增收粮食12亿公斤。
(3)加强水利建设,减少灾害损失50亿~100亿公斤粮食。
这样就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大体可以保持粮食总产5000亿公斤的水平。
(二)农产品生产潜力及可能性分析
1.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三个不可逆转
一是人口增加:2000年达12.99亿人,2010年达13.59亿人(国家计委数);二是耕地逐年减少:每年以600万亩速度递减,人均将由1980年的1.4亩降到2000年的1.06亩(国家计委数);三是消费需求增长。这将对农业发展带来不少困难。
根据人口和人均年消费水平初步测算,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水平与《纲要》的要求相比较,1993年蔬菜总产量已经超过2000年目标产量,肉类、水果、蛋类和水产品已经基本达到目标产量,差距较大的是粮食、食用植物油和食糖。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主要农产品生产量仍需稳定增长。其中粮食是关键,再增产500亿公斤粮食,除少量用于增加工商行业用粮外,主要用于增加动物性食物消费,增产粮食实质上是增加饲料粮。
2.综合分析“六五”以来主要农产品生产增长速度,测算农产品生产潜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上是持续增长的,但是也经历了波动和曲折。1978~1984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的时期,1985~1988年粮食生产下降,农业处于徘徊阶段。1988~1991年农业开始恢复发展,1992年以来农业连续丰收,开始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据此分析,“九五”期间农业仍然处于结构调整和平稳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生产仍然可以保持原有的速度增长,但是,由于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阶段,各种机制和体系尚未健全,难以避免波动,所以速度不可能像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样快(见表1)。
表1 中国粮食生产历史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要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再登上一个台阶的难度越来越大,但从以前的发展经验和资源潜力分析,只要全党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宏观调控,切实重视并发挥科技的作用,并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到2000年新增1000亿公斤粮食是有可能的。
根据“小康”的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能,到2000年,使农民人纯收入达到1200元,既是必要的,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首先,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左右可以使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从可能方面看,农民收入从1990年的686元增加到2000年的1200元,年均递增速度为5.8%,虽然大大高于1991年增长2%的速度,但是,仍然低于1981~1990年年均增长6.3%的速度(见表2)。要使农民收入达到1200元,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就必须分别保持在4%和15%以上。乡镇企业发展必须保证一定的速度,否则效益就不可能高,这是保持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的必要性。近年来乡镇企业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均递增速度在20%以上。因此,1995~2000年保持16%左右的增速是有可能的。
表2 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3.农业对科学技术的依靠度越来越大
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已基本达成共识,粮食增产是一项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有多部门、多层次、多项技术及多项政策的协同与配合。从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提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增产粮食主要靠提高单产,科技贡献占35%左右。科学技术的作用将愈益增加,预计在今后粮食增产中,科学技术的贡献可达到40%~50%。
(1)强调依靠科技进步与增加投入的有机结合,二者不可偏废,近期要注重增加农业投入尤其是对技术进步的投入。
(2)坚持“以提高单产为主和稳定面积”的方针,重点开发在粮食增产中起决定作用的中产变高产技术和低产变中产技术(见表3)。
表3 粮食单产增加历史发展情况
(3)首先推广实用增产技术为主,尤其注重可大面积、大幅度增产、农民易于接受的综合技术和单项技术。
(4)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尤其7亿亩灌溉农田的综合增产技术,同时也不放松粮食调入区、粮食低产区、旱地农业区的增产开发。兼顾区域粮食平衡与自给。
(5)改变目前粮食投资计划与科技计划结合不紧密的格局,逐步推行物质、资金投入和科技进步同步发展,粮食基地建设计划与粮食增产科技计划一体化,并从基地建设费中抽出适当比例的经费用于科技工作与推广。
(6)在粮食结构上,粮饲兼顾,重点解决饲料粮严重不足的问题,因而要大力推广玉米、薯类等饲料作物的增产技术,同时要注重发展优质口粮,满足生活需要。
