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科技创新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国家重点科技领域发展协调计划指南(农业领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到国家自立和社会安定的大事。“九五”期间至2010年,是实现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利时机。在此期间,我国农业要上两个新台阶(即到2000年粮食产量达5000亿公斤,2010年达5600亿公斤),我国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农村经济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为此,农业科技工作要根据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的战略目标提供强大而持久的科技动力。

根据国家科委关于编制“重点领域科技发展协调计划指南”的要求,为了加强计划间的协调衔接,突出重点,综合集成,提高水平,达到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取得最佳效益,同时推进矩阵式管理,充分发挥协调计划的综合管理作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及产业化四个层次编制农业领域的协调计划指南。

一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农业生产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用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1.中国农业成就

(1)农业经营突破了“一大二公”统一经营的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增加农业投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地,建设了一大批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和农林牧渔良种繁育基地,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1994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加了3倍,由11318万吨增加到44450万吨(产量最高的1993年达到45644万吨);棉花总产量增加8.6倍,由44.4万吨增加到425万吨(总产量最高的1984年达到625万吨);油料总产量由256万吨增加到1989万吨,增加了6.8倍;糖料总产量由28万吨增加到7345万吨,增加了25倍(产量最高的1992年达到8808万吨)。畜牧业和渔业已迅速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1994年全国肉类产量达4300万吨,是1978年的5倍,从1990年起肉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渔业生产连续十多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总产量年递增达12%以上,1994年水产品产量达到2098万吨。

(3)农村经济突破了单一结构的状况。逐步改变了农村经济就是种植业,种植业就是粮食生产的状况。种植业由过去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发展。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的比例从1978年的80%降到1993年的60%;林牧渔业比重增加,产值比例从1978年的20%上升到40%;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4年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2588亿元。

(4)农村经济突破了自然经济的格局,商品化、专业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饲料工业逐步发展,1994年我国已建成时产1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11046个,年加工能力达8181万吨,配合饲料产量达4232万吨,年创产值525.8亿元。

(5)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有较大增长,沙漠化治理工作已经起步,将对改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0%上升到1994年的13.9%,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双增长,使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已开发出农田2000万亩,西北的绿洲农业正在迅速崛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等农业资源逐年减少、农产品消费需求总量逐年增大的情况下,努力调整农业政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扩大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在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农业生产技术、用现代管理科学提高经营水平、发展持续农业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已为其他国家发展农业所借鉴。推动农业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大趋势。

2.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1)农业是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自身效益小而社会效益大的基础产业。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调控机制还不健全,加之比较效益的影响,人才、资金、物资等将会继续向非农产业倾斜,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

(2)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消费增长”三个不可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每年耕地减少约600万亩,而人口增加1500多万人,农产品供需矛盾越来越紧张,农业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

(3)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994年全国还有8000万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4)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相比,对农业的投入仍然很不够,农业物质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每年受旱、涝、台风、暴雨等灾害影响和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农田达7.5亿亩,损失粮食220亿公斤以上。

(5)水土流失、耕地退化、草场沙化、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日趋严重。

(6)农业的个体经营和手工作业生产方式阻碍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业生产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以及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推动。

(二)农业科技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和政策,我国农业科技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增设(调整)了一些学科领域,充实和新建了一批科技机构。据1993年统计,我国农业(农、林、牧、渔、水、气)县(市)以上科研开发机构为1607个,农业科技人员总数达16万人,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有10万多人,重点科研单位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技骨干。新建了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部门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农业科研中心,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试验手段和实验条件。随着对外开放,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扩大。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农业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科技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由1978年以前的不足20%提高到“七五”期间的35%左右。

1.科技方面的具体成就

(1)品种资源研究和良种选育技术不断突破。从“七五”开始,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容量为40万份种质的国家长期资源库,已储存160多种作物近30万份种质资源。据统计,1949~1993年全国育成并推广作物新品种近5000个,使粮棉等主要作物品种更换了3~5次,每更换一次一般增产10%~30%,产生了巨大效益;我国棉花总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4,良种起了关键的作用;培育成100多个蔬菜新品种,普遍增产10%以上;还相继育成一批林牧渔新品种。

(2)区域农业综合发展和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到1994年,在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黄土高原、北方干旱地区和南方红黄壤地区共建立了52个综合试验区,面积80万亩。“八五”期间,鉴定成果108项,推广先进的科技成果398项,面积达1.6亿多亩,取得经济效益12亿元,为社会增加效益达60亿元。

