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群体思想多元、独立性强、需求多样,善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同时也容易受外界思潮或激进思想的影响。在当前多种新生事件频发、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更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状况调研,摸准其思想脉络,探索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引导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就民族院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国家观和民族观,并在科学、准确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做到基础扎实、指导有力、目标明确。
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成分多样,民族之间文化存在差异。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民族传统、经济水平、地域环境、家庭以及宗教习俗等因素影响,思想状况表现出个性较强、民族情感浓厚、民族自尊至上和民族心理独特等特点。因而,民族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相比,有着相同的规律,又有着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既区别于普通高校非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区别于民族院校非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民族特殊性以外,还有殊异的教育环境等因素。如是等等,决定了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所谓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形势愈演愈烈,一些反华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相互勾结,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高等院校的渗透以及对年轻大学生思想的分化和错误引导,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成为它们抢夺的重点。信息化时代资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信息渠道与来源纷繁复杂。分裂势力便利用新媒体等散布激进言论,频频使用隐蔽传播手段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煽动,企图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纯朴善良的爱国心和报国心,达到它们占领青年头脑阵地的政治目的。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防范和抵御各种分裂势力的反动图谋,大力加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国家观和民族观教育,成为构筑少数民族大学生牢固思想防线的重要前提,也是民族院校应对政治热点、民族宗教问题等突发事件、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要手段,是与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势力争夺政治思想阵地的最有力武器之一。
由于历史惯性及创新不足等原因,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或多或少的存在与社会形势不同步、与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不合拍、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等实际问题。尤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停留在传统单一的理论教育、形势政策课程形式化的传统阶段,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创新性不强。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的优秀少数民族人才,不利于输送社会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养着与社会接轨不畅、与国家政治需要不相匹配、与民族团结事业思想不统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所以,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真正符合国家的需要、方法与模式如何创新、如何切实跟进社会和民族发展的步伐,学生们如何能够通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和富有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有思想、有理想、有底蕴、有理性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成为奉献国家、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民族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毕业生,就成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笔者认为,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与方法,构建切实际、富成效、有特点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理论体系,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国家观和民族观,并在政治认同教育、国家认同教育和民族认同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多民族、多宗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民族院校正是国家为解决民族问题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而建立的高等学府。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肩负着建设家乡、团结各民族、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所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学理性研究,提出符合实际、能够指导工作且颇具影响的方法与对策,对于国内高等教育来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并且,它也将在国际交流方面,对宣传我国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加强国际交流独具意义。同时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与渠道,对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建设性作用,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会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开展富有成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还不够全面,我们需要在既有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又要有所侧重、统筹兼顾,采取重点突破的方法,体现出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特殊性。基于以上考虑,本书认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十观”教育的基础上,以“三重认同”教育为核心,即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为切入点,真正形成有实效、起作用、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如前所述,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全球局势给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和信仰?如何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如何有效解决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困惑?都是亟待我们清楚认识并解决的系列难题。鉴于此,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做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诉求,是建立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实际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有批判性地吸收其他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有效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