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国家、民族之“三重认同”研究初探:以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效果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要求民族院校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工作方法做出有创新性的调整和制定富有成效的工作规划。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科学地与社会实践的开展进程相融合

社会实践是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社会、掌握国情、提高能力、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提升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理论知识能力的转化,通过社会实践来了解社会的变革、了解民族地区的发展、了解当今社会现状,等等。可以说,社会实践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

从目前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来看,学校设立的实践基地或组建的实践团体种类繁多,但其提供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更多的是一种较肤浅的、尚停留在表面层次的“山寨”式实践,这与当前社会人才需求和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力水平认识不足有一定的关系,也与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的教学目的和预期目标有一定的关联。民族院校的社会实践更多的是出于教学大纲的需要而强调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应用。由于教学实践存在的需求与学校供给的矛盾,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关注于通过社会实践取得相关的学分,而并没有从心理上真正认同社会实践带给他们的益处,其形式主义占据了主要位置。所以说,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并没有通过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来明显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也没有很好的把握社会实践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关节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实践与专业的脱离、理论与实际的不符、学分与实践的捆绑等,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产生应付了事、混学分的心理。

因此,民族院校要科学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要努力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要利用寒暑假,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要进一步拓宽教学实践的范围与内涵,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或自身优势,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多层次、多渠道、多种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总之,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法和模式,是民族院校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平台和重要渠道。

(二)人文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环境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9]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平台,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并强化其心理素质,这其中人文景观、建筑理念、场馆风格、塑像寓意等对大学生人格培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是促进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养成,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认同、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和谐等思想品质起着非常有效的推动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因此,民族院校要将校园文化精神与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要把民族文化、民族风俗、民族特征科学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现代化风格、新时代特点、富民族特色、民族理念的校园文化人文教育环境。要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习俗,善于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力。同时,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活动中心、少数民族节日活动场所和少数民族学生社团。还要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具备的思想活跃和能歌善舞的特长,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青年志愿活动和民族文化传播等,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处于健康向上的精神教育氛围中,对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与信息网络教育建设相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的社会,尤其是伴随着作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的出现,各国已然打破了科技、文化、政治信息封闭的传统模式,从而地域和国家的界限已经无法阻止各种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思潮的自由传播。民族院校大学生猎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开始变得简单化、直接化,极大限度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也就极大限度地延伸了教师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网民的自主意识高度发挥,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获取、发布或传播信息。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掌握信息的主要手段,也成为其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重要渠道。

我们在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带给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便捷、方便、快速通信的同时,也要深刻意识到网络带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与消极因素。所以,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网络宣传的影响力和扩张力,积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努力拓展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与空间,使校园网络成为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宣传民族团结与发展、倡导优秀道德思想文化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和民族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同时,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主流宣传阵地。

(四)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

当前民族院校中有较少比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其原因可谓纷繁复杂,而主要的根源就在于民族心理与城市环境的冲突、民族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差异、社会压力与民族自尊的落差,也有个人情感、心理承受和社会交际危机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自卑、抑郁、心理脆弱、学习和交流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才和成长。作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有需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到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发展的要义,意识到文化交流和民族沟通的重要性。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谈心活动,实行辅导员“一对一”的深度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其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要充分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规律和民族特征,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同时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尤其要配备相应的少数民族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

(五)解决实际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的真正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如此,由于受生长环境、经济条件、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自尊心较强,自立意识较强,同时由于受家庭观念的影响,不愿意向他人表露自己的心声,不愿意把自己的秘密与他人交流分享,而是通过自我消化来解决自己的心理压力问题等。所以,民族院校要从严治教,加强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方式,切实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要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回家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通过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把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


[1] 费惠宇、张潘仕:《社会心理学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第45页。

[2] 张双靠:《新时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56页。

[3]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第134页。

[4] 〔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陈鸿瑜译,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第51页。

[5]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第501页。

[6] 薛中国:《关于“政治认同”的一点认识》,《光明日报》2007年3月31日第6版。

[7] 〔英〕休·希顿-沃森:《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吴洪英、黄群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第1页。

[8] Ross Poole,Morality and Modemity,Routledge.

[9] Lowell Dittmer&Samuel S.Kim,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1993,pp.6-7.

[10]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第12页。

[11] 林震:《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2期,第66~67页。

[12] 赵建华:《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

[13]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14] 金炳镐:《新中国60年民族理论体系的发展——新中国60年民族理论发展系列论文之一》,《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1期,第1~7页。

[15] 戈玲:《试析当代青年价值观念变化对其政治倾向形成的影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10~15页。

[16] 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政治文化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第291页。

[17] 轶名:《增强国家意识,为新疆发展和长治久安增添动力》,新疆大学红湖网,2010。

[18] 魏娅楠:《民族感情的政治作用》,中国民族宗教网,2006。

[19]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第201页。

[20]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4页。

[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2] 张福记、李纪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出版集团,2009,第56页。

[23] 丁访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第1版。

[25] 楼焕甲等:《美学与思想政治工作》,解放军出版社,1992,第1页。

[2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97页。

[27]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第374页。

[29] 张福记、李纪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出版集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