(3)建立了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基本上控制了东亚飞蝗、麦类黑穗病、松突圆蚧等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研制成功马传贫、猪瘟、鱼病等一批疫苗,保护率达80%~90%。

(4)地膜覆盖、水稻旱育稀植、节水旱作、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对农业传统种植技术的改造,使农业单产大幅度提高。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截至1994年累计推广近13423万亩,平均单产增加84.6公斤,共增产水稻近114亿公斤,节水135亿立方米。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面积推广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和渠道防渗技术等节水灌溉技术,已推广5000多万亩,提高灌溉水利用率30%~40%,增产粮食20%~30%;推广喷灌技术增产粮食10%~30%;华北节水优化灌溉技术推广5000万亩,增产粮食3%~1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般增产10%~20%,其使用面积已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3。

(5)森林与生态环境保护、营林和木材加工技术有了新发展。造林成活率由60%提高到80%,造林保存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30%提高到60%;建立了一批用材林基地,人工林生产的木材已占总产材量的25%以上;四大防护林体系工程使建设区内减少水土流失50%。

(6)研制开发成功了一批农产品加工设备和技术,饲料赖氨酸高产技术等已用于工业化生产,年创纯利2000多万元;由于饲料工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养殖业的饲料消耗大大减少,相当于每年节约粮食80亿~100亿公斤。

(7)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在植物组织培养、单倍体育种、原生质培养、细胞杂交、胚胎移植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2.农业科技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1)农业科技研究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科设置陈旧,研究领域狭窄,研究方法较落后;在科研管理上,宏观调控乏力,微观不活,重复、分散现象依然存在;科研单位开发能力弱。

(2)农业科技长期投入不足,科技事业费、科研专项费、基本建设费缺口大,严重影响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成果的转化。20世纪80年代世界平均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而我国为0.17%~0.27%,是世界上农业科研投资最低的国家之一。

(3)农业优质高效技术薄弱,数量型成果多,质量效益型成果少。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滞后,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水平提高缓慢,科技后劲不足,难以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4)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经费严重不足、推广体制和政策不够完善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科技成果转化缺乏中试条件,大量成果停留在小试阶段,不能及时工程化和实用化,没有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后技术薄弱,不能较快地提高资源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5)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严重。一些单位在后继乏人的情况下,人才大量流失,而且大部分是优秀人才,如博士、硕士等青年骨干,一些学科后继无人或难以接班。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看,我国农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根据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我国资源条件,必须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要求努力提高农村科学技术水平,加速农村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农业最终还是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因此,农业科技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必须明确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作好“九五”期间至2010年农业科技发展的宏观部署和总体规划。

二 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1.坚定地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执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科技发展方针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运行机制,进行农业科研组织结构调整,合理分流人才。从战略、计划、政策、体制、机制诸方面,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农业科学技术有一个“新的解放、大的发展”,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既要考虑科学自身的发展,又要考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需要;既要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又要考虑技术的适用性;既要注重引进吸收,又要注重发展创新;既要注重单项技术,又要注重集成;既要注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又要注重开拓市场。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以保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整体水平,增强综合实力。

4.坚持“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根据农业科技的特点,应“稳”、“放”并重,积极放开、放活。确保出高水平的成果、高层次的人才,推出能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工程技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5.贯彻江泽民同志“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赶,有所不赶”的科技工作指导思想,做到“正确定位、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优势集成、强化支持、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带动一片”。尤其对那些可望带动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技术进步的关键问题集中力量给予重点支持,组织多学科、跨部门的联合攻关,争取尽快突破并在工程化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对长远性的项目,特别是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重大应用基础研究要作出长远安排。

6.以市场为导向,高度集成综合农业技术、资源、管理优势,实现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的有机结合,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并培育和强化技术创新的能力。

(二)战略目标

根据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到2000年,达到粮食产量5000亿公斤、棉花525万吨、肉类4800万吨、水产品2850万吨,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12100亿元,年递增4%左右;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00元;到2010年,达到粮食产量5600亿公斤,棉花600万吨,肉类5800万吨,并根据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需要,确定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目标。

1.培育新品种。到2000年,培育粮、棉、油、林木、畜禽、鱼类新品种400~500个,产量增长5%~10%,品质有明显改善。到2010年,提供新一轮优良品种,增产幅度在5%~10%。

2.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稳定发展。到2000年,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使耕地生产能力、灌溉水和化肥有效利用率以及木材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10%~15%。到2010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分别提高10%左右。