(7)粮食增产与效益提高同步发展,积极发展粮食有效转化和加工业,提高产粮区的经济效益。
(三)科技潜力分析
为实现2000年粮食总产量5000亿公斤的目标,今后几年增长量要超过500亿公斤。每年需递增200亿公斤。按照要求,科技需发挥50%的作用(即增产250亿公斤粮食)。
1.通过已有的或即将可推广的优良品种可增产75亿公斤
其中可增产5%~8%的水稻良种有4~5个,在1992年单产387公斤/亩的基础上每亩增产20公斤,推广1.25亿亩,增产25亿公斤;可增产15%以上的小麦良种品种有5个,推广6000万亩,在1992年222公斤/亩的基础上每亩增产33公斤,总计可增产20亿公斤;玉米“八五”期间育成的可增产12%以上的品种有15个,在1992年亩产302公斤的基础上每亩增产80公斤,推广10000万亩,可增产30亿~40亿公斤。
2.优化施肥可增产50亿公斤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完善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深施、涂层等技术,在现有面积上扩大2亿亩,每亩增产25公斤,可望实现增产50亿公斤。
3.植保技术可减少损失15亿~25亿公斤
目前我国水稻病虫害每年约损失50亿公斤稻谷,小麦因病虫害每年约损失50亿公斤,鼠害损失粮食每年约80亿公斤。未来几年内通过各种植保措施的推广,对水稻稻瘟病、稻飞虱,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等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治,可望增产(挽回损失)稻谷6亿公斤、小麦3亿公斤,各占总损失的12%。通过对旱地鼠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望增产8亿公斤,占总损失的10%。
4.节水灌溉技术可增产20亿公斤
据试验,北方喷灌每亩可增产20%~30%,若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1100万亩,可增产8亿公斤。南方的暗灌、暗排技术每亩可增产10%,若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1000万亩,可增产5亿公斤。
5.地膜应用技术可增产70亿公斤
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在高山区推广每亩可增产100~150公斤,推广1600万亩,可增产16亿公斤;高山区推广地膜覆盖可以解决当地的缺粮问题,社会效益显著;平原区每亩增产150~200公斤,推广1600万亩,可增产24亿公斤。水稻地膜育秧每亩可增产60公斤,在现有基础上再推广1亿亩,可增产30亿公斤。
6.中低产田改良技术应用,可以增产100亿公斤粮食
中低产田是20世纪末增产粮食的主攻方向,我国有8亿多亩中低产田,增产潜力大有可为,加强种植结构、培肥地力、灌排设施、耕作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使其关键技术完善并实用化,在现有生产水平上提高50公斤,示范辐射推广2亿亩,可增产100亿公斤。
7.棉花
2000年实现棉花产量525万吨,必须稳定种植面积9000万亩,单产达58.3公斤。目前我国棉花平均亩产50公斤,位居世界第10位。未来新增约151万吨棉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单产8公斤和相应改进品质。目前新品种推广的结果表明:平均比对照种增产10%~15%,棉纤维长度多数在29毫米以上,品质多属上等优级,如中棉16、豫棉6号等。经努力,力争2000年使单产达68公斤。
8.肉类
依靠科技提高畜禽生产功能、合理开发利用牧业自然资源、改进品质。今后增产潜力可达40%以上,肉类生产能力增加500万吨以上,其中:提高良种覆盖率占14%,可增产肉类140万吨;提高优化饲料配方16%,可增产肉类160万吨;提高疫病防治技术水平,降低损失10%,可增产肉类100万吨。
9.水产品
依靠科技解决关键技术、完善配套现有技术并组织示范推广,可新增水产品生产能力500万吨以上,其中:优良养殖对象良种繁育及驯养技术可增产水产品30万吨;低洼地开发利用技术、湖泊“三网”养殖综合高产技术、稻田养鱼高产技术、淡水池塘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等可增产水产品290万吨;贝类、海珍品养殖增殖技术、养殖技术可增加水产品120万吨以上;鱼虾病害防治技术可增产水产品60万吨以上。
10.经济作物
为改善人民生活,满足对优质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和工业原料增长的需要,经济作物油、糖、菜、果等种植面积要相对稳定,油料1.6亿亩,糖料2500~3000万亩,蔬菜9000万亩,增加总产的途径也是依靠单产的提高。目标和方向是以优质高效为主,发展精细化蔬菜、双低油菜、高含油率和高蛋白作物、含糖量高的甜菜及甘蔗等。
11.在保证上述主要农产品和主要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加速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注重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务求先进技术操作简单、易学适用,充分挖掘现有技术的转化潜力,不断推陈出新,为农业上新台阶作好先导作用。只要投入政策、人才得到保证和充分发挥,科技40%~50%的作用是可以实现的。
三 农业科技部署与重大工程
现阶段农业科技必须针对资源短缺、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环境恶化等四大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发展目标,着眼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推广利用现有技术成果,引进必要的技术,集中攻克关键技术,为解决2000年农产品供需矛盾、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增长提供科技支持。同时,根据农业科技的后效性特点,为21世纪进行科技储备。
(一)2000年农业科技发展的奋斗目标
