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主体框架
一 研究目标
本书以词汇负面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词汇负面义的类型、生成、显现、演变、感知与语用等方面的情况展开描写与分析,尝试建立一个关于词汇负面义的多层次体系。
在纵的方面,本书将分别对词汇负面义在义素、义位、词条三个层次中的显现情况进行描述,同时从义素特征、共现成分、语境限制三个视域入手对负面义的关涉成分与指向对象进行分析与讨论。
在横的方面,将以义位为基本立足点,分析具有负面义的义位与同一词条及相关语义场的其他义位成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具负面义的义位在词项义位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探寻负面义的转化与词义演化的相互关系。
本书将重点关注词汇负面义在语义与语用两个层面的表现及二者之间的影响。
历时方面,比照特定历史文化思想或观点的演变过程讨论包含相关语义内容的词语的整体演变规律,尝试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通过考察词语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结构与语用特点,梳理其在词汇语义层面反映出来的共性特征,此外还对新时期词汇负面义的发展演变进行讨论,分析相关社会因素对词汇负面义演变产生的作用及其方式,继而探讨词语负面义的演变对所属词条及相关语义场的影响。
共时方面,本书主要讨论新时期词语负面义的使用表现,运用语料库的资源分析词语负面义的使用情况,尝试总结出其适用范围、共现成分的语义特征及组合形式偏好等。
本书对词汇负面义的综合讨论将包括静态描写与动态分析两方面。
静态描写主要体现为对词汇负面义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讨论相关负面性要素的语义内容所属范畴、所充当的语义角色及语用背景等。
动态分析主要结合词汇负面义的主观感知与判断情况的调查结果讨论不同语用主体对词汇负面义的感知与判断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二 研究思路、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书将沿用结构主义的研究思路与模式对汉语词汇负面义展开纵横双向研究,即将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结合起来讨论词汇负面义的生成、显现、演变与运用等情况。我们希望能够对汉语词汇负面义进行宏微观结合、动静结合、共历时结合的讨论,但在具体讨论中,将以共时为主、历时为辅,以静态为主、动态为辅。
在研究方法上,将以定性考察为主,适当结合量化分析方法对词汇负面义进行考察。定性考察将主要分析词汇负面义的义素义、义位义及其所属词条、语义场中负面义的表现情况,另外还将分析词汇负面义在实际语用中的共现成分的属性、组合方式、组合关系等。量化考察主要是统计和分析词汇负面义在共时层面中的实际语用倾向并调查人们对词汇负面义的主观感知与判断及其演变的情况。
具体方法与理论的使用将视具体研究内容而定,在考察语用组合对词汇负面义的影响时将参考语义感染、语义韵等理论;分析词汇负面义的负面义关涉成分、负面义指向等内容时将借鉴配价理论、词义释义模式理论等;对词汇负面义的横向影响会涉及语义场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原型理论;对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词汇负面义演变的关系讨论还将运用历史比较法、相关文化学、社会学理论等。
(二)语料来源
对词汇义的分析涉及词义在从言语到语言的连续统中的发展情况的讨论,有词义的中心部分与边缘部分的区别,必须兼顾词典释义与实际使用倾向,目前学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开展词汇意义考察的三种方式:一是以典范性的词典释义为依据来定义词义;二是通过统计和分析词汇在实际语言生活中的使用情况来了解词义;三是通过调查人们对词汇的主观看法来认识词义。
本书将综合上述三种方式展开对汉语词汇负面义的考察,语料来源也据此分为三类。
1.词典类
词汇释义主要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的释义为标准,本书中出自这部词典的释义不另加说明。历时讨论主要以《汉语大词典》(简称《大词典》)为辅助参考,可以明确是古汉语用法而不会与《现代汉语词典》混淆,且同时未采用其他词典释义的,一般也不加说明。另外,在对特定词语进行讨论时还会参考《现代汉语常用八千词》《辞源》《近代汉语词典》《佛源语词词典》《应用汉语词典》等,有些只是比较并不采用其释义,凡有采用其释义的会注明,对某些词语做类型学考察时还用到不少汉外词典(如《意汉词典》《新德汉词典》《大俄汉词典》),详情将在书中出注。由于一些词汇的意义考证来源散见于前贤时人的各种论文论著,本书将说明其来源。
2.实际语言使用语料
通过一些大型语料库类与网络数据可以收集到汉语词汇的实际用例文本,可对此展开统计分析。
我们主要使用的有北京大学汉语言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另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人民网《人民日报》检索、百度与谷歌搜索等检索到的网络语料为辅助材料。
同时,在对汉语词汇负面义的历史演化进行讨论时,能说明相关发展演变情况的历代汉语文献都可以作为实际语用证据,我们将在论述到相关问题时注明具体出处。
3.语言调查材料
我们将对某些词汇的负面义的理解与运用情况展开调查,相关语料主要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
三 本书主体框架设想
论文计划有六章,除去第一章绪论部分与第六章小结之外,主体框架如下。
第二章重点讨论词汇负面义的类型与生成方式、生成条件及相关表现形式等。主要总结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词汇负面义的总体特征与表现差异,讨论相关负面义的生成方式与具体途径,尝试总结决定词汇负面义生成的关键性条件及其作用方式,分析词汇负面义的外部表现形式特征及其与词义内容的关系等。
第三章关注词汇负面义的分布、显现与语义指向,将借鉴词义分析模式和配价理论对各类词语进行深入分析,描写词汇负面义的负面义关涉对象、负面义指向的分布情况,尝试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本章还将结合配价理论重点分析动词配价与词汇负面义的关涉对象、负面义指向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语义韵律理论讨论词汇负面义的义素特征与共现成分、语境限制等的关系。
第四章讨论历史文化因素对词汇负面义的生成与演化的影响,尝试以特定文化思想的发展变化为比照对象,讨论含有相关语义内容的词族的负面义的总体演变规律,讨论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方式及表现。
第五章分析研究具有负面义的义位的演变对所属词条与语义场的影响。另外,从社会文化与语用心理的角度出发,考察词汇负面义的外部激生原因,尝试总结社会时代心理、传播方式等对词汇负面义的演变与运用情况的影响与作用方式。在词典编纂方面,将根据词汇负面义在词典中的释义表现讨论词汇负面义的相关研究的应用意义。
四 相关说明
词汇负面义的判断有明显的主体差异,有年龄、地域等背景差异的语用主体对同一词语负面义的主观判断多不一致,甚至可能相反,故此在静态考察中,词汇负面义的判断以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为主要依据;在动态考察中,一个词的负面义的有无与强弱以我们凭语感对相关语料、词典释义和统计结果所做的判断为主。再加上由于语用主体对常与负面性内容组合而生成负面义的词语的主观感知与现实语用倾向之间存在差异,而语言生活中的词语负面义又总是处于变动之中,故我们所收集的此类词语可能不全,不能排除对某一语域、地区的词汇负面义了解不多的情况。另外,我们对特定词语负面义的判断也可能与不同背景的其他研究者存在较大的差别。
从词汇负面义的特点出发,本书在研究中尝试淡化理性义与附属义的分类观念,并不是否定理性义与附属义的分类合理性与必要性,只是相对于附属义细致的分类而言,理性义作为一个未细分的模糊总类对于词汇负面义的深入分析有一定影响,另因理性义原是哲学领域使用的概念,不完全适用于语言意义的分析。
尽管我们的研究以义位为基点,但由于习惯性表达的影响,为了使本书的表述更加通俗,在不产生混淆的前提下,很多情况下可能会用“词”来指称相关义位。