3.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走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增加林牧渔业在农业总生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强农村活力,促进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林牧渔业产值在农业生产增加值中的比重,到2000年,在“八五”末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到2010年,在“九五”末基础上再提高10个百分点。

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水平。控制或减轻主要农业生物灾害和气象灾害,保障各项农业增产措施发挥最大综合效益,为农业发展和人类生存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到2000年,灾害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10%。到2010年,再提高5%~10%。

5.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强粮食、油料、饲料、果蔬等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技术的研究,对农产品进行精细深度加工、多层次综合利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立一批区域性资源优势型农副产品产地加工示范基地,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加工产品技术档次,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农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技术装备和示范样板。

6.广辟食物来源,大力发展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发展多样化和无公害的食物生产和加工技术,减少粮食消耗,提高养殖业效益。到2000年,养殖业饲料转化效率在“八五”基础上提高10%~15%。到2010年,再进一步提高10%~15%。

7.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农业、农村的发展,解决一批关键性、战略性、综合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供200项先进适用技术。

8.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到2000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以上,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目前的35%~40%提高到50%。到2010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65%,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科技重点示范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

9.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造就一支跨世纪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科技队伍。到2000年,在保持科研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培养出一批一流的青年科学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管理人员,形成充满活力的新一代科研梯队。到2010年队伍更加精干,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构更加合理。

10.到2000年,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到2010年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中期的水平,部分重大领域保持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三 农业科技领域的整体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整体布局

“九五”期间至2010年,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建立布局合理的全国农业科技发展计划管理体系,形成国家、行业、地方科技发展的合理格局。

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计划重点是支持影响面大、带动全局的优先领域(关键技术);支持跨部门、跨行业、多学科,对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起关键和支撑作用的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技工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

行业科技发展计划重点是推动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行业的传统产业。

地方科技计划重点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发挥区域优势,为地方农业发展总目标服务,为区域农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农业科技发展协调计划指南,在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产业化四个层次上进行部署,并强调成熟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与消化,搞好综合集成、整体布局。

应用基础研究是探索、揭示自然规律,结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具有应用前景的理论研究工作,增强农业科技储备,提高我国农业科学的水平。对必要的常规观测、资源调查和数据积累等基础性工作,要保持其工作的连续性,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应用研究主要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科技攻关等形式,进行创造性研究,增强系统集成能力,重点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技术含量高、难度大、跨部门、跨学科、跨行业、综合性的关键科技问题。

试验发展是利用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现有知识,指导生产新的材料和产品,设计、建立新的工艺、系统,进行应用示范,同时开辟新的应用领域,为产业化创造条件。

产业化(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及其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形成新产业生长点为目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工程化和产业化水平的科技工作,建立和形成一批农业重大科技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把产品开发与进入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成果应用与推广,是将现有成熟的科技成果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技术引进与消化,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成果,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国产化研究与开发,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将技术引进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计划。

(二)发展重点

1.农业领域科技发展协调计划——国家发展重点

(1)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与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

①在我国目前已收集到的30余万份动植物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综合评价、遗传分析、人工改良和创新,尤其利用野生种、地方农家品种和国外引进的优异种质,创造出一批更适合育种所需要的中间材料。

②围绕增产1000亿公斤粮食,重点研究突破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超高产育种技术,杂交小麦“三系”配套技术及优势组合的筛选,超高产玉米自交系选育技术,多抗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以及适于食品加工、工业用粮、饲用粮等不同用途的高产大麦、高梁、谷子新品种选育技术。

③围绕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增产,重点加强抗虫、抗病杂交棉育种技术,油料、糖料、橡胶、薯类、蔬菜以及热带作物等高产优质高效且适于不同用途的专用品种选育技术。

④畜禽新品种选育技术。

⑤渔业新品种选育及驯养技术。

⑥围绕生态环境改善,研究短周期用材林、工业用材林、专用材林品种培育改良技术。

(2)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

①重点研究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的消长动态和发生趋势,提出准确的中长期发生预报技术和量化的灾害风险预测技术,研究重大病虫害的关键防治技术,研究病虫害的抗药性监测预报技术。

②开展高新技术在重大病虫害防治领域的实用性研究,开展新农药的创制,加强农药的监测评价体系和施用技术的研究以及安全、高效施药器械的研制。

(3)主要农作物及畜禽、水产高产优质高效种植、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①加强对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农业机械化作业技术、提高作物肥水利用效率的理论与技术、农作物间套复种多熟增产机理与综合配套技术等研究。研究建立不同类型区主要种植制度和作物生产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