1.集中攻克一批保证农业稳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
加快农业新品种的培育及先进技术研究,引进、消化一批先进技术与农畜新品种,培育300个优良品种,使品种更新一代,使单产增加15%~30%。加强农药、化肥创制与施用技术研究,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更有效控制农畜病虫害的危害。加强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区域农业持续发展和中低产改良开发研究,建立以应用高新技术为主的高效农业示范区。通过这些研究为生产提供300项成熟的技术。
2.运用多种形式推广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把转化率提高到50%~60%
现有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仍是保证当前农业增产增收的最急迫和最重要措施之一。在稳定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推广工作的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动全社会力量(农民协会、研究会、科学协会和民办、民营科技服务组织),鼓励各种组织形式,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力争到20世纪末,使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70%~80%、畜禽品种良种普及率达到40%以上。
3.强化农业基础和高新技术研究,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充实技术储备
进一步加强生物技术研究,强化杂种优势利用,抗病虫、抗逆机理和基因图谱等基础研究,力争在5年内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应用电子信息、遥感、气象等高新技术,增强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灾情监测预报功能,更加科学地运筹农业生产,确保丰产丰收。
4.以农科教结合工程为动力推动农业农村科技进步以及农村经济发展
在过去“星火”、“丰收”和“燎原”计划紧密配合的基础上,要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扩大合作范围和层次,促进东、中、西部联合,完善全程服务。抓好适度规模经济高效农业示范,促进和发展年产值超亿元、年利税超千万元的支柱产业;培育一批新产业,塑造一批现代企业和管理人才。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县、乡,组织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农科教工程为纽带,推动现代化农业、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5.积极推进各类人才的培养,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农村科技工作要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技术培训设施、场地的作用,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在实际中积极探索采取“一体化组织(公司、协会、工厂、基地等+农民)”的模式,重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农民技术人员(1万人)和企业家,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从资金、技术、物资等多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尽快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
6.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推动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
为积极配合中央决定建立100个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和500个商品粮大县的建设工作,国家科委拟与有关部门、地方联合在东南沿海、中西部等有条件地方,重点选择建立10~20个以应用高新技术为主体的高效农业示范区,以适度规模经营和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做出确有成效的示范。我们拟选择一批农业科技成果,从革新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市场流通等方面入手,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潜力的农业科技新产业(100个),塑造一批现代化企业,促进企业化农业的发展。
(二)重大农业科技工程建设
确保2000年农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抓好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项目的建设,特别应当重点突出和安排农业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品种结构的调整,稳定食物市场供给,稳定农业高效发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大工程项目。
1.“三元结构”技术工程
到2000年,1万亿公斤粮食中,将有30%~33%的粮食用作饲料。按粮食生产耕地折算,需5.5亿亩饲料粮生产面积,今后6年,逐步调整种植结构,逐步促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的形成。南方水稻产区,在现有早稻—晚稻—冬种作物(油菜、绿肥)结构上适度增加玉米和青饲料种植面积。黄淮海平原地区,在小麦—玉米等间套作基础上,适当增加饲料玉米和豆科饲料作物种植面积。东北地区稳定发展玉米和大豆。沿海大中城市郊区,在现有粮田种植中适度增加饲料作物。农牧交错区逐步建立牛羊育肥养殖区,提高优质高产饲料作物比重。
