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传:遵循内心的选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老父幼子

李开复的父亲李天民是四川华阳人,出生于1909年。那个时候正是四川最混乱的年代,川内军阀割据,纷争不止。军阀们在抢地盘的时候也会抢兵源,而李天民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刚刚13岁的年龄便进入了军队。

不过幸运的是,娃娃兵李天民并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战斗,刚刚参军不久,李天民的军队就在军阀斗争中落败,部队被迫解散。这对于年纪尚小的李天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于是他便从战场回到了家乡。

回乡的李天民一开始是在一位亲戚的家里帮忙,并在亲戚的资助下进入学校。后来,中国青年当中掀起了留洋勤工俭学的热潮,20余岁的李天民也想着到外国去,但无奈囊中羞涩,只得再向亲朋好友求助。好在李氏家族在当地算是一个大族,族中老少为他慷慨解囊,很快便凑够了留洋的费用。但终归没有多少钱,于是他选择了离中国最近的日本。

刚刚到日本的时候,李天民连日语都不会,再加上无亲无故,其艰辛的境遇可想而知。好在他从小便能吃苦,很快也就适应了半工半读的生活。李天民不但找到了栖身之所,更进入了日本当时的名校——早稻田大学。五年之后,李天民完成了学业,拿到了经济学学位。此时的李天民已经从那个羸弱的少年,成长为满腹经纶的才子。

回国之后,李天民本想找一份和自己本职相关的工作,但无奈当时中国社会环境混乱,经济学实在是没有用武之地。好在李天民文笔还不错,于是便投身到了文化领域,在南京《中国日报》就职,后来一直做到报社的总编辑。

但紧接着,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抗日战争爆发了,京沪相继沦陷,南京危在旦夕,李天民在此时选择投笔从戎,又成了一名军人。

1935年,国民政府为长期抗战准备,在成都成立了“中央军校成都分校”,李天民被聘为教官,参加到民族复兴运动中来,之后又转西安行政训练所办理训导教务,就这样在军界扎下了根。

1948年,李天民从军界转移到了政界,成为中华民国行宪后的第一届“立法委员”,之后一年又随国民党退到台湾。在台湾,李天民也曾经在政界活跃过一段时间,但之后逐渐对政坛心灰意冷,便有了“告老”的念头。好在他本身就是一个文人,所以很快便完成了从政客到文人的转变,将精力转移到史学上面。

因年轻时出身于学术领域,李天民到晚年治学时仍然保持着很好的习惯。一日之计在于晨,李天民每天都很早起床,在资料堆里面开始一天的忙碌。书案生活,虽然没有官场热闹,却多了一份雅致和从容,而李天民想要的就是这种从容的生活。虽然他做起学问来十分认真,常常废寝忘食,但越是这样的时候,李天民越是感到发自内心的痛快。最痛快的时候,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而此时负责督促父亲吃饭的“重任”便落到了李开复的身上,李开复也正是在这时慢慢走近了父亲的书桌。

因为父亲主要研究的是中国近现代史,所以李开复在父亲的书桌上看到了一些其他同龄人完全看不到的人,也了解了一些完全被扭曲的事。比如当时由于两岸的特殊关系,台湾史料难免对中国大陆有所歪曲,而作为学者的李天民则完全秉承学者的客观,将历史如实地记录下来,这些后来都成了李开复了解中国大陆的窗口。

父亲公正的教育深深地影响着李开复,使得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平等待人、客观处事的品格。

当然,李天民埋首书斋是一种个人的追求,但作为一个几岁的幼童,李开复对书的兴趣更多是一时兴起,更多的时候,李开复仍然是一个顽皮的孩童。

顽皮捣蛋的李开复虽然不敢在父亲面前太过“放肆”,但有时也会禁不住童心的驱使,对父亲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李开复就非常喜欢模仿父亲,尤其是他说四川话的语音腔调,更是模仿得惟妙惟肖,有时连父亲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李开复就是在这样老父幼子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父亲一方面是他做人的榜样,一方面又是他调皮时的玩伴。这对老父幼子在一起,可谓其乐融融。

不过,到了李开复11岁那年,父亲李天民必须做出一个选择了。那就是该不该让李开复到美国读书。此时的李天民已近古稀之年,而李开复又是自己的老来子。相信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让儿子能够承欢膝下,尽享天伦之乐。当时贪玩好动的李开复是完全不能理解去美国留学究竟意味着什么的,如果父亲出面阻止,他一定会很乐意地留在父亲身边,但是父亲什么也没有说。李天民从来不肯说出对这个儿子有什么期望,而只是平静地看着儿子从他身边离开。

李开复就这样离开了父亲,越过浩瀚的太平洋到达异国。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心理倾向,离父母越是遥远也就越是在内心深处激发起对父母的依恋,李开复也是一样。闲下来的时候,他忍不住向着东方遥望,他能感觉到他的家,感觉到母亲在他耳边絮叨,但却怎么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沉默少言和严肃谨慎,给李开复留下的印象实在是有限,年龄的差距又让他们之间横亘着巨大的代沟,李开复只能在心中勾勒出父亲有限的形象,而年迈的父亲却一直关切着儿子的一切变化。

尽管李开复与父亲单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李天民的形象仍旧在他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李天民不苟言辞的性格使他并未对儿子讲过太多的道理,但是他严谨的治学风格、谦虚谨慎的为人处世作风,却深深地印在李开复的心中,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