②加强畜、禽、渔高产高效优化配套增养殖技术研究。

(4)不同生态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配套技术。根据不同生态区农业、草地畜牧业、浅海滩涂养殖业及草型湖泊持续发展的资源潜力和生产、经济、科技的水平,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资效益、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科技进步贡献率为中心,以“重点创新、突出综合、配套适用和产业化、规模化”为研究、开发重点,探索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主要商品粮棉畜产区以及贫困地区等不同类型区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配套技术,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经济一体化试验示范样板区,并使之成为新技术、新成果的扩散基地和人才培训中心,全面推动各类型区农牧渔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5)农产品产地储藏、保鲜及深加工增值技术。重点进行粮食规模经济生产农户储粮“四无”(无虫、无霉、无鼠、无雀)综合技术与装备开发,进一步摸清果蔬的储运抗逆生理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开发主要瓜果菜产地储藏、保鲜综合技术,畜禽产品、水产品加工、保鲜技术;研制新一代工艺流程与设备;开发出一批新产品,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6)饲料应用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优质、安全、高效配合饲料综合技术,配合饲料加工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以及饲料原料有效利用技术,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以及添加剂生物效价评定技术,动物体内营养物质高效利用及其调控等技术。

(7)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与装备。重点对工厂化栽培设施、环境调控设备、小型作业机具及配套技术进行研究开发,达到节能、省工、抗灾,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加强对农作物种植和畜禽饲养环境控制及设施工程技术研究;加强对湖泊、水库的“三网”养殖、增殖以及工厂化养殖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实现高产、高效。

(8)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强对水土资源、林草地资源、饲料资源、外海及远洋渔业资源的利用开发研究,开展土地退化、荒漠化机理与治理技术研究,继续新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资源、粗饲料资源及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加强对外海及远洋渔业资源、渔场分布变化规律和保鲜、储运技术以及装备的研究,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使资源利用与环境改善协调发展。

2.农业领域科技发展协调计划——行业发展重点

(1)种植业。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方向,为保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重点攻克农作物种质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技术、区域农业发展示范、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作物品种资源利用、农产品产地储藏保鲜增值工程技术、农业生物工程与实用化技术。

(2)林业。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建设目标为依据,把资源、环境、产业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即发展森林资源,提高资源蓄积量和质量;加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和荒漠化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办好林产业,提高产业技术层次,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林业自我发展能力。

(3)畜牧业。以发展畜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发展为目标,重点开展畜禽品种资源开发与利用、草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畜禽营养与饲养技术、畜禽繁殖技术、畜禽主要疫病疫苗与综合防治技术、环境工程、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

(4)水产。创新和完善养殖技术,发展水产养殖新苗种,规模化高效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保鲜加工技术,提高渔业生产效率。

(5)饲料。高效利用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提高饲料工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

(6)储藏加工。为提高农产品保鲜储藏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产品收获和储藏损耗,开发储运保鲜技术、有效利用副产品和废弃物的技术、农产品多层次加工增值技术。

3.农业领域科技发展协调计划——地方发展重点

地方科技计划根据国家和行业发展重点,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与实际需要,制定地方发展重点,发挥地方资源和经济优势,为地方经济和国家农业发展总目标服务。

通过上述研究和开发,突破一批促进动植物生产力持续增长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方面的重大关键性技术。

四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新型体制,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

(一)坚持“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

我国农业科技队伍在整体上数量不足,特别是第一线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科技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根据农业科技机构多数是公益性的特点,在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时,必须“稳”、“放”并重,积极放开,在稳住中求发展,在放开中增活力。在稳定和加强农业科技队伍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实行人才分流,逐步建立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竞争协作的机制。

“稳住一头”是指稳定地支持基础研究、基础性工作、高新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攻关等重点研究项目,并创造较好的科研环境,稳定一支精干队伍,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提高整体科技实力和发展后劲。

“放开一片”是指把市场经济机制引入直接为农业经济建设服务的技术研究、开发、创新等活动,并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资助,改革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使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放开一片”的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办好各类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增强科研单位创收能力,激励科研单位直接以物化的技术服务参与经济建设。积极发展民营科技,鼓励一部分科技人员离职创办民营科技机构。