(1)玉米大面积丰产综合技术示范工程。在东北、华北、西北集中连片建立生产基地,以保证30%~50%的粮食增产得以实现。我国已具备玉米生产良种、综合配套技术能力,已有能每亩生产1000~1400公斤的高产品种储备,我国玉米单产600公斤,美国1000公斤,根据专家分析,发展玉米是解决饲料粮、工业用粮的主渠道,1984~1990年玉米在增产粮食中占60%,到2000年仍将发挥主要作用。以科技、生产紧密结合,推动玉米高速发展,把玉米产量从目前的6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左右是有可能的。
(2)新疆棉花综合增产技术工程。在抓好老棉区大面积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新疆棉花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开发。1993年新疆棉花面积发展到66.7万公顷,比1980年增加48.6万公顷,每公顷单产由438公斤提高到1169公斤,总产由7.92万吨猛增至65万吨。1993年新疆棉田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前列。
到20世纪末新疆植棉面积达到100万公顷(1500万亩),总产达到125万吨,将成为全国第一产棉大省区。届时,新疆的棉花将占全国棉花总产的1/4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无论从提高单产或从扩大面积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从优良品种、机械化种植采收、灌溉、病虫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入手,抓好新疆棉花生产,实现2000年棉花生产目标。
2.优质蛋白质与动物食品工程系列技术
到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动植物蛋白摄入量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按《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要求,热量2600大卡,蛋白质72克(优质蛋白质约占1/3),脂肪72克。今后6年要采取有效措施,广辟优质蛋白源,大力发展优质动植物蛋白,以满足2000年蛋白需求。
(1)大豆大面积丰产综合技术示范。大豆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0%~45%,是小麦的4倍、稻米的5倍,0.5公斤大豆的蛋白质相当于1公斤牛肉、2.25公斤猪肉。我国作为“大豆的故乡”,早在20世纪30年代播种面积就达2.2亿亩,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但1992年产量只有1030万吨,还不到30年代的水平,仅占世界总产量的9%。大豆供不应求,出口减少,豆油大量进口。我国大豆适种区广阔,发展潜力很大。“九五”应把大力发展大豆生产、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作为发展优质蛋白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大豆产量比较低,要大力加强大豆新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重迎茬高产稳产技术研究,大力推广“三垄栽培”等综合丰产技术,在东北黑龙江省等地建立大面积综合增产技术示范,以点带面,保证丰产区稳定增产,在黄淮海、南方地区发展夏大豆和间套种技术,推行科研—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促进大豆生产全面发展。
(2)大力推行杂交油菜科技—生产、经营紧密综合的成功经验,稳定我国油菜、花生生产。“秦油二号”推广17省市,由陕西农垦科技中心提供良种繁育,种子公司负责良种经销,协会协调生产等方面的工作,有声有色,为我国油菜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采取有效措施,在经济作物发展过程中借鉴这一成功经验,继续发展杂交油菜等经济作物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保证油料作物稳定增产。
(3)畜禽规模化养殖。1993年我国生产3800万吨肉、1170万吨禽蛋,500万吨奶,同期我国生产3800万吨饲料,粗算1公斤饲料生产1公斤肉,按国际标准2公斤饲料生产1公斤肉,这样就有一半的饲料靠我国农村家庭散养提供。为此,我国畜牧业发展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积极扶持家庭饲养,为广大农村提供简便适用技术;二是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养殖技术,使其成为供应城市需求和出口创汇的主渠道,解决2000年动物蛋白的需求。
①规模化养猪综合技术试验示范。目前猪肉仍是世界性肉类主要产品,我国1993年生产猪肉2854万吨,大约占肉类总产的70%。小型规模化、专业化养猪场在我国大约有2000多个,山东枣庄已建立了15万头商品猪的大型养猪场。为此,从科技入手在大中城市郊区建立若干个10万头以上养猪场,从良种繁育、规模养殖技术、饲料供给、疫病防治、屠宰加工,市场供应及出口创汇一体化经营管理,逐步使规模化养殖成为我国解决城市供应和出口创汇的主渠道。
②禽蛋规模化养殖技术开发。禽蛋是人民菜篮子中的主要产品,改革开放以来,在北京、上海等地实施的工厂化养殖,成功解决两大城市的禽蛋供应。在北京郊区的几十万只鸡的养殖,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经历了长期考验,上海大江公司每年免检出口3000多吨肉鸡,在技术、规模化、企业效益等方面均作出了成功的尝试。为此,国家应进一步总结推行成功的经验,扶持规模养殖,从技术服务、经营管理、政策等方面加以支持。
(4)淡海水高效集约养殖技术。以大水面高效养殖为主要任务,建立低成本、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化养殖技术体系和无污染的大水面优质高效渔业新模式,实现环境效益和渔业效益同步增长。提供大型湖泊渔业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对策。根据国情特点,建立黄渤海湾、长江中下游湖泊、草型湖泊、水库等大型水面进行渔业高效利用试验示范,使试验示范区和辐射区在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的同时产量和效益均提高15%以上。充分利用浅海滩涂资源和自然生产力,发展名贵海珍品的增养殖,使浅海滩涂的养殖效果有明显提高。
“九五”是承接两个世纪的关键5年,加速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和现有科技成果(省、自治区、直辖市确认的成果3.4万项,国家部委奖励成果4185项)的推广,使主要作物良种更换1次,畜禽良种普及率达40%以上,重大病虫害基本得到控制,生物技术开始实用化,环境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为21世纪农业、科技持续发展提供必要储备。
①动植物良种工程。组织实施动植物良种工程,采取引进、消化、吸收、重点攻关、技术创新等形式,培育出300个粮棉油果菜等高产优质多抗的适应性强的良种,使主要粮食、油料、蔬菜作物品种更换一次,增产10%~30%,建立和健全全国优良种子生产检测和供销体系,使良种覆盖率达到80%。建立4~5个商品瘦肉猪、6~7个西门塔尔牛、2~3个肉羊及绒山羊、3~4个黄羽肉鸡一体化育种体系,使牛、羊、猪、鸡的良种覆盖率达40%,生产性能提高16%~20%。建立10~20个以科技为龙头,从良种繁育、种子加工到种子营销一体化,以种子经营带动种子科学技术发展,良种培育的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实体,保证我国生产用种质量,确保1000亿公斤粮食增产得以实现。
②区域农业综合发展技术开发示范。科技攻关从“六五”以来共建立了60个不同类型的农业试验示范区,包括三江—松嫩平原、北方干旱地区、黄海平原中低产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南方红黄壤丘陵五大类型区,这些示范区为当地的粮食增产、农民收入提高、生态环境改善、区域开发提供数百项适用技术,其中为黄淮海地区贡献300多项技术,取得效益3亿元。“九五”期间对区域农业综合发展(试验)实现分类建设的方针,一方面根据条件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小康”和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着手,应用高新技术逐步建成一批高标准高效农业示范区,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示范;另一方面,把重点放在改造中低产田技术的组装和集成,为大幅度提高中低产区的单产,增加效益作出更为显著的成效。两个方面都要突出规模,从“八五”以前的中尺度(万亩左右),扩大到乡(镇)或县(市),以此带动农村全面发展,产量效益同步增长。
③重大突发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我国农业因病虫害每年粮食损失15%以上,尤其一些突发性病虫害,如1992年发生的棉铃虫、虾病等造成的损失就更严重,因此,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是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九五”期间,瞄准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关键防治技术、施药技术等方面进行重点攻克,建立粮、棉、油作物防治技术体系和示范区(20个),建立畜、禽疫病流行预测模型1~2个,准确率达80%以上;疫病快速诊断新技术、新方法20种,基本控制10~12种畜禽和特种经济动物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暴发和流行,使牛、猪、鸡的成活率分别达到95%、95%、90%以上;研制出实用畜禽疫苗20种,合成效兽药3~5种,消毒药2~3种,兽药控释或缓释剂4~5种。使动植物重大病虫害损失率下降5~10个百分点。
④节水农业技术。我国水资源紧缺,农业用水占80%以上,发展节水农业是世界性的课题。重点研究我国“三北”地区节水农业技术,提出“三北”不同类型区节水农业指标体系、专家及决策支持系统,建成5个有代表性的节水型农业示范区,农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从目前自流45%、井灌60%基础上提高10~15个百分点,作物水分效率从1.2公斤/立方米提高到2公斤/立方米,推广低压管道等节水型技术,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⑤工厂化高新农业技术。工厂化高效农业也是世界性发展方向,发达国家为节约耕地和避开自然环境的影响,近10年投资于工厂化农业的资金连年增长并获得高额利润,荷兰现有9000公顷人工温室,仅花卉每年创汇就达20亿美元。我国已具备发展工厂化农业的技术基础。“九五”重点研究工厂化农业专用品种、种养殖配套技术、光温水气控制技术和周年均衡生产配安技术,提高附加值。研制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大型温室无土栽培高产栽培技术,使黄瓜、番茄亩产15000公斤,提出适合“三北”地区温室建设设计与生产标准,为该区传统农业的改造做出示范。研究修补在封闭、半封闭条件下畜禽营养需要和饲料标准,使饲料耗用比降低10%~15%,动物生产性能提高15%~20%,实现能量饲料基本自给配套技术。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超前示范和技术储备,稳定、丰富城市人民菜篮子。
3.食物与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
为2000年改善居民生活和营养需求,必须改变我国目前农产品加工落后尤其是食物多元化结构滞后的状况。目前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43∶1,发达国家达到2~3∶1,加强农产品加工是食物储备与增值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农民收入、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有效措施,通过这一有效措施,逐步建立起以农养农、以工补农、不断扩大再生产能力的良性循环机制。