(二)改革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建立分层次的农业科技体制

农业科技工作要逐步形成研究、开发、推广相互衔接、紧密结合的结构体系和国家、部门(行业)、地方三个层次力量的合理配置。明确国家、部门、地方科技管理机构和科研、开发、推广单位的职责,逐步建立分层次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中央部属、省属科研单位以研究为主,重视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努力提高科技成果的工程化程度。用政策引导、促进农业科技单位逐步按农业自然区划重组成特点突出的研究中心。

地、市级科研单位以引进开发适于本地区的技术为主,兼顾研究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重点做好科技成果移植、技术的组装配套、充实完善和示范推广。

县级科技机构从当地实际出发,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搞好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和服务为主。

各级科技机构都要通过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逐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农村技术市场

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是沟通技术供需的枢纽,是帮助农民沟通产供销信息的重要纽带,对于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极为重要,对促进农业上新台阶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向农村转移、人才向农村流动、技术向农民扩散,都迫切需要加强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支持社会各界力量兴办为农民服务的科技服务组织,要鼓励发展农业(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等基层社团服务组织,引导他们上挂科研单位、下联农户,提供物化的技术服务,向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过渡。当前尤其要注重引导科技服务体系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加覆盖面,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承包等方式,使科技成果植根于农民之中。

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要坚持农科教、农工商结合,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向产业化、专业化和企业化的经济实体发展。地方要在资金、技术和物资供应上给予支持,落实有关工商管理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科技服务实体。

建立农村技术市场对促进成果转化、发展农业生产力有重要意义,要逐步建立向农村转移技术的咨询、中介、评估组织,建立健全仲裁、监督组织和制度。要积极推进农业技术交易所、综合技术商社的试点工作,逐步提高技术市场的总体贸易水平和技术合同交易额,促进农业科技与市场接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

(四)强化农业科技进步宏观管理,以法制建设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各级农业管理部门要把科技工作放在农业发展战略的首位,切实加强领导和支持。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制定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和计划,通过“农业领域国家科技发展协调计划”和国家指令性科技计划强化农业科技主管部门的调控手段。科技规划和计划要有利于加速农业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上新台阶。

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和宣传。要宣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以增强法治观念。当前,要对如何稳定农业科研机构、队伍、条件等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此外,要在农业科技奖励、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农业新品种保护等方面制定必要的法规和制度,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法律体系。

五 支撑条件和措施

(一)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为满足农业生产对技术进步的要求,必须大幅度提高科技的投入力度。形成以政府拨款为主渠道,企业自筹、金融贷款、社会融资、吸引海外资金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体系。

“九五”期间,农业科技投入要确保科技经费的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并提高投入总量。各级政府逐年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到2000年,农村R&D占全国R&D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占GDP的比例达到0.3%以上。

根据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与产业化要有适当的比例。特别要加大对成果转化中间环节的投入,以解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对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要实行保护政策,保证相对稳定的投入,其投资额度应不低于总投资的20%。增加自然科学基金中资助农业科研项目经费所占的比重,到2000年应达到总经费的20%以上,到2010年达25%。

增加科研事业费。对科研单位的事业费,到2000年扣除物价因素后人均年递增5%,国家和地方要同步进行。同时增加科研院所设备更新改造资金,重点支持各类试验基地的建设。

加大科研基建投资。重点解决科研机构实验用房的投入,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加大对基层推广站(中心)的基建投入,稳定推广队伍。

积极开拓信贷渠道,争取政策性科技贷款。重点解决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所需的资金,推动农业重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二)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发展农业科技、振兴农业经济,关键在人才。总的要求是: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跨世纪的具有国际科技竞争能力的优秀科技队伍;科技队伍数量稳步增加,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结构和层次趋于合理。

加快培养一支跨世纪的科技队伍。目前,农业科技队伍老化,结构极为不合理,为此必须加快培养一支跨世纪的科技队伍。要加大力度,支持重点学科50个,培养学科带头人100人左右,学术带头人2000人以上,并实现学术带头人的代际转移,尽快形成我国农业领域科技人员高中初级比例适当、老中青年结构合理的梯队。要采取措施,增加中央、省级科研单位博士和硕士的数量,加强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联合,使之优势互补,为培养一代跨世纪科技人才作出贡献。

加强农业推广队伍建设。我国现有农业推广队伍117万人,每770个农民、86公顷土地才有一名技术推广员,而且目前这支队伍很不稳定。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科技推广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职称、工资和奖励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使推广队伍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并加速培养一批科技企业家和实业家,以适应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市场经济的需要。