为实现2000年目标,对我国十分有限的资源必须十分珍惜,在高效利用开发的同时必须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改善,要大力加强对土地的充分利用及其肥力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充分挖掘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的潜力。
(1)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综合体的反映,农业产品中作物、畜禽以及其他生物资源与农业的高效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农业每上一个台阶,遗传资源特性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杂交水稻的成就依靠资源特性的发现,玉米、油菜等作物的增产,均依赖于有利基因的利用,“九五”重点突出动植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继续对杂交水稻进行深入研究;力争在小麦、大豆杂种优势利用上取得新的进展,重视资源的保存与有利基因的发掘,保证农业发展后劲。
(2)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我国土地资源减少不可逆转、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加强对土壤高产优质综合调控技术研究,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深入研究配方施肥技术、NPK配比,中低产田改造关键综合治理新技术,水土流失治理保护技术,土地荒漠化治理与改良技术,新开耕地快速培肥技术,通过综合措施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3)气候资源高效转换及其利用技术。我国气候资源(光、温)相当丰富,人类对光能利用还不到1%, “九五”及21世纪要研究高效利用气候资源技术,如高光效植物、人工调控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尤其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重点突出研究旱作技术、雨养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生产能力。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同时,加强气候灾害预测预报技术研究,从目前短期预测提高到中期预测,提高准确度,为农业生产提供天象保证。
(4)农业环境保护工程技术。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化,我国农业环境恶化随之加剧,大气、海洋、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农药与废弃物残留及气候灾害,对农业发展影响极大,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继续组织实施建立50个农业生态试点县,为改善农业环境生态树立样板。研究农田防护林技术,建立农田稳定增产保护体系,采用已有在黄淮海平原农田防护林成功技术经验,推广扩大到粮棉油主产区及其他地区,使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优化改善同步发展。
(5)水土流失、荒漠化及环境治理技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公顷,荒漠化每年2000多公顷,严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与生存环境,“九五”期间要切实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继续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开展治理技术研究和试验示范区的完善与建立,开发以生物措施为主辅之工程措施的配套技术,对于新开发引起环境恶化的地区应采取“谁开发,谁修复”的原则,严格控制新发生区的蔓延。国家已开始实施荒漠化治理工作,科技攻关要以实施为目标,提出成套成熟的治理改良技术,“九五”在原有基础上再建立3~5试验示范区,为荒漠化治理、增加土地提出可靠的支撑和卓有成效的示范。
4.农业使用化高新技术(含生物技术)工程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高额利润的获取实质是科技含量的竞争。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同步发展路子,否则在国际风云变幻和科技经济高速发展中我们就要处于被动局面,“九五”期间,要切实加强农业实用化高新技术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为加速我国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示范超前引导。
(1)传统农业改造示范工程技术。近15年来,我国农业成就辉煌,但仍未走出传统的方式,无论从耕作制度,还是经营管理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办法,这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农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承受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紧缺、消费水平提高等压力,“九五”在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应逐步改造传统农业,应用现代技术从结构调整、耕作制度、经营管理方式等方面,着眼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收入的提高,逐步实行传统农业的改造,推行“公司+农户”的方式,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的新运行机制,在全国选择建立10~20个试点,为中国农业发展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2)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示范。中央在50条决定中明确提出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思想,这为我国农业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脱节,近10年来有所改善,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老问题,在世纪交替时期,科技应在落实中央的要求上先行一步。高新技术产业为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增长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已有相当基础,如动物基因疫苗、植物组培苗的快速繁殖、水产人工育苗、发酵技术、酶技术、胚胎移植等具有较好的基础。“九五”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实用化研究工作,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上下工夫,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直接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同时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保持我国农业科技在某些领域的先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重点选择10~20个实用性强的高新技术,从研究技术水平、成果实用价值、产品优势地位、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塑造我国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的生长点。
四 支持条件与政策
展望我国2000年的宏伟目标,农业科技任务艰巨而光荣,然而我国农业科技现状还不适应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地表现在:一是优质高效技术薄弱,数量型成果多,质量效益型成果少;二是产后技术薄弱,还不能快速地提高资源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三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滞后,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四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水平提高缓慢,难以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五是科研成果缺乏中试条件,推广体系的机制不完善,致使先进科学技术不能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六是农业科技人才流失,地县推广队伍不稳定。解决这些矛盾、确保2000年任务的完成,必须在下列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农业科研精干队伍建立和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农业科技工作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民,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精干队伍建立,稳定一支国家、省级农业科技研究基本精干队伍。国家应继续以科技攻关、高新技术、基础研究等形式,支持、加强农业科研精干队伍的建立,各地方政府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形成各有特色、特点、特长的农业科研精干队伍。国家、地方都要培养一批懂科学、熟悉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都要下大力气,到2000年基本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由国家、地方共同稳定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增加技术推广经费,解决各类待遇偏低的问题,使技术推广人员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确保技术推广工作落到实处。
(二)稳定和增加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
农业科技是基础产业的科技工作,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对农业科学技术工作,尤其是农业科技基础性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实行保护政策,在经费投入方面要有相对稳定的保证,据国家计委预测,“九五”期间农业投资需求规模为1万多亿元,农业科技投资应从目前的0.18%提高到2000年的0.5%。按当时农业产值计划,科技投入需50多亿元。要通过改革建立稳定投资渠道和国家、地方、社会共同投资的良性机制,并逐步增加农民科技单位的事业费。排除物价上涨因素,每年增加5%~10%;要逐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攻关项、目经费和自然科学基金中资助农业科研项目经费所占的比重,让农业科技人员集中精力搞好农业科技工作,多出成果,多出效益。农口研究经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比例从目前的5%提高到2000年的20%;在重大基础研究,“863”、科技攻关中分别提高到20%;地方用于农业科技的经费不低于科技投资的30%。