加强农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培养农村技术人员,提高农民素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培训,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培训支撑体系。要使农民通过培训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强化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水平。对科技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高校要创造条件设立农业科技管理专业,培养懂业务、会经营的高层次管理人员。

(三)进一步改善农业科技工作条件

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重点实验室、中间试验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农业系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现在只有6个,远不能适应农业基础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创造条件,争取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建立一批部门、地方的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国家科研中心(包括区域性科研中心)、中试基地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与产业化的基础设施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对现有农业科研机构的仪器设备要切实加强管理,提高利用率,并充实完善必要的新设备。对大型精密仪器的购置,要统筹安排,搞好规划,合理布局。对现有的大型精密仪器要加强管理,促进开放使用,提高仪器使用率。

加强信息工作。要重点建设图书馆、资料室、文献库、数据库,并形成全国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同时加强实验材料的保护工作。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确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要推进和完善政府间科技合作与交流,开展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与交流。要大力扩展民间科技合作的领域与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民间科技组织的对外交流,鼓励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往来。要积极推进与私人团体的科技合作。

加强人才、技术、资金的引进,并做好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强调软件和关键技术的引进,要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服务。要多渠道地引进资金、设备,改善科研条件。重视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引进新兴学科、薄弱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等前沿领域的人才,提高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发和合作经营以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等形式的国际合作。选择具有较大优势的科技领域,参与国际大型科技计划和项目。创造条件,与国外科研机构、国际组织进行合作研究、开发、设计、生产、信息服务等,进一步走向世界。要鼓励科技人员到国际组织和国外任职,参加各种国际会议,进行学术访问和客座研究。

(五)加强软科学研究

加强农业软科学研究,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国内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和持续发展的理论、对策与途径,预测20世纪末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面临的问题以及21世纪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与科技水平,提出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战略和发展模式,建立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科技稳定持续发展的科学化决策体系。对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工程及区域经济综合开发进行软硬结合的前期研究,并为其实施提供科学的、可操作的方案。

附件:国家重点项目清单(略)

农业领域科技发展协调计划指南编写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袁克兴 司长 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

副组长 韩祥松 副司长 国家科委综合科技司申茂向 副司长 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

成员 张钰珍 副司长 国家科委基础高技术司

丁勇 副主任 中国生物技术工程中心

刘效章 司长 林业部

刘兴信 司长 国内贸易部

徐蓓蕾 司长 中国轻工总会

李春敏 副司长 水利部

胡龙孙 副司长 国家教委

刘安国 局长 中国科学院

肖永生 司长 中国气象局

马世清 副司长 农业部

起草小组名单

组长 申茂向 副司长 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

成员 杜占元 副处长 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

蒋茂森 副处长 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

安道昌 副处长 中国生物技术工程中心

石燕泉 处长 农业部

杨林梅 副处长 林业部

王莉蓉 副处长 国内贸易部

吴长惠 处长 中国科学院

陈伟生 副处长 农业部

刘继业 处长 农业部

李杰人 副处长 农业部

杨刚 高工 水利部

胡祖康 处长 中国轻工总会

黄鹤羽 研究员 中国林业科学院

张沅 教授 北京农业大学

叶志华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

蔡辉益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

孙其信 教授 北京农业大学

赵建生 副处长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冯雪竹 副处长 中国气象局

吴伟 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

魏勤芳 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

后记

为了深化科技体制与计划管理的改革,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强化不同计划间的协调和衔接,进一步集中资源、突出重点、提高水平,国家科委作出了编制“重点领域科技发展协调计划指南”的工作部署,并组织各有关方面的力量,在现有计划基础上选择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重点技术领域,编制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直到产业化形成的全程性领域计划,促进科技计划矩阵式管理的形成和科技事业的全面发展。

农业领域科技发展协调计划指南的编制工作于1994年6月下旬启动。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组织成立了由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国内贸易部、中国轻工总会、国家教委、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起草小组。按照国家科委的统一部署和有关领导的具体要求,起草小组提出了农业领域协调计划指南的编制方案和进度安排,先后召开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饲料、农产品加工六个行业和西北五省(区)的专家座谈会,共有150多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管理部门及生产第一线的农业科技专家参加了座谈,对“九五”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宏观布局与综合发展方向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思路和重要的建议。在充分吸收专家意见和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起草小组提出了协调计划初稿,领导小组及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在反复听取各个方面意见之后,起草小组反复进行修改、充实、完善,形成了《国家重点科技领域发展协调计划指南(农业领域)》征求意见稿。

(199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