为保证2000年5000亿公斤粮食目标实现,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增加,我们提出6个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特请国务院、国家计委、财政部每年安排2亿元拨款,用于六大工程项目投资;1亿美元拨款,用于农业技术引进;5亿元政策性贷款,用于低产田改良技术示范,高效农业试点县建设,传统农业改造示范,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试点示范。
(三)改革完善农业科技体制
国家农业和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都要从长远整体出发,对农业科技工作做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实施,密切协作,逐步形成三个层次力量的合理配置,研究、开发、推广相互衔接、紧密结合的结构体系。逐步建立分层次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明确国家、部门、地方管理机构和科研、开发、推广单位的职责。中央部属、省属高层科研单位以研究为主,重视开发和成果转化,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成熟程度,积极开发本单位的科技成果。在稳住精干科研队伍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机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工作,试行一所多制,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特长;地、市级科研单位要根据本地区优势,以引进开发适用本地区的技术为主兼顾研究本地区农业发展关键技术,重点做好科技成果移植,使适用于本地区的先进技术成龙配套、完善成熟、示范推广,要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形成新产业;县级科技机构,从当地实际出发,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稳定科技服务机构。在搞好技术推广服务的同时,积极创办经济实体。各级科技机构都要通过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逐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各部门、地方根据具体情况,对科技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目标考核,促进科技单位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
(四)加速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农村经济要稳定发展,科技水平要不断提高,关键在于人才。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把培养和开发农村科技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增强农村科技后劲的战略任务。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培训支撑体系,要积极创造条件,采用重点培养、分层次培训(继续教育、学历教育、资格证书教育、短训)等方式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农村科技人才(10000万人)。特别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化管理意识的管理人员和乡镇企业家。要实行农科教统筹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推动农村人才培养做出努力。
(五)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积极培育农村技术市场
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是沟通技术供需、沟通农民与市场、沟通产供销的纽带,对于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极为重要。科技向农村转移,人才交流,都迫切需要加强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当前引导服务体系建设应在区域和行业两个方面进行,在区域服务方面,要重点建立基地服务组织,积极扶植农村自发产生的民办科技服务组织,这些民办科技组织上挂科研单位获得技术,下联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是农村科技服务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要从政策上鼓励,从技术、人才和资金上给予切实支持,实行民办公助。在行业方面,根据国家行业产业政策,重点支持专业服务型、种养加、产供销、销技农一体化型的服务组织或龙头企业,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全局。逐步建立向农村转移技术的咨询、中介、评估等组织,建立健全仲裁、监督组织和制度。有条件的单位、地方可试办农村科技技术交易场所,利用各种形式逐步确立一批规范化的技术市场,取得经验加以推广,推动技术市场健康发展。
(六)对农业科技单位给予优惠政策
农业科技单位在进行科技与生产活动中,国家、地方对它们以开发自身技术创办经济实体和技术交易给予定期的减免税政策,在资金信贷、周转金以及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
(1994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